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常態(tài)”下的中巴貿易結構轉型研究

2015-04-10 16:30:17
關鍵詞:新常態(tài)

鐘 點

(北京外國語大學 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系,北京100089)

一 繁榮卻不對稱的中巴貿易關系

中巴兩國分別為東西半球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且巴西是第一個與中國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發(fā)展中國家,巴西在中國的國際戰(zhàn)略部署中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在全球化視野下,和平時期的國際政治關系的發(fā)展普遍以經貿關系為基礎和支撐,而中巴經貿關系也是中巴關系中最活躍、發(fā)展最迅猛且取得成果最豐富的“亮點”領域。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對巴西大宗商品及原材料進口需求旺盛,同時中國的多樣化制造品及工業(yè)品大量出口巴西,中巴貿易在此格局下實現(xiàn)了飛躍式的發(fā)展,雙邊貿易量翻了近25倍[1]。自2009年起,中國已連續(xù)6年穩(wěn)居巴西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在此階段,中巴兩國在貿易互補性的基礎上均有獲益,中國外交因此將其盛贊為中國與發(fā)展中國家間構建雙贏南南關系的典范。

然而,通過中巴貿易十年“黃金時期”(2001-2011)的發(fā)展,兩國間形成了非常明顯的不對稱貿易結構。具體體現(xiàn)在下述幾個方面。

首先,出口商品結構差異較大。巴西對華出口的80%以上為國際定價的大宗物品,如2014年巴西對華出口3大產品(大豆、鐵礦石和原油)占到對華出口總額的80%[2]。這些初級產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創(chuàng)造國內就業(yè)能力低且拉動經濟總體增長的“多米諾效應”弱。與此同時,中國向巴西出口的90%的產品為附加值較高、科技含量較高的工業(yè)制成品[3]。

其次,出口產品集中度不一。巴西對華貿易產品種類較少,涉及生產部門類別較集中,且某些特定產品所占比例明顯過重,如鐵礦石貿易就長年占據(jù)巴西對華貿易總額的50%以上[3];而中國出口巴西的產品種類繁多,涉及產業(yè)類別較多元化,且沒有出現(xiàn)某種產品比重明顯失衡的現(xiàn)象。

再次,雙邊貿易在總貿易量中占比不同。2013年,對華貿易占巴西外貿總量為17%[1],而與巴西的貿易占中國外貿總量之比則長年徘徊在2%左右[4]。雖然導致這種差異的因素很復雜,這樣比較不一定完全合理,但至少可以看出,巴西對華貿易的依賴程度要遠高于中國對巴西貿易的依賴程度。

貿易不對稱向來是中巴貿易關系中較為敏感、爭議較大的問題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是兩國的學者們對中巴間的貿易不對稱現(xiàn)象有著截然不同的解讀,因而在兩國間難以達成較為一致的立場。

在巴西,擔憂和質疑的聲音占據(jù)上風。巴西學術界普遍認為兩國間不對稱的貿易關系從長期來看不利于巴西經濟的發(fā)展。如 CUNHA[5]和 MOTA[6]等認為2003-2008年中巴貿易在“大宗物品貿易繁榮”時期的迅猛發(fā)展只是兩國經濟利益的“周期性匯聚”,因此,“在互補性基礎上發(fā)展中巴貿易關系”的主張是一種靜態(tài)停滯的、還原主義的、本末倒置的觀點;ACIOLY[7]、CEPAL[8]等認為,中巴之間這種完全基于互補性的貿易模式會使巴西經濟過度依賴對中國的初級產品出口,從而使巴西經濟的外部脆弱性和風險性加大;CUNHA[9]、OLIVEIRA[10]、BARBOSA[11]、LEDERMAN[12]等 則 進一步指出,來自中國的工業(yè)品對產業(yè)結構較為成熟的拉美國家、特別是巴西帶來較大沖擊,給一些剛起步的新興工業(yè)帶來沉重打擊,且可能長期導致巴西整個產業(yè)結構朝著“再初級化”、“提前去工業(yè)化”的方向倒退,因而不利于巴西經濟的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

