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琦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集體企業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改革勢在必行。但改革過程中面臨一定的風險,需要積極的予以防控。本文,筆者即對集體企業改革涉及到的風險以及相關的防控措施予以簡要分析。
關鍵詞:集體企業;改革;風險;防控措施
集體企業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為了解決返城知青的就業問題,由國有企業興辦的特殊經濟組織,曾經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集體企業的弊端日益明顯,亟需改革。對于改革過程中面臨的風險,需要積極的予以防控。
一、集體企業改革風險分析
1.人員安置問題
在改革過程中,人員的安置以及勞動關系的處理等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也是導致改革出現風險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安置方面出現問題,極易導致企業職工的不滿,要求再次予以安置甚至提出各種補償要求等,嚴重影響到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
2.資產、債權、債務處理問題
在改革過程中,相應的資產、債權、債務處理問題,也是重要的風險因素。在改革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企業產權不清晰的情況,便會導致處置各種集體企業資產的時候,在集體資產產權歸屬以及清產核資過程中出現風險問題,導致歸屬不清以及資產流失等的出現。另外,在債權債務方面,也可能會出現來自企業內部以及外部的雙方面風險。其中,外部風險主要是指集體企業與第三人之間可能會因為改革而出現債務糾紛,導致一定風險的出現。內部風險則來源于不同的主業和集體企業之間的債權問題,包括抵押和貸款等,可能會出現不易追回的情況。
3.輿情風險
在集體企業改革過程中,因為改革的涉及面廣,相關政策內容繁多,加之受到不同企業規模和經營情況等因素的影響,容易導致輿情復雜程度的提高。尤其對一些企業職工而言,因為缺乏對相應政策和咨詢等的了解,容易出現一定的抵觸情緒。
二、集體企業改革風險的防控
1.做好人員安置工作
為減少改革過程中各種風險的出現,首先要做好人員安置工作。對于集體企業改制、關閉或破產的,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對在職集體職工予以妥善的安置,并對其相應的勞動關系予以處理。集體企業可用凈資產支付解除在職集體職工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如果凈資產出現剩余,剩余部分作為主辦國有企業持有改制企業的股權,也可轉讓給改制企業的員工或外部投資者,所得轉讓收益歸主辦國有企業所有。集體企業凈資產不足以支付解除在職集體職工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的,差額部分所需資金由主辦國有企業、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共同承擔。其中,對地方國有企業興辦的集體企業,中央財政補助50%;對中央下放地方的煤炭、有色、軍工等企業興辦的集體企業,中央財政補助100%;對中央企業興辦的集體企業,中央財政將根據企業效益等具體情況確定補助比例,原則上不超過50%。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可統籌用于安置集體企業職工。對于不同地區而言,在改革過程中,需要根據財政補助資金相關申請要求的具體規定,合理上報申請材料,以及時獲得一定的補助資金。
2.合理處理資產、債權、債務
集體企業改革過程中會涉及到十分復雜的資產和債務等問題,需要予以妥善的處理,與避免出現風險。進行處理的時候,可以將各種長期使用的固定資產劃撥給集體企業,以更好的開展人員安置工作。對于改制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稅費,需要接受嚴格的檢查。如果經檢查符合我國稅法當中相關減免的要求,則可以予以相應的減免。如果在對職工進行經濟補償的過程中出現凈資產不足的情況,則由其他一些主體負責對差額予以承擔,包括中央財政、地方財政以及主辦國有企業等。對于行政劃撥土地,如果經所在地縣級以上政府批準,則可經過分割后由集體企業接受相應的土地使用權。如果不符合劃撥用地條件,則需要按照有關法律辦理有償使用手續。對在規定的時間內形成的集體企業與主辦國有企業之間的債權、債務,予以合理的軋差。軋差后集體企業欠主辦國有企業的債務,在集體企業凈資產不足以安置職工時,由主辦國有企業予以豁免。軋差后主辦國有企業欠集體企業的債務,由主辦國有企業予以償還。如果集體企業在職工工資等方面存在債務問題,則需要接受科學認定,然后根據具體的債務情況,制定相應的清償方案。然后通過多種渠道籌集所需資金,包括資產變現等,以及時支付相應的債務資金。
3.加強輿情風險防控
首先,做好對輿情的監控工作。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應對預案。及時發現風險,并采取適當的措施予以解決。其次,做好相關的宣傳和推廣工作。和各級政府保持密切的聯系,并積極的進行溝通與合作。以獲得更大的支持和幫助,更好的引導輿論走向等。另外,與當地媒體等保持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各級媒體,做好對集體企業改革相關措施和益處等的正面宣傳工作。另外,對企業職工進行宣傳教育。通過設置宣傳欄以及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將改革的背景和相關細節問題高職廣大職工。并積極與職工進行交流,了解廣大職工,尤其是一線職工的實際訴求,以更好的處理各種問題,防患于未然,保證改革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結束語
集體企業曾經為國家的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特定歷史時期下的特殊產物。在進行集體企業改革的過程中,涉及面廣,情況復雜,工作難度大,因此要注意提高對集體企業改革重要意義的認識,充分考慮到各方面的風險問題,并積極的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控。惟其如此,才能把握好改革的節點和節奏,確保集體企業改革工作的順利推進。
參考文獻:
[1]張紅濤.國有大型煤企實施集體企業改革存在的困難和政策建議[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3,(8):56,63.
[2]李曙光.推進集體企業改革工作的幾點思考——以ASC勞動服務公司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12,(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