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群芳
近年來,醫院感染已成為基層醫療機構面臨的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日前國家衛計委發布了《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以加強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水平。做好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迫在眉睫。筆者通過對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難點進行分析,探討提升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水平的策略。
1.1 重視不夠 管理組織與制度不完善 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乃至醫院領導對醫院感染管理缺乏認識,不了解目前醫院感染管理的發展水平和進展,對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不夠重視;醫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落實不到位,未建立醫院感染管理三級管理網絡或管理組織形同虛設,不履行職責,未開展相應工作[1];未設獨立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或隸屬關系不明確,無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感染管理人力得不到保障,不利于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開展[2]。
1.2 技術薄弱 基礎設施得不到有效保障 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專業素質不高,未參加上崗證及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導致理論水平和實踐工作能力不強[3]。又因醫院規模小,基礎設施陳舊,財力物力有限,再加上部分醫院領導舍不得投入,缺乏必備的儀器設備和工作條件,導致重點部門的布局、配置以及管理不符合相關規范要求。
1.3 觀念陳舊 醫院感染管理人員專業水平不高目前我國醫學院校尚未設立感染控制專業,醫務人員在醫學院校接受的醫院感染相關知識的教育較少,再加上基層醫療機構信息流通不暢,網絡資源有限,外出學習機會少,未建立醫院感染培訓制度,缺乏對醫院感染防控新知識、新方法的了解,普遍存在觀念落后,醫院感染防控意識淡薄[4]。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專業構成較復雜,人員專業素質參次不齊,專(兼)職人員流動性大,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指導和處置能力不高。
1.4 監管不力 醫院感染監測落實不到位 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對重點部門、重點環節缺乏監管或監管不到位,沒有按規范要求開展醫院感染病例監測、消毒滅菌效果監測等,未對監測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和反饋,不能及時發現醫院感染危險因素。
2.1 加強領導 完善制度 充分發揮醫院感染管理組織作用 領導重視是醫院感染防控的關鍵[5]。(1)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要加強與院領導的有效溝通,領導重視了,醫院員工的重視程度也會隨之提高。同時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大對基層醫院行政監管的力度,把醫院感染管理質量列入對院長行政考核的核心條款,以提高其對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2)設立獨立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按要求配備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建立完善的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網絡和健全醫院感染管理制度,真正發揮醫院感染管理組織作用,以保障醫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2.2 借助外力 實現感控技術、設施等資源共享近年來隨著醫院感染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基層醫療機構的設施設備的配置遠遠不能達到規范要求,除了醫院自身加大投入外,衛生行政部門乃至政府的行政和財力支持至關重要,成功的區域化集中消毒供應模式可有效解決基層醫療機構執行消毒供應室3個強制性行業標準的難題。借助外力,依托上級醫院或合法機構實現資源共享,可以很好地解決基層醫療機構因財力和物力不足造成的相關設施設備配置問題。醫院感染管理已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應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6]。院感專(兼)職人員必須參加醫院感染管理崗位培訓并取得證書,做到持證上崗;同時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醫院感染知識再教育,如利用醫院感染控制等專業論壇進行學習交流,努力提高業務水平。此外,基層醫療機構還應積極尋求上級醫院的感控技術支持。在衛生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三級醫院結對二級醫院、二級醫院結對一級醫院的感控結對幫扶模式,為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提供進修、會診、參觀學習等機會,從而使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硬件和軟件水平得到提升。
2.3 更新觀念 強化培訓 提高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實踐能力 發揮醫院感染管理質控中心二級網絡作用,由市質控中心和衛生行政部門組織醫院感染管理培訓和師資定期進行下基層送知識巡講活動。同時基層醫療機構建立醫院感染管理培訓制度,組織全員培訓,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如外出學習和參觀、聘請專家來院進行專題講座、新分配醫生到醫院感染管理科輪轉等,提高醫務人員醫院感染防控知識水平,促進醫務人員更新觀念,增強醫院感染防控意識。醫院感染管理人員是醫院感染監控的關鍵人物,基層醫療機構尤其要重視院感專(兼)職人員的穩定性,激發院感專(兼)職人員安心本職工作的熱情,努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充分發揮監控和業務指導作用。
2.4 加強監管 認真落實醫院感染監測規范 衛生行政部門建立醫院感染長效管理機制,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定期組織對重點部門進行醫院感染管理的專項檢查,檢查標準具有可操作性,目標要量化,不搞一刀切;要改變檢查模式,事先下發檢查標準,基層醫療機構對照標準查漏補缺,檢查時專家以指導督查為主,多提整改建議,每次檢查之后再組織“回頭看”,重在整改建議的落實和持續改進,對未按要求整改的醫療機構應給予嚴肅處理,利用衛生行政手段推動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有效的醫院感染監測是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7],基層醫療機構應重視醫院感染監測,建立在全面綜合性監測和前瞻性監測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目標性監測、消毒滅菌監測等,并將醫院感染監測情況進行分析匯總和反饋,及時發現醫院感染危險因素,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
綜上所述,醫院感染管理是基層醫療機構質量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新形勢下的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任重道遠,只有通過多部門合作、多措并舉,切實做好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才能有效保障醫療安全。
1 牛桂林.30所一級綜合醫院醫院感染管理現狀與干預對策[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2,11(2):150 -151.
2 張金秀.11所基層衛生院醫院感染管理的現狀及改進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349-350.
3 劉培玲,許西娟.鄉鎮衛生院(室)醫院感染管理人員現狀調查[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2,11(2):146 -147.
4 李丕潤,黃萍,沈亞萍,等.119所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現狀[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1,10(3):228 -229.
5 索繼江,李六億,鞏玉秀,等.如何提高醫院感染管理的執行力[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6):76 -78.
6 李陽,姜亦虹,沈黎.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現狀調查分析[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2,23(2):39 -40.
7 韓黎,胡小華,尹麗霞.醫院感染控制——重要公共衛生問題[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9,8(5):331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