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龍 楊威
(通遼市醫院泌尿外科 內蒙古 通遼 028000)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是(BPH)是老年男性患者易患疾病。BPH 包括尿路梗阻、排尿障礙以及前列腺體積增大,其病理特征主要是前列腺間質和上皮細胞增生,結締組織和平滑肌呈結節樣增生。對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常見膀胱結石、尿路感染以及尿潴留等合并癥。除此之外,對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其腹股溝疝發病率達到20%,臨床治療主要采取分期手術。
1.1 臨床資料:選擇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BPH 合并腹股溝疝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BPH 診斷標準。年齡最大為84 歲,最小為54 歲,平均年齡為(75.21 2.23)歲,其中18例單側斜疝,24例單側直疝,18例雙側斜疝。手術前,對所有患者均進行尿流動力學檢查,均有膀胱出口梗阻,無神經源性膀胱。前列腺癥狀評分大于19分。患者殘余尿量均大于60ml,且術前最大尿流率小于10ml/s。按照Roas 標準,前列腺II 度增生患者有8例,III 度增生患者有12例,IV 度增生患者有10例。將患者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對照組3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癥狀等基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 >0.05),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療組患者同期施行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與腹股溝疝修補術,對照組患者則分期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方法如下:
前列腺電切術:進行常規術前準備,對患者實施硬膜外阻滯麻醉,選擇膀胱結石部位,先進行前列腺電切術,再進行腹股溝疝修補術。選擇甘露醇40g/L,為灌洗液;采用電切鏡,電凝功率為60W,電切功率為130W~150W,在膀胱頸口作標記,切的同時注意止血,切到外科被膜處時,要仔細處理前列腺的尖部,做好止血,并且將組織碎塊清理干凈。防治F22導尿管,氣囊注水30ml,接生理鹽水持續沖洗膀胱。
腹股溝疝修補術:患者要采取平臥位,醫生去腹股溝疝切口,尋找疝囊,高位游離疝囊頸部,露出腹膜脂肪,游離疝囊可不進行高位結扎;把疝囊納入腹腔,將錐形花朵樣充填物房在疝環里邊,將其和腹橫筋膜縫合在一起,固定住;裁剪合適的成形補片,放在腹股溝厚壁,和腹股溝韌帶縫合在一起,再縫合腹外斜肌。
1.3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數據用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組間比較用t 檢驗,若P <0.05,則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進行5~18 個月的隨訪,獲得有關隨訪資料。其中治療組患者30例,無疝復發以及手術切口感染的現象,3例患者腹股溝區有緊感,沒有發生其他的手術并發癥。對照組患者30例,1例疝復發,3例手術切口感染,6例腹股溝區有緊感,3例有手術并發癥(如表1 所示)。治療組患者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組住院時間、醫療費用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 <0.05),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治療效果之比較
臨床認為,前列腺增生并發腹股溝疝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不斷使腹肌緊張,從而時排尿困難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也增加了腹壓;除此之外,患者因年齡較大,腹壁強度有所降低,從而使病情逐漸加重。臨床治療以手術為主。傳統治療上,主要對患者先進行前列腺手術,3 個月之后才進行腹股溝疝修補術。整個過程中患者要住兩次院,進行兩次手術,因此增加了住院時間和醫療費用。研究證明,進行同期手術也可以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且減少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前列腺電切術具有創傷小、手術切口小、易恢復等優勢;而腹股溝疝修補術因為無張力、復發率低等優勢,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兩者同期使用,使兩種方法的優勢同時發揮,且手術出血少,水吸收少,效果顯著。本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其中治療組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有統計學意義。
[1] 畢泗成,孫曉俊,李琿,等.同期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及無張力腹股溝疝修補術的臨床研究[J].中華外科雜志.2013,5(13):5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