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培群(汕頭市標準化協會,廣東 汕頭 515031)
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
林培群
(汕頭市標準化協會,廣東汕頭515031)
摘要: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信息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并且逐漸滲入到企業社會的方方面面,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平穩快速地增長。隨著企業信息技術發展的不斷深入,制定并施行相應的標準和規則勢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從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發展的意義、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入手,進行了相關研究,并對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發展的趨勢進行了探討和總結。
關鍵詞: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發展現狀;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迅速并逐步滲入到企業的方方面面,是促進企業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企業信息技術要想長遠健康地發展,需要制定并施行相應的標準和規則使其標準化。企業信息技術的標準化是指在信息技術的研發與利用等過程中,針對信息技術的開發、產品的生產、信息系統的運行等,制定并施行相應的規則和標準,以此來管理企業的信息和技術,從而滿足企業需求,獲得最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企業信息技術的標準化發展是一個動態長期的循環過程,它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1.1能夠有效地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企業信息技術的標準化包括信息技術的開發、生產、應用和推廣,是一個具有產業化性質的動態循環過程。企業信息技術的標準化發展可以大大縮短信息產品的更新周期,提高生產效率,從而為企業節約更多的資源,減少研發經費的浪費,與此同時,對產品的質量要求更加規范,生產出來的產品進行質量和品質檢驗時有相應的標準可循,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更加可靠,為產品被廣泛的應用、企業經濟與社會效益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發展能夠有效地促進國民經濟平穩持續快速地發展,已成為當今社會生產力和競爭力的標志。
1.2能夠加快企業信息化的發展進程
企業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的標準化建設能夠大大提高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流通速度和質量,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這無疑會對企業產生良好的效益。企業的效益好了,將會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企業的建設和管理。作為企業正常運行的基礎、高速運行的保障,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必然會受到較高的重視,以此形成良性循環,企業信息化的發展進程得到快速提高。
1.3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由于全球化趨勢的加速,現今國際競爭的關鍵就在于綜合國力,而綜合國力的核心就是高新技術。企業信息技術的標準化發展能夠有效促進高新技術發展的產業化,只有當高新技術產品的標準得到世界的認可成為世界標準時,才會掌握該高新技術產品競爭領域的主導權和領導權,從而轉化為相當可觀的經濟利益,取得相應的生存空間。因此,隨著國際化競爭的加劇,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已不只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已經成為國家之間的競爭,所以,一個國家的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在某種程度上該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我國企業開展的信息技術標準化工作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卻比較快,在成立信息技術歸屬管理機構、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工作、國際化工作、組織學術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進展,具體歸納如下:
(1)成立信息技術歸屬管理機構。我國成立的第一個信息技術歸屬管理機構是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時間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紀初期,該組織已經有十七個分支組委會,十個工作組,共管理五百六十二項國家標準,三百三十二項計劃項目,利用有限的人力和資源在企業信息技術領域開展了多項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的發展。
(2)開展了大量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方面的工作。近年來,我國企業信息技術單位采用國內外先進的標準已經制定了一千多項企業信息技術標準,覆蓋了企業信息技術的各個領域,初步形成了相對完善的企業信息技術標準系統。與此同時,我國信息技術標準化單位對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嚴密跟蹤、調查和研究,并制定了相關標準,用以推動我國企業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更新。
(3)標準國際化的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在多個領域比如公共信息導向領域等的先進技術和實際參與能力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我國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工作雖然碩果累累,但也存在很多問題:
(1)企業領導不夠重視。很多領導對該項工作的認識不足,認為沒有必要開展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工作,這就使得開展該項工作的人力資源、技術資源和資金等得不到保障,導致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工作不能順利開展。
(2)企業信息技術資源不能共享。企業內部缺乏有效快捷的溝通和交流,信息和技術資源流通不暢,缺乏共享,對國內和國際產品的市場行情和走勢缺乏了解也就更無法預測,缺乏對較新的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和掌握的方式和手段。
(3)對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的管理不足。部分企業太過強調進度,依賴人工,造車企業信息技術系統數據冗雜,無法高效快捷地實現共享,在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手段,熟悉業務的工作人員不足。
(4)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工作的宣傳和培訓力度薄弱。由此造成企業工作人員對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的了解不足,意識不到開展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工作的緊迫重要性,更談不上開展相關工作的積極和熱情,造成企業效益的損失。因此,企業領導要高度重視并有效地促進信息技術標準化工作的開展和管理,加大宣傳、培訓和教育的力度,做到信息技術資源能夠高效快捷地共享,提高企業運營效益。
我國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發展的趨勢大概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3.1國際化
二十一世紀,國際貿易的發展,世界WTO組織的成立,都使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都呈現出國際化的趨勢。國際化已經是每個國家制定相關政策和決策的重要前提,因此,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發展的趨勢之一就是國際化。
3.2系統化
企業信息技術標準的系統化,有利于企業內外各種因素的相互協調、共同作用,使企業的運營狀態最佳,企業的收入和效益最高。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主要包括信息技術系統的內容標準化、結構層次標準化、系統功能標準化等多個方面。
3.3超前化
企業信息技術包括信息技術的研究、產品的設計、生產和信息技術與產品的管理等等許多方面,企業信息技術的標準化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奠基者和鋪路石,必須走在前面,強調超前性的趨勢。只有這樣,才能及時地發現企業信息技術系統化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人力、物力資源的不足,避免返工,實現信息技術的應用目標。
3.4柔性化
企業信息技術的發展比較活躍,發展的速度很快,更新的速度也很快。這就要求企業在制定和施行信息技術的標準時,既要遵從相關標準的要求,又要留有余地,不能太過死板,敢于在適當的時候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和傳統標準的限制,,使企業信息技術的標準化朝著柔性化的方向健康發展,使企業信息技術的標準具有較高的可塑性與應變能力,在適當的時候還要對企業信息技術的標準進行修訂和擴充。
企業信息技術標準化的發展是一個動態循環的過程,包含制定標準、發布標準、執行標準、監督執行標準、修訂擴充標準等諸多內容的循環往復。而標準又在循環往復的過程中不斷得到補充和提升,從而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帶來更大的利益。因此,企業領導要高度重視并有效地促進信息技術標準化工作的開展和管理,加大宣傳、培訓和教育的力度,遵循國際化、系統化、超前化和柔性化的發展趨勢,使企業信息技術資源能夠高效快捷地得到共享,從而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服務。
參考文獻:
[1]劉玲玲,劉福才.淺談企業信息標準化[J].科技資訊, 2008(23).
[2]周士偉.信息標準化是企業信息系統建設的基礎[J].2008年電力信息化高級論壇論文集,2008.
[3]王麗傳.企業信息技術應用中的標準體系框架研究[J].機械工業標準化與質量,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