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雪梅,譚漢全
(恩施市中心醫院婦產科,湖北 恩施 445000)
宮頸環形電切術與根治性宮頸切除術治療早期宮頸癌的臨床效果比較
尹雪梅,譚漢全
(恩施市中心醫院婦產科,湖北 恩施 445000)
目的 比較宮頸環形電切術與根治性宮頸切除術治療早期宮頸癌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早期宮頸癌患者147例,年齡25~35歲,隨機分為觀察組74例和對照組73例。觀察組患者采用根治性宮頸切除術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結、術后鎮痛藥使用以及手術并發癥等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出血量、切除淋巴結及術后鎮痛藥使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手術并發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根治性宮頸切除術治療早期宮頸癌在手術時間、術后出血量、切除淋巴結、術后鎮痛藥使用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又可保留生育功能且安全性更高,值得臨床推廣。
早期宮頸癌;宮頸環形電切術;根治性宮頸切除術;臨床效果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1],給女性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影響。近年來,早期宮頸癌不論發病率和發病人數均呈逐年上升趨勢,患者越趨于年輕化,且孕期患者在宮頸癌發病總人數中占較大的比例[2]。傳統手術采用子宮根治性切除術與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相結合的方案,會使患者喪失生育能力,考慮到早期宮頸癌年輕患者需保留生育功能,目前國內多采用宮頸環形電切術與根治性宮頸切除術兩種手術方案。本文回顧性分析采用這兩種方法治療的147例早期宮頸癌年輕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其臨床治療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經我院確診并入院治療的早期宮頸癌年輕患者147例,年齡25~35歲,平均(29±4)歲,平均體重(62.43±5.97)kg。其中宮頸上皮內瘤變(CIN)Ⅱ[3]及以下患者79例,CINⅢ患者68例;FIGO分期[5]為Ⅰa2期11例、Ⅰb1期59例、Ⅰb2期34例、Ⅱa期21例、Ⅱb期22例。隨機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74例采用根治性宮頸切除術治療,對照組73例采用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觀察組與對照組年齡、孕次、CIN分級、FIGO分期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觀察組 采用根治性宮頸切除術。手術前患者全麻,手術開腹后檢查子宮及其周圍韌帶的淋巴結轉移情況,對有淋巴結轉移者采用傳統宮頸癌根治術的方法清掃盆腔淋巴結,對無淋巴結轉移者行根治性宮頸切除術,具體手術步驟參見文獻[5]。
1.2.2 對照組 采用宮頸環形電切術。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窺器暴露宮頸,采用局部麻醉,碘液定位,使環形電圈從里向外按順時針方向切割病變組織,根據病變情況調整切割深度和廣度(CINⅠ患者做淺錐切除術,深度10~15 mm,廣度不超出外緣3 mm;CINⅡ、Ⅲ患者做深錐切除術,深度20~25 mm,廣度不超出外緣3~5 mm),電凝止血并熨平創面。
1.3 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結、術后鎮痛藥使用以及手術并發癥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數據分析,計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結和術后鎮痛藥使用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手術并發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比較(±s)
組別觀察組(n=74)對照組(n=73)手術時間(min) 149.7±7.4 172.6±6.3術中出血量(ml) 237.5±13.7 324.3±14.9切除淋巴結(枚) 23.5±4.9 0術后鎮痛藥應用(例) 17 25手術并發癥(例) 34 36t(χ2)值P值t=3.156<0.05t=4.139<0.05t=86.824<0.01 χ2=9.617<0.05 χ2=2.952 >0.05
近年來關于早期宮頸癌的研究活躍,隨著診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癌癥普查的廣泛開展,患者宮頸癌發病在早期即可被檢出且確診進行治療,避免了病情的進一步惡化[6]。
宮頸環形電切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現代化的最常見手術治療手段,手術簡便易行。在早期進行宮頸錐形切除比較常用的是冷刀宮頸切除術,具有切緣清晰且方便病理組織學檢查的優點,一直被廣泛使用。為了比較兩種手術治療方式的臨床效果,張海萍等[7]對兩種不同宮頸錐形切除術在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治療中的效果進行了比較,宮頸環形電切術手術時間短、愈合時間短、出血量少、花費少,效果明顯優于冷刀宮頸錐切術;而在CIN治療效果以及術后感染方面結果相似,宮頸環形電切術在CIN治療中相比更具優勢。張金瑾等[8]采用環形電切手術治療被陰道鏡活檢確診的CINⅠ~Ⅲ患者,治愈率為72.4%,手術中平均出血量僅為7.8 ml,證實該手術簡單、有效。李紅梅等[9]則針對59例CINⅢ患者進行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治愈率高達94.9%,顯示出對早期宮頸癌尤其是對高級別的CINⅢ宮頸病變有很好的療效。
