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意識形態危機視閾下晚明知識女性反叛探議*

2015-04-18 11:47:58柳素平
江漢論壇 2015年10期

柳素平

一、前言

所謂官方意識形態, “就是統治者或統治集團信奉或者希望被統治對象認可和信奉的意識形態”①。在傳統社會,一般情況下,官方意識形態也表現為主流意識形態。才女與官方意識形態的關系,是指才女們的行為與官方意識形態對女性性別角色要求之間的關系。在中國古代,二者之間存在著這樣一個歷史傳統:多數女性才與德是兼容的,也就是說,女性接受教育,掌握知識、學問,并不與官方意識形態中對女性道德的要求相背離,甚至是一致的。從秦漢至宋,社會上大部分才女不僅很好地掌握并執行著女性的道德體系,而且發展至明代已經內化為自己的價值理念,不自覺地貫徹于她們的整個日常行為活動中。可以這樣說,從官方意識形態角度看,中國傳統社會女性的才與德是互相兼容并行不悖的。

但是,這種兼容不是無限的。傳統社會建立在男尊女卑的社會性別觀念上的婦德系統,長期以來是對女性的壓制和束縛,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它是反人性的。它雖然有利于穩定統治秩序,但是不利于女性的成長和發展。知識本身具有增強人的敏銳性、提高人的反思能力的特點,隨著才女們知識存量的不斷積累,其理解思辨力、主觀能動能力也不斷提高,在一定社會條件的刺激下,那些聰明的、有著敏感自我意識的才學女性,就有可能反思自己的生活軌道和女性道德,要求擺脫壓制束縛狀態,以求能夠表達自己的個性和聲音,從而呈現出反叛行為。因此,歷朝歷代都不乏敢于反叛的才學女性,晚明尤為如此。一方面晚明社會商業、城市文化的繁榮發展,刺激了人的多種欲望,社會風氣呈現活潑多樣性,奢侈、越制在全社會范圍內都有發生,另一方面,非主流文化——左派心學——的普及,整個社會涌動著個性解放思潮,這一切都在沖擊著女性的心性,那些掌握一定知識和文化的女性中,部分自我個性意識敏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強的才女,開始反觀傳統女性社會角色,對現存官方意識形態對女性處事、行為、生活各方面的壓抑表現出不滿,在才學觀、婚姻觀方面,在對待不公命運、對待青樓才妓態度方面,在性感肢體語言的文學表達方面,都表現了逾越官方主流意識形態的反叛行為。

二、遵從到內化:明中期之前才女行為與官方意識形態趨合之態

中國古代家國一體、父權制的社會架構,形成了中國女性的一個歷史傳統,即女性才與德是兼容的,也就是說,女性接受教育,掌握知識、學問、文化,并不與官方意識形態中對女性道德的要求相背離,甚至是一致的。

一方面,女性讀書認知,有利于對女德、女教書的準確理解和深刻把握,以能夠嚴格遵守,并且在出嫁后能夠以母親的姿態,教育影響女兒、兒媳、孫侄輩女性遵守。中國古代女子教育,在受教年齡上雖然與男性差別不大,“男子八歲即入小學,女子十年而聽姆教”②,但教育內容和教育目的大相徑庭,男性接受的是各種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以利于今后走向社會參加社會生產和社會管理;女性則以女教書為基本閱讀內容,其受教目的是為了避免“方當適人,而不漸訓誨,不聞婦禮,俱失容于它們,取恥家族”③。很明顯是為了明禮守教,做一個服務于男權社會的賢妻良母。所以,多數女性只能圍繞社會和家庭角色所設定的倫理、女工兩大主題獲得教育。

另一方面,才學女性多出于文化之家,以詩禮傳家,有著嚴格的家教修養,恪守女性本分是家庭教養的要求。在家國同構的父權帝制社會,家的意識形態也即國的意識形態,國的意識形態表現為官方意識形態,它通過社會教化橫向傳遞至社會底層,通過宗族關系、家庭族規教養熏陶,縱向深入到各級社會成員身上發生作用。 “天下之治在風俗,風俗之正在齊家,齊家之道當自婦人始。”④足不出戶的才媛閨秀恪守禮教傳統自然多植根于家族家規訓教的諸種內部機制中,與家族的意識形態要求相一致。作為理想的女性道德力量之源,在歷代家庭的訓戒中,充盈著對家內女性的禮教教育,著名的 《顏氏家訓》、 《太公家教》、 《涑水家訓》、 《朱子家禮》都體現了 “修正閨門” “閨門敦睦”的女性道德教化。

