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愛明
(佛山市順德區順茵綠化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佛山528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城市人口也在不斷增加,城市住宅小區建設項目越來越多,住宅小區的生態園林景觀引起了人們的重視。但是許多住宅小區的園林景觀沒有根據客觀規律進行設計,導致園林景觀存在許多問題,人們過分注重科學技術以及房建的發展而忽略了中國園林景觀建設。隨著房地產經濟的發展,大部分房產企業認識到進行景觀設計可以增加企業經濟收入,并將其作為一個較為重要的賣點[1]。但正是因為如此,綠色小區理念以及子生態小區理念在該行業開始流行起來,同時大部分開發企業運用投機取巧的方式過度尋求景觀設計的西洋化,從而引發了許多詬病。因此,如何結合生態園林景觀的設計原則來進行設計是當前設計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就此進行了討論分析。
工作人員對微生物以及動物等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較為薄弱。大部分進行園林景觀設計的人員認為設置花草、動物、放置理水、堆砌假山等就屬于景觀設計。由于房地產行業的出現,國內在住宅小區建設過程中大量使用歐陸以及園林風格,由于該方面尚未達到成熟階段,導致部分設計只重視形式建設而忽略了它的功能性、人性化等空間設計,所以設計人員在實施相關設計過程中需要結合人們需求以人性化為主進行景觀設計,不但要考慮傳統設計的手段將畫家的造園想法、古代的人文思想融入設計中,還要結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性,采用合理的造園素材等,將生態園林景觀呈現于現代住宅小區中。但是不能與時俱進一味以傳統為主,過分重視高檔設計、貴重材料的運用。忽視原生態建設,過分注重建筑材料的使用是不可取的[2]。
景觀設計不能單獨從字面去理解意思,應該結合生態、規劃以及園林等各種特性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除此之外其在教學中存在不同意義,如景觀設計也可以稱之為景觀建筑學,通過對施工場地周邊的景觀要素進行設計以及考慮,讓兩者形成相互呼應,最終帶給人們舒適、方便的感受,并提高其藝術的價值。
景觀設計過程中應與生態相互協調發展,并將景觀的破壞程度降至最低或者更小,這樣的方式稱為生態設計,同時也展現出重視物種類型的多樣化,防止資源遭到破壞,利于完善居民的生態系統和生存景觀。生態設計包括以下方面:以自然資源為設計方向,不能以自身的主觀意識去對自然資源進行破壞,同時設計期間應順應生態中的自我調節系統。此外,景觀設計需要和生態設計相互融合,這樣才能建設宜人的景觀小區。實施設計應結合各個地區的地域性特征,例如:植物生長特性、土地資源、當地文化等。
3.3.1 重生態
隨著景觀設計技術的推廣,其越來越獲得大家的肯定和重視,同時這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體現在人們逐漸重視景觀設計的重要體現。所以,實施科學化的小區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時,應將生態文明、自然發展的融入到設計中,這對人類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3.3.2 重人性
人類屬于世界中的社會人與自然人,因此需要注重人性方面的設計,讓人們可以在景觀中充分將人性發揮出來。
景觀設計人員除了運用填、堆砌、挖等常規操作手段,還可以將企業有特色的外部立體化空間如:高爾夫立體地形等,以自然形態為主模仿自然景色,確保在空間中具有變化和層次化,盡量在原有形態的基礎上實施地形方面的設計,讓該部分變得起伏有氣息、多變,防止在設計過程中過于圖紙化和平面化。此外還可以結合地形配置適宜的大灌木、植被、花草、小喬木等,這樣可以設計出具有層次感的園林景觀。
建筑以住宅小區為主從傳統的行列式逐漸向半合圍的形式轉變,這一方式有助于進行景觀設計,住宅不同的形成方式具備不同的特征同時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景觀,以此形成較為鮮明的特點和個性,進而達到園中園的境地。
住宅小區進行植物配置過程中合理使用傳統的園林借景方式,并結合各個地區的周邊環境,讓該地區的自身環境和人造環境相互結合。工程概況:以惠東十里銀灘地區的首期小區為主,該區域在設計游泳池景觀時合理運用了自身所具備的自然環境,將小區置入大海的環境中,同時在游泳池前端種植了多數金琥組群植物,該植物主要生長在沙漠地區,耐旱、低矮等,以此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給泳池增添了特色,同時不會遮擋大海景色。泳池兩邊主要以椰林樹影植物為主,以曼妙的姿態突顯泳池,并將泳池和大海銜接,從而建造出一幅一望無際、碧海藍天的景色,見圖1。

