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艷群,劉怡素,楊義江
(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外科,湖南長沙410005)
延伸護理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
禹艷群,劉怡素,楊義江
(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外科,湖南長沙410005)
目的探討延伸護理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方法采用非同期臨床對照試驗將112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54例和對照組58例。對照組僅實施電話隨訪等常規出院護理,干預組予以個體化延伸護理服務。兩組患者均干預隨訪6個月,分別在出院時及出院后6個月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定,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變化情況。結果干預組患者在延伸護理實施后第6個月的SAS和SDS評分分別為(39.2±11.31)分和(45.31±12.2)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6.33±8.35)分和(50.12±10.46)分,兩組結果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延伸護理能有效減輕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焦慮及抑郁情緒。
延伸護理;乙型肝炎;肝硬化;心理狀態
doi∶10.3969/j.issn.1003-6350.2015.12.0672
我國是乙型肝炎發病率較高的國家,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發病率高、病程長、預后差、并發癥多,發展為肝癌的可能性大。因此患者和其家屬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往往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1]。國內相關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由于受疾病影響,焦慮、抑郁程度較高,焦慮、抑郁為負性情緒明顯影響該病的治療效果,不利于患者的健康[2]。延伸護理是利用電話、郵件、家訪等形式為出院患者提供持續護理的方法。有研究表明延伸護理有利于患者的健康與生存質量[3-6]。本研究小組為出院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實施延伸護理,研究其對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肝病內科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出院患者112例。患者納入標準:①年齡均>18歲;②文化程度均高于小學和小學,能夠有效進行口頭與書面溝通;③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診斷標準,根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確診[7];④無精神疾病及無其他嚴重軀體疾病;⑤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本研究采用非同期臨床對照試驗,將2013年7~12月符合納入標準的54例出院患者設為對照組,將2014年1~6月符合納入標準的58例出院患者設為干預組。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教育水平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例(%)]
1.2 方法
1.2.1 干預組的干預實施方案為干預組患者提供為期6個月的出院后延伸護理。
1.2.1.1 成立延伸護理小組延伸護理小組成員均經過專業培訓,并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豐富的心理學知識,包括護士長1名、護師以上職稱的護理人員4名及主治醫師1名。護士長在本次研究中負責督查延續服務的結果,主治醫師負責利用量表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定。干預組患者的心理狀況分別在出院時及出院后6個月時進行評定。
1.2.1.2 延伸護理實施方案建立包括患者姓名、家庭住址、聯系電話、目前的健康狀況、飲食、睡眠、心理狀況及護理重點觀察問題等方面的延伸護理檔案。發放聯系卡,內附病房電話。具體實施程序分為出院前和出院后兩個階段。(1)出院前:出院前1~3 d,由小組成員對患者的基本狀況進行評估,內容包括病情、治療效果、社會支持系統及心理需求等,同時將延續護理服務的目的、內容、形式和時間等告知患者及家屬。就肝病專科方面的飲食調節、用藥知識、家庭消毒隔離、心理疏導、生活指導等向患者及其家屬細心講解,將專科健康教育手冊發放給患者家屬,并注明復診時間。(2)出院后:包括電話隨訪和建立延伸護理微信平臺兩個方面。①電話隨訪:出院后1周,由延伸護理小組成員進行電話回訪1次;出院第1個月,半個月隨訪1次;之后每2個月1次。隨訪內容包括:目前的癥狀、有無并發癥、生理功能狀態;自我護理能力、健康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情緒、社交、家庭和社會支持等心理健康問題;家庭生活、社區生活和情感生活等;飲食指導。護士長不定時電話督查隨訪情況。②延伸護理微信平臺:由小組成員負責編寫健康指導,由醫生審核后交護士長定時發布。內容包括乙肝肝硬化相關知識、服藥注意事項、并發癥的防治、家庭隔離及心理指導等,并根據患者提問,及時進行答疑。
1.2.2 對照組的干預實施方案時間為6個月,給予患者健康指導,提供健康教育手冊和名片。除出院1周后由責任護士進行電話回訪、督促其復診并了解其病情外,對照組患者不接受其他延伸護理干預,其心理狀況也分別在出院時及出院后6個月時進行評定。
1.3 評價方法利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心理狀況進行評定。這兩個表均有20個項目,分為4個等級,分別評價患者焦慮和抑郁程度。評定標準:SAS標準分>50分表示有焦慮癥狀,SAS標準分>62分表示有嚴重焦慮癥狀;SDS標準分>53分表示有抑郁癥狀,SDS標準分>70分表示有嚴重抑郁癥狀[8]。分別在患者出院時和出院后6個月對患者心理狀況進行評定。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出院時SAS及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在延伸護理實施第6個月末的SAS、SDS評分較出院時評分明顯降低(P<0.05),而對照組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6個月末時干預組患者的SAS及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s,分)
組別S A S S D S出院時出院后6個月出院時出院后6個月干預組( n = 5 4 )對照組( n = 5 8 ) t值P值4 4 . 4 6 ± 9 . 1 6 4 5 . 8 1 ± 7 . 0 8 0 . 8 6>0 . 0 5 3 9 . 2 ± 1 1 . 3 1 4 6 . 3 3 ± 8 . 3 5 3 . 7 2<0 . 0 1 5 0 . 6 0 ± 1 0 . 0 1 5 0 . 2 6 ± 1 0 . 2 1 0 . 1 8>0 . 0 5 4 5 . 3 1 ± 1 2 . 2 2 5 0 . 1 2 ± 1 0 . 4 6 2 . 2 8<0 . 0 5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由于并發癥多,臨床癥狀嚴重,癌變率高,具有一定的感染性,社會和心理問題突出,強迫,抑郁,焦慮、敵對、偏執等精神病性癥狀明顯[9]。筆者對乙肝肝硬化出院患者提供延伸護理,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延伸護理方案,注重對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結果證實延伸護理可以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有利于促進健康,減輕患者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但是由于延伸護理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護理體系尚未完善,工作中仍存在許多不足,如家庭方式不夠,健康教育與心理支持未形成標準方案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出院后患者的延伸護理體系,構建全程無縫隙、多維度、標準化護理干預平臺,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和就醫感受。
[1]杜惠蘭,肖迎光.紐曼系統模式在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35)∶4327-4330.
[2]陳芳.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焦慮抑郁狀態及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3)∶5-7.
[3]李晴,周婷婷,李韜彧,等.延續護理在腹膜透析治療腎病綜合征伴急性腎損傷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2)∶114-117.
[4]吉云蘭,崔秋霞,單君,等.個體化延續護理對改善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效果[J].護士進修雜志,2012,15∶1401-1403.
[5]畢春暉,劉素蓮,譚霞,等.延續護理對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健康行為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 2013,48(6)∶503-506.
[6]劉怡素,趙麗軍,李娜.延伸護理對改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質量的有效性探討[J].醫學臨床研究,2012,29(8)∶1542-1544.
[7]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分會.《慢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華內科雜志,2011,50(2)∶168-179.
[8]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8∶;35-42.
[9]張存良,李艷紅,李芬燕.乙肝性肝硬化患者心理狀況調查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7,28(3)∶290-291.
R473.5
B
1003—6350(2015)12—1867—02
2015-03-09)
湖南省衛生廳科技計劃項目(編號:B2012-087)
劉怡素。E-mail:10196866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