與此相反,中國的學者們則對中巴貿易關系的不對稱現(xiàn)象普遍持有較為樂觀的態(tài)度,認為該問題并不會阻礙中巴貿易的長足發(fā)展。如李仁方[13]從國際分工和貿易比較優(yōu)勢的角度闡述了中巴貿易這一結構的經濟學合法性,認為貿易不平衡僅僅是兩國貿易互補性的恰當反映,并進一步認為巴西應遵循其資源稟賦優(yōu)勢原則,重點發(fā)展其資源密集型產業(yè),以促進中巴貿易在當前格局下繼續(xù)發(fā)展;魏浩[14]、呂宏芬和俞涔[15]、馬玉霞[16]等則從兩國資源稟賦特點的角度出發(fā),通過中國與巴西的出口產品相似度、雙邊貿易結合度、產業(yè)內貿易指數(shù)、顯性比較優(yōu)勢指數(shù)以及競爭互補指數(shù)等多個指標來分析兩國貿易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性和互補性,得出了中巴缺乏產業(yè)內貿易機會、應繼續(xù)促進“互補型”產業(yè)間貿易發(fā)展的結論。

我們認為,在2001-2011年的中巴貿易“黃金十年”中,貿易不對稱問題的確是中巴貿易關系發(fā)展最主要的掣肘之一。這是因為,貿易不對稱問題觸碰到了巴西國內重要生產部門的核心利益,而這些感到“受威脅”的國內政治力量則通過“政策制定”及“民意”傳導機制,直接或間接地促使巴西政府出臺各種妨礙雙邊貿易的政策,從而不利于中巴貿易整體關系的健康發(fā)展。

中巴貿易不對稱問題已經在巴西某些地區(qū)及個別經濟部門引起國內政治壓力。第一,個別部門受中國制成品進口競爭壓力巨大,導致國內保護主義情緒高漲、貿易爭端時有發(fā)生;第二,中國進口商品強勢替代本土商品,導致巴西中小型工廠破產,城市人口失業(yè)問題加劇,地方政府人口調控壓力增大;第三,中國進口商品的“井噴式”增長給巴西部分州市(如圣保羅州、亞馬遜州和圣卡塔琳娜州)的地方財政帶來沉重負擔。

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一些代表巴西國內“受威脅”部門利益的政治個人依靠自己的政治權利或影響力,通過“政策制定”(policy-making)的方式影響巴西對華政策內容。首先,在巴西國會立法兩院中,很多參議員和眾議員本身就是參與上述部門生產的企業(yè)家或在上述部門的經濟組織內部供職。他們身為這些部門的利益“代理人”,通過投票支持或否決相關提案的方式,維護其部門利益;其次,一些上述部門的代表在巴西國會及各部委進行“尋租”(rent-seeking)活動,通過各種商業(yè)博弈和政治影響渠道,使本部門利益得到較大程度的保障。另一方面,一些代表巴西國內“受威脅”部門的利益的社會組織,通過“民意”(public opinion)渠道向當局施壓,要求政府頒布有利于其部門利益但有損于整體中巴貿易的政策。首先,工會組織通過游行、罷工的方式向當?shù)卣骸@纾?013年10月,巴西國家紡織、服裝、皮革及制鞋工業(yè)勞工聯(lián)盟,巴西紡織與手工工業(yè)協(xié)會,國家紡織業(yè)公會,國家服裝業(yè)工會等,在圣保羅組成“反華”戰(zhàn)線,公開游行抵制中國商品;其次,巴西各州工業(yè)聯(lián)合會通過其下屬的企業(yè)、學術機構、媒體等對外貿政策制定部門施壓,其中實力較強的圣保羅工業(yè)聯(lián)合會近年來不斷要求政府對中國商品提高進口關稅、設立貿易門檻;最后,巴西最大的、全國性的工業(yè)利益游說集團——巴西全國工業(yè)聯(lián)合會通過巴西國內政治協(xié)商渠道,直接要求巴西外貿委員會出臺相關保護政策,例如該組織表示將于2015年10月聯(lián)合各行業(yè)協(xié)會集體向政府施壓,阻止其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針對以上情況,一方面,我們可以加強與巴西各州、市級政府及相關社會群團組織的對話,增進了解和理解;同時據(jù)理力爭,加強輿論引導,向巴西的執(zhí)政者和普通民眾展示中國商品有助于巴西經濟發(fā)展的積極面(如在長期內有助于提高巴西國內經濟效率和本地產品競爭力、降低人民生活成本、減少通貨膨脹壓力等),并在政治層面上給予巴西中央政府以信心和支持,使其能夠頂住少數(shù)國內利益群體的壓力,繼續(xù)擴大和加深與中國的經貿合作,以短期代價換長期利益,為廣大巴西人民謀福利。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當清醒地認識到,中巴貿易不對稱問題如果得不到足夠重視和及時的妥善解決,最終會反過來影響中國自身的外貿出口和整體經濟的發(fā)展,甚于損害到中巴之間整體關系的健康發(fā)展。因此,我們有必要對中巴貿易結構進行適度調整,逐步實現(xiàn)從單純的“互補型”貿易向高水平的“超越互補關系型”貿易的轉型。