從社會文化角度講,在傳統社會,因為知識架構與權力分配密不可分,男性統治者壟斷著知識文化的定義權與修正權,維護著以男權為核心的、被標榜為正統主流的知識文化系統。對才學女性而言,她們只能被動地接受業以成型的知識體系,即便她們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識,也只是與主流文化處于同一個系統。掌握著主流文化話語權的文人仕宦,多半是主流意識形態——官方意識形態——的維護者、宣揚者,而處于同一種主流文化話語權的才女們,受相同的文化聲氣的影響,因而也多半會成為維護官方意識形態——嚴守婦德禮教的典范。

通過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文化人的影響,中國女性不自覺地形成了才與德兼容的歷史傳統,許多閨秀才媛成為貞嫻靜淑、柔順守節等婦德的恪守者,成為才學與官方意識形態對女性道德要求相結合的典范。一些才女不僅是婦德的遵從者、維護者,還是婦德的發展創造者。漢代著名才女、學問大家班昭,后人論及她, “若古班氏之淹通典籍,誠無害其為賢。而予以為茍能明事父母、舅姑之義,躬井臼織作之事,即才藝無聞,亦無失焉。”⑤她不僅身體力行,她還親自做 《女戒》,以垂范后世,教化女性。唐太宗長孫皇后則親作 《女則》,才華橫溢的宋若華、宋若昭姊妹撰 《女論語》,均成為影響廣泛、流傳深遠的女性教化作品。可以說女性才與德相兼容的傳統不斷流傳。

時至明代,由于宋代理學的發展與影響,以貞節觀為核心的禮教成為女性倫理道德準則,并且在朝廷—地方—鄉里三位一體的教化宣揚下,女性完成了才與德的內化統一。明政府 “建立了一個自上而下、環環相扣的女性教化體系,朝廷—地方官員—鄉里宗族實現了教化—引導—督促的過程,并從宏觀倡導到微觀落實。明代女性在這種權力系統下深受影響,對貞節觀念有一個自外向內逐步認識、接受、吸納的過程,最終內化為自覺認識,轉化為衡量自己行為的一個準則、尺度。明代女性在教化過程中,并非只接納、吸收禮教的貞節觀念,儒家思想的精髓——忠孝節義、仁義禮智,也一并接受,并在適當的時機和場合展示出來”; “長期以來局限于統治階級內部的精英思想文化真正推廣到社會底層”⑥,加之明成祖仁孝皇后撰寫 《內訓》,溫璜之母陸氏著 《溫氏母訓》,才女以自身做典范,繼續發展完善女性道德體系,禮法觀念不僅滲入到通都大邑鄉村僻壤的普通女性身上,也在飽讀詩書的才女那里產生重大影響,內化為她們的內心信條、行為準則。如桐城方氏一門五名才媛 (方維儀、方孟式、方維則、吳令儀、吳令則)以詩畫書法聞名,皆年輕喪夫,同在“清芬閣”守志, “以文史當織紝”;明末嘉定侯府三媳(夏淑吉、姚媯愈、盛蘊貞)皆有詩集留世,她們或廿一而寡,或翁、夫殉難,或未嫁而夫死,皆一起避難守志,之后出家,以切磋詩詞度過余生。這些自覺遵守婦德禮教的才女,是女性才德合一的典型代表。

因此可以看出,從秦漢至明清,才女不僅很好地掌握并執行著女性的道德體系,而且經歷著遵守到內化的歷史過程,自宋至明逐漸內化為女性自身的價值理念,不自覺地貫徹到她們的整個日常行為活動中,形成女性才與德之間,也即才學女性與官方意識形態要求之間的兼容統一。

三、才與德的分離:明末才學女性對官方意識形態的反叛

女性才德兼容的歷史傳統,并非是無限制的,也并非在所有才學女性身上都會發生。因為婦德女教系統的壓抑束縛、反自然人性的性質,因為知識自身的魅力,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那些有著敏感個性意識的才女們,就會出現與官方意識形態要求相悖離的反叛行為。

