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馨月
(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云南 昆明 650051)
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旅游市場開拓研究——以納板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例
曹馨月
(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云南 昆明 650051)
摘要:指出了生態旅游是我國自然保護區域協調發展和當地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是我國當前自然保護區域開發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一個發展方向,以納板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域的發展和旅游市場開拓為例,分析了自然保護區域和生態旅游的關系,探討了納板生態旅游市場的開拓對策,以期為推動我國自然保護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自然保護區域;生態旅游;市場開拓;研究
1引言
風景名勝資源主要是指能夠引起人們審美和欣賞的一些事物的統稱,在我國納板河地區的自然保護區域有著獨特的風景特色,擁有豐富的自然風景資源,在這里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生態旅游是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加強對該地區的生態旅游市場的開拓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在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更好地對生態旅游的規劃發展、產品設計以及環境管理等多個方面都進行深度探索和研究,從而不斷推動我國自然生態旅游的健康發展和進步。
2自然保護區域和生態旅游的關系分析
我國的自然保護區域基本上綜合了保護、教育、協調、生產以及旅游等多個方面的職能發展狀況,其中在自然保護區域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重視對自然保護區域的保護發展。保護是開展其他職能的重要前提,在發展過程中,要想更好的實現生產和經濟效益水平的提升,就必須重視保護活動的開展。
我國當前在對生態旅游研究過程中,仍然缺乏統一的認知,但是生態旅游發展所具備的一些特殊的性能比如環保性能、教育性能等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知,也被人們所認可,這也證明了生態旅游是比較符合自然保護區域堅持的保護特性。自然保護區域主要是針對一些稀缺物種和瀕臨滅絕的物種開展的保護工作,通過設立天然的集中保護區域,從而更好的維持現有的物種現狀,使其更好的發展。這是生態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生態旅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使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用,同時也可以實現對當地資源的保護,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旅游休憩場所。
生態旅游和自然保護區域都是以實現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基本要求,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能夠加強保護工作開展,同時也在發展過程中重視發展變革,能夠形成一種高效率的發展變革方式,實現生態旅游事業和自然保護區域的可持續發展,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因此生態旅游已經成為了自然保護區旅游開發的必然趨勢。
3生態旅游市場研究
在自然保護區域內開發生態旅游事業時,是將生態旅游作為一種旅游產品進行開發利用的,既然是一種產品,那么就必須將其融入到市場環境中,通過吸引更多的游客來實現生態旅游產品的消費。在生態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對納板河流域的風景名勝資源的開發和保護管理,在旅游事業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堅持一定的基本原則,以實現生態旅游為主,加強宣傳教育工作開展,不斷普及當地的民風習俗,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在發展過程中不能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進行破壞,也不能利用天然的生態環境進行一些建設項目的投資建設,這樣會破壞納板河流域的天然景觀,同時在生態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必須要保證當地的交通便利,方便游客來此游玩。在很多情況下,由于該地方擁有很多

參考文獻:
[1] 游明倫,楊政水.城市農業公園的內涵、模式及路徑[J].貴州農業科學.2014,42(12):267~272.
[2] 鄭陽,孫明高,辛培剛.對現代農業公園總體規劃設計的探索——以聊城市鳳凰苑現代農業公園為例.[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5(2):280~283.
[3] 宋俊.談現代農業公園景觀的發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2).
[4] 謝花林.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相關問題探討[J].中國園林,2003(3):39~40.
的珍貴林木、林藥等,就會使得地區開展一些科研活動,這種行為也是需要禁止的,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必須要保證不會對當地林木資源等造成破壞,同時保證地基的穩定安全,加強對當地風景名勝資源、人文習俗等多個方面的文化知識宣傳,可以通過開展一些科普活動等加以宣傳指導,從而在保護的前提下不斷提升納板河流域自然保護區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生態旅游事業發展過程中,對景點規劃必須要充分的利用納板河流域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風景資源,在規劃建設過程中,需要保證當地的生態環境穩定和動態平衡,保護和科學開發利用當地的生態資源,將納板河流域的自然景色完全呈現,同時建立相應的服務網絡,實現保護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在開發的基礎上進一步保護,互相促進,從而形成以陸路和水路為聯系的生態資源旅游模式,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此消費。比如在景區開發過程中,可以著重開發熱帶溝谷雨林、瀑布等,將民族風情完美呈現。同時利用當地天然的溫泉水資源,建立一些溫泉水浴場,加強對林區水資源的加工開發,比如發展成為像農夫山泉等一樣的品牌。在保證環境允許的前提下,能夠考慮開發建設一些少數民族村寨游覽區域,這樣一方面可以宣傳少數民族地區的民風民俗,將其生活習性更好的宣傳和保留,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斷促進當地旅游事業的發展,提高旅游經營效益。
4納板河生態旅游市場開拓對策探討
納板河流域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比如山巒、石峰、洞穴、溫泉、瀑布、江景、動物、植物等多種自然景觀,這些自然景觀主要是以當地的地理環境和空間位置等所決定的。這里有著豐富的人文景觀,比如地方飲食習慣、民居特點、婚姻方式、喪葬方式、民族服飾、民族節目、民族文學特征以及宗教信仰等,這些都是納板河流域最重要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這些景觀中蘊藏著當地的民風民俗,能夠將該地方的自然景觀特色和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流傳下來的一些風俗習慣都很好地加以呈現,能夠形成獨特的景觀特點作為旅游資源開發利用。
在對納板河流域生態旅游市場開發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產品的個性化展現,在我國很多地方的旅游產品是非常相似的,很多觀光類型的旅游產品都大同小異,失去了當地的生態旅游產品的特色,因此在納板河流域生態旅游產品開發建設過程中,必須要抓住市場空隙,在開發過程中選擇集中性的市場開發策略,重視生態市場天然的資源開發利用,從而區別于西雙版納地區的其他景區特色,能夠吸引大眾。
在實際開拓發展過程中,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定位,遵循生態旅游開發原則,保護生態資源,實現小規模的開拓模式,針對性的選擇游客,抓住游客的心理特點能夠很好的進行景區規劃建設。
在確定了目標市場后,就需要加強對生態旅游產品的營銷規劃發展,當前可以通過一些網站建設或者是和一些相關的旅游網站、服務網站等進行連接,實現和游客之間的動態聯系,加強和國際組織聯系交流,從而可以利用國際影響來開拓完成一些項目建設,提升納板河流域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產品在國際上的地位,有針對性的開展營銷方式,從而提高納板河流域生態旅游產品的經濟效益。
5結語
生態旅游是自然保護區域旅游開發的重要方向,在發展工程中,一方面要重視開拓和發展,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自然保護區域的原生態保護,能夠在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結合當地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特色,實現多功能農業景觀建設特點,不斷對當地的土地資源和土地格局進行合理優化,形成多種經營發展模式,從而可以實現觀光農業,培養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旅游市場。
[1] 嚴峻,曹世武.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旅游市場開拓研究——以納板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例[J].市場論壇,2006(8):74~76.
[2] 王偉光.八岔島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資源評價及開發策略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0.
[3] 廉同輝,王金葉,程道品.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開發潛力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模型——以廣西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例[J].地理科學進展,2010(12):1613~1619.
[4] 麻亞鴻.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統(ArcGis)預測蘚類植物的地理分布范圍[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中圖分類號:F5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5)05-0315-02
收稿日期:2015-03-09
作者簡介:曹馨月(1972—),女,云南昆明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調查規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