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乾 通訊作者:解 英
(山西省腫瘤醫院,太原 030013)
疏花毛萼香茶菜聯合化療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臨床觀察
吳 乾 通訊作者:解 英
(山西省腫瘤醫院,太原 030013)
復發/難治淋巴瘤;疏花毛萼香茶茶;化療
伴隨我國國民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的不斷變化,淋巴瘤臨床發病率呈現出了逐年升高的態勢[1],其中大部分患者均為非霍奇金淋巴瘤,且多數一經確診便已進入Ⅲ期或Ⅳ期,對生命安全存在極高的威脅[2]。通過合理臨床治療來提高患者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已成為近年來臨床醫學研究者不斷探討的重要課題。筆者選取3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了化療聯合疏花毛萼香茶菜治療方案,獲者較為滿意的預后效果,現報道如下。
本研究中62例復發性或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均為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所有患者均為病理組織檢查獲得確診。治療前經心電圖與肝腎功能等檢查均無異常。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1例,女10例;年齡20~71歲,平均(51.7±5.6)歲;復發性20例,難治性11例;Ann Arbor分期中Ⅰ期者4例,Ⅱ期者6例,Ⅲ期者14例,Ⅳ期者7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齡21~73歲,平均(51.9±5.4)歲;復發性18例,難治性13例;Ann Arbor分期中Ⅰ期者3例,Ⅱ期者5例,Ⅲ期者14例,Ⅳ期者9例。
對照組患者僅給予化療治療措施,采用GDP方案,治療前先行臨床常規檢查,并給予格拉斯瓊3 mg,口服,以預防化療引發的腸胃不適反應。給予吉西他濱1000 mg/m2,靜滴,持續8 d;順鉑25 mg/m2,靜滴,持續3 d;地塞米松30 mg,靜滴,持續3 d。以3周為1個周期,均連續化療2個周期以上。
觀察組患者在化療同時采用中藥治療方案,以疏花毛萼香茶菜為君藥,在化療開展時便給予應用,持續治療至化療結束。
療效標準:兩組患者均持續隨訪復查24個月,依據WHO實體瘤評價標準進行療效評定。①完全緩解(CR):經治療后腫瘤病灶完全消失,且持續1個月以上;②部分緩解(PR):經治療后腫瘤病灶最大面積減小50%或以上,且持續1個月以上;③病情穩定(SD):經治療后腫瘤病灶最大面積減小50%以下或增大25%以下,且持續1個月以上;④病情進展(PD):經治療后腫瘤病灶最大面積增大25%或以上。同時觀察兩組患者的生存時間、2年生存率以及不良反應情況。
兩組病例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患者臨床總緩解率為61.3%,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病例臨床療效比較[n(%)]
兩組病例遠期預后效果比較:觀察組患者平均生存時間為(12.7±3.7)個月,2年生存率為64.5%,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病例遠期預后效果比較±s)[n(%)]
兩組病例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48.5%,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對照組與觀察組病例不良反應比較[n(%)]
淋巴瘤主要為淋巴結與淋巴組織部位所發生的惡性病變,具有進行性、無痛性等臨床特征,發病后患者多伴隨淋巴結腫大等相關癥狀,并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生率最為顯著[3]。病因主要包括基因突變、免疫障礙及病毒感染等,病變發生后可迅速危害全身多種組織器官,具有極高的臨床危害程度[4]。目前,臨床針對該疾病患者多采用手術聯合放化療等治療方式,伴隨中醫理論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臨床醫師將治療重點轉向中草藥靶向治療[5]。三尖杉、長春花等中草藥中可提煉出三尖杉堿與長春新堿等生物堿,在抗腫瘤治療中可直接發揮誘導細胞凋亡與分化等作用。疏花毛萼香茶菜以往多應用在抗菌消炎治療中,其提取的毛萼乙素與香茶菜屬冬凌草中提取的冬凌草甲素具有類似作用,冬凌草甲素可發揮顯著的抗癌活性,對大量腫瘤細胞均有抑制生長作用。本研究中針對部分患者在常規化療的同時采用以疏花毛萼香茶菜為君藥的中藥治療,經臨床遠近期療效評估可見,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總緩解率為61.3%,明顯高于單純化療患者;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消化道不良反應與骨髓抑制情況均顯著低于單純化療患者;同時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平均生存時間為(12.7±3.7)個月,2年生存率為64.5%,亦明顯優于單純化療患者。上述指標表現應用疏花毛萼香茶菜可顯著提升移植淋巴瘤細胞株效用,不但顯著提升遠近期臨床療效,也可大大抑制化療不良反應,具有滿意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針對復發性或難治性淋巴瘤患者采用化療聯合君藥疏花毛萼香茶菜中藥治療可顯著提高腫瘤病灶清除率,延長生存時間并抑制不良反應,值得推廣應用。
[1]張麗.GCD方案治療難治或復發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療效分析[J].青島醫藥衛生,2014,46(4):249-251.
[2]李明會,李玉富,尹青松,等.COAD-B方案治療復發及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臨床研究[J].中華血液學雜志,2013,34(10):857-861.
[3]林飛,李道睿,吳皓,等.基于信息挖掘技術對林洪生主任醫師難辨惡性淋巴瘤臨床用藥規律初步總結[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14(9):64-67.
[4]馬群力,趙梅霖.疏肝理氣化痰法治療惡性淋巴瘤舉驗[J].中醫臨床研究,2014,6(12):121-122.
[5]張衛華,于天啟,楊宏光.基于“陽化氣,陰成形”理論探討惡性淋巴瘤的中醫證治[J].新中醫,2012,44(6):186-187.
201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