二 “新常態(tài)”對中巴貿易關系提出的挑戰(zhàn)

在“新常態(tài)”下,中巴開展互補型貿易的有利經濟條件面臨枯竭。與此同時,貿易不對稱問題不僅不會自動消失,而且會隨著經濟下行的壓力而逐漸尖銳化,甚至導致中巴貿易關系陷入緊張。“新常態(tài)”進一步凸現(xiàn)了中巴貿易結構轉型的緊迫性。

自2012年初,由于固定凈資本投入和出口的增速下降,2012至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連續(xù)三年保持在7.5%[17]左右,增長速度明顯放緩。與此同時,拉美各經濟體也先后陷入了不同程度的經濟增長停滯甚至衰退中。巴西是在大宗商品繁榮周期受益較大,同時也是受中國經濟放緩影響較為嚴重的拉美國家之一。受世界大宗商品價格指數(shù)大幅下滑的影響,巴西對華貿易余額逐年縮小(其中2014年第四季度巴西對華貿易出現(xiàn)33.47億美元的赤字,2015年第一季度巴西對華貿易繼續(xù)出現(xiàn)逆差),其經濟也從2011年起陷入了增長乏力的困局:2014年增長率僅為0.14%,為五年內最差;201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甚至出現(xiàn)了0.2%與1.9%的負增長[18]。

中巴互補型貿易的繁榮與該時期中國發(fā)展模式緊密相關,因而是有條件的、靜態(tài)的和缺乏可持續(xù)性的。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再平衡”的改革進程將對“大宗商品—制成品”的互補型貿易模式造成沖擊,原有的中巴貿易結構已不可續(xù),必須改變。

第一,中國對巴西大宗商品的需求隨著中國國內工業(yè)化與城市化進程進入相對穩(wěn)定階段而趨冷。2001-2011年間相對剛性的需求自2012年起發(fā)生改變,中國基礎建設、不動產、鋼鐵、汽車制造等行業(yè)普遍出現(xiàn)產能過剩,中國對巴西鐵礦石、原油等大宗商品的需求走低,其貿易量和貿易額同時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按照當前的趨勢,兩國很可能在2015年出現(xiàn)順/逆差地位的反轉。為了避免貿易赤字給已經深陷泥潭的巴西經濟造成更重的負擔,巴西政府勢必會出臺某些限制措施以減少從中國的進口。這不僅將嚴重限制兩國雙邊貿易發(fā)展,甚至可能使兩國貿易關系陷入緊張。因此,建立在“中國需求”基礎上的“互補性貿易”模式瀕臨危機,兩國急需找到更具活力和有更強的可持續(xù)性的貿易領域。

第二,中國經濟膨脹周期已經結束,中國政府的施政重點不可避免地轉為經濟發(fā)展模式的“再平衡”。該政策旨在促進家庭消費,減小經濟對出口和投資的依賴,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根據(jù)世界銀行的預測,中國經濟若希望在可觀的增長率基礎上實現(xiàn)經濟發(fā)展模式再平衡,其家庭消費需要提高28%,投資需要減少26%,而進口和出口則分別需要減少3%和5%[19]。因此,未來幾年,中國對巴西的工業(yè)制成品出口也會面臨下行壓力。實際上,近幾年的數(shù)據(jù)已經印證了這個推斷:2014年,中國向巴西出口額同比增加僅0.1%,為2010年來最低;2015年第一季度甚至出現(xiàn)4%的負增長[20]。

由此可見,中巴貿易結構的轉型不僅是巴西國內政治經濟利益集團的強烈要求,同時也是中國經濟發(fā)展模式轉變的客觀需要和必然結果。那么,在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新常態(tài)”下,中巴貿易關系應當如何迎接互補性下降的挑戰(zhàn)?中巴貿易關系又如何結束“貿易不對稱”,走向更成熟、更平衡、可持續(xù)的“新型南南貿易關系”?

