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的中國資本市場,風云跌宕。徐翔被抓,將身處市場交易一線、一般行事低調的交易員群體推到了大眾眼前。
在一些人的想象中,交易員就是一些整天同時面對數(shù)個屏幕,觀察各種走勢圖的人,他們可以輕松讀懂這些圖的含義,并輕敲鍵盤,下達交易指令。上百萬、千萬乃至上億的金錢對他們只是數(shù)字。
果真如此嗎?
交易員的一天是怎樣渡過的?
優(yōu)秀的交易員是怎樣煉成的?
在波濤洶涌的市場中,交易員或推波助瀾或順勢而為或逆水行舟,他們在想什么?又做了什么?
交易員的一天
早上9:00
廣濟橋資本合伙人、基金經(jīng)理袁玉瑋匆匆來到公司。每天夜里,他都要看外盤,所以不會起得太早。他剛剛年過四十,正是精力健旺的時候。
他的辦公室很普通。如果沒有門口那塊行情顯示屏,你不會認為這家公司與金融有什么關系。他的桌子上也只有一臺電腦,沒有傳說中的N個屏幕。
A股一開盤,他的眼睛就緊盯著屏幕。他告訴記者,因為A股市場是波動最大的市場之一,稍不留神,瞬間的暴漲暴跌,就會讓人措手不及。期間他也會關心一下H股,尤其在滬港通開通之后。
下午3:00
A股收盤。袁玉瑋會跟團隊開會討論一下當天的行情,看看投資組合中有無需要做點調整。雖然目前他操盤的資金并不大,用于A股的有限,但他是按大資金的概念配置股票組合的,希望該組合可以按比例復制到更大規(guī)模的資金上。
歐洲股市開盤后,他也會關注一下。因為歐洲市場一直波瀾不驚,他也基本處于相對放松的狀態(tài),只要盯一下那些漲跌超過2%的品種,在一個成熟市場,通常這是做多和做空的標志。
晚上9:30
美股開盤,袁玉瑋重新振作精神,把注意力投向紐約。一般總要到凌晨,他一天的工作才算結束。
像袁玉瑋這樣一天連續(xù)高強度工作十幾個小時,在交易員中并不罕見。
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徐欣,在交易室里配有100多臺電腦,股市開盤時,他會站著同時觀察這100多臺電腦,捕捉每臺電腦屏幕上的瞬間變化;每天晚上都會把所有股票的K線瀏覽一遍,從這些千變萬化的條組合中,發(fā)現(xiàn)投資機會。每天,他還要花大量時間,遍覽各類財經(jīng)報刊,關注所有與股票相關的媒體和信息。
就連以交易天賦著稱的徐翔,其助手也曾寫文章披露,他會參與日常的盯盤工作,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股市上。只可惜如今的澤熙投資早已人去樓空。
當然,也有例外。現(xiàn)年50歲的胡曉輝就相對瀟灑一些。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早期的參與者,他曾親歷327事件,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槍林彈雨之后,他自認為已掌握了交易的精髓。所以,他并不時時盯盤,而是抓大波段,機會來了,選準標的,傾其所有,全倉買入,然后放在那里,不看短線漲跌。他現(xiàn)在是某上市公司期貨總監(jiān)、某貿(mào)易集團投資公司衍生品負責人。
萬里挑一的淘洗
在胡曉輝眼中,即便萬人之中也難出一個優(yōu)秀交易員。交易員需要天賦,更需要歷練。
成長于西子湖畔的胡曉輝,高中讀的是警校,并且迷上了拳擊,在1986年舉行的浙江省第八屆運動會上,還一舉奪得了71公斤級的拳擊冠軍。拳擊,是一項近乎殘忍的對抗性的格斗運動。拳擊臺上,進擊,便意味著生存和勝利;退縮,便意味著失敗甚至死亡。人生之殘酷,莫如拳擊臺上之系生死于瞬間。然而,胡曉輝癡迷于此,并感悟良深:“拳擊是個有規(guī)則的比賽,站上拳擊臺,就愿打服輸。”在后來的投資生涯中,他也常常以此自省。
1990年,國內證券市場初起,胡曉輝就是個炒客。他經(jīng)常流連于交易柜臺前,頻頻出手,也頻頻虧錢。他那時一個月的工資才一百來元,每虧一次,就覺得生活的天地塌去一塊,內心壓力很大。
最嚴重也讓他承受壓力最大的一次,是他把朋友的錢炒虧了,而那個朋友的錢是從女友那里借來的。他和這個朋友合伙做股票,本金4萬,各出2萬。胡曉輝內心也煎熬著。后來,虧得貴人相助,幫他渡了難關。
