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君
撫順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體檢科,遼寧撫順 113006
結核病是一種嚴重的傳染性疾病,會給人類的健康和生存帶來嚴重威脅,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高度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全球范圍內共有22個結核疾病高負擔國家,中國就是其中之一。現階段,中國結核疾病流行情況仍然很嚴重。結核疾病患者人數眾多,在世界范圍內位居第二,同時還屬于高耐藥國家。近年來,我國對于結核疾病治療控制工作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將結合疾病控制納入國家疾病控制工作的重要內容[1]。
雖然很早之前就已經發現一些治療結核疾病的有效藥物,很多抗結核藥物相繼誕生,但是,社會發展至今,結核疾病仍然無法得到良好控制,部分國家和區域的結核病疫情甚至更加嚴重,這也促使各國對于結核疾病的預防控制策略更加重視,希望可以通過加強相關研究,制定出科學有效的結核疾病預防控制方案,有效控制結核病疫情。
大部分國家和區域在日常的結合疾病控制過程中未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大部分時候會發生很多失敗病例,患者出現耐藥現象,病情出現復發或者存在很多慢性傳染源。有相關調查表明,造成結合疾病治療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是因為患者沒有謹遵醫囑進行科學用藥,并接受完整的治療工作。所以,要想促進結核疾病治療有效性的提高,就必須要高度重視患者的用藥問題,避免其不能根據預定計劃進行科學用藥治療。60年代開始,不同國家開始致力于研究患者的不規律用藥問題,并積極尋找解決渠道,希望能通過解決患者的用藥問題促進結核疾病治療效果的提高[2]。1958年,有研究針對初次治療失敗的患者使用鏈霉素進行注射治療,并采用毗嗓酞胺與環絲氨酸開展口服治療,發現以上藥物存在一些毒副作用,同時還可能會因為藥物使用劑量過大或使用方法不當造成急性中毒,所以,患者必須要每天到化療中心接受用藥指導治療。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保證患者藥物使用的規范性,避免藥物使用不當的問題,同時,能夠實時觀察患者用藥過程中的具體臨床反應。之后,Wallace Fox提出了“將監督用藥方法應用到日常治療管理工作中”的觀點,希望通過該方法解決患者用藥不規律的問題。經過大量的臨床治療實踐,臨床上提出全面監督下的不住院化學療法,要求患者必須選擇附近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由專業醫務人員負責對患者每一次的治療用藥過程進行全程監督管理,加入患者沒有根據協商的時間進行臨床治療,醫務人員應馬上采取相應方法進行補治[3]。
近幾年來,國內外越來越重視饑餓和疾病的化學療法研究,隨著研究進程的不斷深入,部分國家和區域開始嘗試對標準化療方案進行統一化處理,組織結核疾病患者在不住院的情況下參加群體化化學治療工作,針對初治涂片陽性肺結核患者,通過使用化學療法能夠取得95%的治愈率。開展群體化化學治療,尤其是采用直接面試化學療法,能夠從根本上促進治療管理方法的革新,安排專業醫務工作者負責對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監督管理,保證患者規律用藥[4]。20世紀70年代以后,國際防結核肺病聯合會((IUATLD)在貝寧、新加坡、中國香港、北京等地區進行了大量的群體化化學療法實踐工作,取得明顯的治療效果,證明了群體化化學療法的可行性。通過大量治療實踐,臨床上積累了很多治療結核疾病的寶貴經驗,為結核疾病組織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良好保障,者也是肺結核化學療法應用中的一次飛躍和進步。
1959年,美國防痛協會第一次建議將化學療法在臨床治療工作中進行廣泛應用,將其視為全國范圍內治療結核疾病的公共衛生措施。1961年,世界衛生組織第14屆大會提出,結核疾病的臨床治療是控制結核疾病的最關鍵方法。因為有效的結核治療能夠克服結核疾病的傳染性,將其轉變為無傳染性,避免無傳染性患者發展為有傳染性患者,采用化學療法對結核疾病患者實施臨床治療能夠發揮良好的預防控制作用。對化學療法進行推廣應用后,很多國家的結核疾病流行狀況得到了有效改善,很多地區的結核病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患病率也明顯降低,而且結核疾病感染情況也得到很好的緩解,逐年下降比已經超過20%。這表明,針對結核疾病患者,采用化學療法不但能夠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而且還能夠發揮顯著的疾病預防作用。因此,從流行病學角度上看,化學療法是一種公共衛生措施,對于控制結核疾病傳染源極為有效。