三 打開關鍵領域合作,建立“超越互補關系”

在“新常態(tài)”下,巴西有減少對初級產品出口依賴、增強經濟應對風險能力的需求,中國也有減少廉價制造品出口以平衡發(fā)展模式的必要。在中巴貿易結構的轉型中,打開關鍵領域的經濟合作是一個切實有力又極具潛能的抓手,理應成為一個重點和亮點。在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國內改革的重點包括提高居民消費、促進制造業(yè)從低價值高能耗向智能化節(jié)能化過渡、完成金融體制改革等,而巴西在上述幾方面都可能為中國提供關鍵的支持。我們將從競爭力、必要性和可行性等角度重點考察兩國具有巨大合作潛力的三個關鍵領域:農業(yè)技術研究與開發(fā)(P&D)、混合動力汽車制造以及金融/銀行管理軟件技術開發(fā)。

(一)巴西在農業(yè)技術研究與開發(fā)領域有著極強的競爭力和與中國合作的可行性

巴西是當今世界農業(yè)生物技術研究的主要領導者,是繼美國之后第二大植物生物技術生產國,在育種選種、土壤施肥、預防蟲害、擴大產量等農業(yè)技術領域具有國際領先水平,且在近十年內通過其獨特的農業(yè)創(chuàng)新模式,成為了發(fā)展中國家中少有的自然知識經濟強國。巴西最大的農業(yè)科研及農業(yè)技術服務機構是巴西農牧研究院(Embrapa)。該研究院隸屬于巴西農業(yè)、食品供應和土地改革部,兼具政府機構與現(xiàn)代企業(yè)的特點,是巴西乃至世界上最具實力的農業(yè)研究與開發(fā)機構之一。該院的科研實力強大,研究成果世界矚目。2011年,開發(fā)出一種用于棉花的有機殺蟲劑,能在有效控制清除棉鈴象蟲的同時不對土壤造成化學污染;2013年,研發(fā)出URSBRS Hada柑桔雜交品種,兼具晚熟、柑桔潰瘍病抗性且高產等優(yōu)點;同年,與巴斯夫公司合作,首次在世界范圍內將轉基因大豆推向市場。由此可見,巴西在農業(yè)技術研究與開發(fā)領域有著極強的競爭力。

與巴西在這些領域開展合作,對中國而言具有重要意義。首先,作為糧食消耗大國,中國受可耕土地面積較少、土壤肥沃程度較低的限制,糧食尚不能完全自給自足。引進巴西農牧研究院的相關技術,可以提升我國的糧農生產水平和產量,保障我國糧食安全,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并促進居民消費;其次,以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為代表的中國農業(yè)技術研究機構,可以與巴西相關機構展開經驗分享、人才交流和科研合作,提升我國農業(yè)自主科研水平,為市場注入更多綠色健康、營養(yǎng)豐富的優(yōu)質糧農產品;再者,目前中巴農業(yè)貿易雖規(guī)模較大,但基本僅限于產業(yè)間貿易。如果能以農業(yè)技術交流為契機,實現(xiàn)兩國農業(yè)生產鏈的對接和市場結構的匹配,那么農業(yè)將成為兩國擴大產業(yè)內貿易規(guī)模、實現(xiàn)雙邊貿易平衡發(fā)展的重要引擎。

中巴在農業(yè)技術開發(fā)領域的合作已經啟程。2009年5月,兩國科技部簽署《科學技術與創(chuàng)新合作工作計劃》,將農業(yè)科學、農業(yè)能源、可再生能源、生物技術和納米技術確定為未來5年的優(yōu)先合作領域。2011年,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和巴西農牧研究院共同成立的中國—巴西農業(yè)科學聯(lián)合實驗室正式揭牌。但遺憾的是,兩國簽署的很多協(xié)議仍停留在紙面,相關技術成果的本地化與產業(yè)化的深度和速度仍然不夠。因此,雙方應該開拓多樣化的合作渠道,放寬政策限制,鼓勵企業(yè)間的直接商業(yè)行為(如直接投資和技術性服務的直接進出口),并盡快促進兩國農業(yè)技術進出口法律法規(guī)及質量評定標準的協(xié)調統(tǒng)一,為相關技術及商品的市場化提供便利,早日將農業(yè)技術合作成果大規(guī)模轉化為兩國國民的真正福利。