自認為在股票市場已把該犯的錯全犯了,該交的學費全交了的胡曉輝,自信滿滿地開始了期貨投資。沒想到,期貨市場的暴戾比股票市場更勝一籌。1993年,一位朋友給了他100萬元做期貨。他上手8天,就賺了80萬,那一刻他心下暗喜,盤算著兩個月后或許就可翻到1000萬;可接下來風云突變,半個月后,他手頭的180萬只剩下80萬。他那時的月工資是2000元,半個月虧100萬,內心承壓可想而知。虧得高人向他伸出了援手,手把手讓胡曉輝跟著自己做,兩個月后,他手頭的80萬變?yōu)?20萬。他把100萬本金交還朋友,用贏來的20萬玩了一年,結果手續(xù)費繳了幾十萬,手頭還是20萬。不過,此時的胡曉輝已非昔日的胡曉輝,多年歷練之后,他漸悟交易真諦。
有鬼才之稱的徐欣也經(jīng)歷過同樣的掙扎。1994年9月正是股市紅火之時,已在股市小有斬獲的徐欣,用100多萬自有資金向開戶的君安證券融資600多萬,全倉買入良華實業(yè)。不料,剛滿倉進入,大盤就急劇跳水,當時尚沒有漲跌停板限制,交易制度又可做T+0,徐欣眼看著手中的市值迅疾縮水。他忍痛在低位割肉斬倉,割完后又不甘心,企圖波段操作把損失補回來,結果一錯再錯,到1995年1月,短短四個月,最后虧得手頭的100多萬本金只剩下4萬。他原本也算個小大戶,煙抽的是“大中華”,去證券公司坐的是出租,可憐當時的徐欣,出門騎的是自行車,煙也改成“紅雙喜”。
相比兩位前輩,70后的袁玉瑋似乎要少了些磨難,不過也不乏磕磕碰碰。
1995年,正讀大二的袁玉瑋,揣著從父母那里得來的很少的資金,縱身一躍,進入了中國股市。盡管入市之初,他也屢屢受挫,但他對市場有著天生的敏感,悟性極高。他懂得尊重市場,內心頑強但不自大,至2001年,在市場里已玩得有些風生水起。2002年,A股市場因國有股減持,深陷熊途,令他對市場前途深感迷茫。此時的他,正在某法資企業(yè)工作,恰獲一機會,便去了法國。
他在法國學了一年語言,又在商學院學了“國際金融市場交易和資產(chǎn)管理”。對全球市場而言,法國并非金融中心,但這里有著活躍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位于巴黎的泛歐交易所,除股票交易外,也是歐洲最大的ETF、權證、債券、大宗商品及指數(shù)集中交易地之一。
他做證券分析,到一些公司實習,見了任何一位分析師,都虛心求教。他的聰穎、好學以及天賦,讓他很快脫穎而出。雖然是實習生,但他的分析報告,排名卻在公司前列。
后來,他到一家法資公司就職,公司不大,但客戶很大,他做的市場分析,很受大客戶的歡迎。年底,他的業(yè)績排公司第一。叵料,他的鋒芒初露,卻引來了公司同事的白眼相向。都說西方人很少有嫉妒,袁玉瑋的這位法國上司卻成了一個例外。
貴有一顆平常心
在袁玉瑋看來,投資要常抱一顆平常心,在市場博弈中,以控制風險為上。凡有所行,必謀定而后動。
袁玉瑋明白大道至簡,深知水無常形,兵無常勢,人在市場中,不可逆市場而行。也因了這樣的良好心態(tài),他沒有像一些金融業(yè)者那樣早生華發(fā),笑起來滿臉的陽光燦爛。
為了降低風險,他常運用對沖。他理解的對沖,不是單純的投機賣空,而是一種負反饋的風險控制體系,為的是尋找一種把控風險的平衡。在一個經(jīng)濟周期中,他一邊買入強勢資產(chǎn),一邊做空弱勢資產(chǎn),從而獲得收益的最大化。他并不追求絕對的正確,但求一個正確的合力——如同打仗或弈棋,有時為了整體的勝利,需要放棄局部。
正因為如此,他取得了驕人的業(yè)績。
2006年,他在巴黎某美資公司擔任高級研究員,發(fā)力研究歐美市場,為如德銀、摩根那樣的投行自營盤交易員和對沖基金,提供交易策略、設計投資組合。他為德銀對沖基金建立的歐洲股票投資組合,實現(xiàn)了年41%的收益;他為美股做的投資組合,兩年零四個月的時間,實現(xiàn)了122%的收益;他為英股做的投資組合,兩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實現(xiàn)了146%的收益。2009年,他擔任高級投資顧問。他構建的英股投資組合,經(jīng)美國證券評級公司審計,十個月獲得18%的收益,同期美股的漲幅為5.1%。這期間,他連續(xù)三年獲“證券之星”美股最佳分析師前三;2008年獲德銀旗下對沖基金Arrowgrass Alpha捕捉系統(tǒng)最佳個人分析師;同年再獲“證券之星”全球美股分析師第一;2009年獲美國本土證券咨詢排名第一,所有參賽組第三。
