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恒平,仲建全,郭 歡
(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四川 自貢 643000)
多層螺旋CT后處理技術對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診斷價值
巫恒平,仲建全,郭 歡
(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四川 自貢 643000)
目的 探討多層螺旋CT圖像后處理技術在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通過對我院25例疑似支氣管異物的患兒行多層螺旋CT掃描,采用MPR、Min IP、VR及VE等后處理技術,分析并比較其在氣管、支氣管異物中的診斷價值。結果經臨床纖維支氣管鏡證實為氣管、支氣管異物的25例患兒均獲得清晰的CT圖像及后處理圖像,多平面重建(MPR)對異物顯示較佳,顯示率為100%(25/25),容積再現(VR)能明確異物的位置及與氣管的關系,顯示率為97%(24/25),最小密度投影(Min IP)對異物的測量較精確,顯示率為97%(24/25),及仿真內窺鏡(VE)能準確顯示異物在氣管內的位置及對氣管的堵塞情況。結論MSCT后處理技術在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斷中準確率較高,可成為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
氣管;支氣管;小兒;異物;多層螺旋CT;圖像后處理技術
氣管、支氣管異物是臨床常見急癥,75%發生于2歲以下的兒童,若得不到及時診斷或正確有效治療,部分患者可發生窒息死亡。傳統X線平片和軸位CT檢查常常被漏診,而纖維支氣管鏡探查、手術屬于有創檢查手段,故一般情況下不值得提倡。傳統X線平片和軸位CT檢查常常被漏診,而纖維支氣管鏡探查、手術屬于有創檢查手段,故一般情況下不值得提倡。隨著多層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的出現及其強大的后處理技術的廣泛應用,為該病的準確及時診治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本文旨在利用MSCT后處理技術多平面重建(Multi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容積再現(Volume rendering,VR)、最小密度投影(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n IP)和仿真內窺鏡(Virtual endoscopy,VE)對氣管、支氣管異常進行診斷并進行術前評估等,進一步指導臨床治療。
1.1 一般資料 本組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共25例患兒,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齡8個月~8歲,平均2.4歲,其中明確異物吸入史20例(花生8例,瓜子6例,筆帽1例,堅果1例,玉米1例,雞翅1例,不明異物2例),5例異物吸入史不明確。患兒主要以咳嗽、發熱等感染癥狀就診,其中1例出現發熱,18例出現咳嗽,8例出現哮鳴音,出現體征左肺5例,右肺4例,雙肺5例。病史中最短2 h,最長的1個月。
1.2 檢查與方法 采用PHILIPS Brilliance128層螺旋CT。不配合患兒常規于檢查前采用10%水合醛(按0.5 ml/kg)或安定鎮靜。掃描范圍為頸部或肺尖至肺底,掃描參數,120 kv,63 MA,常規掃描層厚1 mm,無間隔軸位掃描,常規采用標準算法。掃描盡量采用吸氣相,盡量避免運動模糊,掃描結束后將容積數據傳送至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高級獨立診斷工作站上進行后處理,一般采用0.625 mm進行重建,獲得MPR、MinI P、VR及CTVB圖像,適當調整窗寬窗位,觀察氣管、支氣管病變的位置、形態,顯示氣道異物。重點觀察氣管及支氣管的通暢及連續程度,以確定有無異物及位置。分別記錄單項后處理圖像技術對異物的定性及定位顯示情況和多種技術聯合顯示異物的情況,以后者作為最終的診斷依據。
經支氣管鏡異物取出術證實,25例患兒氣管、支氣管異物位于左主支氣管及左側支氣管近端1例,氣管分叉處4例,右主支氣管內12例,右中間支氣管2例,右主支氣管末端及右肺上葉氣管內1例,左主支氣管內4例,左主支氣管及左肺下葉支氣管1例。25例患兒術前行CT掃描后均獲得滿意的圖像,常規軸位圖像20例直接顯示異物(圖1),間接征象23例患兒中并發肺炎8例,肺氣腫21例,肺不張3例。經后處理技術重建后25例患兒氣管、支氣管內異物均顯示清楚,并經纖維支氣管鏡摘取后證實術前診斷與術中所見一致,診斷準確率達到100%。MSCT后處理技術在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斷中準確率較高,其中多平面重建(MPR)對異物顯示較佳(圖2),顯示率為100%(25/25),容積再現(VR)能明確異物的位置及與氣管的關系(圖3),顯示率為97%(24/25),最小密度投影(Min IP)對異物的測量較精確(圖4),顯示率為97% (24/25),仿真內窺鏡(VE)能準確顯示異物在氣管內的位置及對氣管的堵塞情況(圖5、圖6),顯示率為92% (23/25)。

圖1 CT軸位顯示異物位于氣管下段;圖2 MPR冠狀位顯示異物位于氣管隆突位置;圖3 VR冠狀位顯示異物位于右側主支氣管;圖4 Min IP冠狀位顯示異物位于左側主支氣管內;圖5、圖6 VE顯示異物位于左側主氣管內并堵塞管腔
