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欣
隨著動畫藝術的不斷成熟和發展,動畫通過多種技術手段為人們創造出另一個虛擬世界。數字化時代的動畫藝術充分運用了數字技術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構造了我們嘆為觀止的數字影像,而傳統動畫藝術的本源依舊可以作為動畫發展的基石,技術的突飛猛進仍舊是為了將動畫藝術的表現力展現的更淋漓盡致。因此從動畫創作的角度,結合新時代的發展創新性,來探尋中國傳統動畫藝術的創新方法才是科學有效的。
一、現代影視動畫與傳統藝術語言的概念
現代影視動畫顧名思義是現代的影視三維動畫,即將原本一些不會活動的物體,經過一些特效技術的合成能夠使其活動,然后再根據一段段動畫制作成影像。現代影視動畫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包括影視特效創意、前期的拍攝、影視3D動畫的制作、特效后期合成、影視劇特效動畫等。現代影視動畫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門類,而且也是工業社會中人類為了尋求精神解脫的一種產物,它的藝術表現形式非常豐富。隨著計算機的產生并迅速發展,已經逐步滲透到現代影視動畫領域,加上一些制作軟件的增加,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現代影視動畫的制作技術和影視拍攝的局限性。現代影視動畫能夠將很簡單的影視動畫特效轉換到復雜的影視動畫的場景設置,從而淋漓盡致地表現出影視動畫想要表現的效果。
藝術語言又稱為藝術語匯,是指各種各樣的藝術體裁用來傳達審美情感、表達內心情緒、塑造藝術形象時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傳統藝術語言具有獨特的傳統性和古典性,有著獨有的傳統藝術美。藝術語言是藝術作品表現形式的一種最基本的構成要素,藝術作品的特定內容只有借助于藝術語言才能夠很好地表現出來,從而給人以美的享受。沒有藝術語言,就不可能存在藝術作品,藝術語言是各類藝術作品存在的基礎。各個門類的藝術,在長期的藝術發展中,必定會形成自身獨特的藝術語言。例如,電影通過畫面和畫面的相互組接,構成電影形象;繪畫通過線條、形狀、色彩、色調等藝術語言來構成繪畫形象,等等。藝術語言的類型多種多樣,包括寫實的、夸張的、隱喻的、象征的等。熟練地掌握并且能夠靈活的運用該藝術門類的藝術語言是了解藝術的最基本要求。
二、動畫角色塑造中的傳統藝術元素
由于中國傳統動畫是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積淀中孕育成長的,因此,縱觀中國傳統動畫藝術中所塑造的角色形象和性格都被烙上了深深的傳統文化的印記。首先,在角色形象的塑造上,創作者們廣泛吸取了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各種元素。如《三個和尚》中的角色造型,突出了中國漫畫的特色,用夸張的手法描繪出濃厚的喜劇色彩。造型風格簡單、平面化,體現了中國畫中重神似、講意趣以及散點透視的美學精神和構成原則,使整部影片靈動、傳神,通體散發著中國味道。另外,《豬八戒吃西瓜》《濟公斗蟋蟀》《漁童》《金色的海螺》等動畫影片,在造型設計上都吸收了中國皮影戲和民間窗花的藝術特色,將動畫形象塑造得既生動活潑,又豐滿傳神。還有“人參娃娃”“漁童”“哪吒”這些動畫角色,他們在造型上都借鑒了年畫中娃娃的畫法,夸大角色的頭、眼,凸顯角色的活潑、可愛,但由于他們各自的性格不同,他們在造型上也各有特點:“漁童”的性格活潑、可愛,因此就借鑒了戲曲武生的短裝打扮;“哪吒”的性格剛正、英勇,因此就汲取了傳統年畫的元素;“人參娃娃”則直接運用了楊柳青年畫的畫法,使“人參娃娃”更顯得稚氣和爛漫。其次,在角色性格的塑造上,也潛藏著中華民族隱忍、堅韌、善良、勤勞的高尚品德。傳統民族藝術和動畫都是大眾通俗文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賴以生存的土壤,在我國傳統動畫影片里,人物的性格設置也是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性格的。如《大鬧天宮》中,孫悟空是猴,因此具有機靈活潑的特征;他又是神,因此又具有人所不能的通天本領;在思想上,他具有正直、樂觀、不畏強權的高貴品質。玉皇大帝,位高權重,養尊處優。平時看起來外表端莊、慈祥,當遇到反抗時就本性畢露,眉梢眼角之處都盡顯兇惡之相,惟妙惟肖地刻畫了玉皇大帝的偽善和奸刁。兩個角色的塑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傳達了影片歌頌善良、正直,反對強權,勇于反抗的深刻主題。《三個和尚》一片中,通過對三個和尚的性格塑造,真實地反映了人性丑惡的一面,自私、懶惰、貪婪。但經過火災以后,三個和尚終于團結在一起,通過努力,獲得飲水,三個人和睦相處。從表層含義來看,反映了當時中國的社會現狀,鼓勵大家戰勝自我,團結一致,共同走出一窮二白的生活困境。從深層含義來看,傳達了中國傳統的善、惡觀——善大于惡,善惡在一定條件下會相互轉換,但最終還會是善戰勝惡。
三、動畫作品情感中的傳統文化元素
美學家蘇珊·朗格說,藝術是情感的符號,所有的藝術品都是用一定的符號來表達感情,而且,這個符號系統表現的不是個人的情感,而是人類的普遍情感,是人類普遍情感的物質載體。中國傳統動畫作品飽含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情感特征,“天人合一萬物有靈”是中國傳統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人們追求美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追求超越自然、天人合一的無我境界,在《牧笛》《山水情》《小蝌蚪找媽媽》《三個和尚》《不射之射》《嶗山道士》等眾多動畫片中都傳達了這樣的主題思想。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強調“君子義為上”。義者,天理之所宜。義,之所以具有至高無上的品格,即在于體現了“理”的要求,而天理具有普遍的必然的品質,義,實際上成為一種無條件的道德準則,具體化為“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要求,并且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許多舍生取義的志士仁人。動畫片《哪吒傳奇》中的小哪吒可稱得上是一個有仁有義的動畫形象,在很長一段時期,中國人在各種藝術創作中,都是很單純地為了精神陶冶,而很少考慮經濟因素。因此,這種倫理文化又恰好與動畫題材的民族性相連,成為中國動畫創作者們共同遵守和發揚的一種精神。
傳統動畫與新媒體藝術相結合產生的效果,如水與墨在宣紙上發生的交融互滲的奇妙變化一樣,會令彼此別開生面。它們碰撞出的火花是人們在藝術發展過程中的結晶,不論給人們的視覺沖擊或是讓人產生的心靈觸動,都是對藝術發展的無限突破的壯舉,給人類最直接的啟示。新媒體的發展不斷推動著整個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它必將會隨著科技進步成為穩定的發展趨勢。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