王東升
(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遼寧沈陽110034)
新視角下的商科專業實踐教學研究
王東升
(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遼寧沈陽110034)
自主創新人才日益受到社會青睞,商科專業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中愈發凸顯出其后發優勢的作用,但商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實踐教學內容單一,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嚴重影響了實踐教學的運行,阻礙了商科創新人才的培養。以產學研協同為視角,建立三維商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提出創設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科學管理實踐教學、健全實踐教學激勵機制的商科專業實踐教學對策。
商科專業;實踐教學;產學研協同
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敦促高校必須從培養“傳統型”人才向培養“創新型”人才轉變。近年來,我國政府重視實踐教學的開展,相繼出臺了系列政策法規保障實踐教學的運行,教育部多次強調高等院校重視商科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強化實驗、實訓、見習、實習環節。教育部規定了商科專業培養計劃中,實踐學分不能低于20%,實踐教學給予了量的定位。2008年本科評估之后至今,大部分高等院校中的商科專業加大了實踐教學硬件建設,投資建設了一批高水平的實訓室,但僅僅是硬件建設有了好的開端,軟件建設還沒有受到重視。商科專業實踐教學仍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我們真正探索出一套切實可行、效果顯著的商科實踐教學體系。
商科實踐教學開展不力。目前,許多高等學校意識到商科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僅僅是形式上的理解和重視,沒有更多的內涵,實踐教學執行起來只是應付一些檢查,作為考核的一個指標而已。雙師型教師培訓等基本上停留在理論上的理解,最明顯的是商科所在的高等學校在資源分配上,仍然是傾向于課堂理論教學,雖然,大部分高等學校不同程度地搭建了商科實踐教學的平臺,但他們重視的程度遠遠不夠。
商科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高校的商科實踐教學理念僅僅作為教育導向,還仍然把商科踐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附屬物,商科實踐教學的學時安排仍不能和理論教學學時相提并論,即使有些高等學校商科實踐教學學時安排得相對較多,但商科實踐教學目標不清晰,雖然定位了實踐教學的方向,但實踐教學內容單一空洞,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仍然是形式上的、孤立的、分散的,沒有統籌起來,沒有一個真正行之有效的商科實踐教學體系,商科實踐教學還沒有真正走出去,仍然是課堂上實踐教學,充其量是在學校實訓室模擬實踐,走進企業的實踐教學環節缺失,沒有做到課內和課外、理論和實際的有機結合,造成這些結果的原因是商科實踐教學體系的缺失導致的。經調查發現,有的高等學校僅僅是羅列了基本理論課對應的模擬一線的實訓上機培訓,就是一個軟件在運轉,沒有實訓課程大綱、計劃和實訓報告,呈現一種無序狀態。
商科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薄弱。實踐教學要達標,人才培養要合格,就必須有一批批學歷高、經驗豐富的特色實踐教學指導團隊,他們要具備來自于一線的實踐能力和較高的專業技能。但現實情況是,新上任的年輕教師都是從學校來到學校去,有資歷的教師,學校又沒有相應的激勵措施和豐厚的福利待遇,留不住雙師型教師,沒有更多實踐經驗的在任教師全身心地走下理論課堂嘗試實踐教學,主要的原因是高等學校的考核制度并沒有賦予實踐更多的權重,沒有實踐教師的培養計劃,甚至有的人對實踐型教師存在偏見,多種因素形成了今天實踐教學教師隊伍的人才奇缺的局面,但歸根結底是國家對商科實踐型教師的激勵不夠,應該放手讓教師們走出校門打造屬于自己的企業,教師積淀了企業一線經驗,返回課堂,上課更生動,實踐更有話語權,學生們到他們企業實習更容易操作。
學生實踐教學需求受壓抑。商科專業學生沿襲傳統的大學學習理念,認為上大學就是學習書本,理論是萬能。究其原因,其一是我國傳統教育模式就是這樣,學生一路走來就是理論的灌輸,學生們已經習以為常,突然到大學進行實踐教學,學生們總認為是不務正業,缺乏挑戰自我的自信心。其二是就業競爭壓力的加劇,導致學生在學校,除了理論的學習,就是迷戀一些企業的招聘指揮棒,盲目地去考各種各樣的證書,根本沒有精力去實踐,甚至畢業前的實習,大多數學生是流于形式,沒有腳踏實地實習。其三是我國的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導向,部分學生上大學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畢業考取研究生,而研究生考試純粹是理論的考試,所以學生也只能就范,扼殺了學生的實踐欲望。
