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前,第一次見到人稱“Mandy”的鴻嬪,印象著實深刻:人高馬大,果然讓人過目不忘,當下就想這個女生適合做營銷,因為能給人留下強烈第一印象的通常都擅長營銷。然而接下來談判桌上的交鋒,卻不由得讓我刮目相看。Mandy思路敏捷,咄咄逼人,完全是一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架勢。當時我就在想,原來臺灣女人都是女強人??!
合資談判雖然費勁周折,但是因為雙方的理念和目標相同,依然進展順利。2004年5月,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成立。我們分別作為中外股東派出人員進入公司管理層,開始共同經歷證券市場最漫長的熊市并擊穿1000點、國內第一檔強調流動性而非收益率的貨幣市場基金推出、國內第一個基金經理因為自身原因而遭遇的監管調查、國內第一個投資總監出走私募…… 太多太多的不能一一為外人道來的艱辛。但,我們也共同創造并見證了諸多輝煌,國際基金史上第一個首募超千億的公募基金——費時僅一天我們募集了1162億人民幣!完全可以用秒殺來形容。超過1000場的投資人教育,掀開大陸投資人基金的啟蒙教育,至今仍為廣大投資人和合作伙伴所稱贊和認可。
朝夕相處的這七年間,Mandy給人的感覺只有四個字:專業、敬業。在她身上,有的只是成熟女人的溫文爾雅和深思熟慮,凡事只對事不對人,且尺度把握得恰到好處。更難能可貴的是,她與生俱來的簡單真實的個性,讓人覺得真誠和值得信任。作為職場女性,她又有著極強的韌性,且永遠都充滿激情,堅定執著地朝著自己設定的目標前行。在高強度的工作之余,她仍然做到了一個稱職的三個孩子的母親,實在讓人欽佩。
時隔十三年,上海灘再見Mandy,卻意外得知她重出江湖,在最合適的時機和最擅長的領域,開始第二次創業,立志為中國投資人的全球資產配置提供專業服務。房地產黃金十年之后的走勢不明、美元加息、A股巨幅波動、人民幣貶值預期的漸強以及資本賬戶的逐漸放開、高收益信托資產的大幅減少…這些熱門話題都使得中國投資者開始逐步把目光投向全球。在國內的金融業者中,既深度了解國外金融市場和產品,又全面了解國內金融市場和產品,以及國內投資者需求的人,有,但不多,Mandy肯定是其中最杰出的之一。
Mandy在世界著名的跨國金融集團之一——摩根大通(上投摩根的母公司之一)工作二十多年,對全球的各大類資產非常熟悉,也非常了解國內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其帶領同事創立的基金教育品牌—“摩根基金大學”,曾經開國內投資者教育之先河,被國內的媒體和投資者譽為“基金營銷女王”!其“寧可讓投資者清清楚楚地不買,也不讓投資者糊里糊涂地買”的投資者教育理念深深觸動了同業、媒體和投資者。
作為Mandy的多年好友和中國金融界的一名老兵,我對其為人深為佩服并深信她的專業與敬業,也確信國內的投資者和讀者會從此書中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