這種行為歷代皆有。先秦以前,中國尚未形成系統的婦女道德標準,暫且不論。兩漢是儒家正統婦德觀的形成時期,男尊女卑、女性服從男性、婦女貞節柔順的觀念在許多書籍中被強調。與此同時,王昭君的傲骨與灑脫,卓文君的再嫁與私奔,蔡文姬的三嫁再婚,與官方意識形態對女性的要求形成鮮明對比;魏晉南北朝雖然儒學式微,此時期主流意識形態依然保持著傳統的婦女道德觀,但動蕩而崇尚個性的社會現實使得才女們對男女有別、三從四德的婦女觀念比較淡漠,此時女性才與德的疏離更遠。“聰慧弘雅,博覽記籍”的鐘琰并沒有遵守 “從子”之德,而是反對兒子為女兒挑選的夫婿,認為此人雖有才學,卻一副短命相。才女謝道韞對待平庸的丈夫,也不是柔順從之,而發出 “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⑦的憤怨。許多女性還敢于拋頭露面參加多種社會活動,不避諱男女有別,與男性大膽交往,追求率真自然的婚戀情愛,不以再嫁、離婚為非。唐代武則天、上官婉兒在大唐重臣一片“牝雞司晨、天下大亂”反對聲中,上演了女子參政議政治理國家的歷史劇,挑戰了男權的極限,是對主流意識形態下女性角色要求的公然反叛。即使在理學觀念漸入人心的兩宋,也出現過才女與官方意識形態要求不太相合的聲音。如張公雅之妻符氏,經常竊聽丈夫與士大夫談論,“退而品第其人物賢否,無不曲當”⑧,歐陽修之妻薛氏在仁宗曹皇后聽政期間, “進對明辨,自是每入輒被顧問,遇事陰有所補”, “待班于廊下”⑨。

至明末,才女反叛現象由個案特例演變為屢見不鮮。此時才學女性群體的蓬勃成長,形成一種規模效應,群體間相同聲氣與思想觀念的互相傳遞,使得一些理解力較強、洞察力敏銳的才女,在長期的沉默壓抑中自我主體意識開始朦朧蘇醒,萌生了表達自己聲音的欲望。涌現出眾多女性打破閨閣局限,走出家門,著述刊集,售賣字畫,做閨塾師,甚至與男性詩人文字往來,參與政事戰爭等。她們中的部分人還敢于挑戰束縛自身的禮教,關注生命價值,追求幸福生活,反抗不公命運,在很多方面表現出了對傳統婦德的反叛與背離。

首先,表現在對傳統婚姻觀的反叛。傳統的婚姻、貞節觀中,女性只能遵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恪守三從四德,無絲毫主動性可言。此時一些才女不惜違反當時社會的秩序、規則,追求自身幸福。她們敢于沖破禮教藩籬,或大膽追求真情真愛,自主擇婚;或夫死再嫁,從傳統的貞節觀中突圍。濟南女子瑯玕在一首題壁詩的序中說: “妾家齊右,歡是吳儂。玉樹其人,紅葉贈我。既見君子,信綠綺之可媒。我思古人,愿紅拂以為友。佳人久嗟薄命,好緣肯俟來生。苦海斯離,多露勿畏。寶馬踏來剛半夜,老昆侖焉所用之。彩鸞飛去向天邊,莽吒利從茲逝矣。”⑩直言不諱地道出自己與心上人紅葉傳愛的戀情,甚至發出 “愿向天涯情死”的熱烈追求,表現了一種敢于主動尋覓幸福的婚姻觀。江蘇江都人徐珠淵,母親想選一門富家嫁女兒,徐珠淵回絕曰: “兒愿得侍文人,為東坡之朝云足矣,不愿富貴也。”?最終以出嫁大文人侍讀施閏章 (1619—1683)得償夙愿。而對于節烈觀,也有一些才女漠然視之。 《萬歷野獲編》中收錄了徐安生的詩句,徐安生 “美慧多藝”,但 “性頗蕩,曾嫁武林邵氏,以失行見逐,遂恣為非禮”?,對于貞節修行,不僅女詩人自己不以為然,男性作者也因 “其才情實可念”而忽略其“品行”為之傳錄記載。蘇州葉文、揚州葉齊,一個善畫能詞,一個精通詩文。葉文初適嚴某,偶識云間許譽卿,二人往來甚久,后又歸武陵張繡虎,幾次易嫁,并不為貞節觀所拘;葉齊先嫁吳爾高,又為清兵所虜,賣于京師趙春臺,四年后才得以與夫君團圓,她和丈夫均不計其失節行為,之后 “伉儷愈篤”。晚明的這些才女,敢于蔑視禮教教條,張揚自由個性,追求幸福婚姻,實屬可貴。

