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達拉哈拉Guadalajara
始建于1542年的瓜達拉哈拉是墨西哥的第二大城市和文化首都,是一座由西班牙殖民者建立起來的城市。與被征服的墨西哥城不同,它遠離舊文明中心,其血脈更多是西班牙母體同土著文明結合后孕育出的新文明之光。我們熟悉的墨西哥符號許多來源于這里:西班牙人帶來的馬術,弗拉明戈與吉他,還有一并帶來的十字架和白蘭地,在幾百年后的今天成為了戴著繡金絲大草帽的墨西哥牛仔,載歌載舞的Mariachi樂團,還有下面要說的,可以整瓶供奉在神龕上或是坐大教堂廣場的小灑館里一飲而盡的龍舌蘭酒。
從巫師神水到新大陸的美酒
我們習慣于把Tequila翻譯成龍舌蘭酒,但其實并不是所有的龍舌蘭酒都叫Tequila。早在西班牙人來到這片土地之前,當地的土著就已經發(fā)明了用龍舌蘭球莖富含糖分的汁液發(fā)酵來制作酒精飲料Pulque,宗教祭祀時飲用達到和神靈溝通的效果,味道酸酸甜甜的和米酒有點像,現在在有些鄉(xiāng)下的地方或者旅游景點還可以買到。
最初的西班牙開拓者到了這里后,很快喝光了昂貴的歐洲白蘭地,就開始用土著人的龍舌蘭發(fā)酵酒作為替代品,用歐洲的蒸餾酒技術結合龍舌蘭發(fā)酵酒來制造本土烈酒替代品的想法也就應運而生,并很快被好酒的西班牙新移民付諸實踐。到了17世紀初,瓜達拉哈拉附近大規(guī)模生產的蒸餾龍舌蘭酒已經取代了歐洲酒在新大陸的生意。但到此時,這類龍舌蘭酒還只能稱之為Mezcal,也就是龍舌蘭蒸餾烈酒的統稱,從原料到工藝都沒有統一的標準,口味也是各不相同。直到19世紀,在Cuervo家族和Sauza家族兩大龍頭的帶領下,龍舌蘭蒸餾酒的釀造中心在瓜達拉哈拉旁的小鎮(zhèn)Tequila穩(wěn)定下來,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藝流程和釀造標準,Tequila之名也就由此得來。
流淌在血管里的龍舌蘭
墨西哥全國,尤其北方人喜歡喝啤酒,這一點看過《速度與激情》系列的都知道著名的墨西哥啤酒品牌Corona;墨西哥城人則偏好威土忌,多多少少流露出對美國老大哥的崇拜和模仿:唯獨在瓜達拉哈拉的任何一家酒吧或者餐廳,都一定可以點到不錯的Tequila。瓜達拉哈拉所在的哈里斯科州一直以墨西哥之魂自居,恐怕和正統的酒文化也有很大關系,英語里的“烈酒”和“魂”就是同一個詞Spirit。
所謂正宗的Tequila一定是要用100%藍龍舌蘭(100% Agave Azul)的球莖經蒸熟后榨汁發(fā)酵,再經兩道蒸餾后制成,制成的酒可以經過橡木桶陳放從而改變顏色和口感,最后由產地協會認證每一桶的封存才可以開封裝瓶銷售。至于哪一種好喝,則是根據個人口味選擇,未經橡木桶陳放或陳放少于30天,酒液無色透明的稱為Plata;陳放2個月到1年,酒液呈金色或琥珀色的叫Reposado,而在木桶里存放一年以上的則稱為Anejo.以及三年以上的ExtraAnejo。至于其他地方占市場主力的Mixto,Joven等級別的勾兌酒,這里的服務生一定會自豪地告訴你.在瓜達拉哈拉我們只喝最好的Tequila。陳年級別以下的Tequila可以調雞尾酒或者Shot,調味可以用青檸加粗鹽或者番茄汁;但是一杯好的陳年Tequila的喝法絕對是要小口品,連冰塊都不要加,比如我最愛的JOSE CUERVO的陳年釀,那種口感和香氣,不可言喻,只有自己嘗過才知道。
不論對本地人還是游客,Tequila Express都是不該錯過的體驗:這是自老城中心的火車站開往幾十公里外的小鎮(zhèn)Tequila的專列,沿路穿過一眼看不到邊的龍舌蘭田,伴著傳統音樂和歌舞表演一路小酌著抵達空氣中飄著酒香的酒莊,體驗到從莊園收割龍舌蘭草開始,經歷各道工序釀成新酒,一直到如何調成一杯上好的Margarita,一整天的徜徉足以讓不沾酒的人也不禁心動飲上幾杯。
而在瓜達拉哈拉市中心巴洛克風格的大教堂周邊就點綴著或是現代或是懷舊風格的去處。就在大教堂的正對面,充滿懷舊風的CANTINA LAFUENTE酒吧開業(yè)于1921年,是瓜達拉哈拉最老也是至今仍最受歡迎的酒吧之一,它的店里除了琳瑯滿目的龍舌蘭酒,各種可愛的帥氣的大叔酒保們,還有一輛掛在墻上的自行車,據說是50年代的一位酒客喝High了拿來抵酒錢的,如今已成招牌。每到周末來這里,不論獨酌還是和男女朋友一起把酒言歡,搭配著墨西哥烤肉或者在桌邊點唱一曲Mariachi現場演奏,也是這座幾百歲的年輕城市相當真實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