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葉朋
(廣西欽州市欽北區小董鎮林業站,廣西 欽州 )
花卉是具有觀賞價值草本和木本植物的總稱,是由園林綠化苗木、草坪植物、鮮切花、干花、切葉、盆栽植物、盆景(包括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工業用花卉、食用花卉、藥用花卉等組成。花卉產業泛指上述花卉及其種苗(含種球)的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研究等。花卉是最美的自然產物,不僅給人以美的感受,也是精神文明的象征。當前,用花卉苗木美化環境、裝點生活已成為一種時尚。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園林、公共綠地需要綠化、美化之外,居住的綠化和美化,會場的布置,親朋好友的交往,典禮剪彩,婚喪禮儀,外事活動等等都需要使用大量的花卉。花卉產業是一項高效林業產業,也是一項有益于綠化環境,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具有顯著經濟、社會、生態和景觀效益的新興產業。小董鎮的花卉基地主要分布在榃頭村委寶鴨坪村,主要有園林綠化苗木,盆栽植物,盆景等。
小董鎮位于欽州市欽北區中部,是欽北區的交通樞紐和商貿重鎮,有邕、欽、靈等5條公路交匯,南防鐵路穿境而過,建有一個縣級火車站,交通十分便利。總面積150.31km2,轄16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8.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6萬人,耕地面積36212畝,其中水田面積28670畝。寶鴨坪村位于欽州市欽北區小董鎮南部,距小董鎮城區約3km,縣道X234經該村路口而過,水泥環村路已貫穿整個自然村,交通十分便利。
寶鴨坪村是榃頭村委會所管轄的10個自然村之一,共有4個生產隊,1650人,耕地面積約1200畝。寶鴨坪村花卉種植歷史悠久,從1984年開始小部分群眾種植發展到現在有一定規模的生產基地。現種植有花卉苗木面積約1200畝,主要品種以桃花、桂花為主,羅漢松、茶花為輔,品種多達150種。花卉、盆景近銷南寧、北海、欽州,遠銷北京、上海、武漢、成都等城市。
欽北區地處廣西南部,寶鴨坪村位于欽州市欽北區小董鎮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3°06′12″~113°13′20″,北緯27°59′29″~28°03′10″之間。
土壤為紅壤,隱域性土壤有紫色土,成土母質多樣,以板頁巖、花崗石風化物為主,其次為第四系粘土和紫色砂巖風化物,垂直分布因系低崗丘陵,地形平坦,海拔不高,無明顯差異。土壤具有明顯的脫硅鋁化過程,呈酸性反應,土層厚度均有110cm以上,pH值5.2~5.4,腐殖厚度11~12cm,有機質含量為2.10%~2.28%,全氮0.181%~0.173%,全磷2.135%~2.084%,全鉀0.043%~0.054%。
欽北區為北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高溫多雨,日照時間長,無霜期長,年平均日照180h,平均氣溫22°,極端最高氣溫達37°,極端最低氣溫為0°,無無霜期達345d左右,年均降雨量為2000mm。
寶鴨坪村內有小(二)型雞笠山水庫,庫容53.4萬m3,主渠道長17.8km,其實小董鎮內鄰近寶鴨坪村的(二)型水庫有茅坳水庫、牛軛垅水庫、山口水庫、那葛水庫等水資源是極其豐富的。
20世紀80年代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普遍較低,群眾對花卉的需求量非常有限,僅限于過春節時或是群眾喬遷新居時買幾盆年桔(又稱四季桔)放在客廳或者農村的堂屋里面,取“年年吉利”、“大吉大利”的意頭,由于大眾購買能力很低,難以形成市場。
因為過去花卉市場有限,小董鎮種植花卉剛開始時只有寶鴨坪村1戶,且不是專業種植的,一般是農忙過后在房前屋后的自留地上撒些桔子、柚子、檸檬等種子。臨近春節,把年桔挑到小董街上賣,當時小盆的賣0.5元、大盆的賣0.8元或1元錢。剛開始只有年桔,后來慢慢地發展有萬年青、滿天星、發財樹、富貴竹、三角梅等。
80年代中期,欽州市的交通比較落后,小董鎮到欽州市的公路仍是泥沙路,一天只有2~3趟班車,自行車對農村人來說是奢侈品。廣大群眾拿些自產的農產品到小董街上去賣,主要是靠肩膀去挑;慢慢地發展到用自行車去馱等。那時的信息靠自己親自去了解,要么是道聽途說,要么碰運氣;直到90年代才開始有人安裝固定電話,慢慢發展到使用BP機、大哥大、手機等,當時的信息是非常的封閉、閉塞,銷售方式的方式。
目前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花卉市場總體上需求旺盛,銷售順暢,人們對人居環境以及活動空間的綠化、美化、果化需求高速增長,花卉苗木市場出現較大的供應缺口,給花卉苗木產業發展提供了機遇,帶來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同時欽州市的花卉苗木產業也呈現出規模及市場不斷擴大,管理不斷加強,效益不斷增加的良好態勢。
