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蘭世博會,即將在2015年5月1日舉行。它不僅是一個匯集各國人民、文化、產品、服務、商業趨勢及機遇于一體的全球性質博覽會,而且是一個有無數國際參與者互動、積極參與的過程。
米蘭世博會不僅是一個讓世界各行各業精英匯集的機會,還是文化之旅的一部分,旨在突出這個星球正面臨著的增長和變化。在為期184天的世博會中,將會有來自130多個國家的參與者匯集于此,預計將接待2000萬人次(其中約150萬來自中國)。世博會的理念是促進國際參與者的相互溝通,并就人類將面臨的某些重大挑戰交換意見。
目前,意大利是歐元區內最熱門的國家之一,也是在歐盟開展商務的最佳樞紐之一。此次世博會也將會是參觀意大利的一個絕佳機會。
在過去的幾年,意大利仿佛給人們一個經濟下滑嚴重國家的印象。然而數字告訴我們,這是不正確的。意大利的狀況很明顯并不落后于(在很多方面甚至領先于)歐盟其他國家,如英國、法國和德國,尤其是國債以及其與國內生產總值和私債的關系方面。
由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意大利的公債很高,可私債極低。意大利的狀況跟德國類似,略好于法國,比英國好很多。其中英國的私債是意大利的兩倍。
這說明意大利負債的經濟可持續性優于歐盟其他主要國家,無論是相對(GDP的百分比)還是絕對(公債和私債的總和)而言。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必須要認識到意大利的高公債也是事實。不過近年來其增長速度已經開始逐漸走低。從長遠來看,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良好趨勢。
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上述數據,用各國負債數除以其成年公民的人數,我們可以得到:
美國的人均債務最高,法國位居第二。
高公債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其中大部分產生于上世紀80年代與90年代),在其他國家的負債近幾年都有所增長(上表所示)的情況下,目前意大利是歐盟唯一一個基礎財政收支正增長的國家。
對于每一個成年人承擔的國債和家庭債務(美元)的持續分析和總結,參照2013年,其結果為:
意大利公債和私債的總和占每個成年人收入財富總值的75%。德國與意大利相似(73%),法國形式較為嚴峻(83%)。而西班牙(103%)、愛爾蘭(132%)和希臘(183%)是在另外一個等級中。
在這三個國家中,其公民人均債務已經高于其收入。如前所述,這些數據為分析意大利的經濟狀況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角度。
我們的觀點是,意大利是一個擁有強大基礎的國家。德國最大的保險集團安聯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海澤最近在世界財富所做的研究中指出:盡管近年來遭受了金融危機,以至于意大利人的人均凈資產大幅下降,但2011年底的42,875歐元依舊高于法國、奧地利和德國。
這一點也被德意志銀行證實,意大利的私有資產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600%,而德國只有其GDP的400%。
盡管近期有所衰退,但數據顯示,意大利還是歐洲最活躍的國家之一,并且宏觀經濟要素方面與其他歐盟國家相似,并不是像某些媒體帶著某種特殊的動機所描述的。
事實上意大利已經步上了擺脫危機的正軌。它是歐洲第二大生產制造國和世界第五大工業出口國。然而信貸緊縮仍然是一個問題,意大利國內市場在過去十年之內也有所萎縮。正因為如此,目前正是考慮在此投資或是與意大利公司建立合作關系的良好時機,將他們的技術、品牌以及傳統商品帶入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
與意大利進行商業合作恰逢其時
中國總理李克強最近一次對意大利的訪問見證了中意兩國關系發展的良好勢頭。中意公司在羅馬簽署了價值80億歐元的協議,這也是李克強總理訪問意大利的一大亮點。
李克強總理和意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共同出席了一個由中意企業家委員會成員和兩國其他企業家共同參與的活動。李克強說:“中意兩國的交易是雙向投資,也是與技術、金融的合作。且已經超越了傳統的買入銷售的模式,這說明兩國在各個領域的長期合作中都存在共同利益。”
中國銀行為這種積極的發展趨勢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示范:它最近收購了意大利電信公司Telecom Italia和意大利電纜生產商普瑞斯曼,以及菲亞特克萊斯特汽車公司2%的股份。
股權投資
