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桂
【摘 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讓人事半功倍,受益一生。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钡莱隽肆晳T培養的重要性。因此作為一名小學的教師,深深感到養成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是其學好數學的保證。結合自己多年實際教學,向大家淺談一下小學數學習慣的培養。
【關鍵詞】生活習慣;小學數學培養
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讓人事半功倍,受益一生。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钡莱隽肆晳T培養的重要性。因此作為一名小學的教師,深深感到養成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是其學好數學的保證。結合自己多年實際教學,向大家淺談一下小學數學習慣的培養。
一、小學數學習慣培養的重要性
1.《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在小學,使學生學好數學,培養起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笨梢?,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
2.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質的逐步養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開發學生個體潛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做到動力系統與情感系統,智慧系統與行為系統相整合,從而提高學生修養,完善學生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都具有終大的意義。
3.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育是什么?簡單地說,只須一句話,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狈彩菍W習成績好而且穩定的孩子,都是從小培養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大文學家巴金說過:孩子的成功教育從好習慣的培養開始。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最佳時期。我國小學數學教育家吳正憲曾說:“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讓學生養成好習慣!”孔子云:少年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這么多名人名言足以見得,習慣對人的一生影響之大萬萬不可忽視。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是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小學階段是一個人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二、小學數學習慣培養的途徑。
1.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習慣的思想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首先思想上要重視良好數學習慣的重要性。思想上一定要清晰地認識到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不僅對小學生練習、解題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而且有益于學生的一生。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的實際教學及生活中要密切聯系學生,用苦良心培養學生的良好數學思維習慣。例如在數學二年級上冊在數一數一課中,因為課中的問題是個開放性的問題,所以學生會根據自己對問題的理解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這顯示出了學生不同的學習個性。有的可能是1個1地數,數出15個1,列式為1+1+……+1=15;有的可能2個2個地數,數出7個2,再加1,列式為2+2+……+2+1=15;有的可能會3個3個地數,數出5個3,列式為3+3+……+3=15;等等。這時候,老師的重點就是要組織學生以小組進行匯報,在匯報的過程中一定注意培養學生仔細聽的好習慣,與此同時,及時針對匯報進行補充和糾正,給予表揚,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一過程都是要求老師們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聆聽,討論,匯報的良好數學學習習慣。
2.要培養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
專心聽講是學生在數學課上接受信息、獲取知識的基本保證。一方面教師在講課時要注意突出重點,善于捕捉學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問,啟發思維,引起興趣。另一方面要加強思想教育和進行常規訓練,注意提出明確的專心聽講的具體要求,逐條落實。上課專心聽講,包括兩方面的要求:一是認真聽教師講課并注意觀察教師的教具演示過程,板書內容,講課的動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師講課的內容。二是注意聽同學的發言,同學在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時,要注意聽,邊聽邊想,同學回答得對或不對,如果不對,錯在什么地方,如果讓自己回答,該怎樣說好。此外,還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這是學生“聽懂”數學課的關鍵。
反之,聽課的習慣不是學生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老師反復練習,及時提醒和評判。同時要不斷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激發學生聽課的興趣和主動參與意識,以建立起良好的聽課習慣。
3.要培養動腦多思的習慣
教師應創造條件,充分利用一切機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精力集中、專心聽講、勇于鉆研、肯于動腦、大膽發言并逐步養成習慣。其做法是:①激疑啟思法。教師要抓住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善于提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使其產生探索求知,解決問題的積極要求。②情境激勵法。從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特點出發,根據新授知識的需要,精心設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們進一步探索問題的能力,培養其良好的鉆研動腦習慣。③操作悟理法。在數學教學中,結合教學的重點或難點,教師一方面應利用形象的直觀教具進行演示,另一方面應充分讓學生有操作的機會,使學生通過實際操作,領悟算理,同時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4.要培養學生認真閱讀的好習慣
培養學生閱讀課本的習慣,首先,根據不同的年級采取不同的方法,要求學生認真仔細地讀課本。其次,要培養學生根據題意獨立閱讀課本的習慣。有些學生常依賴教師讀題和提示,這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再次,要求學生養成課前和課后閱讀的好習慣。學生在讀課本時教師一定要要求學生做到“三動”即動腦、動筆和動嘴。讀題時要讓學生積極的動腦思考題目的關鍵部分,動筆圈畫出題目的關鍵詞語,動嘴讀出題目的主要條件和問題,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題目意義的理解。除了指導學生讀課本外,還要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在閱讀課外書的同時,發現課外書中以及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5.要培養完成作業的習慣
培養學生細心的作業習慣,首先要求要具體明確。作業要求學生做到認真、準確、完整。其次要樹立作業榜樣。在作業前,有意識地把做得好的作業展示給學生,使學生產生向典型看齊的向上心理。還要及時反饋、認真糾錯。
6.要參與合作習慣的培養
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每個學生都應積極參與,與人合作。①啟做議練。即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進而帶著問題去動手操作,組織討論,發表意見,進行練習,以達到鞏固的目的。②點化自學。通過教師點撥,學生自學,把舊知識和新知識聯系起來,加以遷移運用,深化提高。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各種手段培養學生聽課、讀書、驗算、總結、質疑、書寫規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優化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率,為確保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桂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