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強
(北京潤物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健康城市視域下北京園林綠化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范成強
(北京潤物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摘要:指出了園林綠化事業肩負著建設和諧生態社會的重大使命,是健康城市建設的核心內容與支柱。簡要闡述了園林綠化在健康城市建設中的作用,重點討論了健康城市視域下北京園林綠化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健康城市;園林綠化;問題;對策
1引言
健康城市是一個不斷開發、發展自然和社會環境,并不斷擴大社會資源,使人們在享受生命和充分發揮潛能方面能夠互相支持的城市理念。通過構建和諧統一的城市環境,最大程度挖掘與發揮城市資源優勢,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當前,健康城市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健康城市的建設中,園林綠化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僅能夠改善城市生態系統,而且能夠塑造健康城市的良好形象。本文以北京園林綠化為例,以健康城市建設為視角,重點探討了城市園林綠化未來的發展對策,以期為國內健康城市的建設提供一定借鑒。
2健康城市與城市園林綠化
健康城市是20世紀90年代出現在我國的新概念,并很快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成為了城市發展的時代方向。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在健康城市中,人們可以充分享受舒適的生活環境與和諧的生態環境,而且城市的公共醫療及福利保障可以充分滿足居民發展需求。在健康城市建設過程中,園林綠化主要起到兩方面的作用。
(1)園林綠化是建設健康城市的核心支撐。在健康城市體系中,環境健康無疑是核心內容,園林綠化是城市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在和諧的自然環境中,城市健康才能得以實現和維系。公園綠地、道路綠化等城市景觀綠化,不僅能夠豐富城市自然環境,而且能夠豐富城市人文環境,是建設健康城市的核心支撐。
(2)園林綠化是衡量城市健康水平的核心指標。目前,城市擴張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再加上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健康將不可避免的成為重點問題。為構建完善的城市健康體系,充分滿足居民的發展需求,就必須加強園林綠化建設,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生態環境,全面提高城市的環境承載能力。
3健康城市視域下北京園林綠化的問題
近年來,北京綠地建設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綠地總量整體上依然不高。一方面,人均占有率不高,500m服務半徑尚未達到標準,四環內城市綠化率不到1/3,中心區域人均公共綠地面積不足5m2,綠地體系無法充分滿足居民實際發展需求;另一方面,由此導致的城市熱島效應無法得到有效解決,夏季二環以內強熱島覆蓋范圍高達11%,次熱島覆蓋范圍高達42%,熱島效應總范圍高達53%,而熱島分布的碎片化趨勢也日益明顯。
的可以促進另一種植物的生長,但有的會抑制植物的正常生長,比如將檜柏和梨、海棠栽植的距離過近,檜柏就會得銹病,又如杭州植物園的槭樹和杜鵑園,這兩種植物從個體大小、根系深淺、養分要求等都不同,所以它們可以各自充分利用陽光和養分,不產生競爭,保證群落間的穩定性,這樣自然提高了植物的存活率。
4結語
在園林綠化設計階段實行限額設計,注重適時適地選苗,植物的合理搭配,根據生態學的要求配置植物,就可提高苗木的存活率,降低養護成本,從而減少整個工程造價。
參考文獻:
[1] 張吉祥.園林植物種植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2] 王世動.植物及植物生理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3] 上海園林學校.園林植物保護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3.