針對衛生系統方面,結核疾病的臨床診斷已經治療在大部分國家均已經被歸入一般衛生服務范圍。結核疾病衛生系統與普通衛生部門以及發展計劃框架之間存在不同聯系,但是根據不同國家的相關報告,結核疾病衛生系統與各部門的管理措施均保持良好一致性。多個國家正在全國范圍內對肺部健康實用方法進行推廣,并成立相應試點,肺部健康實用措施也已經成為很多國家的重要計劃內容。相當一部分國家對于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缺乏系統的計劃,對于人員配備需求也沒有進行科學的近期評估[5]。
對世界范圍內結核病例占據80%高比例的22個結核疾病負擔嚴重的國家進行研究分析,有14個國家目前正在促進公立部門以及私立部門的有效結合,希望通過協調兩者關系推動國家相關衛生保健工作的順利開展,引導衛生保健人員積極參與到結核疾病的管理控制過程中。此外。有7個國家已經開始在結核疾病管理控制工作中采用結核護理國際標準,以期推動該工作的持續進行。然而,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記錄以及報告表格得到有效推廣應用之前,還無法明確地對各種衛生保健人員在結核疾病的發現、診斷治療中所發揮的作用進行評價。
針對22個結核疾病高負擔國家,有13個國家已經實施了知識、態度、實踐調查,針對國家范圍內結核疾病患者對結核疾病臨床癥狀的了解情況以及對結核疾病主要預防措施的知曉情況進行了研究,其中某一國家對本國5425例結核疾病患者進行了知曉率調查,得到的具體結果如表1和表2所示。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相當一部分結核患者對于結核疾病的臨床癥狀并不是很了解,對結合結核疾病各項臨床癥狀的知曉率均比較低,同時,結核疾病患者對于結核疾病防治措施的知曉率也有待提高,大部分人只知道應該盡量避免接觸結核疾病患者,對其他預防方法的了解較少。目前,結核疾病相關宣傳工作以及社會動員工作對很多國家而言還屬于一個新領域,必須要給予高度重視,適當進行指導,并且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22個結核疾病高負擔國家中有20個報告表明,社會開始參與到結核護理工作中[6]。
表1 某國結核疾病臨床癥狀知曉率
表2 某國結核疾病預防措施知曉率
結核病是一種嚴重的傳染性疾病,會給人類的健康和生存帶來嚴重威脅,現階段,中國結合疾病流行情況仍然很嚴重,結核疾病病例位居世界第二,此外中國還是高耐藥國家執之一。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結核疾病治療控制工作,將結核疾病控制納入國家疾病控制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科學推廣和應用有效的結核疾病化學療法,提高臨床療效,并且不斷加強結核疾病相關知識宣傳,提高結核疾病臨床癥狀知曉率以及預防措施知曉率,有效控制結核疾病疫情。
[1]蔣華,吳代權.2005-2012年通道縣肺結核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11):16-17.
[2]鄧輝.涂陽控制政策對某市結核病患者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9):59-60.
[3]李欣娜,董延敏.蘭州市七里河區2008-2012年結核病防治現狀分析及對策[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4(1):125-126.
[4]周利.武漢市漢陽區流動人口結核病發病情況及轉歸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13(11):1343-1345.
[5]張丹,龐學文,王旭.流動人口結核病控制項目效果評估[J].中國防癆雜志,2012(4):237-240.
[6]徐文賢.嘉興市耐藥結核病人管治效果初步評價[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4(3):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