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杉
【摘 要】我國疏浚行業的發展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以及國際貿易快速發展的推動下,為適應集裝箱及油輪運輸大型化發展的需求,我國各地紛紛興建港口、拓寬并挖深沿海航道,以提高通航能力,疏浚行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本文立足于環保理念的角度,簡要分析了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提出了幾點關于環保理念下的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生態保護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 環保理念 港口航道疏浚工程 生態環境
針對航道或者是港口附近的水域環境當中的沙石進行處理,以改善港口的水域條件,保證航道的暢通的工程即為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然而,在此過程當中容易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改變岸灘的生態平衡規律。
1 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環保理念分析
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環保理念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在施工的過程當中盡量避免對周邊生態環境的保護,采取先進的環保施工技術,盡量將施工的范圍縮小,防止對更大范圍的水域造成破壞,維持周圍水域環境水生物的基本形態不變[1]。第二方面是對已經遭受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人工恢復,以該水域原先的自然狀況為標準,對生態體系進行重建,恢復部分水生物的物理特性以及化學特性。
生態環境的保護具有明顯的相對性特征,保護環境決不能以制約人類合理的發展活動為前提,同時人類的發展活動也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作,應當貫穿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全過程,而非某個特定的施工環節或者是水域范圍?;诃h保理念下的港口航道疏浚工程需要遵循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重原則,維持兩者的長期平衡,保證人類社會以及生態環境和諧發展。
2 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
針對港口航道疏浚工程而言,鑒于其采用的是大型的現代化設備進行水域環境當中沙石的處理,因而在施工的過程當中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是多方面的[2]。通過對我國多地的港口航道疏浚工程進行深入的分析,同時結合自身的實際工作經驗,筆者認為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對生態環境主要在于無機懸浮物、船舶污染、污染物質擴散三個方面,具體如下:
2.1 機懸浮物影響水域生態系統
無機懸浮物是在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當中較為常見的生態污染之一,對該水域的生態系統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無機懸浮物對于水域生態系統的污染主要在于水體的渾濁度方面。一般情況下,自然水體具有自我調節與稀釋的能力,因而其水體渾濁度在沒有外界干預的情況下是可以保持長期的平衡與穩定的,并不會對水域內的水生物的生長造成影響。而在進行港口航道疏浚的工作當中,往往會產生大量的無機懸浮物,破壞了該水域的自然循環系統功能,打破了水體渾濁度的平衡,導致水體渾濁度快速增加,這些無機懸浮物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靜止之后便會下沉,掩埋了水域內的水生物,影響其正常的生長繁殖,破壞生態平衡。
2.2 船舶污染
2.2.1 機油污染
諸如挖泥船等大噸位的船舶在??炕蛘呤呛叫械倪^程當中,船艙的底部位置無可避免會出現機油滲漏的問題,雖然這種機油滲漏問題在兩種液體接觸的情況下屬于正常的現象,并不會對船舶的航行性能以及安全性能造成較大的影響,但是對于航道周邊區域的污染卻是比較嚴重的,抑制水生物的生長,污染水體,破壞生態環境。
2.2.2 噪音污染
在進行港口航道疏浚的施工過程中,尤其是在回填的施工環節,挖泥船在進行挖泥施工作業的過程當中會發出非常大的機器運轉的噪音。一般而言,噪音污染對植物的影響并不大,但是對動物的影響卻是比較大的。該水域的魚類在長期的高頻率的噪音之下會往往會出現死亡的現象,因為刺耳的噪音聲波頻率非常高,對魚類的生理循環系統造成致命性的影響,又或者是使魚類大量遷移,該水域逐漸變為一片死水,打破該水域的生態環境平衡。
2.3 污染物質擴散