圖1 泳池外景
進行植物搭配的方式多種多樣,并且以疏密、層次為主。景觀配置不管是小景還是大景均有配景以及主景的區分,配景主要用于襯托主景,將兩者細致區分合理運用可以起到相互映襯的作用。如在小區會所位置、入口位置、主要路線等,這些就是主要景觀所在也就是主景,在進行植物搭配是要遵循層次、立體等特征。其次是次要的區域可運用體積較小的小喬植物、草地等,這樣不但可以起到過渡的效果,還能達到主次分明的作用。
戶外景觀設計可以巧妙的應用小品進行裝飾,并且具備優美的姿態,如在偌大的空間起到點綴的作用,這樣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能增加人們的生活樂趣。同時,小品還具備裝飾的效果,其特征是以靈活多變、個性化等對部分空間區域進行裝置,還能突顯環境,不但可以增加主要環境的存在感,同時還能將角落部位的景觀突顯出來。此外,小品點綴戶外景觀還具備意趣性,可以將人文特點與在自然風景相互結合(圖2)。
少數示范性區內為了保證植物品種植上的傳統化,為了給景觀制造亮點,就將具備沙漠風情特征的虎刺梅、量天尺、金琥、紅龍骨等置入小區內,并把其應用在主要位置中,形成了較為強烈的視覺沖擊感。此外在圖案設計方面以石子材料為主,根據不同顏色、不同材料,將石子拼接出各種圖案,以此作為草地上的藝術。

圖2 戶外景觀小品
大部分多層建筑的使用者未能像高層建筑的使用者一般可以感受到小區內的綠地風景,因此降低了人與人、人與景物之前的交流。為增加交流可以采用常規的架空層綠化方式把部分植物景觀帶入到建筑內,為了達到一定的視覺感,還可以設定一定的高度,把水也作為景觀的一部分。
小區綠化將我國傳統的造園藝術運用后會產生一些微妙的改變,主要是通過把不同元素進行組合讓其更具有親和力,還能降低因冰冷的混凝土、鋼筋帶來的生硬感。如:采用軟化操作對建筑某些角落實施處理,小區外部不雅之處、電庫等也可用軟化實施遮擋,還能結合亭子、墻體將植物融入其中。
為了確保住宅小區綠地景觀在設計、規劃等方面可以符合各項原則需求,所以在設計時無論遇到何種困難,都應以規劃設計原則為準開展設計。
開展景觀設計不僅要根據其特征進行設計工作,還應了解當地人文風俗并將其融入到設計中,這樣才能獲得當地居民的贊許與認同。以廣東某區域為例,在人們所主的小區內種植雞蛋花植物,而該植物在馬來西亞國家用作墳場植物種植,所以在馬來西亞進行植物種植設計中不能將其引入小區內。再如在廣東的茂名地區,這是因為當地習俗是不能在小區內放置陶罐,當地習俗認為陶罐是用作安置逝者骨灰的用品,但在部分地區并未在意。地區不同其文化風俗也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進行小區生態景觀設計時需了解當地人文風俗習慣,這樣才能設計出令人贊賞的景觀。
設計的開始是以人作為主體,并以人體工程學為依據進行設計工作,同時住宅小區生態園林景觀設計也不例外,全部都以人作為出發點,開發商應采用合理且有效的方法開展設計工作,在自然生態環境發展下,以人體工程學為要點,將景觀設計成生態、和諧、舒適的風貌,這樣才能讓人們感受到安全感和歸屬感。
住宅作為人們生活、休息的主要場所,同時大部分建筑在設計時是以當地特色或現代設計為主,并且在裝修方面上也特別重視特色。設計中的主要元素是綠化,將綠化這一元素融入各個地區建筑設計,這樣才能建設別具一格的小區生態環境。
小區生態景觀還應以生態化作為設計原則,其生態主要是:在確保小區內部居民可以獲得質量較好以及小區系統正常運行的情況下,盡量將人均生態基區面積的居住空間減少。通過施工建設、設計規劃等方向出發,在居民區住區域進行生態建設設計,以降低對自然環境的損害度為目的,以此達到小區生態化的效果。
經濟適用同時也是設計重視的原則之一,指在進行綠化設計這方面要合理采用材料,確保以適當的資金獲得最大效益。居民住宅畢竟和公園有建設存在較大區別,綠化需要考慮居民所需,為其創建一個優質、舒適的戶外環境。
在住宅小區內進行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是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前提條件,只有堅持以景觀設計、以人為本、生態設計等為原則,合理運用有效科技有段,回歸生態,積極吸取這一方面的經驗,這樣才能設計出高質量、適合人們生活居住的戶外環境,才能與自然生態和諧相處。
[1]吳 棣.高層住宅區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30).
[2]胡 媛.現代住宅小區生態園林景觀設計及應用探析[J].文學界:理論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