(二)中國和巴西在混合動力汽車制造領域具有廣闊的貿易前景和深遠的合作意義

中巴在混合動力汽車制造領域的聯(lián)合,不僅能為兩國雙邊貿易注入新的活力,甚至可能給世界汽車產業(yè)帶來重要變革。

中國已于2014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但國產汽車一直飽受創(chuàng)新、設計、質量、品牌和相關現(xiàn)代服務水平之累,在開拓海外市場、特別是發(fā)達國家市場的戰(zhàn)役中頻頻受阻。而巴西汽車產業(yè)經過50多年的發(fā)展,已具備一項獨特的優(yōu)勢:巴西是世界乙醇燃料產業(yè)發(fā)展成熟度最高的國家。由于其生物燃料產業(yè)與汽車產業(yè)有緊密的市場聯(lián)系,其乙醇燃料產業(yè)的競爭力發(fā)展模式在世界各國中最為合理高效[21]25-31。巴西不僅擁有世界一流的生物燃料技術,且已經成功與歐洲發(fā)達國家汽車品牌合作,大規(guī)模生產銷售乙醇/汽油混合動力汽車(carro flex)。如果兩國能在此基礎上加深汽車制造產業(yè)內合作,共同開發(fā)出具有完美的硬件設施及強大的軟件支持的混合動力汽車,對于巴西的乙醇燃料出口和中國汽車制造“走出去”戰(zhàn)略的實施都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生物替代燃料一直以來是中巴擴大貿易多樣性的熱點之一,《中國日程》①也將其定位為“未來中巴貿易增長極”和“優(yōu)先出口商品”,然而兩國在該領域的貿易卻始終沒有迎來實質性的突破。造成這種停滯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巴西單方面出口乙醇燃料及相關技術的意愿與中國國內替代燃料驅動汽車的市場接受度之間仍有距離。如果中國的消費者需要花高價進口歐美制造的混合動力汽車,再從巴西進口乙醇燃料,那么,這即使符合政府節(jié)能減排的目標,也不符合消費者成本/收益關系的理性考慮。然而,一旦能把巴西的生物燃料技術與中國的汽車硬件制造工藝結合起來,中國汽車制造企業(yè)就能借助巴西多年的混合動力汽車生產經驗,一舉突破多燃料發(fā)動機制造的核心技術難關,開發(fā)出具有市場前景的新型混合動力汽車產品。那么,兩國就不僅能打通該領域的雙邊貿易通道,而且還能打破發(fā)達國家在該領域的壟斷,實現(xiàn)真正的雙贏。如果兩國能夠合作建立起既環(huán)保又具有價格競爭力的綠色汽車品牌,這對于兩國的未來經濟發(fā)展和全球汽車產業(yè)升級都將是一次質的飛躍。一方面,在中國本土,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化勢必能降低中國對石油進口的過度依賴,促進中國能源結構優(yōu)化,大大緩解城市污染問題;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聯(lián)合開發(fā)、生產混合動力汽車也會將“中國制造”和“巴西技術”推上新的臺階。

目前,中國汽車制造企業(yè)在海外市場運作所遵循的最主要商業(yè)邏輯是“價格營銷”,即以其出眾的性價比優(yōu)勢與其他國際汽車品牌“硬碰硬”,爭取擴大自己產品在對象國的市場份額。然而,如果中巴能在混合動力汽車方面開展合作,將為中國制造的汽車超越“價廉物美”的定位提供一種可能,并為中國汽車企業(yè)開辟出一條更為廣闊的發(fā)展之路。為此,中國已經進軍巴西的汽車企業(yè)(如奇瑞汽車、吉利汽車、福田汽車等),可以與巴西混合動力引擎制造企業(yè)及乙醇燃料生產企業(yè)成立聯(lián)合研發(fā)中心,以企業(yè)間直接技術轉移或成立合資公司、建立聯(lián)合品牌的方式,推進中巴混合動力汽車生產的資金融合、技術對接、生產分工與管理統(tǒng)籌,早日將世界上第一臺完全由發(fā)展中國家自主研制的混合動力汽車推向市場。

(三)巴西金融/銀行管理軟件技術可以為我國金融/銀行業(yè)的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戰(zhàn)略的實施提供重要支持

