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曄

《關于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頒布至今,很多上市公司推出了員工持股計劃,既包括大型企業如中國平安、民生銀行等,也有迪安診斷、海南海藥、雪迪龍等多家小市值公司,一些公司甚至放棄了股權激勵計劃改為做員工持股。
從上市公司、股東的角度來講,推行員工持股計劃是一件積極的事情。上市公司踴躍推行員工持股計劃有多方面原因。第一,員工持股計劃不需要監管機構審批,只需要股東大會通過,同時沒有業績條件。而股權激勵設置了非常嚴格的業績條件,同時有比較漫長的審批,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推行的積極性。一些公司本來想做股權激勵,但要設業績條件,擔心審批時間過長股價發生較大變化,因此就在目前薪酬比較富裕的情況下推出員工持股。第二種是金融類企業,原來實施過員工持股,后來被叫停了,而員工持股一定程度上打開了金融企業實施中長期激勵的窗口。第三種,一些公司通過員工持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層的持股比例,其中一些公司股權相對分散,通過員工持股可以提高管理層對公司的控制權。值得一提的是,股權相對分散、長期以來員工持股非常少的萬科2014年開啟合伙人計劃,目標之一按公司總裁郁亮的說法是“我們要掌握自己的命運”,1320名員工組成的盈安合伙目前已成公司第二大股東。
然而,爭先恐后推員工持股包括借債參與,無疑是有風險的。上市公司對員工持股的風險要有足夠的認識,尤須警惕、把握好四大風險點。
首先,要對風險有足夠的認識,特別是有杠桿融資的企業。目前大概37%的員工持股案例采用的是員工自籌加杠桿融資的方式,在實施的時候要比較慎重。股價會有上下波動、杠桿融資是有成本的,因此對風險要有足夠的認識。
其二,實施的時候要確保遵循自愿參與的原則。目前,參與的員工數占公司總人數的比例,中位數是10%,200人;75分位是16%,770人。我們看到很多案例中,上市公司人力資源部的參與比較被動——在自愿原則的把控和員工溝通方面工作有缺失。為什么要特別重視自愿原則?因為,如果不是自愿購買的,尤其是同時使用了杠桿融資,假如未來股價跌了、收益為負數,可能會產生負激勵,甚至有可能演變成群體性事件。
第三,合適的購買時間很重要。去年年底以來股市很熱。前期上市公司對員工持股比較積極,背景是有一段時間股市比較低迷,大家看漲的心態會比較強、股價上漲的概率比較大。現在,一些公司的股價可能已經把未來幾年的業績提前消化了,在這種情況下去做員工持股,潛在的風險比較大。當然,準確把握員工持股的時機并不容易。可以參考兩點:一是公司、行業、整個市場市盈率的情況,如果公司PE已經很高,比如達到50到100倍,同時沒有獨特的業務模式和成長性以及業績去支撐,此時還勇往直前推員工持股,風險就比較大;二是公司股價在近期的上漲情況。
現有的案例顯示,員工持股計劃占總股本的比例,中位數是2.7%,75分位達到4.8%;購股資金的中位數達1.66億元。這些比較高的數字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員工對公司的信心、更好地跟股東綁定,同時是存在一定風險的。所以第四個風險點就是:員工持股要選擇比較適度的量。
作者系韜睿惠悅高管薪酬亞太區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