相較于2013年,2014年意大利的并購市場在價值和數量上保持著緩慢但穩步的增長。畢馬威會計事務所(KPMG)最近的報告顯示,2014年前9個月簽署交易的總價值達到200億歐元,較2013年同期的185億歐元增長了8%。簽署交易的數量增幅較大:由2013年的237筆增至433筆,增幅83%以上。
外國投資者走在并購的最前沿,外商投資占并購市場總價值的35%。在已簽署的總價值67億歐元的149筆交易中,最重要的是沃達豐以1.45億歐元收購意大利汽車電子制造商Cobra Automotive。
消費市場(占總量的30%)和金融服務市場保持活躍,并簽署了價值60億歐元的交易(市場的30%)。
很多意大利優秀的中小型企業也在尋找國際投資商,中國企業可以在此找到感興趣的品牌和技術公司進行投資,而且一些在困境中的中小企業,為了得到投資也會展示出足夠的誠意。
Antonio Cianci,是國際金融和并購領域經驗豐富的資深顧問,他說:“我們看到很多投資者正在根據各自的興趣進入不同的行業。目前意大利的經濟環境對國際經營者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意大利經濟正在從危機中復蘇,政治局勢也日趨穩定。意大利新總統馬泰奧·倫齊非常熱衷于與中國投資者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對于已經在歐盟其他國家開展主要業務但還未踏入意大利市場的大型集團和基金,現在正是一個極佳的時機。”
銀行業
銀行業向投資者提供絕好的機遇。大多數銀行,如Intesa Sanpaolo和Unicredit等銀行強大而且穩定;其他銀行,如MPS、錫耶納的Monte Paschi di Siena等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銀行;地方銀行,如Carige等在某種程度上較弱的銀行,專家表示國內或國際的兼并也許是幫助這些銀行成長、強壯的最佳途徑。
并購市場是火熱的,其中比較大型的案例是: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銀行的控股股東Fondazione MPS以1.81億歐元將其6.5%的股份出售給了Fintech和Btg Pactual,德國保險業巨頭Allianz以4.4億歐元收購了前米蘭保險公司Milano Assicurazioni。
對于有意在歐洲開展業務的中國的銀行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遇。
意大利將是一個開拓歐洲市場的完美著陸點,而米蘭則是歐洲大陸上一個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樞紐。2012年,中國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在米蘭設立了其歐洲總部。
房地產業
房地產業是另一個不容錯過的極佳投資機遇。
目前風向正在改變,外國投資商終于將他們的視線從倫敦和紐約等已飽和市場轉向了歐洲大陸,特別是意大利這個還未被開發的重要市場。
數據顯示,近期外國經營者在意大利的收購數量飆漲:日本三菱地產旗下的洛克菲勒集團,去年以8100萬歐元的價格購買了位于米蘭周邊的Galleria Borromea購物中心;最近,由黑石集團(已經購買了最大的意大利報紙Corriere della Sera的總部)、新加坡主權基金和阿布達比酋長國與倫敦區域地產公司三方共同運作,擬接管位于米蘭Cordusio廣場的Unicredit銀行前總部,這筆交易價值4億歐元,此三方都與意大利經營者通過合資實施操作。
中國投資商在歐洲其他國家的投資進行的很順利:平安保險于2014年7月以3.88億萬歐元收購了倫敦勞埃德保險公司;大連萬達集團收購了斯坦德銀行價值2.65億萬歐元的不動產。而現在他們正在籌劃進入意大利市場。
中國并購公會在意大利設立分會迎來絕佳機遇 意大利Mercanti Dorio e Associati律師事務所合伙人Roberto Luzi Crivellini律師指出:“找尋正確的投資項目、與當地經驗豐富的伙伴合作建立一個安全、穩定的交易是非常重要的。對投資目標進行初步盡職調查、建立投資渠道、完成交易這個過程,對于優秀有效的法律團隊來說是非常簡單的。確保投資在收購后妥善管理也同樣至關重要。所以,中國的投資公司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長期顧問,以協助他們在意大利以及歐洲開展業務。”
對于中國并購公會來說,此時在米蘭設立其意大利分會是一個無比正確的選擇。無論是2015米蘭世博會期間還是結束之后,并購工會均能夠向其成員提供意大利當地的幫助和建議。
總部位于米蘭市中心,毗鄰金融商業區,中國并購公會將會成為中意有意與對方合作的企業家們匯集的集結地和商務平臺。
中國并購公會意大利分會將在三月正式走入公眾視野,不過現在已經開始運作,篩選重要的交易項目,準備適合中國潛在投資商的各個領域和項目的一系列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