巴西在金融/銀行管理軟件開發(fā)領域具有國際領先水平,也是當今世界主要的金融/銀行管理軟件國之一,這與其金融體系變遷史有著深刻聯(lián)系。20世紀80年代,巴西經濟在巨額外債負擔的重壓下陷入了史無前例的惡性通貨膨脹(1988年和1989年,巴西通貨膨脹率分別高達1037.6%和1782.9%)[22]。在此期間,政府共更換了5種貨幣,以解決人們在物價猛烈變動中失去幣值概念的問題,并實行了包括金融指數(shù)化、物價凍結、工資凍結在內的各種正統(tǒng)和非正統(tǒng)政策來控制通貨膨脹[22]。在通貨膨脹率接近瘋狂的時期,銀行甚至需要對物價和工資做出極為細致的每日調整,這對當時巴西銀行系統(tǒng)無疑是巨大的挑戰(zhàn)。終于,1994年頒布的“雷亞爾計劃”結束了巴西的通貨膨脹噩夢,而歷經考驗的巴西銀行業(yè)也逐步完成了數(shù)字化和自動化,發(fā)展出了一整套以尖端科技為支撐的銀行及金融管理軟件系統(tǒng),并成為與發(fā)達國家并駕齊驅的金融/銀行軟件出口國。

早在2004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巴西進行國事訪問時,兩國政府就已看到在該領域的合作潛力,簽署了銀行自動化、稅收智能化、“電子政府”、企業(yè)管理軟件及物流控制軟件等技術轉讓協(xié)議。2013年,兩國政府簽署了貨幣互換協(xié)議,這是中國推進人民幣成為全球儲備貨幣戰(zhàn)略的重要舉措。如今,在中國尋求逐步開放資本市場和資本賬戶、全面推進銀行業(yè)改革及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時期,如何實現(xiàn)銀行與金融管理現(xiàn)代化及高效化是一項基本而迫切的任務。

我們認為,中巴在該領域的合作具有非常多的可行渠道。中國可以通過與巴西共同參與的金融機制,如“金磚國家銀行”、“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以及各自主要金融機構在對方設立的營業(yè)網點(如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駐巴西分行以及巴西銀行駐上海分行等),逐步完成軟件的先期試用、本地化改善、功能測評和廣泛應用,較為平穩(wěn)地完成金融/銀行軟件引進的本地化和規(guī)模化。這種合作方式的好處是:中國政府得以較為有效地控制中國金融/銀行改革的進程,牢牢地把改革進度和深度的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手上。在不依賴西方金融/銀行管理技術的前提下,我們也能通過與發(fā)展中國家的合作,有效防范境外勢力可能發(fā)動的金融攻擊,從而逐步、平穩(wěn)、安全地實現(xiàn)國內金融改革。

除了以上三個領域,中巴兩國還在基礎建設、能源開發(fā)和多元化服務業(yè)等領域具有巨大的合作潛力。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中巴雙方必須盡快意識到過去“互補性貿易”的局限性,積極打通各領域點對點合作的渠道,找到兩國貿易新的增長點。我們相信,憑借著兩國政府的智慧和兩國企業(yè)的努力,中巴貿易關系一定能夠繼續(xù)乘風破浪,一舉破除過去“貿易不對稱”結構的桎梏,踏入“超越互補”的新時代。

注釋:

①2007年,巴西發(fā)展、工業(yè)與外貿部,外交部與農業(yè)部聯(lián)合制定并發(fā)布了確定巴西未來對華政策方向的指示性文件“中國日程”(Agenda China)。該文件旨在擴大巴西對華出口多樣性,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尋找更高質量的合作機會。

[1]巴西發(fā)展、工業(yè)與外貿部在線查詢數(shù)據(jù)庫[DB/OL].http://aliceweb.mdic.gov.br//consulta-nc m/consultar.

[2]中國-巴西企業(yè)家委員會網站在線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庫[DB/OL].http://www.cebc.or g.br/pt-br/dados-e-estatisticas/co merciobilateral/pauta-de-exportacoes.

[3]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國別貿易報告[EB/OL].http://countryreport.mofco m.gov.cn/record/index110209.asp.

[4]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商務數(shù)據(jù)中心[DB/OL].http://data.mofco m.gov.cn/channel/includes/list.sht ml?channel=mysj&visit=D&type=4.

