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芹,吳少敏,蔡暖暖,羅瑋燕黃 莉
(海南省人民醫院綜內三區,海南 海口 570311)
不同干預措施提高重癥監護室患者家屬手衛生合格率的效果比較
林 芹,吳少敏,蔡暖暖,羅瑋燕黃 莉
(海南省人民醫院綜內三區,海南 海口 570311)
目的 了解重癥監護室患者家屬手衛生現狀,探討不同干預措施提高患者家屬手衛生合格率的應用效果。方法應用現場采樣法,選取2014年1~4月海南省人民醫院新入住ICU患者的直系親屬320名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手衛生健康教育。將1月份便利抽樣選取的患者家屬80名設為對照組,不對該組家屬實施干預措施,將2月份便利抽樣選取的患者家屬80名設為觀察組1,對該組家屬進行手衛生健康宣教;將3月份便利抽樣選取的患者家屬80名設為觀察組2,對該組家屬進行手衛生健康宣教+探視時播放手衛生知識宣教視頻;將4月份便利抽樣選取的患者家屬80名設為觀察組3,對該組家屬進行手衛生健康宣教+探視時播放手衛生知識宣教視頻+粘貼手衛生提示卡,且四組均采用張貼手衛生知識展板,床旁準備速干手消夜。將四組家屬接觸患者前后的手進行了細菌學采樣監測,并將結果進行比較。結果接觸患者前四組家屬的手衛生合格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接觸患者后對照組、觀察組1、觀察組2和觀察組3的手衛生合格率為2.5%、5.0%、76.25%和90%,觀察組3的合格率明顯高于其他三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對患者家屬實施手衛生健康宣教,探視時播放手衛生知識宣教視頻及粘貼手衛生提示卡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家屬手衛生合格率,從而有效降低了醫院感染的發生率。
干預措施;重癥監護室;患者家屬;手衛生合格率
近年來,重癥監護室(ICU)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重、變化快、預后差。有研究表明進入ICU入住的患者會產生陌生感、恐懼感、遺棄感、寂寞感、痛苦感、絕望感等情緒,若不允許患者家屬進入病房探視,這些消極的心理情緒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康復。因此,ICU家屬探視制度的開展己勢在必行[1]。但多數患者家屬進入ICU探視后會不由自主地與患者發生肢體接觸,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醫院感染的發生率,而手衛生是預防醫院感染尤其是預防經接觸傳播疾病的最重要、簡便、經濟、有效的措施[2]。目前多數醫院均注重強調醫務人員手衛生合格率,卻忽視了患者家屬手衛生合格率,因此本文針對ICU探視時家屬手衛生合格率進行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調查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2014年1~4月海南省人民醫院新住入ICU患者的直系親屬320名參與本次研究,320名家屬的年齡均大于18歲,視力聽力健全,思維正常,能正確地進行語言的交流。將1月份便利抽樣選取的患者家屬80名設為對照組,未對其進行手衛生健康宣教;將2月份便利抽樣選取的患者家屬80名設為觀察組1,對其進行手衛生健康宣教;將3月份便利抽樣選取的患者家屬80名設為觀察組2,對其進行手衛生健康宣教+探視時播放手衛生知識宣教視頻;將4月份便利抽樣選取的患者家屬80名設為觀察組3,對其進行手衛生健康宣教+探視時播放手衛生知識宣教視頻+粘貼手衛生提示卡。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采用現場采樣法,分別對對照組、觀察組1、觀察組2、觀察組3患者家屬在探視時接觸患者前后進行現場手細菌學采樣。
1.2.2 采樣法及判斷標準 采用直接壓印采樣法對手進行了細菌學采樣,被檢者雙手五指并攏,并將左右手五指指腹分別壓印于兩個平皿上,且立即送檢。判斷依據為GB15982-2012《醫院消毒衛生標準》,衛生手細菌≤10 cfu/cm2為合格。
1.3 干預措施 科室指定的護理人員(年資均> 3年)擔任調查員及手衛生知識的健康宣教員。(1)對照組:在科室門口醒目的位置張貼手衛生相關知識展板,床旁及門口準備速干手消夜,對患者家屬未進行手衛生健康宣教。(2)觀察組1: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對患者家屬進行手衛生健康宣教,每位患者入院時由當班護士告知家屬探視時執行手衛生的重要性及指導正確執行手衛生的方法,并發放宣傳單,包括七步洗手法及用快速手消毒劑消毒的圖解。(3)觀察組2:在觀察組1的基礎上增加每天探視前15 min至探視結束播放手衛生知識宣教視頻。(4)觀察組3:在觀察組2的基礎上增加在每位患者床頭掛有正確執行手衛生提示卡,在探視時由當班護士督促每位家屬執行手衛生。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AS9.13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率的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接觸患者前 四組家屬的手衛生合格率分別為對照組3.75%、觀察組1 3.75%、觀察組2 5.0%、觀察組3 6.3%,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2.2 接觸患者后 觀察組1與對照組家屬手衛生合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693,P>0.05);觀察組2與對照組家屬手衛生合格率明顯提高(χ2= 91.141,P<0.05);觀察組3較對照組、觀察組1、觀察組2,觀察組3家屬手衛生合格率明顯提高(χ2值分別為123.193、115.890、5.391,P<0.05,見表1)。