[4] 王希亮.園林綠化工任職晉級必讀[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5] 石寶錞.園林樹木栽培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北京市各類用地需求居高不下,居民生活用地日益緊張,導致基本生態用地空間急劇縮減。據北京市第七次園林綠化資源普查結果顯示,全市園林綠地共計61695.35hm2,其中公共綠地18069.74hm2、生產綠地1223.66hm2、防護綠地14870.58hm2、附屬綠地15404.45hm2、道路(河岸)綠地12126.94hm2,綠地率為42.63%。全市城鎮綠地率為42.63%,城鎮綠化覆蓋率為44.40%。由此看來,北京市生態用地比重相對較小,園林綠化資源與健康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相關數據表明,有近80%的人口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區和發展新區,而這兩大人口集中區域原本是重要的城市生態用地。而隨著人口規模的不斷加大,該區域的綠化建設不僅無法滿足市民的多樣化綠化需求,而且也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需求。人口大規模流入生態用地,導致人口增長與生態空間的矛盾日益激烈,不僅嚴重影響了市民生活質量,降低了市民幸福感,而且為城市功能拓展區和發展新區的園林綠化建設帶來了新的困難與挑戰,非常不利于北京健康城市的全面建設。
4健康城市視域下北京園林綠化的對策
北京市園林綠化應在鄉村公園和城市森林的理念指導下,加強大型公園綠地建設,構建和諧自然、豐富多樣、環境優美的城市綠地體系。要進一步推行“一鎮一園”的綠化戰略,構建城鄉一體、個性十足、功能多樣的公園綠地體系。此外,在老舊城區改造的同時加大綠色空間的配套建設,不斷落實垂直綠化、移動綠化等新的空間綠化理念和模式。構建城鄉結合部景觀綠地體系,形成獨具特色的城郊綠色緩沖帶。結合城市拆遷、道路改造、環境整治等工程建設,在北京市周邊主要城區實施萬株彩葉植物示范工程,形成色彩繽紛、氣勢恢宏的大都市綠化景觀。
加強北京市開放型休閑公園、大型公園綠地和道路綠化的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高500m服務半徑綠地輻射效果;加強城市邊緣地區、城鄉結合部等地區的綠地建設和綠化治理;加強對城中村、停車場、廢棄地的環境整治工作,全面清理整治城市綠地死角。對建筑屋頂、城市道路等綠化空間進行多角度、立體式、全方位的綠化,打造移動綠化、生態屋頂的城市景觀;加強公園綠地建設與管理,爭取打造為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城市綠地布局,全面拓展城市綠地系統功能,充分滿足市民個性化綠地需求。
全面提高北京市城鄉結合部地區的綠地建設能力和水平,對處于重要生態用地的居民社區、建筑屋頂、停車場、廢棄地和應急場所等,大力構建布局合理、生態多樣、個性十足、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城市綠地系統,加強對城鄉結合部地區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問題的控制與整治,全面改善該地區的居住環境和生活環境。打造社區公園、體育公園、休閑公園等為一體的多樣化公園綠地體系,增強城市公園的布局平衡性和類型豐富性;充分滿足城鄉結合部地區居民的綠色休閑需求,加強休閑游憩類型的綠地建設,推動園林綠地城鄉一體化建設,提高城鄉結合部地區居民生活滿意度。
加強北京市重要道路和水系的環境整治,加強城市生態綠色廊道的建設;對林帶結構單一、生態系統單一、林木生長不良、防護能力不強、整體效應弱化的農田林網進行升級改造,提高農田林網的生態承載能力;加強鄉鎮公園建設,提高農村綠化面積,減小城鄉差距,打造和諧自然的鄉村生態系統,營造和諧民主的社會環境;構建“綠樹成蔭、林木成網、路水成景”的布局完善、功能完善的城市綠化生態體系。全面推進北京園林綠化建設,充分滿足北京市民個性化綠地需求,確保市民不管居家休閑,還是外出旅行,都能夠享受舒適、安全、和諧、自然的生活環境。
5結語
園林綠化是建設健康城市的核心支撐,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在健康城市的建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目前城市園林綠化存在著綠地總量不高、生態用地比重小、綠地布局不合理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健康城市的全面建設。為打造和諧自然的健康城市,滿足市民多元化綠地需求,必須加強園林綠化布局的調整,不斷拓展綠地系統功能,提高城市園林綠化水平,為城市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 張璐,呂南柏.我國城市園林綠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園藝,2015(3).
[2] 張宇光.城市生態園林規劃與建設的探討與對策[J].現代園藝,2014(24):159.
[3] 許志丹.城市園林綠化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2(3):338~340.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5)05-0116-03
收稿日期:2015-04-01
作者簡介:范成強(1976—),男,山西晉中人,工程師,主要從事園林綠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