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鄰總統府|直入孫中山辦公室
看過古老的城墻、澄澈的秦淮河,路過嘹亮的歌聲、歡娛的面孔裝點的江南夜景,南京這座城市安靜了下來。長江路和東箭巷道交叉口,是今晚要下榻的地方——南京圣和府邸豪華精選酒店。
進門直面的不是前臺和禮賓部,它們只在拐彎處,鋼琴聲中,先到書房停留片刻。用作大堂吧的行者書屋足有三層樓高,還原孫中山先生在總統府居住時的日貌,藝術品、屏風、木制家具,上萬本書籍讓這里成為入睡的過渡。和設計師、作家、詩人陳衛新約在書房的音樂室主題包間,留聲機、唱片還原了那個歌舞升平的年代。旁邊的航海室也有人在,如果說羅盤、船隊象征的是開拓,那么我們只求夜間的安寧和放松。
要一杯特調雞尾酒。每個豪華精選酒店都有一款代表當地特色的雞尾酒,在南京,它是“雨花入迷”,薰衣草混合著蘋果汁,一層白白的蜂蜜氣泡就像雨后霧蒙蒙的南方城市,點綴著的一小撮針形雨花茶是南京的象征,這種茶香,是獨屬南京的味道。
陳衛新對這片很熟悉,幾年前就參與了總統府修繕,只不過他沒想到,與總統府一墻之隔的地方拔地而起了一家酒店。進到六樓的總統套房露臺,陳衛新舉起了裝有攝像頭的手機。夜空中,總統府的白墻青瓦就在眼皮底下,它們構成了視覺的前景,而背景是高樓聳立,一高一矮,一新一舊,概括了南京這座城市的古和今。
“總統府在明朝初年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代為兩江總督署,太平天國攻占金陵后,這里就成了天朝宮殿,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這里就任臨時大總統,現在,這里能看到城市的天際線”,陳衛新說著又朝左側轉了轉身,紅墻白紋的是中央飯店,在夜色下依稀可辨。張學良應蔣介石之邀來南京,受到高規格的接待;沈鈞儒、章乃器、李公樸突然接到蔣介石的請柬,都在此處。要不是陳衛新提起,自以為懂《紅樓夢》的我甚至不知道他手指之處那個名叫利濟巷的地方是曹雪芹的出生地,盡管現在它多因慰安婦所才被人知。
“很多時候,人是生活在時間里的,越過滄桑就抵達了當下”,陳衛新說。酒店強大的歷史氣場讓人覺得在這里的自己不只是一具肉身,而是能與周圍有交流和互動的,尤其在這樣靜謐的夜。
細品熙園茗|茶杯里有六朝煙雨
熙園茗是酒店相對私密的一處公共空間,兼具茗茶、茶器展示和品酒功能。室外平臺上大片種植的竹林在夜光射燈的照耀下,在外墻上投射出斑斑駁駁的光影,吸引了陳衛新的目光。“這種淺黃色的砂巖用得太好了,雖然酒店不是我設計的,但我能感受到HBA一貫以來的用心”。在陳衛新的解讀下,這種非拋光石材的運用才不是信手拈來——這是一座叫南京的城市,而南京的別名,是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說的不就是現在的我們嗎?古老清冷的圓月下,還在窺視昔日的皇宮。
如果說這是文人情懷,那么在設計師眼里,這種被選作外墻的砂巖還有一個特性——它并不光潔的外表下,有著深深淺淺的小孔洞,月影、日光、雨露、微風,都可以和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不一樣的視覺,溫暖、包容,就像南京人。從三樓出來時,路過行者書屋挑高的中庭,俯瞰還在書屋里讀書的人。陳衛新提議走樓梯,因為他喜歡包著樓梯的金屬框架,雙喜紋紋樣,具有強烈的民國時期的民族主義風格。在陳衛新看來,到一個城市來,白天游走在城市里游玩的時候是流動的,對于細節的關注度不高,而最后下榻的這個地方,則是用來靜下來思索和品味的,如果那里足夠有腔調,便有能力制造出懷古憂思的氣場。就像我們現在。
夜游長江路|歷史滾滾而來
秋窗風雨外是長江路,有人說,對“民國風”的追憶,最好從南京開始。而到了南京,對于民國風的集中轟炸,最好就在長江路,只需要探出頭,就可以手指—二。長江路沿線分布著毗盧寺、梅園新村紀念館、總統府、南京圖書館、江寧織造府、江蘇省美術館、南京人民大會堂、金陵圖書館、文化藝術中心十大歷史文化建筑,是南京重點打造的文化特色街。以酒店為出發點,夜游長江路,你想把自己安置在哪個年代都行。而這因人而異的年代感,暗含了豪華精選酒店的主旨——人生是各種經歷的集結。
是該睡了,房間呈已準備了睡前讀物,翻開一頁,是利瑪竇寫的南京:此城一度是全國的都城和幾百年來古代帝王的駐蹕地,盡管皇帝已移位北方的北京,南京仍然沒有失掉它的雄壯和名聲。即或是失掉了,那也只證明從前比現在更加了不起。
阿城說意大利,整一個遺產轟炸,每天躺下去,腦袋里轟轟的,好像睡在米蘭火車站。南京也是,房間樓下就是六朝遺址,全日餐廳外的臺城日址被史學家標注了從五代到現代的各個年代。那種排撻千年而來的豪邁氣場離我們太遠,那種與天地萬物同在的大寂寞離我們太遠,那種雖萬千人吾往矣的不管不顧離我們太遠,而我只要當下。晚安,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