實踐教學中產學研協同受阻。生產方式轉變、生產結構調整的今天,產學研協同已經成為當地經濟發展不可缺失的聯動帶,加快當地經濟的創新發展。商科實踐教學離不開產學研協同,但目前的產學研協同,出現了利益分享不明朗、責任約束不到位,導致合作不情愿,商科實踐教學受阻不能兌現。最主要的問題是企業合作的態度,效益是企業追求的重要目標,企業成套的工作流水線,精準的專業要求,需要的是一線成熟操作者,他們不希望根本沒任何經驗的學生來打擾。同時,企業的商業機密可能會在學生實踐過程中泄露,企業處在兩難境地,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還需要培育,產學研協同創新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實踐教學管理缺乏科學性。高校的商科專業在國家重視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支持和幫助下,都不同程度地建設了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實踐教學條件得到了相應的改善,但實踐教學沒有整體的布局,仍是粗放式管理,缺乏科學的管理。如實踐教學只管投入,不問產出,建起的實訓室束之高閣,利用率低,呈現產出失衡狀態;實踐教學基地出現交叉現象;實踐教學資金投入比例人很小,滿足不了實踐教學的需求。硬件設備沒有后續的跟蹤維修,軟件沒有升級換代,實踐教師能力得不到提升;部分高校在學生畢業前的實習階段,布置完實習任務,也沒有更多的跟蹤和指導。實踐教學的評價機制缺失,實踐教學激勵不夠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不到位、不及時,制約了實踐教學的發展。
外國的商科實踐教學都是在各國政府立法的基礎上來做的,確保了學生和企業的利益分享。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學院嵌入了“教學工廠”的理念。以學院為本位,把企業嫁接在校園,把實際的企業引入教學環境中,企業服務于教學。德國“雙元制模式”下,大學生在進入高等學校之前,就已經和企業有雇傭培訓合同簽約,而后,學生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在學校和企業中切換身份,形成學生和職員“雙元”角色。美國商科實踐教學形式多樣,工學交替模式、創業孵化模式,比如百森商學院在學生培養計劃中,規定學生在第一年的創業課程學習中必須創建一家屬于他們自己的公司,學校配備資源,包括啟動創業的資金,一年后,歸還學校本金,盈余做慈善事業。世界上許多國家在招聘教師時都在加大兼職教師的比例,不拘一格招聘適合他們的既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又有企業實戰經驗的人才到校承擔理論和實踐教學工作,強化學生的實踐教學活動。韓國各大學在招聘高等學校教師時,把教師的實踐經驗作為重要指標,賦予較大比重的權重,精挑細選。目前,我國在教師選聘時,幾乎沒有把教師實踐能力作為指標考量,更多的是把科研項目、科研能力作為人才引進的唯一標準。
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商科人才就業競爭日益加劇,商科人才流動速率加快,需要我們認清現實,調整思路,做好規劃,創新商科專業實踐教學。
營造良好的商科實踐教學環境。政府應該在全國范圍內常態地調研、考察商實踐教學的真實情況,了解商科實踐教學的真實需求,分析所得調研數據和原因,頒布商科實踐教學政策和法規,為商科實踐教學保駕護航,為商科實踐教學提供更廣闊的天地,鼓勵教師們嘗試一線體驗,像美國等發達國家,高校教師幾乎都有自己的一線產業,這樣才能真正地指導學生實踐。同時,針對企業面對實踐教學的困惑,政府也應該扶持企業積極支持和幫助商科實踐教學,打消他們的顧慮。社會應倡導商科實踐教學,糾正不良的社會輿論導向,實踐教學的主體產學研必須樹立正確的實踐教學理念,擔當責任、準確定位、正確激勵,讓實踐教學行之有道,蔚然成風,從事實踐教學的人們樂在其中。
貫穿實踐教學原則。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學生是實踐主體,實踐教學平臺建設與管理應關注學生的需求,一切為了學生。在“商科專業課堂實踐教學”調查問卷中,學生最認同的是角色扮演(54.5%),其次是案例教學(53.2%),再次是師生互動(48.4%),然后是學生自己講課(45.0%),最后是研究性學習(38.1%),學生論文(10.6%)。這些數據告訴教師課堂組織學生實踐活動時,應該酌情考慮,有機結合,恰當靈活安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重新定位課堂活動的主體,課堂不能再是教師的獨角戲,要實施人本化教學、個性化培養,切實滿足學生們的自主需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理論是前提,實踐課程設計必須結合理論教學,做到有的放矢,銜接順暢。學校與社會相結合的原則,立足學校,著眼社會需求,有效管理。系統性原則。改變以往商科實踐教學的孤立、零散的現狀,多元素、多層面、多維設計商科專業實踐教學,由簡單到復雜、由難到易設計。以能力為本位原則,知識學習的終端是學生能力的提升,關注知識輸入的同時,注重能力的培養。產學研協同原則,學校、企業、研究所共建,聯動實踐,提升創新能力。
