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飛
在2014年瀘縣“5·11”事故一周年安全警示教育會上,鑫福煤業有限公司經理陳忠良感慨地說:“我們保留下來的煤礦要牢記教訓,操正步、走正路、干正事,重整旗鼓,樹立瀘縣煤炭行業的新形象!”
對這些煤炭企業來說,“重整旗鼓”的主要途徑就是兼并重組。
自主配對,企業“婚嫁”市場化
兼并重組,目的是通過煤礦企業數量減少、企業規模擴大和開發秩序規范,改變煤礦“多、小、散、亂”狀況,實現資源最優配置,促進煤礦產業的升級。
早在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就轉發發改委《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若干意見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總體規劃。我省也相繼發布了《關于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文件,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資源整合。
和過去一些地方頗具爭議的政府主導“拉郎配”不同,瀘縣當地堅持政府推動、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式,讓煤礦企業自主配對“婚嫁”,自由談判協商,通過企業并購、協議轉讓、聯合重組、控股參股等多種方式進行兼并重組。
在2013年6月開始分批關閉礦井前,瀘縣共有煤礦32個,最終精簡到8個,許多產能落后的小煤礦被淘汰出局。
在當地政府指導下,8個保留煤礦企業按照“平等、互利、公平、公正”的原則,科學合理地開展資產確認,簽訂完善兼并重組協議,開展產權比例確認,制定新公司章程和切實可行的職工安置方案。
最終,8個煤炭企業順利整合重組為4個集團公司,形成公司化運作機制,“一個法人、一個礦權、一套系統、一個團隊”。各集團生產規模都不低于30萬噸/年,單井產能逐步將達到15萬噸/年。
強強聯手,礦主工人都實惠
長宏煤業有限公司是瀘縣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的代表之一,由長沙廟煤礦、富銀煤礦、錦運煤業三家通過評估作價,按比例入股整合重組而成。三家煤礦重組前效益都還不錯,生產規模整合后符合要求,加之相距不遠,所以一拍即合,在當地算得上“強強聯手”。2014年3月28日,長宏公司正式組建運行,除三個年生產能力總計33萬噸的煤礦外,還擁有一個矸磚廠和一個洗選廠。
長宏組建后,立即引進資金和選拔人才,整合技術力量,形成完善的專業管理團隊。公司的總工程師李波就是當時從內江一家成熟煤業公司“挖”過來的技術人才。
李波說,專家、人才使煤礦有了可靠的技術支撐,在解決技術疑難上可以少走彎路。“比如錦運煤礦進行技改,最初預計花費1000萬,但最終只花了一半就完成了。”煤礦負責人都感嘆,沒想到用這么少的錢就能把技改程序走完。以井下巷道工程為例,多打1米就要多投入4000多元。以前經常浪費幾十米,如今團隊在技術管理上到位,精打細算,大大節約了成本。
42歲的游先強是富銀煤礦的副礦長,上任還不到一年。他在煤業已干了15年,先后當過掘進隊長、安監科長,業務能力很強。“公司如果沒有重組,我不可能這么快升職,也無法充分發揮才能。”
公司“能者上,弱者下”的理念給了游先強們新的機遇,同時帶來的還有在崗不履職的煤礦領導和管理人員的“下課潮”。2014年6月,公司先后撤下3名礦級領導,這在重組前是難以想象的。
公司在安全管理上也更為嚴格。三家煤礦有了統一標準,增加了公司集體約束和成員礦的安全管理層級。“以前經常有工人受傷,現在少多了。”游先強說。
從今年開始,長宏開始實行目標考核管理,干得多就拿得多。這一舉措讓很多業務能力強的工人慕名而來。48歲的余大倫以前在其他煤礦手采落煤,月工資約4000元,如今在錦運煤業機采班,每月能多掙1000元。他快人快語:“我們打工的,肯定喜歡能及時兌現,口碑好的公司嘛。”
技術更新,資源共享促升級
在李波看來,兼并重組后,最大的優勢就是三個煤礦在礦產資源、人力資源、資金資源等方面全面共享,抗風險能力增強,也更利于改造升級。
2014年5月,長宏啟動了對三家煤礦原有系統的整改,共投入近2000萬元,整改后,完善了礦井采、掘、機、通、運各大系統和“六大系統”,三個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均按照新標準通過三級達標。
同時,長宏大力推進煤礦走機械化道路,進行采煤工藝改革,重點就是采煤機的推行。一臺采煤機連配套設施需花100多萬元,但一天24小時可做三個循環,生產效率比以前提高70%。此外,作業面人員可減少一半,不僅減少了安全隱患,而且降低成本約20%,提高了噸煤效益。2014年9月,公司組織人員前往內江參觀學習現場操作,并在富銀煤礦率先進行了試點。在取得良好效果后,長宏又充分運用資源共享的優勢,將另外兩家煤礦的工人安排到此進行學習操作。1個月之后,三個煤礦都開始采用采煤機作業,并逐步在所有采煤工作面推行。
截至目前,長宏雖然已運營了近一年,但大部分時間都處于隱患排查和整改中,生產還未完全恢復正常。但企業的每一個人都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兼并重組給不景氣的煤炭行業帶來了曙光。”游先強說。
長宏下一步的關鍵是長沙廟煤礦的臭炭煤層開發。該礦的臭炭煤層目前探明資源有3000萬噸,是瀘縣的重點開發項目。公司計劃投入資金3.5億元,在三年內完成技術改造并投入生產。
長宏公司總經理曾正華坦言,面對機遇和挑戰,公司還存在投入資金量大,土地征用困難,供電、資源修邊等配套設施建設等問題,“希望能得到相關部門的協調及政策支持”。(責編:雷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