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淑穎
(七臺河市中醫醫院 黑龍江 七臺河 154600)
宮頸病變是女性比較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患者的病變過程呈現階段性,通常初期都是良性的,逐漸變成惡性,范圍也是逐漸的擴大,不會突然發病[1]。所以臨床中通過早期診斷能夠對宮頸病變診出,特別是患者的初期癌變上皮,對于早期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宮頸細胞學技術發展越來越快,目前使用三階梯式診斷的方式也是比較多的,我院為了讓宮頸病變的診斷效果獲得提升,對三階梯式診斷技術的使用進行了探討分析,獲得不錯的效果,現有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2012 至2013年我院共有240例婦科宮頸病變患者接受治療,我們為患者進行了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共出現了22例陽性患者,為患者提供陰道鏡檢和定位活檢。這些患者最小是20 歲,最大是67歲。患者臨床中會有不規則陰道出血、白帶異常、宮頸糜爛等明顯癥狀。
1.2 方法:TCT 檢查:采用細胞液基薄層法,由婦科醫師輕輕的用棉簽除凈宮頸口表面附著的分泌物。在宮頸外口的鱗柱上皮交界部位用細胞刷以順時針的方式旋轉5 圈,將所有細胞一如到TCT 保存液中,通過全自動制片機進行系統程序化的處理,并予以自動制片。用95%濃度的酒精進行固定,并染色鏡檢。采用國際防癌協會TBS 診斷系統進行判讀分類,將ASC-US 及以上的病變作為TCT 檢測呈陽性,炎癥或是正常作為TCT檢測呈陰性。
陰道鏡檢查:對TCT 篩查為陽性的患者采取陰道鏡檢查,予以碘試驗和醋酸試驗[2]。在陰道鏡異常圖像部位或碘不著色區或是則取4-5 塊組織細胞活檢,無異常的圖像患者常規方法取其3、6、9 以及12 點的4 各部位活檢。
病理學診斷:①正常、炎癥以及息肉。②尖銳濕疣。③宮頸上皮內瘤病變(即CIN)分成I、II 以及III。④鱗癌或者腺癌。
1.3 統計學處理:將試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5.0 進行處理,采用t 對計量資料予以檢驗,采用X2進行最終的檢驗,差異P <0.05 時,有統計學意義。
此次研究共對240例患者進行了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一共出現了22例陽性患者,陽性檢出率為9.17%。這22例患者中有11例是LSIL,7例HSIL,2例鱗狀細胞癌,2例腺癌。為這些患者提供陰道鏡檢后,16例圖像異常,6例正常,在圖像異常的患者中共有14例CIN 患者被檢出,圖像正常的患者中有2例CIN 被檢出。具體的情況可以通過表1 得知,臨床結果顯示,CIN 發病患者年齡集中于32 到42 歲之間,宮頸癌則是在43到53 歲之間。

表1 陰道鏡檢查CIN 檢出情況比較表[n(%)]
女性的宮頸病變問題是女性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問題,世界范圍內有較多的女性對自身的健康問題比較忽略,導致了疾病的產生和演變,CIN 臨床中的病變過程比較緩慢,患者是長期的患病后才會發病,逐漸的變成宮頸癌,臨床中為了降低宮頸癌的發病,應該對宮頸癌早期病變進行診斷,可以及時的預防。目前三階段式診斷技術的應用比較多,在宮頸癌的臨床檢查以及癌變的檢查中應用比較好,可以很好的對宮頸癌病變進行檢出,提供比較準確的診斷結果。
臨床中使用的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能夠有較高幾率將CIN II 及以上的病變檢出,和病理學的診斷結果又較高一致性,在和TBS 系統檢查共同為患者進行癌細胞以及可能癌變細胞的診斷檢查。護理人員提供比較好的細胞保存方式來避免手工操作時對標本的影響,將標本細胞轉載到玻片上,通過自動化染色設備,讓細胞分布均勻,獲得更好的觀察視野,可以比較容易發現特異性細胞,這樣就能夠減少檢驗過程中出現假陰結果報告的幾率,提神檢出率,讓臨床診斷結果比較真實有效。
在陰道鏡檢后患者的活檢部位可以確定,使用陰道放大技術來對血管以及宮頸上皮的情況進行了解,達到放大宮頸病變組織的目的。如果是細微結構以及可疑部位,取材活檢更加直觀,準確性更高,檢出病變陽性率提升,臨床比較少出現漏診的情況。CIN 磷診斷的陰道鏡檢是一個篩查的作用,可疑給臨床診斷提供參考信息。
總之,臨床中對婦科宮頸病變患者的臨床診斷必須要準確,該疾病的癌變過程比較長,可長達10年,因此,越早診斷進行干預治療,獲得的效果越好,使用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測可疑提升陽性診出率,結合細胞學、陰道鏡、組織學這幾個階梯式的診斷方式,對病變進行篩查,避免了臨床誤診和漏診的情況,獲得的效果比較好,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1] 呂向華,馬偉杰,王淑玲,趙銳.婦科宮頸病變三階梯式診斷技術的臨床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6(7):31-32
[2] 李冰,鐘柳英,蘇念軍,等.宮頸病三階梯式診治法的探討[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0,17: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