表1 接觸患者后手衛生合格情況
ICU院內感染發生率相對高,而重視手衛生對降低醫院感染率、減輕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同時也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3-4]。因此,為了控制院內感染的發生,所有與患者有間接或直接接觸的人員均應嚴格控制手衛生,包括醫務人員和患者家屬[5]。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80名患者家屬在“接觸患者前”和“接觸患者后”2個時機手衛生合格率分別為3.75%、2.5%,該結果可能與對患者家屬未進行手衛生健康宣教,手衛生的宣傳僅靠張貼宣教材料,完全依靠家屬的自覺性,家屬由于文化程度或理解所限,不能充分意識到手衛生的重要性,雖床旁及門口均提供速干手消夜,但由于缺乏相應指導,家屬并不了解其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則合格率低。觀察組1的80名患者家屬在“接觸患者前”衛生合格率為3.75%,“接觸患者后”手衛生合格率為5.0%、該結果是由于我院本次研究僅在每位患者入院時由當班護士告知家屬探視時執行手衛生的重要性及指導正確執行手衛生的方法,宣教次數過少,患者家屬的接受能力有限,不能完全掌握雖正確執行手衛生的方法,雖然也為患者家屬發放了七步洗手法及用快速手消毒劑消毒的圖解,但患者家屬流動性大,干預措施實施力度不夠,合格率依然偏低。
觀察組2在觀察組1的基礎上增加在探視前15 min至探視結束播放手衛生知識宣教視頻,視頻播音為多語言版本包括(多種本土方言、普通話、英語等),讓來自不同區域、不同文化程度的家屬都能掌握到手衛生健康宣教相關知識,明白控制手衛生的重要性,家屬在接觸患者后手衛生合格率有明顯的提高。該結果說明,通過進行手衛生知識宣教及播放手衛生知識宣教視頻,可有效提高患者家屬對手衛生的重視,有利于進一步普及手衛生相關知識,使患者家屬意識到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并能積極配合院感控制工作,自覺遵守探視制度。觀察組3患者家屬在觀察組2的基礎上增加在每位患者床頭最醒目處掛正確執行手衛生提示卡,時刻提醒家屬執行手衛生,并在探視時由當班護士督促與指導每位家屬執行手衛生。家屬手在接觸患者后衛生合格率比觀察組2有所提高。該結果說明,在進行手衛生健康宣教及播放宣教視頻后,還應在探視時間正確指導監督并提醒家屬,才能規范其手衛生行為,強化其感染控制意識,維持患者家屬較高的手衛生依從性,防止交叉感染,進而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
綜上所述,ICU護士應在每位患者入院時對其家屬進行手衛生知識宣教,在探視前15 min至探視結束播放手衛生知識宣教視頻,并張貼溫馨提示手衛生的標語于患者床頭醒目處,當患者家屬在進入和離開病房時及接觸患者前后都要指導監督及提醒其執行手衛生,以提高ICU患者家屬對手衛生的重視度和手衛生的合格率,繼而實現降低了醫院感染發生率的目標。
[1]趙慶華,何 蕾,高 巖,等.直觀教育對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效果研究[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2,29(3):209-211.
[2]瞿靜華,楊玉敏,沈孝峰,等.品管圈在重癥監護室探視家屬手衛生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10):58-59.
[3]張必蘭,衛 勤.臨床醫護人員手衛生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4,(9):16-18.
[4]孫利利.淺談重癥監護室護士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1,5(6):24-26.
[5]張 梅,張 可,田永明.手衛生健康教育對重癥監護病房患者家屬手衛生依從性的影響研究[J].華西醫學,2013,8:1165-1167.
R472.1
B
1003—6350(2015)11—1711—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1.0613
2014-10-13)
海南省衛生廳科研項目(編號:1324000320A2019)
林 芹。E-mail:linqin2007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