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是小兒常見的急癥之一,多見于5歲以下兒童,本組20例患兒年齡在3歲以下。多因患兒進食時哭鬧、突然受驚嚇或不慎跌倒、誤食所致。一旦異物進入氣管、支氣管內,常引起肺不張、肺氣腫、肺炎,最嚴重的是堵塞氣管引起窒息死亡。
3.1 MSCT在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斷中的應用 MPR通過計算機重建冠狀面、矢狀面、任意斜面及任意曲面的二維圖像,其顯示氣管、支氣管的完整性遠遠超過單純的橫斷面觀察,可直接顯示異物的位置,對氣管支氣管異物的顯示率高,定位準,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對于臨床使用纖維支氣管鏡提供準確可靠的影像學依據。經MPR重建后的異物大小與纖維支氣管鏡術后異物大小比較吻合。本組病例中,其筆帽及雞翅異物在氣管MPR重建中,通過調節窗寬、窗位可清晰顯示全貌;故筆者認為在MPR后處理過程中通過任意斜面及不同角度重建對異物均顯示清楚。VE成像采用透視投影法重塑氣管腔內表面立體圖像,與支氣管鏡觀察的內表面相似,能清晰顯示異物所在位置,氣管、支氣管累及的范圍及程度,但VE有假陽性及假陰性存在,應結合其他技術綜合參考,對本組23例患兒異物均顯示清楚。筆者認為VE技術操作相對復雜,但能直觀顯示異物的形態和位置,并能判斷鄰近管腔內的情況。Min IP可以得到三維投影圖像,可以清晰顯示氣管、支氣管狹窄的范圍、形態及異物的大小、位置,具有較高診斷價值,對本組24例患兒異物均顯示清楚。
VR圖像直觀,信息喪失少,1幅圖像就可以顯示氣管、支氣管內異物的大小、范圍及與氣管、支氣管的堵塞情況??啥喾轿挥^察支氣管樹形態、異物的位置、氣管堵塞情況、形態、大小及與周圍結構的關系等都能較清楚顯示,本組25例患兒氣管、支氣管內異物均能準確顯示。筆者認為,VR能夠直觀顯示異物形態、位置及與鄰近的關系,但需要結合原始軸位圖像。
3.2 比較影像學在氣管、支氣管異物中的價值以往常規行胸部攝片攝呼、吸氣像判斷有無異物,必要時結合胸部透視,不透光異物能直接顯示,可透光異物一般都不能直接顯示,對可透光異物X平片檢出率為90%[1],只能根據肺不張、肺氣腫、肺炎及縱隔擺動及支氣管形態的改變等間接征象進行診斷,并且定位困難。據報道,X線檢查假陽性率為10.8%,假陰性率為29.7%[2]。
常規螺旋CT掃描對診斷有一定幫助,但掃描速度慢、時間長、掃描層厚及間距大、小兒不能屏氣所致呼吸運動偽影干擾而致圖像模糊,即使做三維重建圖像質量也差,影響診斷的準確性,容易導致誤診、漏診,在臨床應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纖維支氣管鏡探查、手術屬于有創檢查手段,故一般情況下不值得提倡。
隨著MSCT的發展,掃描速度快、空間分辨率高等特點,以及高質量的橫斷面圖像及多種方式圖像后處理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全面清晰地顯示支氣管樹的形態、局部氣道的狹窄或中斷,對氣管內異物的形態與部位可以達到直觀顯示的效果,對氣管、支氣管異物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具有重要價值[3]。常規CT診斷小兒支氣管異物的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度分別為95%、98%、95%,結合MPR和CTVB成像其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度可達98%、100%、98%[4]。本組病例使用MSCT及強大的后處理技術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對氣管、支氣管依據腔內情況進行立體、直觀的觀察和顯示,對異物進行術前準確定位診斷[5]。常規應用的后處理技術包括VR、MPR、Min IP及VE技術等,使得氣管、支氣管結構及異物的形態、大小、位置清楚顯示。
MSCT彌補了常規X線檢查的不足,綜合運用各種圖像后處理技術,能夠全方位、多角度觀察異物的大小、形態、部位[6]及氣管狹窄程度,盡量避免出現假陽性及假陰性,并為纖維支氣管鏡下取異物提供直觀立體解剖定位圖,為術前診斷及手術計劃的周詳制定提供全面準確的影像學信息。并且通過直觀的圖像結果,可以更好與患者家屬進行術前溝通,評估風險,構建和諧醫患關系[7]。任何一種單一的重建方法均不能作為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斷的金標準,在重建過程中應充分選用多種重建技術,充分利用各類重建技術的優勢,做到優勢互補,才能提高異物及其并發癥診斷的準確率[8]。本組患兒CT掃描后經后處理技術獲得圖像顯示,經臨床或術后證實基本一致。同時,MSCT容積掃描機后處理重建可以多方位對病變進行追蹤觀察,獲得更多的鑒別診斷線索,利于與氣道腫瘤、息肉、痰栓以及支氣管發育不良相鑒別[9]。
纖維支氣管鏡能顯示直接觀察氣管、支氣管管腔內異物,但是對于管腔外的情況不能完全顯示,并且它屬于一種有創檢查,能引起喉頭水腫、喘息及氣道痙攣以及窒息等并發癥。
綜上所述,MSCT的高分辨率和直觀的后處理成像技術是一種安全、快速、有效、無創的檢查方法,是氣管、支氣管異物篩選和術前取物的首選檢查方法,較常規X線平片及低排CT具有明顯的優勢。
[1]閆承先.小兒耳鼻喉科學[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85:433.
[2]童 雷,吳國民,潘兆虎,等.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X線假陽性及假陰性分析[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4,4(4):250.
[3]陸國玉,石士奎,吳曉飛,等.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多層螺旋CT診斷[J].海南醫學,2011,22(8):112-114.
