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德君
(齊齊哈爾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平衡能力是人類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基礎能力,因此,提高平衡能力對于人們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軀干肌是人類的核心肌群,通過提高核心肌群的穩定性可以提高平衡能力,這在國內已有報道。手法治療可以疏通經絡,調節氣血,有助于提高機體能力[1]。當前,提高患者平衡能力早期治療采用手法治療的報道較為少見。我院在提高患者平衡能力早期治療中,試行了手法治療,收獲了較為理想的結局,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我院接收的40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病源來自于齊齊哈爾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住院患者。將其按照隨機數字分組法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兩組,所有患者均已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45-65 歲,病程10-40 天;對照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41-66 歲,病程10-40 天,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例,歲d)
1.2 入選與排除標準:入選標準:①均符合《各類腦血管病的診斷要點》(1996年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中關于腦血管病的相關診斷標準,且均徑MRI 掃描與頭顱CT 檢查后證實;②患者均未見嚴重性并發癥且年齡為40-70 歲;③患者均為出發腦卒中,生命體征穩定、意識清醒,依從性良好且病程為10-40d。排除標準:①伴腦腫瘤、腦外傷、其他精神系統類疾病以及既往腦卒中病史者;②伴嚴重性骨關節疾病,未能持續接受訓練者;③近半年內有肝腎功能障礙或心肌梗死疾病發作者;④病情呈不斷惡化態勢,且有腦出血或新生病灶者;⑤伴明顯交談障礙、認知障礙、聽力障礙以及閱讀障礙者[2]。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與治療組治療藥物并無差別,均以降壓藥、活血化瘀以及控制腦水腫為主,對照組于臥床期間給予其良肢位擺放、定時翻身、被動活動、恢復坐位平衡以及站位平衡等治療;治療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施加手法治療,具體如下。①中醫按摩手法中的按法,刺激脊柱兩旁夾脊穴,每日一次,每次10 分鐘,6 天為一個療程,治療3 個療程。②摩法、擦法刺激斜方肌及背闊肌,每日一次,每次10 分鐘,6 天為一個療程,治療3 個療程。
1.4 功能評定:兩組患者分別于治療前與治療后由指定醫生與治療師各1 名對其治療效果參照相關標準進行評價,具體為Berg 平衡量表與BBS 評分[3]。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7.0 統計軟件包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以t 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進行x2檢驗,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采用Berg 平衡量表進行評分后的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比較并無顯著差異,因而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連續治療18d 后,兩組BBS 評分均優于治療前,且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 <0.05),見表2。
兩組患者于治療前的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 >0.05),但治療后治療組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 <0.01);且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的評分經t 檢驗后的結果顯著,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erg 評分的比較
早期康復對于患者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早期我們應該應用更多的方法來治療疾病。中醫按摩手法刺激可以增強患者早期本體感覺的輸入,按法、摩法、擦法可以有效的增加軀干肌肌肉張力,治療肌肉萎縮,同時恢復部分失神經功能[4]。
腦卒中患者由于其自身原因,其中樞神經傳導通路與大腦運動皮層均會受到損害,因而中樞神經系統在運動的主動控制方面會受到較大的影響,患者于治療早期,其大腦的可塑性較強,未損傷部分的功能則可通過治療或訓練而得到重建,喪失后的功能也會被新的方式所取代,而特定訓練則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中醫按摩手法可延緩肌肉萎縮和神經變性的發展和促進神經再生,作用于軀干肌可以有效的增強軀干肌肌肉張力,增強患者的平衡能力。
結果表明早期軀干肌手法刺激有利于提高偏癱患者平衡能力,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復。
[1] 宗士群.中醫針灸與推拿技術[M].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
[2] 燕鐵斌.物理治療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3] 惲曉平,于兌生.康復療法評定學[M].華夏出版社,2006
[4] 蒂克薩.觸診解剖學圖譜[M].河南科技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