徐欣后來的成功也與參透人性不無關系。在一種投機的氛圍中,市場千變萬化,唯一不變的是人性。誘惑、貪婪和恐懼,造就、助推了市場的暴漲暴跌。在一個非理性的市場中,當群體性的貪婪達到頂點,市場便見頂,從而進入下跌周期;而當下跌的恐懼彌漫到極限,市場也就見底。正如索羅斯所說,主宰金融市場的是大眾投資者的心理面,即本能。而保持一顆平常心,才能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現(xiàn)在的胡曉輝,也是個淡定的人。這份淡定,來自于他的內心。他告訴記者,他是個佛教徒,與佛結緣,由來已久。1985年,他去九華山,偶遇應觀大師,大師見他頗具慧根,為他誦經(jīng),賜他法名“妙羅”。2000年,他去西藏,只身參拜哲蚌寺,寺院宏偉寬大,曲徑幽深,他經(jīng)一老人指點,竟有緣拜識居于寺院深處的活佛,活佛與他講經(jīng)說法,他在活佛處盤桓長久。2007年,他隨兄長去山西平遙,抽身尋訪五臺山,百寺之地的佛界風光,又一次凈化了他。
胡曉輝說,他原本是個對世界之謎探究不已的人,自此,便心歸佛門,皈依佛教。佛教之核心,以大愛為本;佛家之文化,以奉獻為宗。佛門信徒,倡以出世之思想,做入世的事情。
2015年6月,胡曉輝就曾多次發(fā)聲,從技術角度表示了對市場的擔憂;當股災發(fā)生時,直面過鮮血的他在微信群、朋友圈里不斷呼喊:面對絕望,一定要看到光明;在有人將股災原因歸于股指期貨的做空機制時,他號召專業(yè)人士站出來,與媒體溝通,向公眾說明真相。他為此建了一個又一個微信群,花大量的時間與同行、交易所、媒體交流,這些已經(jīng)遠遠超越了一個交易員的本分,令人肅然起敬。
(有關徐欣對股市的觀點參閱七禾網(wǎng)相關資料。)
玉皇山南基金小鎮(zhèn):杭州版“格林尼治”
杭州,玉皇山下,八卦田邊,悠然一小鎮(zhèn)。
此地茂林修竹,山景清幽,疏木掩映處,有庭院深深。恰初冬時節(jié),雨后初霽,小鎮(zhèn)四處靜謐,顯得分外平和。
這里正是聲名鵲起的杭州基金小鎮(zhèn),其方圓兩平方公里之地,逶迤聚有250多家以私募、創(chuàng)投為主的金融企業(yè),管理資產(chǎn)總規(guī)模超過人民幣1500億元,其中不乏民間“牛企”。清風過處,透過粉墻黛瓦的小院窗欞,不時閃過“敦和”、“永安”、“賽伯樂”、“聯(lián)創(chuàng)”身影。中信證券不久前也在這里設了一個點。
這里如今是杭州上城區(qū)產(chǎn)業(yè)轉型升級的典范,是杭州市金融改革的試驗田,是浙江省最具韻味的特色小鎮(zhèn),也是全球金融家們的投資樂土。
小鎮(zhèn)北距西湖約3公里,東離錢江新城6公里,至蕭山國際機場半個小時車程。玉皇山南與上海的金融區(qū)位關系,類似于格林尼治與紐約的關系,與上海具有同城效應,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
小鎮(zhèn)借力和對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按照“紐約—格林尼治”模式進行金融產(chǎn)業(yè)分工和協(xié)同,與上海重點發(fā)展的公募基金錯位,志在把私募金融產(chǎn)業(yè)做大做強。
眼下的杭州,金融業(yè)發(fā)展水平僅次于“上北深”。而上城區(qū)金融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金融業(yè)增加值居全市前列。尤其股權投資行業(yè)起步較早,此前已集聚了多家股權投資企業(yè),產(chǎn)業(yè)資源豐富。
在交易員胡曉輝看來,小鎮(zhèn)已經(jīng)形成了完整的金融產(chǎn)業(yè)鏈。在這里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資金,做交易也有人為你提供交易通道和相關專業(yè)服務,還可以隨時找到高手切磋,這是小鎮(zhèn)最大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