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江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330200)
城市是經濟中心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人口高度集中居住的地方。隨著城市建設的日益蓬勃發展,城市居民對周圍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城市的建設不僅需要高樓大廈,也需要景觀綠地來點綴。城市景觀綠地作為城市印象的重要標簽,也是城市居民生活的載體之一,在維持整個城市的生態平衡過程中起著積極作用。良好的景觀綠地規劃可以給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更能從中體現出城市的特色和實力。
城市景觀綠地泛指城市區域內基本由綠色植物所覆蓋的具有較強裝飾性和觀賞性的城市公共綠地。它是城市居民日常接觸最多的綠地形式,以栽植樹木花草和設置一定的配套設施來改善城市的環境和塑造城市形象。
城市景觀綠地可以分為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和其他綠地等[1]。不同的景觀綠地具有不同的特點與功能。如公園綠地是向公眾開放的,主要以觀賞、休息為主,同時兼有健全生態、美化景觀、防災減災等綜合作用,而生產綠地主要為城市綠地提供苗木、種子等。
城市景觀綠地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承載體,是城市中人與環境相互協調的標志,也是城市生態環境穩定和發展的基礎,在很多地方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1)城市景觀綠地有助于提高城市自然生態質量,在保持整個城市的生態平衡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綠色植物能大量吸收CO2并放出O2,是天然的造氧工廠。綠色植物還可以吸收有害氣體,吸滯粉塵,對改善空氣有很好的效果。此外,綠地具有蓄水保土、防震防火等多種防護作用。
(2)城市綠化的景觀功能。城市景觀綠地也是城市景觀系統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城市綠地空間,可以改善城市的景觀形象。
(3)城市景觀綠地有助于提高居民城市生活的質量。城市景觀綠地是城市居民日常接觸最多的一種綠地形式,以綠色為主、十分養眼。如果輔以石桌石椅等,可供城市居民游玩休憩,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另外,城市景觀綠地還有助于增加城市的經濟效益。城市景觀綠地的建設可以帶動周邊土地的開發,增加了城市商業的機會。
近幾年來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快,景觀綠地越來越大,每個城市的景觀綠地規劃也不一樣,但是總體來說,它們都遵循著一些基本原則,具體如下。
自然景觀資源包括原始自然保留地、歷史文化遺跡、山體、坡地、森林、湖泊等,在城市景觀綠地規劃時,設計者應優先考慮保護自然景觀[2],確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把握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關系。
在進行城市景觀綠地規劃時要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必須堅持充分考慮人自身的需要,包括人的情感、心理及生理需要,方便人的活動。
一個城市的景觀是一系列生態系統組成的整體,是城市生態系統中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不同面積和形狀的綠色植物形成的斑塊和廊道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和生態景觀功能的亞系統[3]。因此在進行城市景觀綠地規劃時要全局考慮,而不應該分散對待。
應考慮多樣性原則,避免單一物種。通過規劃建立植物復合生態群落結構,提供盡可能多的植物綠量,采用喬、灌、草、地被植物群落式立體配置的手法,從而對生態環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4]。
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一個好的城市景觀綠地可作為城市的名片。因此,在進行景觀綠地規劃時,應該充分了解地方文化和自然歷史。在此基礎上,通過綠化充分展現其效果,這樣一方面可以展示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另一方面可以讓人們親身去感受和體驗城市的魅力和文化的內涵。
可持續性原則即在考慮近期目標的同時也應當考慮到遠期的建設發展。城市綠地生態規劃力求構建平衡的城市綠地系統,使生態、經濟、社會相統一協調,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5]。如果綠地在規劃完成后沒幾年便失去其生態價值,那就談不上可持續發展,就會產生經濟上的嚴重浪費。
城市景觀綠地是城市的基礎設施之一,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特色的景觀綠地,效果也越來越美。但是,目前一些城市的景觀綠地的規劃還存著一些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很多的城市景觀綠地建設中,片面強調常綠,忽視了物種選擇的多樣性,往往是單純的草本、灌木或喬木相互孤立種植,層次性較差。
很多城市都在進行舊城改造,但是在建設新城的時候沒有考慮好之前舊城的景觀綠地,導致在建設新城時,舊的景觀綠地與新城顯得格格不入,如果全部更改又太過于浪費。因此,在對新城進行景觀綠地規劃時,應充分考慮之前符合舊城的景觀綠地,適當增減或更改之前的綠地,避免浪費。
好的城市景觀綠地在一定程度上作為城市的名片,可以展示城市的特色和文化,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體現城市的歷史發展和文化特色。但是在一些城市建設發展中,一些具有歷史特色的景觀被摧毀。那些代表中國歷史文化進程的寶貴景觀,僅存在于人民的記憶中或照片中,這種與歷史文化脫節的情景比比皆是。
