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教育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黑龍江省教育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
教育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作為重點任務貫徹到國民教育全過程”,這是我們黨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全局高度做出的重大部署,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為“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又稱為“雙創”戰略,與“一帶一路”戰略相得益彰,構成了我國新時期國內、國外兩大戰略布局。這一戰略的提出,既是立足新科技革命發展和經濟結構變革的戰略應對,也是立足科技資源物盡其用、人力資源人盡其才的現實考量;既有世界經濟發展放緩,國際市場需求減弱和競爭愈發激烈等國際外部因素,又有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發展環境“硬約束”加強的內部實際。同時,它是中華民族創新創業優秀文化和歷史的傳承延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的現實選擇。創新創業既能增強經濟內生動力,又能推進體制和機制改革,是改革開放的延續,所以,要對當前形勢有著清醒的認識,全省各級教育部門和高校要充分認識推進創新創業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統一思想,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作為高等學校的培養目標,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主動適應和引領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人才培養機制改革,以服務國家特別是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推動社會發展、經濟建設和科技進步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黑龍江省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省政府多次召開專題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相關事宜,并于2015年5月23日在東北林業大學召開了推進創新創業工作大會,出臺了《黑龍江省政府關于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若干意見》,將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列入高教強省二期規劃和高教綜合改革方案。省教育廳根據國務院、省政府部署和高校實際,制定了《黑龍江省教育廳關于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施方案》,逐條、逐項編制任務清單,以推進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主線,以構建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為載體,以完善條件和政策保障為支撐,全面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努力營造創新創業良好氛圍,充分發揮我省高校資源優勢,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積極推進高校創新創業工作。
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作為衡量高校辦學水平、考核高校領導班子的重要指標,納入高校教育教學評估指標體系和學科評估指標體系,從而推動高校落實創新創業教育主體責任,把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納入改革發展重要議事日程,結合實際制定本校的實施方案。各校將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多部門齊抓共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機制。
提高高校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緊扣培養目標,探索建立需求導向的學科專業結構和創業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類型結構調整新機制,促進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創業就業需求緊密結合,大力推進應用型本科建設,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和人才培養機制,鼓勵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深入實施系列“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充分開發、整合、利用好校內外資源,努力開展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國際合作、科教結合的協同育人新機制,吸引社會資源投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社會實踐,積極推進校內校外協同育人、協同創新。
擴大高校自主權,以“大類招生”為牽引,打通一級學科或專業類下相近學科專業的基礎課程,開設跨學科專業的交叉課程,促進人才培養由學科專業單一型向多學科融合型轉變。在全省高校中普遍開設創業基礎課和創業指導課程,配齊配強專兼職教師隊伍,建立創新創業兼職導師庫。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項目列入我省高教綜合改革重點任務之一,立項建設30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項目,形成“融入式創業教育模式”等多種創業教育模式。
激發創新創業活力,遴選10所高校開展啟發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學方法改革試點,著力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進一步建立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探索將學生參與課題研究、項目實驗、創業實踐、創新實驗、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和自主創業等折算為學分。優先支持參與創業的大學生轉入相關專業學習。經學校評估,在校生休學創業學籍最多可保留8年。
繼續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進一步擴大項目覆蓋面,在以往每年支持400項基礎上擴展到1300項以上,同時積極促進項目落地轉化,每年轉化20項以上。大力開展創新創業第二課堂活動,舉辦或支持舉辦各級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業類大賽,主辦單位由教育部門擴展到其他政府部門、社會團體、行業企業,為大學生將奇思妙想轉化為現實產品提供舞臺、搭建平臺,通過大賽推動成果轉化、產教結合、自主學習、教學相長,實現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通過創業競賽、講座、論壇、培訓等形式,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意愿,引領更多大學生投入到創新創業的熱潮中。
從2015年開始,省教育廳將每年9月第3周設為我省“高校創客活動周”。根據大學生個性特點和創業需求,精心設計活動方案,廣泛開展國家和地方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措施、成效的宣傳,加強各類媒體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及時總結推廣各高校的經驗做法,樹立表彰大學生創新創業先進典型,積極倡導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樹立崇尚創新、創業致富的價值導向,大力培育企業家精神和創客文化,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全省高校蔚然成風。
在高教強省專項中安排大學生創新創業引導性資金,重點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等項目。要求高校在教學經費中設立創新創業教育專項,全省高校每年安排資金總額不低于2億元。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專項中拿出一定比例設立創新創業獎學金,鼓勵取得初創成果的大學生。
健全創新創業實踐平臺體系,依托哈爾濱理工大學創業園、黑龍江大學創業園、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創業園、東北石油大學科技園、東北農業大學科技園和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化產業園等大學科技園建設創業示范基地,重點建設一批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實習示范基地,引導各高校普遍設立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園,做合理的空間組織化示范,力爭三年內建設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1000個。所有高校教研資源和實驗設備向創業學生開放。鼓勵社會力量搭建在校大學生創業實踐平臺,積極協調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業園、企業等開展大學生創業項目對接。按照“互聯網+”理念,通過市場化方式構建一批創新與創業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孵化與投資相結合的便利化、開放式眾創空間。
完善大學生創業指導服務中心,為自主創業大學生提供一站式服務,委托高校免費發放《就業創業證》。打造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信息網絡平臺,及時準確發布大學生就業創業統計數據。加大培訓力度,將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對各校分管領導、職能部門管理人員和任課教師進行多輪多層次分類培訓。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納入高校教學審核評估范圍,列入高校本專科教學質量年度報告和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歸根到底靠人才、靠創新、靠教育。我們將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深化教育改革,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張博zhangb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