[5]CUNHA A M,BICHARA J S,MONSUETO S E,LéLIS M T C.Impactos da Ascens?o da China sobre a Econo mia Brasileira:Co mércio e Convergência Cíclica[J].Revista de Econo mia Contem poranea,2011,(15):406-440.

[6]MOTA R.Brasil e China:Muito além fa Co mplementaridade[C]//Br asil e China no Reor dena mento das Rel a?ōes Inter nacionais:Desafios e Oportunidades.Ith ed.Br asília:Funda??o Alexan dre de Gusm?o,2011.

[7]ACIOLY L,CINTRA M,PINTO E.As Rela??es Bilaterais Brasil-China:A Ascens?o da China no Siste ma Mundial e os Desafios Para O Brasil[EB/OL].http://www.ipea.gov.br/portal/i mages/stories/PDFs/comunicado/110408_co municadoipea85.pdf.

[8]CEPAL.First For u m of China and the Co mmunity of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States(CELAC):Exploring opportunities for cooperation on trade and invest ment[R].Santiago(Chile):Co missión Económica para America Latina y Caribe,2015.

[9]CUNHA A.et al.O Brasil diante da Ascen??o Chinesa:os Riscos da Especializa??o Regressiva[J].Austral:Revista Br asileir a de Estr atégia e Rel a??es,2012,(4):135-175.

[10]OLIVEIRA H A.Brasil e China:Uma Nova Alian?a N?o Escrita?[J].Revista Brasileir a de Política Inter nacional,2010,(53):88-106.

[11]BARBOSA A.China e América Latina na Nova Divis?o Internacional do Trabalho[C]//ACIOLY L,LE?O R P F,PINTO E C.A China na Nova Configur a??o Global:Impactos Políticos e Econ?micos[C].1 th ed.Brasília:Ipea,2011.

[12]LEDERMAN D,OLARREAGA M,PERRY G.China’s and India’s Challenge to Latin American[R].Washington:World Bank,2008.

[13]李仁方.中國與巴西貿易結構新解:中國的視角[J].拉丁美洲研究,2014,36(3):40-48.

[14]魏浩.中國和巴西雙邊貿易的比較優(yōu)勢與互補性:1992-2006[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9,(7):66-73.

[15]呂宏芬,俞涔.中國與巴西雙邊貿易的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2,(2):56-64.

[16]馬玉霞.中國與巴西貿易競爭互補性分析——基于CCI指數(shù)[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0(10):37-38.

[17]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EB/OL]http://data.mofco m.gov.cn/channel/zhsj/zhsj.sht ml.

[18]巴西央行網站[EB/OL]http://www.bcb.gov.br/pec/Indeco/Port/ie1-51.xls.

[19]BANCO MUNDIAL.Implica??es de u ma China em Transfor ma??o:Oportunidades para o Brasil?[R].Washington:Banco Mundial,2014.

[20]中國-巴西企業(yè)家委員會網站在線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庫[DB/OL]http://www.cebc.org.br/pt-br/dados-e-estatisticas/co merciobilateral/balanca-co mercial.

[21]翁天杭.燃料乙醇產業(yè)競爭力的國際比較及發(fā)展前景預測[D].杭州:浙江大學,2013:25-31.

[22]張寶宇.巴西的通貨膨脹與反通貨膨脹經驗[J].拉丁美洲研究,1995,(3):8-14.

猜你喜歡
新常態(tài)
中美關系進入一個“新常態(tài)”(縱橫)
美國人口中的“新常態(tài)”
“新常態(tài)”下,社會定力彌足珍貴(焦點話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色悠久久久| …亚洲 欧洲 另类 春色|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99re经典视频在线|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情侣一区| 亚洲欧洲天堂色AV|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日韩小视频网站hq| 成年av福利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亚洲第七页| 国产在线日本|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91精品|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色综合中文字幕| 欧美在线国产| 久久夜色精品| 最新痴汉在线无码AV| v天堂中文在线| 最新痴汉在线无码AV|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 88av在线| 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 |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经典在线观看一区| 精品福利网|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亚洲日韩AV无码精品| 日本精品影院| 亚洲三级a|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国产99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免费三A级毛片视频|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人与鲁专区| 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 伊人成人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黄色国产在线|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黄色在线不卡|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免费视频6| 四虎综合网| 九色91在线视频| 国产靠逼视频|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在线国产你懂的|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精品三级网站| 国产a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