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平 ,梁 杰 ,王曉玲 ,羅慶碌
(1.福建中醫藥大學康復醫學院,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福建 福州 350003)
人類的老化進程是不可避免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結構及生理功能會出現多種相應的退行性改變,老年人的軀體功能和認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種活動和參與能力降低。根據聯合國數據,到2050年老齡人口將增加到近20億,其中發展中國家的老齡人口預計將是現在的4倍[1]。目前,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主導性的人口趨勢,60歲以上人口達1.44億,而隨之帶來的一系列問題[2],如老年人勞動能力與獨立生活能力下降、醫護費用上升等問題將不可避免。而通過改善老年人的運動控制能力,預防摔倒,提高其生活能力及質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和減輕社會及家庭的負擔。
中醫健身功法八段錦能夠平衡陰陽、疏通經絡,通過脊柱活動來帶動四肢的協調運動,要求重心上下左右不斷轉換,力求身體平衡,動作勻速連貫,以保持姿勢的穩定。通過反復的練習,不僅能增強老年人的體能,改善呼吸功能和情緒狀態,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關節及神經系統靈活性,提高老年人運動控制能力及生活質量。
運動控制是指調節或者管理動作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與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環境以及人的感覺信息反饋密切相關。良好的運動控制能力依賴于正常的“姿勢控制系統”,即通過肌肉骨骼和神經系統間復雜的相互作用,控制身體在空間位置的穩定性和方向性。但隨著年齡的增加,衰老的出現,人體各系統的功能將不同程度地下降。其中一種比較悲觀的衰老模式提出,衰老與一個必然性的各系統神經功能衰退有關,認為各系統的神經功能隨著年齡的增加呈直線下降。而另一種更為樂觀的衰老模式認為,隨年齡而出現的功能喪失是繼發性衰老的主要原因。在這種模式中,如果沒有不被期待的病理情況發生,或吸收了一些健康生活的良好經驗,一個人就有機會讓中樞神經系統維持在最佳功能狀態[3]。 Spirduso 等[4]將老年人的功能分為 6 個階梯,由高到低依次為:身體精壯、身體健康、生活獨立、身體虛弱、生活依賴、功能障礙。因此,我們可以試圖將存在運動控制能力障礙的老年人的康復目標向著正常年輕人的方向去設定。
老年人運動控制能力下降的原因主要可以歸結為:由于生理性的衰老與病理性的疾病而導致的姿勢控制能力下降。具體表現在:①肌肉骨骼系統方面,肌力與耐力減弱;脊椎柔韌性喪失影響姿勢對線,包括身體重心向腳跟的垂直移位;姿勢控制的關鍵——踝關節的柔韌性也會在55~85歲之間下降 50%(女性)或 30%(男性)[5];關節炎與疼痛也可以導致關節活動度受限。②神經肌肉系統方面,老年人靜態站立時的穩定性降低,干擾狀態下運動時激活協同肌肉的時間和組織能力受損,適應任務和環境改變后所需要的平衡反應能力受限。③ 感覺系統方面,老年人的軀體感覺、前庭覺及視覺不同程度的減退導致平衡能力的下降。④預期姿勢性能力方面,很多老年人在快而有效的進行預備性姿勢調整上存在問題,特別是沒有提前練習時。這關系到老年人在完成自主運動任務,比如舉起或夠取物品時能否保持身體平穩而不摔倒。⑤ 認知和姿勢控制,一方面老年人在不同環境中執行復雜的任務(2項任務或以上)時需要更多的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老年人會比年輕人更難進行姿勢控制;另一方面,對于摔倒的焦慮和害怕也是影響老年人平衡能力的主要因素。
另外,病理性原因中神經系統疾病、骨骼肌肉疾病以及外傷、疼痛等也是影響老年人運動控能力下降的常見原因,比如帕金森病、中風后偏癱、各種關節炎以及骨折等造成的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肌力減退、關節活動度受限[6]。
老年人運動控制能力下降后最直接的危害是摔倒的發生,進而導致生活參與程度降低、生活質量下降[7]。由于對運動控制的能力下降,姿勢控制出現異常,導致老年人身體運動平衡能力降低、協調能力下降,常發生摔倒(身體失衡)、不能準確執行任務等問題,從而也導致老年人獨立生活能力下降、生活質量降低。因此社會和家庭需要提供專業性的生活照料。在經濟上主要依靠社會養老的現時代,也將意味著給國家財政預算帶來壓力。而對于老年人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國目前尚未開展普及性、針對性較強的預防或康復手段。
4.1 相關文獻研究 曾云貴等[8]研究了健身氣功八段錦對中老年人身體形態、生理機能及血脂的影響,結果表明習練八段錦后明顯提高了中老年人上下肢力量。素質、平衡能力、關節及神經系統靈活性,改善了呼吸系統機能。孫革等[9]研究了八段錦對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齡和某些生理指標的影響,結果表明經過3個月鍛煉,反映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齡的動作反應、計數、跟蹤操作平均誤差等指標改善顯著,肺活量、握力、下肢平衡能力改善非常顯著。湯慶華等[10]研究了八段錦對高校退休教師身體機能及素質的影響,結論顯示八段錦對高校退休教師體重、體重指數、腰臀比、收縮壓、舒張壓(女性)、坐位體前屈、閉眼單腳站立有顯著性積極影響;對腰圍、肺活量、握力有非常顯著性積極影響,有效提高了老年知識分子鍛煉者的體質健康水平和運動能力。黃松濤等[11]運用測試法、實驗法、統計分析法研究了新編健身氣功八段錦鍛煉對中老年人生存質量的影響,結果顯示經過鍛煉后,老年人的軀體功能問題導致的角色受限、社交能力、生理健康總評和心理健康總評的得分明顯提高,而情感問題所致的角色受限和精神健康在整個實驗期間變化趨勢不穩定。研究結果表明,習練八段錦對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積極影響,有利于提高其生存質量。