城市景觀綠地是城市的基礎設施之一,以豐富的園林植物、優美的景觀和完備的設施來美化城市環境,凸顯城市的文化和特色,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休息和游覽的場所。在我國的很多城市,景觀綠地規劃一直遵循著傳統模式,只注重景觀的經濟價值,而忽視了景觀的美觀;或只強調景觀功能,而忽視景觀功能與環境之間的聯系;或由于城市環境的變化,而沒有積極的應對措施,因而引起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問題。
因此,一個合理的城市景觀綠地規劃應該考慮到:如何突出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哪些景觀應該被體現?整體性、多樣性原則該如何實現?怎樣使人在景觀綠地中擺在重要的位置?多重景觀植物之間通過什么方法可以取得平衡?對于城市景觀綠地規劃中這些問題,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尤其要注意。
目前在我國,不管是經濟發展和還是社會發展,和諧都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詞。和諧不僅體現在人與人、人與城市、人與社會的和諧,還體現在城市景觀的和諧與生態系統的和諧。因此,我們在規劃城市景觀綠地時,要遵循景觀與生物多樣性的原則,盡力構建生態平衡的城市景觀綠地。如2010年上海世博會景觀綠地規劃就充分考慮到和諧因素,首先展現的是和諧城市,其次是歷史與未來的和諧,最后是人與人的和諧[6]。
城市景觀綠地是城市的第一印象,能體現出城市的特色和實力。因此,我們的景觀綠地規劃要突出主題,特色鮮明,才具有吸引力。如重慶有特色的“巴渝精神”和“三峽文化”。通過對景觀綠地的規劃,通過一些獨有特色的活動的參與,讓人們親身去感受和體驗這種文化的內涵和精神的魅力[7]。
另外,景觀綠地的規劃設計與其他規劃設計一樣,必然受到時代變遷的各種影響,不同時期的綠地規劃,反映了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因此,現階段的規劃工作者除了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方法,汲取國內外的先進經驗;還要注意切合實際,因地制宜,充分發掘當地歷史人文景觀,突出自己城市的主題。
首先,根據自然優先原則,優先考慮原始自然保留地、歷史文化遺跡、山體、坡地、森林、湖泊等。其次,根據整體性原則,在進行城市景觀綠地規劃時要對城市進行全局考慮。可依據面積大小,把綠地斑塊分為大、中、小型等。大、中型綠地斑塊在城市綠地系統中承擔著城市“綠肺”的作用,而小型綠地斑塊有提高城市景觀異質性,改善城市景觀視覺效果的作用,二者之間互為補充[8]。最后,還要堅持多樣性的原則,注意形式的多樣化,盡量實現綠色植物多層次立體組合。因此,在綠地系統規劃時應按照整體性原則合理布局,根據多樣性原則合體布置綠色植物,充分利用自然生態條件建立多物種生態平衡的城市綠地空間,以發揮其最大的生態效益。
城市是人們長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任何城市景觀綠地規劃設計應該注重以人為本。具體來說,就是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使城市建設與人產生情感上的溝通,為人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體現人文精神。比如在景觀綠地中設計一些健身器材、水景等設計,營造既適合觀賞又適合休息的人性化場所。另外,人們都希望看到美好的事物,所以景觀的視覺和諧也非常重要,城市景觀綠地規劃設計必須盡量使城市景觀在各個方面的不同方向和不同視角下都能給人帶來愉悅的感受[9]。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景觀綠地在城市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城市景觀綠地的規劃與建設已成為城市美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景觀綠地是城市居民日常接觸最多的綠地形式,并且能展示出一個城市的綠地形象。這些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綠色空間,是城市生態平衡的調控者,具有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增加城市的經濟效益等多種生態功能。獨具匠心的城市景觀綠地,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突出城市的個性,可以體現一個城市的實力和文化特色,對常住居民和旅游者都有持久不衰的魅力。因此,在當前環境下一個良好的景觀綠地規劃顯得更為重要。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城市景觀綠地規劃方面還會出現許多新的問題,如何將景觀綠地系統地規劃在城市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并貫徹實施,達到預期目標,并可持續發展,這是城市綠地建設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這就需要人們在實踐中不斷開拓和創新,為共建和諧人居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促進城市建設的更好發展。
[1]郭春霞.城市綠地景觀規劃設計技術.園林綠化,2010(6):35~36.
[2]王 浩,汪 輝,李崇富,等.城市綠地景觀體系規劃初探[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3(3):69~72.
[3]祝 寧,周洪澤,劉曉丹.哈爾濱城市綠地景觀體系研究[J].環境保護科學,2002(28):39~42.
[4]姜大釗,劉 帥.城市景觀綠地規劃設計與施工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2(22):171~172.
[5]肖 亮.淺談城市綠地景觀生態規劃[J].防護林科技,2014(12):44~45.
[6]李 興.2010上海世博會景觀綠地規劃淺析[J].園林,2006(12):32~33.
[7]黃建軍,秦 華.城市CBD綠地景觀規劃初探[J].廣東園林,2006(28):12~15.
[8]夏敦柏.城市綠地景觀規劃[J].現代農業科學,2008(15):40~42.
[9]陳子穎.論城市景觀綠地規劃設計[J].現代裝飾理論,2012(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