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永
醫療統計信息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馮 永①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不斷深入,醫院統計信息管理的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需要不斷分析、發現醫院統計信息管理的薄弱環節,不斷提出加強醫院統計信息管理的有效渠道,以滿足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新要求。
統計信息 問題 對策 發展
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和國內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統計信息工作為醫院高層制訂和完善醫院規劃、目標考核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已成為當今醫院管理發展的重要環節[1]。但在新時期下,醫院統計信息管理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而醫療事業要得以長足的發展卻又不可避免地觸及這一領域。因此,如何充分認識醫院統計信息管理工作的現狀、充分發揮醫院統計信息的職能,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當前,醫療服務體系中的統計工作正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其內容、范圍及服務對象均有較大的拓展和延伸。醫院統計是醫院發展的重要基礎工作,但統計工作現狀卻不盡如人意,遠不能滿足醫院信息化建設和科學管理的需要。
1.1 醫療統計體系相對滯后 隨著科技信息化的發展,統計系統得以更新和完善,但醫療統計報表的固定模式和統計指標不能滿足醫院醫療管理的多層次需要。統計指標體系尚不完善,勢必影響醫院統計數據全方位、立體化的展示,容易影響醫院高層的正確決策。同時,國內醫院的統計程序大都停留在單機運行和手工操作階段,一些醫院信息系統數據無法直接提取利用,統計人員需要重新進行抄寫、計算、錄入,造成了醫院人力、物力資源不必要的消耗。
1.2 醫院統計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尚未得以充分認識 目前部分醫院的領導者認為統計只是簡單的數據匯總和統計而已,是一項可有可無的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的輔助性工作,卻忽略了對數據信息的有效利用,將統計科室其歸類于后勤部門,在人力、物力、財力上舍不得投入,導致使用醫院信息系統(HIS)和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MIS)的醫療衛生機構非常少[2],影響了統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1.3 統計數據檢驗方法匱乏造成醫院統計數據的失真 國內醫院統計數據收集模式各不相同,各科室按日或按月定期報送,統計人員再按其所報數據進行錄入整理。但所報送數據的準確性和規范性卻缺少相應的檢驗措施,降低了數據的可信度。利用統計學方法對醫療敏感信息進行數據挖掘并在醫院信息系統中實現共享,可給予院領導層、相關科室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如對手術分類分級的統計、分析,可以體現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通過正確的利用統計專業軟件實現對臨床一線藥品的使用情況分析,可以明確反映出某類藥品在醫院使用占比,通過反饋信息,可為保證合理藥品庫存,規范用藥等提供參考。在醫院管理中,對臨床重點工作的跟蹤檢測,實現數據信息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可以進行各個階段的數據比較,對臨床工作具有現實指導意義。但需要對統計數據管理流程、數據安全加強相關的安全保障。
1.4 統計隊伍人員配備不合理 整體素質相對偏低 據不完全統計,醫院統計人員大部分并非專業出身,知識儲備陳舊,醫學統計理論匱乏,衛生統計專業技術人員更是少之又少,對統計工作獲得的大量數據只能說“是什么”,不能回答“為什么”,由于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又長期處于較封閉的環境中,以致對統計信息缺乏深層次的分析和研究,跟不上新時期新形勢發展的要求。
醫院統計信息管理存在的問題,迫使我們要盡快適應醫院的深化改革,不斷改進和提高醫院統計工作水平,充分發揮統計在醫院管理中的職能。
2.1 加大醫院統計信息管理投入 使醫療統計信息與醫院信息化建設有機結合 醫院管理正處于高度信息化時代,將醫院信息化建設與醫療統計數據質量管理相結合,提高醫院統計數據質量。醫院統計是醫院信息化建設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不同科室通過醫療統計工作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前者的發展水平一定程度上體現著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情況,后者為前者提供數據挖掘的完整數據庫。醫學技術和信息化管理的發展使統計工作的基礎性地位更加重要,醫院領導應充分重視統計工作,將其列入醫院管理體系,從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支持,不斷改善統計工作條件,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建立統計信息系統,充分發揮統計信息、咨詢、監督、預測等功能[3],只有醫院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才能滿足醫院統計信息工作的新要求,做到“數出有源、有據可查”,更好地為醫院管理決策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2.2 完善統計指標體系 增強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加強醫院統計信息管理,必須從單一業務分析向全面綜合分析轉變,建立一套與醫院管理、醫療、經濟運行相適應的指標體系,形成統計數據分析成果,使決策層對醫院情況全方位把握,將醫療質量統計、醫療效率統計、社會效益統計有機結合起來,運用比較分析法、動態分析法、成本性態分析法等手段強化成本效益的分析,建立起統計核算、會計核算、業務核算三位一體的指標體系。
2.3 提高認識 加強管理 建立可行的統計數據核查體系 目前,有些醫院沒有單獨設置統計機構,由兼職人員負責統計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統計工作,影響了統計作用的有效發揮。統計的生命在于數據的準確性。制度不健全、統計口徑不統一,勢必導致醫院統計數據誤差,影響統計分析的結果。因此,要完善內部統計制度,健全各種原始登記、臺賬和報表制度、規范統計工作制度、統計監督制度、統計周期數據普查制度,提高統計工作規范化、統計分類標準化、數據處理信息化水平[4]。要加強對統計工作的監督核查,強化臨床、醫技等業務部門對統計人員的業務指導,規范數據采集點的數據質量,確保采集數據準確無誤。
2.4 提高統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整體素質 搞好統計工作歸根到底要靠專業人才,需要有創新精神的復合型統計人才。統計人員必須嚴格貫徹《統計法》,遵守統計工作職責,拓寬知識面,掌握與醫院統計相關的多學科知識,熟悉統計業務,掌握一定計算機知識,增強統計服務意識,能根據管理需要分析統計資料,調整統計項目,靈活運用統計方法,滿足不同需要,認清當前形勢,不能被動等待,應積極地去面對問題,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醫院發展的需要,為醫院管理服務。
總之,在醫療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醫院統計信息管理將面臨層出不窮的新問題,這就是要求我們充分關注統計工作的重要性,不斷開拓創新,將統計工作與醫院信息化管理密切聯系起來,實現統計信息規范化、標準化和資源共享,大大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和統計工作的效率,為醫院的信息化管理和穩步發展提供可靠保證。
1 田冬青.醫院統計信息在醫院經營管理中的作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9,17(12):1144-1145.
2 龐翠萍.對醫院病案統計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7,15(2):121-122.
4 薛雁.統計信息在醫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病案,2010,11(11):52-53.
·本文編校 朱 毅·
2014-07-17;
2014-09-11)
①揚州市婦幼保健院 揚州市 22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