建立產學研三維實踐教學體系。所有商科實踐教學的目標實現均通過產學研協同過程中實現和完成,產學研協同是指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聯合起來,彼此滲透聯動,實踐指導理論,理論服務于實踐。產學研是三個不同的利益相關群體,利益共享的均衡點不易形成,這就要求政府不同程度地傾斜不同的利益主體,保障實踐教學順暢進行。
分解商科實踐教學目標。目標體系是商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的要求,實踐教學目標體系是實踐教學所追求的過程和效果目標,包括知識目標、實踐目標、素質目標。依據各個專業特點,根據就業崗位的實際需求,建立商科實踐教學總目標,并賦予權重,定性定量設置,如實踐的類型、實踐的時間、實踐的效果等。而后,再分解具體目標到各個專業、各門課程,保障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實踐鍛煉學生的能力。切實做到實踐教學的案例分享、實訓操作、見習和實習的一線鍛煉,有的放矢地培養學生,既有扎實的理論,又有嫻熟的技能,更應該關注對學生智商情商綜合素質的培養。
豐富商科實踐教學內容。商科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包括課堂實踐、一線實踐、素質實踐。課堂實踐包括課上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課程展示,課程實訓。一線實踐包括課程建議、畢業實習、企業、科研院所實習。素質實踐包括各種賽事、假期社會實踐調查、團隊活動、心理輔導、就業指導等。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吻合產學研需求,結合高等學校課程設置,把企業、研究院所和課程匹配起來,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有序地結合起來,把實踐教學目標落實到每一個環節中,通過有計劃、有安排、有執行、有管理的課堂實踐、一線實踐與素質實踐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商科實踐教學注重實踐內容的優化和重組、創新。我們可以依據“企業項目”“科研課題”的動態進程,結合理論課學習,在高校建立“實踐工廠”,如商務談判室、報關室、會計室、銀行、證券交易室、物流室,進行逼真實踐。“企業實習”相當于我們的生產性實習,到企業一線崗位實踐。專業理論教學相當于建立數據庫,“企業項目”相當于編程,最后實習時使用程序,教會學生一整套的理論學習、培養時間能力。素質實踐關注的是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培養競爭意識、團隊精神,教會學生做人、有效溝通,為他們擔當社會責任,為就業做充足的準備。
規范管理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管理包括師資隊伍管理、運營管理、質量管理。其一是明確職責,有效管理。為了商科實踐教學的順利有效執行,首先成立一個實踐教學指導委員會,其次管理團隊制定教學管理制度,分配角色,責任落實到個人,形成制度手冊,建立一個上下有序、嚴密地扁平商科專業實踐教學管理組織系統,減少信息失真,節約管理成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不推諉、不扯皮。主管業務校長的有力領導和決策,教務處的宏觀管理,院系實踐指導團隊的組織協調,打造一個有序的、自下而上的、常態的實踐教學組織管理平臺。高等學校必須重視實踐教學的過程管理,加強對實踐教學環節實施過程的督查,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管理。同時,商科專業實踐教學的場地、財務也同樣要做好規劃和管理。其二是實踐教學的文案設計。商科專業實踐教學也像理科實驗一樣,規范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并形成可執行文件,規定實踐教學考核辦法、獎懲制度,設計好自身的教學計劃、編撰自己的實踐教學指導教材、實踐大綱、實踐報告手冊。重視實踐教學考評環節,激勵實踐教學中成績突出者,做到剛性管理,通過科學的評價和考核,促進實踐教學更好開展,保證實踐教學質量。其三是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重視實踐教學師資力量的選拔和任用,堅持專職人員和兼職人員相結合。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必須有良好的職業操守,精湛的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不能把閑雜人員安排到實踐教學平臺,因人設崗,成為高校的“收容所”。一定要派教師到標桿實踐高等學校進修學習,到企業現場進行實踐訓練,只有這樣,實踐教學師資在指導學生實踐教學時才具有話語權,起到真正的指導作用。同時,高等學校在晉職、提升、福利設置上應該一視同仁,甚至應該傾斜,因為實踐教學,指導教師付出的代價比理論教師多。
