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熙春
( 江蘇省南京市中華中學高中部)
在通用技術課程中實施項目教學中,筆者遇到一些困惑:通用技術內容多、知識雜,難以找到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因此,項目活動的實施,不僅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還對授課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在精通課程內容的同時,還要力求提高授課技巧,思考用什么樣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搭好臺階,克服困難,積極地學習。
筆者從通用技術課程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心理出發,嘗試在教學中引入了思維導圖,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拓展思考項目設計和實踐的各個方面和其直接的關系。 教學實踐證明,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兩個轉變:( 1)讓學生逐漸像教師一樣思考,并具備這種思考能力;( 2)教學的過程正在從學生頭腦中原有的知識和技能轉向理解力和執行力。 該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學習的難度,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通用技術課程與傳統的課程在內容和特點上是不同的,其課程內容具有“ 概念、理論和方法的層次多,技術和設計綜合的學科范圍廣、系統性和相關性強”的特點。 從課程的講授來看,為了把紛繁復雜的知識讓學生都涉及, 每節課的內容都非常的飽滿,但是,由于課時的限制,導致學生覺得海量的知識涌入,不容易抓住重點,無法理清內容之間的聯系,表現在項目活動過程中,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實踐浮于表面,難以掌握核心的知識。 學生學習技術的信心和興趣逐漸減淡,進而影響通用技術課程中項目教學活動的質量。
在項目活動的過程中,筆者根據實踐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知識、操作技術、實施的流程鏈接起來,形成系統的體系,是幫助學生渡過難關,實現創造性思維能力轉變、提高的關鍵。
項目活動中,需要學生將已經學會的知識糅合在一起,創造性地去解決實際問題。 學生比較難做到的一點是發散性地思考。 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在項目教學活動中尤為重要,它往往能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促使學生根據真實的問題情境,去獲取信息、多角度思考、權衡利弊得失,從而使問題得到創造性的解決。
思維導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 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 在通用技術課程的項目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更有效地幫助學生綜合分析、設計問題解決的方案。
( 1)利用思維導圖分析項目教學的活動邏輯。 項目教學,首先難在思維邏輯的轉變,學生不習慣從理論課的學習方法轉換到技術課的學習方法,因此在活動之前,往往要介紹適合通用技術課程的思想方法。 筆者設計了圖1 的思維導圖——“ 項目活動思維邏輯圖”。利用思維導圖,一方面展示課程的學習方法和結構特點,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在后面的活動中學習用思維導圖的工具去解決問題。 在通用技術課程中,采用項目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技術的同時,最終有能力解決真問題。 解決問題的需求始終貫徹項目活動,真問題的復雜性使學生很難在兼顧所有影響因素的情況下分析問題、權衡利弊、解決問題,往往需要先理想化建模,再逐一分析各種影響因素的權重, 將簡單的模型還原到真實的情境中。這些解決真問題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及其相互關心,都可以從思維導圖中直觀地看出來。

( 2)思維導圖可以把具體項目活動中的流程分析清楚,把復雜的概念進行具體化的分解,無論對教師還是學生都是非常科學有效的學習方式和思考方式。 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理清問題解決各個環節和影響要素,擺脫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狀態,從而降低其學習的難度。
例如,在投石器項目活動中,學生對投石器只有宏觀的印象,具體到細節就想象不出結構是怎么樣的。 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庫中結構和力、試驗的思想方法都是存在的,只是不能融會貫通,用于解決真實的問題。 也就是常說的,一做題都是高手,一實踐都是大眼瞪小眼。 即便有部分學生能搭建出初步模型,根據已有的物理知識,在若干影響因素中又無法抓住主要因素,因變量、自變量混在一起。教師繪制思維導圖( 圖2)的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采用限定條件進行有條件的簡化,再在優化的過程中不斷調整,最終還原復雜的解決方案。

在項目活動中, 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整理自己的知識結構,理清解決問題的關鍵和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 如果說,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是樹木的話, 繪制一張項目活動的思維導圖就是森林,有助于學生在看見森林的基礎上看見樹木, 改善學生條理不清、主次不明的學習狀態。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 我們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類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種進入大腦的資料,不論是感覺、記憶或想法都可以成為一個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每一個關節點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結,而每一個連結又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再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呈現出放射性立體結構,這些關節的連結就是每個人的個人數據庫。 實際上,作為一個工具,思維導圖更為重要的功能不是在最終結果的呈現,而是繪制過程中大腦積極主動的思考過程。 如果學生在項目活動中,將思維導圖這一工具應用于個人的項目規劃、方案構思等活動環節中,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轉換固有思維方式,同時,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
實踐證明,思維導圖在通用技術項目活動中的應用,使學生從原有的、單個的知識點的學習方式,改變為以知識整體結構為對象的發散性關聯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從理論走向實踐,幫助學生轉變思維方式,提高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有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