小董鎮寶鴨坪村花卉苗木種植歷史悠久,從1984年開始小部分群眾種植發展到現在有一定規模的生產基地,勤勞、儉樸、大膽創新的寶鴨坪人在擴大花卉苗木生產規模,引進和培育新品種,改善經營方式的過程中,同時也積累了資金,給自己帶來了財富。寶鴨坪村共有4個生產隊,1650人,耕地面積約1200畝,90%以上的勞動力主要從事花卉苗木生產,有很多家庭是全員出動,每個人力所能及地從事花卉苗木生產,增加家庭收入。目前寶鴨坪村花卉苗木種植面積約1165畝,2014年花卉苗木總收入達1750萬元,經過30年來的不斷積累,寶鴨坪村人家家戶戶的生活水平達到了小康水平,每個家庭的積蓄普遍在30萬元以上,多的達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
小董鎮寶鴨坪村花卉苗木種植技術通過30年來的不斷積累和創新,如根據土壤、養分、氣候等方面選擇品種,根據品種的特性選擇適合的培植養殖方式。還有花卉苗木的灌水,排水的方式方法,花卉苗木對空氣溫度、濕度的要求,花卉苗木施肥時期施肥種類,花卉苗木整形及造型,花卉苗木病蟲害防治等,每個環節的技術都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寶鴨坪村大多數家庭從事花卉苗木工作年限超過20年,形成了寶鴨坪村的特色產業。平均每戶約有10畝花卉苗木,而且均有自己的花卉苗木種植基地,自主經營,種植100畝以上的大戶主要有廖寶基、廖應基、廖兆厚、廖開德、朱紹宗等人。主要品牌是桃花和桂花,還有羅漢松、茶花、年桔、葡萄等多達150個品種。
寶鴨坪村花卉苗木基地座落于欽州市欽北區小董鎮榃頭村委寶鴨坪自然村,距欽州市中心26km,距南北二級公路11km,距南寧90km,距北海130km,距小董鎮圩中心3km,縣道X234經基地路口而過,硬化水泥環村路已貫穿整個自然村,交通十分便利、發達。成年人、老人有手機率達到95%以上,家家戶戶都有電腦和互聯網,信息四通八達,寶鴨坪村花卉苗木主要通過手機和互聯網來銷售,隨著基地的不斷壯大和花卉苗木品質的不斷提升,現在寶鴨坪村花卉苗木基地自主形成了每逢周五的“花圩”,吸引了南寧花鳥交易市場等區內各地商客前來采購,寶鴨坪村花卉苗木近銷南寧、北海、欽州等廣西區內,遠銷北京、上海、武漢、成都等城市,高峰期日交易量達2000株。
欽州市積極響應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在全區開展“美麗廣西.生態鄉村”活動,結合欽州市的資源優勢和特色,通過各種渠道籌措資金,規劃在欽州市欽北區小董鎮榃頭村委寶鴨坪村建設觀光花木生態產業示范園,規劃用五年(2015~2020)時間,建設寶鴨坪村觀光花木生態產業示范園,建設示范園的目標是以寶鴨坪萬畝花卉苗木基地和果林為特色,以良好的鄉村生態環境為依托,圍繞綠化苗木生產和水果生產的總體目標,堅持園區綜合發展與產業帶動為核心,采用“花卉苗木生產+果林生產+農業生態觀光旅游”雙鏈互促并進的模式,閱園區本身,輻射帶動村民綠田致富。打造集農業生產與觀光旅游為一體的,農業景觀、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相互協調的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欽州市現代園林花卉苗木產業示范園,將其建設成為“國家AAA級景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廣西四星級鄉村旅游區”。建設示范園的預期效益,生態效益方面可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和提升環境景觀質量;社會效益方面可提高產業水平和延伸產業鏈條以及提高周邊就業;經濟效益方面,經濟收益由苗木產業收益和旅游收益兩部分組成,到2020年末,其中花卉苗木可生產50萬株,收益10000萬元,按每天接待200人計算,每人消費200元,可實現年收入1200萬元。
花卉屬于鮮活農產品,需要保鮮和養護,很多普通消費者,不懂得如何保鮮和養護,漂亮的花卉只能眼睜睜地看它慢慢變成垃圾了。缺乏花卉的售后服務,沒有設置咨詢服務熱線,不能為消費者提供后續服務。
經過30年來的發展,只有寶鴨坪村人從事花卉苗木生產,最多能解決700人左右就業問題,小董鎮總人口8.9萬人,至少有3.6萬個勞動力,它只占就業人數的1.8%。管理粗放,基本上是自主經營,自產自銷,并沒有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管理模式;抗風險能力差,沒有自己的品牌,更沒有含金量高的高檔產品。
[1]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欽州市欽北區小董鎮榃頭村委寶鴨坪觀光花木生態產業示范園總體規劃(2015~2020)[R].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2015.
[2]黃彥妮,何貴整.廣西欽州市加快花卉產業發展的措施[J].中國園藝文摘,2014(3).
[3]朱春林.淺談廣西花卉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廣西林業,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