建立產學研協同中心。選擇對應的企業開辟實訓、實習基地,實行長效機制,開展產學研聯動,有計劃地請企業專家到學校指導實踐教學,常態地安排學生去企業頂崗實習,可以嘗試訂單式實踐,學生畢業后直接進企業工作,也可以嘗試外包實踐教學給企業,但無論怎樣一種形式,作為實踐教學的主體必然有效協同,產學研協同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產學研協同中心是商科實踐教學的新平臺,整合社會資源,豐富商科實踐教學內容,拓寬實商科踐教學視野,更好更快地培養新時期急需的自主創新人才。
[1]朱士中.美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對我國本科教育的啟示[J].江蘇高教,2010(5):147-149.
[2]卞鈺.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教學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3]林賢進.探索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質量保證與監控—以福建工程學院為例[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08(10):549-554.
[4]劉國欽,伍維根,彭健伯,等.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張玉芳,周玉璽,董繼剛,等.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下經管類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與效果評價[J].實驗室科學,2014(4).
[6]苗繪,李海申.金融實驗教學資源平臺的建設與管理研究[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4(4).
[7]趙婉鹛.論實踐教學與商科應用型人才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
[8]吳國英.高校人文社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0.
[9]洪燕云,謝忠秋.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6(10).
[10]龍真,郭磊,刁宇虹.廣告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研究[J].價值工程,2013(2).
[11]姜煜林.應用型本科院校實驗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8(10).
[12]劉明貴.實踐教學在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農業教育,2010(2).
[13]徐俠,黃寶鳳,呂江洪.應用型本科教育應強化實踐教學[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2).
[14]張憲立.計算機輔助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探索[J].遼寧高職學報,2007(3).
[15]謝麗.應用型高校文科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4(4).
[16]金晶,陳斌,臧靖.對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管理改革的探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12).
[17]熊華軍,李倩.我國大學實踐教學研究現狀分析[J].大學:學術版,2012(5).
[18]黃振山.有關我國高職教育課程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項目教學”的啟示[J].科技創新導報,2009(7).
【責任編輯曹萌】
F063.2
A
1674-5450(2015)01-0132-03
2014-10-06
王東升,男,河南西平人,沈陽師范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