在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當中,污染物質主要指的是營養鹽飽和度大的沉積物的基本積蓄載體,對水域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污染物質的產生原因主要在于三個方面,第一是地表徑流攜帶污染物質匯入;第二是船舶的廢污水直接排放;第三是水生生物死亡殘骸的堆積,隨著時間的推移,污染物質逐漸積累把能夠達到一定的數量,此時營養鹽的內負荷就會增大,在外力的觸動下就會出現污染物質擴散的問題。在洪水或者是高溫的影響下,本來隱藏在港口航道底泥中的污染物質就會隨著水體而逐漸上升并最終付出水面,在洋流或者是季風的帶動下,其擴散的速度更快,擴散的范圍也更大。當污染物質出現擴散的時候,水體自主進化的功能便會遭到抑制,繼而出現水體富營養化,造成大量水生物死亡,水質惡化,出現臭味。再加上部分施工人員不注重對疏浚棄土的處理,隨意將其堆放在施工現場周圍,并未加控制,導致污染物質的擴散由水中蔓延到陸地。
3 環保理念下的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生態保護策略分析
環保理念下的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生態保護策略主要在于疏浚方案、疏浚時間、施工控制三個方面,具體如下:
3.1 合理制定疏浚方案
在制定疏浚方案之前,針對港口航道附近的水域情況進行全面的調查與分析,明確底泥產生的各項原因,以便保證疏浚方案的針對性與有效性。整合全部的調查資料與當地的水文資料,準確測算水底沉積物的總量,研究制定各個具體的疏浚施工環節,仔細劃分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范圍與技術類型,選用合適的施工設備,完善與之配套的疏浚施工管理規則與方案,優化各方面的資源配置,在降低疏浚施工成本的同時,提高疏浚作業的效果,同時制定備用的疏浚方案,保證港口航道疏浚施工不受影響。
3.2 正確選擇疏浚時間
專業領域內禁止在周邊水底棲息生物活動頻繁時期內進行港口航道疏浚,防止對水底棲息生物的生長繁殖造成不利的影響?;诩骖櫵讞⑸锘顒右幝傻那疤嵯?,港口航道疏浚工作的時間選擇需要遵循最重要的兩點原則就是氣溫低與水位低,因為此時水底棲息生物活動不頻繁,進行港口航道疏浚施工的風險較低且環境影響小,因此建議選擇冬季為港口航道疏浚施工的時間。環保理念的要求之下,必須要“拋泥上岸”,不可僅僅使其松動而自然清除[3]。鑒于此,建議選用排距較大的絞吸式挖泥船進行作業,350m3/h以及500m3/h的挖泥船均可。
3.3 強化施工控制的力度
3.3.1 控制底泥攪動的次數
在進行港口航道疏浚之時,底泥的攪動次數既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若攪動次數過多則容易造成污染物的擴散,污染周邊水域的生態環境,若攪動次數過少,底泥的松動性不足,清理不徹底。在合理控制底泥攪動的次數的基礎上,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污染物出現長期性的懸浮問題。
3.3.2 精準定位港口航道疏浚范圍
單位水域內的底泥厚度多為12—18cm,在進行港口航道疏浚施工之前,需要對底泥的具體分布情況加以全面的分析與明確,繼而在其基礎上確定港口航道疏浚工作的整體范圍。在正式進行港口航道疏浚的過程當中,污染底泥的清理工作當務求徹底,防止底泥存在殘留的問題,對水域內的生態環境造成污染[4]。同時,為了不破壞水域內的生態鏈條平衡,當保留部分未經污染的底泥,為水生物的生長提供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在環保理念之下,港口航道疏浚工程有著更高的標準與要求,這是施工人員與管理人員所必須要注意到的問題。
3.3.3 科學處理棄土
對于疏浚棄土的處理方面,重點在于兩個方面:一是提高堆場間歇操作的施工技術水平,因為疏浚底泥殘留著大量的污染物顆粒,可采用堆場間歇操作的方法在余水當中將疏浚底泥殘所殘余的污染物顆粒除去,保證余水的水質不受污染。二是合理堆放疏浚棄土,遵循“封閉性”以及“生物性”的堆放原則,精確計算出底泥的含油量以及體積,劃定堆放區域。鑒于疏浚棄土含有大量的營養成分,可將其當做有機肥料投放到綠化帶或者是農田當中,變廢為寶,保護生態環境。
4 結語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問題也逐漸突顯出來,社會整體對于保護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由于工期長,工程量大,因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較為嚴重,妨害周邊水生物的生長。鑒于此,在進行港口航道疏浚施工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堅持環保理念,將工程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降至最小。
參考文獻:
[1]劉鑫鑫.環保理念下的港口航道疏浚工程分析[J].科技風,2013,04:178.
[2]呂巧志.港口航道施工工藝探討[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3,06:1-3.
[3]蔣毅.淺談環保理念下的港口航道疏浚工程[J].城市建筑,2013,12:163.
[4]晉德明.探析環保理念下的港口航道疏浚工程措施[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4,01:16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