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瓊瑤,李景輝
(1.海口市婦女兒童醫院手術室麻醉科,海南 海口 570203;2.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屬海口醫院重癥醫學科,海南 海口 570208)
·經驗交流·
垂直層流凈化手術間患者配戴眼罩對眼保護的作用
湯瓊瑤1,李景輝2
(1.海口市婦女兒童醫院手術室麻醉科,海南 海口 570203;2.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屬海口醫院重癥醫學科,海南 海口 570208)
目的 探討垂直層流凈化手術間患者配戴眼罩對眼保護的作用。方法隨機選取2012年1~12月在海口市婦女兒童醫院垂直層流凈化手術間行眼部以外且無眼睛疾病沒有配戴眼罩手術患者300例(裸眼組)和配戴眼罩手術患者300例(眼罩組)作為研究對象,術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分別對以上患者做干眼癥問卷調查,比較其術后發生干眼癥相關癥狀概率的差異。結果裸眼組第1天、第2天、第3天眼睛干澀感分別為84.3%、64.7%、43.2%,視疲勞分別為74.2%、60.8%、50.1%,異物感分別為43.6%、23.7%、18.5%,眼紅分別為10.1%、9.2%、2.1%;眼罩組第1天、第2天、第3天眼睛干澀感分別為21.3%、12.4%、8.1%,視疲勞分別為18.1%、10.7%、6.3%,異物感分別為10.7%、7.8%、2.4%,眼紅分別為3.4%、1.8%、1.1%。眼罩組術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眼睛發生的干澀感、視疲勞、異物感、眼紅情況與裸眼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垂直層流凈化手術室行無眼睛疾病非眼部手術的患者,術中全程配戴眼罩可以減少因垂直層流凈化系統對眼部的損害。
眼罩;垂直層流凈化;干眼癥
垂直層流凈化是當前醫院手術室最先進的空氣凈化裝置,它有空氣凈化級別高、空氣交叉污染少等優點。由于垂直層流凈化系統一般是從手術室天花板上送風,回風口在四周的墻角,凈化的空氣直接對著患者,有時可能直接對著患者的頭部。這樣在手術的過程中患者眼睛一般要經受2 h左右的吹風,甚至更長,可能對眼睛造成一定的損傷。為了減少這種損傷的發生,筆者給在手術過程中的部分患者全程配戴眼罩,以探討配戴眼罩對眼睛的保護作用。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我院2012年1~12月在垂直層流凈化手術間行眼部以外且無眼睛疾病沒有配戴眼罩手術患者300例(裸眼組)和配戴眼罩手術患者300例(眼罩組)作為研究對象,兩組患者平均年齡分別為(56.5±4.5)歲、(64.5±2.8)歲;均為女性。兩組患者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手術時間為2~3 h。
1.2 評價方法 術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對600例患者進行干眼癥問卷調查,所有患者均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填寫,均為有效問卷。干眼癥診斷標準[1]:患者眼睛有下列癥狀之一者:⑴干澀感;⑵視疲勞;⑶異物感;⑷眼紅。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應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裸眼組300例患者中第1天、第2天、第3天眼睛干澀感分別為84.3%、64.7%、43.2%,視疲勞分別為74.2%、60.8%、50.1%,異物感分別為43.6%、23.7%、18.5%,眼紅分別為10.1%、9.2%、2.1%。其中眼睛干澀感術后第1天發生率最高,而且第1天干眼癥的發生率也最高。而眼罩組300例患者第1天、第2天、第3天眼睛干澀感分別為21.3%、12.4%、8.1%,視疲勞分別為18.1%、10.7%、6.3%,異物感分別為10.7%、7.8%、2.4%,眼紅分別為3.4%、1.8%、1.1%,干眼癥發生率明顯小于裸眼組。與裸眼組比較,眼罩組在術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干澀感、視疲勞、異物感、眼紅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發生干眼癥的比較[例(%)]
干眼癥是指淚液質和量的異常或淚液流體動力學異常引起的淚膜不穩定和眼表損害,從而導致眼部不適癥狀的一類疾病,主要表現為眼表損害所致的眼部干澀、視疲勞等不適癥狀,嚴重者可以出現視覺障礙[2-3]。干眼癥的發生與眼球表面的炎癥反應,性激素水平的降低,支配眼表的神經、淚腺及眼表上皮細胞反饋環節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或者任何多個環節發生異常有關。故除了眼部原發疾病、免疫系統疾病、性激素減退癥可引起干眼癥外;結膜干燥、過度用眼、手術等情況均可以引起眼部的視疲勞、異物感、干澀感、燒灼感或者畏光、眼睛疼痛、眼紅等癥狀[4-5]。
根據我們對術后患者的隨訪調查,許多既往無眼部疾病病史,且未行眼部手術的患者訴術后存在干眼癥的癥狀。雖然這些癥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好轉,但明顯增加了術后患者的焦慮情緒,增加了醫患間的矛盾。由于這部分患者既往并無引起干眼癥的原發疾病,故我們大膽推斷,患者出現干眼癥的癥狀與術中所處環境有關。在現代化醫院里,為了保證手術間溫濕度及空氣潔凈,減少感染幾率,大部分的手術室配置有垂直層流凈化系統。雖使用垂直層流凈化系統的手術間室內溫度及濕度均得到保證,但由于患者接受麻醉后失去保護性反射,幾乎無瞬目動作,導致眼結膜長時間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得不到淚液潤滑,進而引起結膜干燥及術后干眼癥相關癥狀的發生。此外,由于使用垂直層流凈化系統手術間的房間四面墻上均設有回風口,導致手術床所安置的位置持續有氣流通過,在手術期間患者眼部一直處于迎風狀態,致使淚液蒸發加速,眼部干燥,引起干眼癥的發生。如何避免這一醫源性因素導致的損害,是手術室護理長期關注的問題。
本研究針對這一現象采用配戴眼罩的方法實施術中眼保護,觀察術后干眼癥(干澀感、視疲勞、異物感、眼紅)的發生率,并設空白對照組加以比較。
本實驗結果表明無任何眼睛護理組的患者術后第1、2、3天,眼干澀感、視疲勞、異物感、眼紅等干眼癥的發生率明顯高于戴眼罩組,尤其是術后的第1天,無眼部護理組的干眼癥發生率高,其中干澀感高達84.3%,且與眼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有資料表明,在2至3級迎風1 h中,眼干澀感可達76%。可能的原因是迎風使眼睛的淚液蒸發加速、眼睛的濕潤度下降。當眼睛的淚液減少,清除眼睛中的細菌或雜質的能力減弱,將增加眼睛的視疲勞、異物感、眼紅等癥狀的發生。因此,手術中常規給患者配戴眼罩可以降低患者干眼癥的發生率,是行之有效的簡單方法,在臨床中值得推廣。
[1]McMonnies CW.Key questions in a dry eye history[J].J Am OptomAssoc,1996,57(7):512-517.
[2]閻 慧,趙少貞,魏瑞華.干眼癥癥狀與體征的相關性研究[J].眼科研究雜志,2010,28(7):670-673.
[3]劉祖國,楊文照.干眼癥的發病機制[J].眼科,2005,14(5):342-345.
[4]鞠 波,范松濤.干眼癥的臨床診斷與治療[J].醫藥前沿,2014, 15:63-64.
[5]葛 堅,趙家良,李曉新.眼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8.
R612
B
1003—6350(2015)11—1697—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1.0608
2014-10-13)
李景輝。E-mail:shuo707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