其次,表現為才學觀的傳統突破。晚明,一部分女性不再將才學止于婦德的門檻,廣博閱讀,創作詩詞,并通過刊刻作品詩集,芳名留存。從表面看這是一種渴望實現自我價值和被外界了解的社會表達,深處分析,則是女性聲音的主動性外傳,她們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書寫自己的生活、愿望和情感,并通過出版將之傳遞出去。據 《蓮坡詩話》,毛西河編選 《浙江閨秀詩》,王端淑的詩未入選,王端淑很不甘心,寄詩毛西河曰: “王嬙未必無顏色,怎奈毛君下筆何?”?她嫻熟地運用歷史典故,將二人的姓糅合進來,巧妙地表達了對自己作品的自信和詩集不被錄入的不滿,最后毛西河特錄了王端淑的詩詞,二人后來還成了好朋友。錢塘才女毛媞,一生喜作詩,稱 “詩乃我神明為之,即我子矣”?,并要求父親為其詩集刊刻。項蘭貞臨歿前,作與夫君詩訣別,曰 “吾與塵世,他無所戀,惟云、露小詩,得附名閨秀后足矣”?。這里,女作者們都表現了要求刊刻作品、詩名遠揚的強烈愿望。由于觀念的更新,視野被打開,她們不再把自己定位在閨閣之內,不再羞于才美外顯,而是渴望著作流芳,是一種自我價值的觀照,體現了與傳統相背離的才女觀。

在學問內容方面,才女們的視野也較以前開闊,其中一部分人將視線轉移至國家大事、社會政治方面。顧若璞常于酒席間同兒媳丁如玉、親家張姒音論及天下大事,她的 《臥月稿》中多經世濟民之文,張姒音一篇 《討逆闖李自成檄》充盈著激烈的慷慨詞語?;王端淑詩篇 “鼎沸乾坤亂,金甌半已殘。旅興歸共主,草莽搏微官” (王端淑《吟紅集》,清刻本)滿懷憂國之情感;楊文儷所吟 “萬井泉俱竭,千村黍漸枯。……哪得甘霖降,一令民困蘇”?,哀嘆民生之多艱。這些曾僅屬于經生文人的詩詞豪情,現在都已流露于閨房才女的筆端,表明晚明部分才女們已經開始關注國家社會,開始對自己的社會角色重新定位。

第三,表現在對不公命運的公然反抗。傳統婦德觀念中,女性應該是被動的角色,在嫻靜貞淑忍辱負重中安于讓家庭男性安排自己的命運。晚明時期性別觀念的松動,喚醒了一些才女的人性追問,促動她們重新審視生活和自我,對于不公的命運,一反認命安貧、逆來順受的被動,有了傾訴和反抗意識。袁枚 《隨園詩話》卷11載: “予幼時,大母常為予言:大父旦釜公,性豪俠,與沈遹聲秀才交好。秀才中表楊大姑,有文君夜奔之事,托先祖為之道地。楊纖足,夜行不能逾溝。先祖助沈,為扶而過之。事發,藏匿余家。大姑纖腰美盼,吐屬嫻雅。大母亦憐愛之。母家訟于官。太守某惡其越禮,鬻與駐防旗下。大姑佯狂披發,自啖其溺。旗人不能容。沈暗遣人買歸,終為夫婦,生一女而亡。后閱 《香祖筆記》載此事,稱武林女子王倩玉者,蓋即楊氏,諱其姓為王也。其寄沈 《長相思》一曲云云。”楊倩玉,即楊琇,是杭州一帶比較有名的才女,著有文集 《遠山遺稿》,為了能和所愛的人在一起,不顧家庭的反對,不懼官府的彈壓,先于黑夜私奔,逃出家庭,然后佯裝瘋癲,騙過官府,最后贏得了美滿愛情。 《婦人集》中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松陵一個叫吳銀姊的女子,以詩歌傳情,與鄰邑的王生互相昵愛, “后事露,庭鞫,所供狀灑灑數千言,頗露致語。”?雖被訟為有失婦德,但吳銀姊不卑不亢,反用供狀,為自己的行為提供合理證據。供狀中有 “昔淡眉卓女,服縞素而奔相如,漢皇弗禁。紅拂張姬,著紫衣而歸李靖,楊相不追,古有是事,今亦宜然。蓋表放誕于閨房,寄清狂于螓黛矣”,文辭艷麗,用典準確,在當地引起轟動,在坊間爭相傳誦,反襯了晚明社會性別觀念的松動景象。

