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結束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五屆年會上,我主持了“互聯網醫療”的專題討論。當今互聯網醫療界赫赫有名的“三劍客”參加了會議,他們是春雨醫生首席執行官張銳、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和好大夫在線總裁王航。他們是當今互聯網醫療的弄潮兒,他們的討論匯集了這個行業最新的理念和認知,非常具有啟發意義。
在當今中國,互聯網正在顛覆許多傳統行業,這不僅僅包括傳統流通行業和金融業,還有力地沖擊著整個醫療行業。按照張睿的看法,中國醫療行業正在經歷著“去中心化”或者“碎片化”過程。例如檢驗、甚至專科都會離開醫院而生存,以網上輕問診為主要模式的春雨醫生正在快速成長,這顯示了互聯網醫療的巨大吸引力。按照這種趨勢,大量醫療模式的春雨醫生正在快速成長,這顯示了互聯網醫療的巨大吸引力。按照這種趨勢,大量醫療服務會流出醫院,進入互聯網領域,未來甚至會出現醫院空心化的趨勢,造成對醫院根本的顛覆。對于張銳的樂觀估計,李天天表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醫療是個非常嚴肅、講究信任和質量的行業,沒有直接對于病人的面對面接觸,沒有觸診、直接觀察、直接見面是無法完成整個醫療行為的,因此,作為醫生出身的李天天并不推崇輕問診的模式,相反,他相信線下的醫患見面是必不可少的,正因為如此,擁有200多萬醫生會員的李天天沒有在“丁香園”上開辟尋醫問診,而是在杭州開始建立第一家線下的實體診所,并且準備將這種實體診所開遍全國。
與張銳和李天天不同,王航認為互聯網醫療的本質是提供對醫生的幫助,他將自己的“好大夫在線”定義為醫生的助手和經紀人,他認為這種定位恰如其分地發揮了互聯網的作用,可以極大地提高醫生工作的效率,因此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對于以上三位極具影響力的互聯網先鋒人物的討論,在場的嘉賓們表示了極大的興趣。為什么中國的互聯網醫療網站全部集中在解決醫患溝通效率問題,而很少像美國、以色列等國家的互聯網醫療公司那樣把具有特定功能的硬件的發明創新與互聯網結合起來,這就極大地限制了互聯網醫療的影響力和實際功能。對于這個問題,在場的魚躍醫療的總裁吳光明給出了他的答案,他認為未來的各種檢測設備,例如血壓計、體溫計、手環等各種家用檢測設備都將具有自動上傳信息的功能,這將極大地改善互聯網與技術創新的關系,通過大數據把醫療的信息溝通功能與檢查甚至治療功能結合起來,將開辟出一片新天地。他強烈地建議各種醫療器械及互聯網機構相互融合,共同打造互聯網時代的新型醫療生態系統,他的建議受到大家的高度認可與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