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展將安順舊洲古鎮作為展覽現場,散落在古城各個角落的影像,透著和這座古城一樣深厚而蓬勃的力量。
古鎮里的原生態攝影大展
2015年7月8日,多彩貴州·第8屆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在貴州省安順市舊州古鎮開幕。此次大展以“多彩貴州·美麗鄉村”為主題,展現以貴州為主,容納全球原生態風貌的優秀攝影作品展。大展設有國內、國際、省內及臺灣特別展四個部分,展出包括韓國、澳大利亞、烏克蘭、臺灣、遼寧等地攝影師的3000余幅優秀作品,共38個主題展,同時舉辦攝影講座、攝影作品幻燈片放映之夜等交流活動。
影展期間,我們同烏克蘭水下攝影師謝爾蓋·布什列科、亞洲青年攝影師幻燈之夜出現的印度尼西亞攝影師羅尼·扎卡西亞、中國攝影師周引進行了對話,感受他們拍攝的每寸影像中飽含的力量。
對話攝影師謝爾蓋·布什列科(Sergey Buslenko)
Q:水下攝影為什么吸引你?
A:水下攝影擁有非常多的不確定性,你不知道會遇到什么生物,遇到什么危險,但是在這種不確定中往往會出現許多驚喜,可以呈現預料之外的影像,這就是我喜愛水下攝影的原因。
Q:這些照片是在哪里拍的?
A:模特照片主要是在烏克蘭附近的黑海拍攝的,水下生物的照片是在全球各地進行拍攝的,例如印度尼西亞,這里的水下生物很豐富,非常適合水下攝影。
Q:水下生物拍攝和模特拍攝的區別是什么?
A:拍攝水下生物,大部分時候需要的是運氣,當你遇到了這些難得一見的生物時,你需要把握住時機,然后就能得到這些影像。而在水下拍攝模特,最困難的是和人的溝通,模特在水下做那些優美的動作是非常困難的,你需要讓模特理解你想要的是什么,同時讓他們在水中本真地展現自我,然后去用鏡頭捕捉,這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耗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
Q:未來會更多專注于水下生物的攝影還是模特方面的攝影?
A:水下生物的拍攝是一種發現性的拍攝,探索水下世界那些未知和有趣的生物,而水下模特攝影更偏向于藝術創作,人在水下能夠展現的各種美妙姿態,我可以用相機捕捉下來。這兩種拍攝我都會繼續專注,有合適的機會都會進行拍攝。
對話攝影師羅尼·扎卡西亞(Rony Zakaria)
Q:“人、山和海洋”這組作品你拍攝了多長時間?
A:我從2008年開始這個拍攝項目,現在還在繼續進行,只要有時間和資金,我就會一步步補充和完善這個拍攝項目。
Q:這些照片是在哪里拍攝的呢?
A:這些照片都是在印度尼西亞拍攝的,印度尼西亞有100多座活火山和16000多座島嶼。我是在爪哇島的日惹開始這個項目的拍攝的,當地的居民相信這些山海之間存在美麗的神靈。我也去過布羅奠火山、塞梅魯火山,那里的人們把火山奉為信仰,相信這些山有更高的神性。巴厘島是另一個會讓人感受到人與自然之間和諧關系的一座島嶼,巴厘島人認為海里存在惡靈,而它們的祖先和神靈住在山中。我目前正在印度尼西亞東部的一個小村寨里進行拍攝,這里的村民用流傳了600年的傳統方法捕獵鯨魚,非常勇敢,讓人欽佩。印度尼西亞的每個地方的人們都和這片土地有著不一樣的相處方式。
Q:你覺得人、山和海洋之間是怎樣的關系?
A:我會傾向于一種更簡單的方式來解釋這種關系,就是一種生活本該的狀態——和諧。
Q:你為什么選擇用黑白來呈現這組作品?
A:我是一個擅長黑白超過彩色攝影的攝影師。對于我來說,黑白才能真正表達我拍攝這些對象時的感受,并將它們傳達給觀者,對于這組故事而言,黑白也更適合這個主題。
對話攝影師周引(Zhou Yin)
Q:你很喜歡黑白?為什么?
A:對。我感覺每個人的不同時期都有一些色彩屬性,黑白大概就是我現在的色彩屬性,喜歡黑白質感的純粹、情緒化,還有那么一點點詩意。
Q:《日常-關照》這組片子里,你用的題目是“無題”,是真的沒有主題嗎?
A:是的。真正開始拍照也就是去年初的事情,所以這些片子都是這些日子陸陸續續拍的,拍的時候更沒有設定主題,基本上算是這些日子的片段記錄,只是這次整理后發覺它們大致還是有一些共同的調子,所以放在一起。
Q:杭州是最常出現在你照片中的場景嗎?請形容一下你眼中的杭州?
A:杭州就是很典型的江南城市,有山有水,春夏秋冬的西湖景區都會有不同的味道。但因為是旅游城市,你就很難在人潮中靜下心來去感受它的美好,所以如果杭州游客能少一點我想我會更喜歡它。
Q:你如何理解《日常一關照》這個主題?
A: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關照我們的或者別人的日常吧。每個人都是活在由自己和別人組成的日常中,用相機記錄這些日常的片段大概就是一種關照并且或許會升華出一些更深的意義。
Q:你的大多照片是用手機拍攝的?為什么?
A:99%都是手機拍攝的,方便,也可以進行創造性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