第四,表現為閨閣、青樓藩籬的打破。在傳統社會,娼妓被認為 “不祥穢物”?,嚴禁家庭女性與之接觸。晚明才女的反叛中更大膽的行為,就是一些才女突破了家庭園囿,大膽與名妓來往,青樓與閨閣的界限被打破。青樓與閨閣兩類女性,是婦德的恪守者和破壞者,居于傳統社會女性世界的兩極,本應是互相排斥的,在晚明時代出現了新的現象,就是閨閣才媛和名妓相互來往,這是家庭女性關照個體價值、反駁傳統婦德的一種可貴表現。陳素素是當時一名才艷名噪的歌女,先為萊陽姜仲子所嬖歡,后被豪家子攜歸廣陵。這樣一個女性,按一般常理,必為閨閣才媛所不齒,但其畫像卻得到當時許多閨閣才女的贊美,顧若璞的侄孫女顧姒有一首 《虞美人·題陳素素像》,稱贊她:“新妝仿佛凝西子,弱態應如此,除他誰更可同儔,卻又多才西子遜風流。”?不僅贊賞她的才,還贊賞她的美。名媛王端淑也不怕玷污良家女性身份,著 《秦樓月·題陳素素像》?一詞,顯示了她尊重才華而不拘婦德的非凡見識。當時有許多名媛與名妓結成友好的關系,互相贈詩來往。黃媛介在流落風塵之前與柳如是是閨中知己;蘇州才女徐媛、陸子卿都是上流文人之妻,她們和許多名妓、歌女來往,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這些才女眼中,名妓更多意義上是知識和才華的化身,而非家庭道德的叛逆者,閨閣才媛們不再從貞節的角度敵視青樓女性,而是將之看作為既有女性魅力又有文人儒雅的才女代表。

最后,表現為女性身體的直白性感描述。晚明才女們,不僅大膽與青樓女性來往,還有更 “叛逆”的行為,那就是,在自己的作品里直白地描寫女性的身體。如錢塘才女錢貞嘉在詞作中寫道:

《月籠沙 新犯曲》

纖手低籠寶鈿,銀紗微掩酥胸,舊時相見畫屏中。重向月光花影下,總是朦朧。

無語含嬌小立,多情蜜意難通,小樓獨自倚東風。夜夜夜深情淚滴,好夢成空。

《十六字令》

鴛被暖,橫陳白玉床。貪午睡,不識曉來霜。?

“酥胸”、 “橫陳”、 “低籠”,兩首詞中直白的性感肢體語言,表現了女詩人對自己身體之美的愛戀和自我主體意識的凸顯。另一個女性沈珮也在自己的詞中寫道: “遲遲日影穿窗罅,曉寒人在重薕下,臨鏡獨徘徊,低頭學畫眉,釵橫雙燕小蟬,鬢云縹緲,妝罷步閑階,海棠開未開?”?海棠花素有花中貴妃之稱,含有性感之暗喻,陸游 “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道出了海棠的美艷,女詞人敢于拿自身與海棠媲美,是一種自戀自愛的朦朧主體意識的再現。如果說金沙才女王朗 “昨夜睡濃兼好夢,一身春懶起還遲”?的詩句突破了閨房忌諱,徐安生 “雖云心緒縱橫,亂處君能整否”?的詞作大膽挑逗則更為露骨。湯顯祖 《牡丹亭》一書中不乏杜麗娘、柳夢梅的性愛情景,乃屬禁書,但當時 “數得閨閣知音”?,誦讀此書者,有馮小青、俞二娘、杭州女子、內江女子、揚州女子金鳳鈿、才女葉小鸞、黃淑素等等?。晚明一些才女們從對幸福愛情的渴望出發,進而發現了自身的容貌美和青春美,是松動的性別觀念觀照下的自我主體意識朦朧蘇醒的表現,也是對傳統婦德的大膽挑戰。