根治性宮頸切除術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效果明顯優于宮頸錐形切除術[5],其中宮頸錐形切除術的主要對象是CINⅡ、CINⅢ比較嚴重的患者,對于輕度CINⅠ及非CIN病變不推薦錐切[10]。對于早期妊娠患者手術尤其要慎重,相關研究表明中晚期的妊娠患者也要根據經驗豐富的醫師建議并結合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治療或者推遲治療,以保證胎兒健康。因為術后會增加宮頸功能不全、流產和早產的風險,并結合患者的年齡、生育要求、隨診條件和切緣情況四個方面對患者進行分類治療。根治性宮頸切除術可以在保留子宮的基礎上極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在療效方面無明顯差異,研究數據表明根治性宮頸切除術尤其是輕度CINⅠ及非CIN病變患者臨床優勢更明顯。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宮頸環形電切術和根治性宮頸切除術的術后并發癥和療效相似,但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結、術后鎮痛藥方面,根治性宮頸切除術顯著優于宮頸環形電切術。為了避免不同醫生由于技術掌握水平、手術熟練程度等人為因素造成手術結果的偏差,本研究所有手術均是由同一醫生完成。針對手術中出血量過多的問題,可以使用術中自體血回輸技術,其既可以避免因輸血引起患者不良反應又可以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是今后需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綜上所述,比較兩種手術方式手術治療效果結合患者實際情況,根治性宮頸切除術風險更小,并且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給不少有生育要求的年輕患者帶來了福音,更值得臨床推廣。
[1]袁 濤,吳曉梅.早期宮頸癌患者不同手術方法治療及其預后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0):1519-1521.
[2]高 媛,陳 龍,張 萍,等.腹腔鏡輔助陰式與開腹廣泛子宮切除術治療早期宮頸癌的比較[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3,13(8):697-712.
[3]潘愛容.腹腔鏡治療早期宮頸癌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5):53-54.
[4]Zhang Y,Li W,Yan T,et al.Early detection of lesions of dorsal artery of foo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y high-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J].Technolog Med Sci,2012,29 (3):387-390.
[5]鄭 偉,趙春麗,張淑蘭,等.宮頸錐形切除術與根治性宮頸切除術治療早期宮頸癌的臨床效果對比[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 (17):28-30.
[6]Barken SS,Lynge E,Andersen ES,et al.Long-term adherence to follow-up after treatment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J].Acta Obstetriciaet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2013,92(7):852-857.
[7]張海萍,高迎春.兩種不同宮頸錐形切除術在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治療中的效果比較[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3,16(6):621-623.
[8]張金瑾.宮頸錐形切除對陰道鏡下多點活檢診斷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及早期宮頸癌的再評價[J].安徽醫藥,2014,18(5):895-897.
[9]李紅梅.陰式子宮切除術及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的臨床效果對比[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1):123-124.
[10]朱芳芳,申 沛,林耀蕙,等.腹腔鏡下廣泛性子宮切除術聯合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治療宮頸癌學習曲線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 2014,9(16):6-8.
R737.33
B
1003—6350(2015)11—1682—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1.0602
2014-09-30)
尹雪梅。E-mail:1398035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