[4]朱海旭,穆合塔爾,郭 麗.多排螺旋CT對小兒支氣管內異物的診斷應用價值[J].新疆醫學,2012,42:15-20.
[5]孫泓泓,何 瑩,李曉會,等,螺旋CT及圖像后處理技術在兒童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斷中的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4,30(8): 1363-1366.
[6]王 忠,衣 然,洪曉純,等.64層螺旋CT掃描多種三維后重建技術在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斷中的比較[J].中國CT和MRI雜志,2012,10(4):24-25.
[7]梁文玉,張乃尊,陳 清,等.多排螺旋CT三維重建在診斷兒童氣管異物中的價值[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3,31(3):301-302.
[8]徐長青,張俊祥,馬宜傳,等,多層螺旋CT對氣道異物的診斷價值[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2,31(8):1170-1176
[9]彭澤學,毛元德,李永玲.多排螺旋CT對診斷小兒支氣管內異物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0,11(4):219-221.
Application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mage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 in the diagnosis of tracheal and bronchus foreign body in children.
WU Heng-ping,ZHONG Jian-quan,GUO Hua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igong City,Zigong 643000,Sichuan,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MSCT)image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 in the diagnosis of tracheal and bronchus foreign body in children.MethodsTwenty-five children suspected with bronchial foreign bodies in our hospital were scanned by multi-slice spiral CT.Then the imaging data were processed by techniques of multi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n IP),volume rendering(VR)and virtual endoscopy(VE).The diagnosis value of the techniques for trachea,bronchial foreign body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sThe 25 cases all obtained clear CT images and post-processed images.MPR displayed the foreign body best,with the display rate of 100%(25/25).VR could clear display foreign bod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trachea,with the display rate of 97%(24/25).Min IP was good at distinguish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he foreign body,and the display rate was 97%(24/25).VE could show the foreign bodies in the trachea of the position and the blockage of the trachea accurately.ConclusionThe MSCT image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have great precision in the diagnosis of trachea,bronchus foreign body,which,consequently,would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for imaging examination.
Trachea;Bronchus;Children;Foreign body;Multi-slice spiral CT;Image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
R445
A
1003—6350(2015)06—0835—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5.06.0298
2014-09-02)
巫恒平。E-mail:4482983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