晚明特殊的社會環境下,促使部分才女萌生了一定程度的主體自覺意識,渴望被人了解,渴望表達自己的聲音,在這種愿望的觸動下,一些才女開始重新審視傳統角色,跳出傳統婦德的圈子,在婚姻觀、在學問態度上、在青樓閨閣間、在肢體語言方面上都有著反叛傳統的表現,于明帝國末世閃爍著熠熠的人性光輝。

四、危機與到固步:官方意識形態危機下才女反叛行為的歷史反思

如果說,在漢魏唐宋,才女有反叛行為尚可理解的話,那么明末出現的才女反叛行為就令人反思了。這是因為漢代是傳統婦德觀形成之初,魏晉時代主流意識形態的儒學出現式微,唐代社會風氣開放,宋代理學剛剛興起,這幾個時期均屬于傳統婦德觀的不穩定期,有個別才學女性出現反叛行為能夠理解,且她們也多僅僅是個別現象,對整體女性的婦德遵守影響不大。明代則不同,此時不僅女德禮教已內化為女性的自覺行動,而且朝廷建立了比任何時代都嚴密龐雜的女教系統,即使世風多變的晚明也沒有放松,這種情況下出現反傳統的才學女性值得深思。

晚明政府鑒于世風日下的嚴峻現實,加強了對女性的教育,上至皇帝朝廷、下至各級官員采用各種手段挽救女性風化。萬歷皇帝將 《內訓》、 《女戒》、 《女論語》、《女范捷錄》合刻為 《閨閣女四書》,親自作序并刊行天下;其妃子鄭貴妃,將民間的 《閨范圖說》加上十二個女子的事跡,為之制序,讓其伯父鄭承恩重刊,大量發行,意圖 “力挽狂瀾”于風化日下之時。對于寡婦守節,政府更是予以大張旗鼓獎勵表彰,不僅免除本家差役,還令各地每年匯總報告其事,著為規條,大者賜祠祀,次者亦樹牌。在地方上,官員利用學堂和聽訟,禁淫祠、禁止女性外出,保奏旌表建立貞烈祠,利用地方宗教、女性神廟、祠堂,利用、改造戲曲文學等多種措施教化女性,宣揚所謂正統的女性道德,甚至不惜采用打壓手段, “將禁淫祠、杜絕女性入庵作為整治女性風化和社會惡俗的重點”;同時又 “配合朝廷旌表節烈女性的政策,主動出資修建貞烈祠,撰寫詩詞歌賦、挽聯來頌揚女性的光輝事跡”?。

前文中已論證了明代女性將婦德內化為自己實踐行為的現實,且有政府及地方如此強化的典范影響和教育下,依然會出現才女反叛禮教的現象,不得不引人反思:作為知識和文化掌握者的才女,本應是主流意識形態——禮教的主要維護者,為何卻扮演了破壞者角色?晚明出現的部分才女反叛傳統現象,固然與當時社會的特殊環境息息相關,更與官方主流意識形態自身的危機態勢有關。

一種主流意識形態面臨危機表現為:失去魅力、號召力下降,徒具形式、脫離民意,無法解釋現實社會發生的種種問題,不能承擔慰藉人們心靈需要之重任,自上而下人們對它失去敬意而非真心信仰,等等。晚明時作為官方主流意識形態的程朱理學在民間被提倡個性解放的左派心學沖擊,道德風化力量減弱,已盡顯危機之態。