4.2 八段錦改善老年人運動控制能力機理淺析八段錦是一套動作簡單、易學易練的傳統運動功法。“八段”是指其動作共有八節;“錦”俗稱織錦,謂其珍貴。祖國醫學認為,健身氣功八段錦作為中國傳統功法,外練筋骨、經脈、四肢,內練精神、臟腑、氣血,令內外和諧,氣血周流,形神兼備[12],通過長期習練可以“調身、調息、調心”[13],能夠達到陰陽平衡、臟腑調和、疏筋活絡、活血通脈、固本培元的作用。而且八段錦的招式要求動靜結合,通過練習還可以達到形神共養從而使整個機體得到全面的鍛煉,增進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人的運動控制能力,延緩老年人的功能衰退。
從現代康復醫學角度分析,八段錦可以通過改善老年人姿勢的穩定性 (包括前后方向的穩定性、側方穩定性、多方向穩定性、適應性運動調節)與運動協調性,來提高老年人的運動控制能力。前后方向的穩定性主要是身體的前后運動,通過踝調節、膝調節、髖調節以及邁步調節進行,其中踝調節是關鍵,需要豎脊肌、腹肌、腘繩肌、股四頭肌、腓腸肌脛前肌協同參與。身體的側方運動主要是髖的側方運動,要求一側腿內收,另一側腿外展,其平衡控制主要發生在髖和軀干,所以側方穩定性主要通過髖調節進行。而多方向穩定性則需要多種協同肌連續、共同參與調節。八段錦的整套功法通過腰脊活動來帶動四肢,要求重心上下左右不斷轉換,力求身體平衡,動作勻速連貫。招式“左右開弓似射雕”能夠訓練老年人的側方穩定性;招式“五勞七傷向后瞧”能夠訓練老年人的前后穩定性;招式“搖頭擺尾去心火”能夠訓練老年人的多方穩定性;招式“背后七顛百病消”通過改變任務的難度,可以訓練老年人的適應性運動調節能力。其他招式如“雙手托天理三焦、調理脾胃須單舉”等,可以訓練老年人的站立平衡能力。另外,八段錦的各個招式均要求手眼協調以及上下肢運動協調,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增加老年人視覺與本體感覺的輸入,從而提高老年人的運動平衡能力,改善老年人在運動方面的控制能力。
健身氣功八段錦對中老年人身體形態、運動心理健康都有積極的影響[14-15]。目前,世界各地多將其作為強身健體的保健方法,但隨著康復醫學的發展,我們可以根據老年人不同的身體狀況,運用現代康復評測手段,分層次研究八段錦改善老年人運動控制能力的作用機理;全面分析八段錦對老年人姿勢的穩定性、運動的協調性及任務執行能力的影響,為改善老年人的運動控制能力和生活質量提供有效易行的康復方法。
[1]穆光宗,張團.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及其戰略應對[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50(5):29-36.
[2]仇雅琦.芻議八段錦對中老年人的健身意義[J].當代體育科技,2013,37(35):163-165.
[3]畢勝,燕鐵斌,王寧華.運動控制原理與實踐[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3.
[4]SPIRDUSO W,FRANCIS K,MACRAE P G.Physical dimensions of aging[M].Illinois:Human Kinetics,2005:105-110.
[5]VANDERVOORT A A,CHESWORTH B M,CUNNINGHAM D A,et al.Age and sex effects on mobility of the human ankle[J].J Gerontol,1992,47(1):17-21.
[6]陳曉明,胡彩鳳.淺析八段錦對帕金森病的預防治療作用[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32(S1):193-195.
[7]林妙珍,郭建波.安全評估對預防老年患者跌倒的影響研究[J].黑龍江醫學,2013,37(8):759-760.
[8]曾云貴,周小青,王安利,等.健身氣功·八段錦對中老年人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影響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9):1207-1209.
[9]孫革,王安利.兩種不同健身方式對男性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齡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8):1093-1095.
[10]湯慶華,謝相和.健身氣功·八段錦對高校退休教師身體機能及素質影響的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8,23(1):142-144.
[11]黃松濤.新編健身八段錦功法對老年人智能生理年齡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與臨床研究,2007,11(39):7910-7913.
[12]陳立典.傳統康復方法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62-370.
[13]廖玉美.從中醫學角度淺談新編“健身氣功·八段錦”的功理與作用[J].搏擊·武術科學,2009,6(3):79-80.
[14]魏勝敏.傳統導引養生對中老年人的身體素質和機能的影響[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27(3):4-7.
[15]穆曉紅,劉銅華.中國傳統健身氣功八段錦與中老年人健身保健[J].光明中醫,2011,26(9):1749-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