首先是皇帝帶頭違反禮教,怠于理政,專注于自己的愛好,把自己推上理學設定的 “勤政為民”好皇帝形象的對立面,對抗理學繁瑣陳舊、束縛人性的說教。程朱理學的核心本是維護帝王的專制集權,晚明幾位皇帝對禮教的冷漠,使得這一主流意識形態失去了精神依據;其次在官場,理學對官員的道德約束也失去效用,宦官當政、官紀松弛、監督失控,多數官吏并非真心維護中央集權、維護帝國意識形態,而是乘虛而入,或大肆斂財,或縱情聲色,走向禮教反面。崇禎時一位官員在奏疏中憤憤指出:“今之世局,何處非用錢之地?今之世人,有何官非愛錢之人?”?再次是民間,越禮違制現象普遍存在,衣食住行上的奢靡享樂之風、價值觀念上的拜金重商主義,婦女羨慕婚姻自主,男人崇尚怡情適性,這些都顯現出與理學宣揚的尊禮尚儉、重義輕利、存理滅欲之思想的悖離;最后在輿論方面,自由著文、布衣議政、異言訛言風行,異于正統的戲曲、小說、雜文廣為傳播。 《西廂記》、 《牡丹亭》在婦女中的影響,遠遠超過了 《內訓》與 《列女傳》,以至于道學家們驚呼 “邪教橫流,艷篇滿目!”這一切與專制集權主義、與程朱理學不相和諧的因素,表明了晚明社會的程朱理學,在全國上下,成為一種徒具形式的擺設。當一種官方主流意識形態處于各層都不太相信、不愿遵守的狀態時,無疑宣告著它的危機的到來。

面對這樣一個瀕臨危機的主流意識形態,帝制專制政府并沒有打算修改的跡象,依然堅持固步自封狀態,不去發展完善它,而是自欺欺人、徒具形式地竭力維護。明帝國皇帝和官員在自己對禮教冷漠、違反的情況下,卻加大宣傳禮教、表彰典范,在民間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控制輿論、風化影響之作用。

在這樣的民意、風氣面前,作為文化掌握傳播者的士人及士人推獎下的才女不是去真心誠意地維護禮教綱常,而是 “禮順人情”、提倡自我主體價值。這種反叛行為,既有輿論依據,又合情合理。 “合則留,不合則去”一向是士人服務皇權的核心原則,面對危機四伏的主流意識形態,晚明一些士人已感覺到沒有維護的必要,進而影響了部分才女不愿再做遵禮守節的典范,出現反叛行為。

但需要指出的是,晚明僅限部分才女表現出對傳統的反叛,因而晚明性別觀念的松動,并沒有提升至尊重女性的獨立人格的性別立場上,達成性別平等的理念自覺。部分才女的反禮教舉動,絲毫沒有改變女性依然依附于男性的社會現實。如孫康宜女士所言, “在個人層面上,一些女性在學問和文學的世界中,獲得了與男性平等的地位,但在體制層面上則恰恰相反,對女性作家的推崇,反而強化了社會性別區分即 ‘男女有別’這一前提”?。

注釋:

① 白文剛: 《應變與困境:清末新政時期的意識形態控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頁。

② 文皇后: 《皇后內訓》,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頁。

③ 班昭: 《女戒》,見成曉軍主編: 《慈母家訓》,重慶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頁。

④⑤ 藍鼎元: 《女學自序》, 《鹿洲全集》,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604、603頁。

⑥? 趙秀麗: 《明代社會的女性教化體系》,見吳琦主編:《明清地方力量與地方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96、309—310頁。

⑦ 劉義慶: 《世說新語》,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頁。

⑧ 陳襄: 《古靈集》,見 《陳襄文化文集》,福建省紀念陳襄暨陳氏首屆源流研討會籌委會2000年刊行,第165頁。

⑨ 蘇轍: 《歐陽文忠夫人薛氏墓志銘》,見郭預衡主編 《唐宋八大家文集·蘇轍文》,人民日報出版社1997年版,第335頁。

⑩??? 陳維崧: 《婦人集》,六藝書局1931年版,第23、11—12、22、7 頁。

? 潘煥龍: 《臥園詩話》,高洪鈞等整理點校: 《明清遺書五種》,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頁。

?? 沈德符: 《萬歷野獲編》,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598頁。

?? 轉引自曾迺敦: 《中國女詞人》,上海女子書店1935年版,第162、162頁。

???? 徐樹敏、錢岳: 《眾香詞》,影康熙昆陵董氏誦芬樓本,大東書局1934年版,第34—35、39、10、11頁。

? 錢謙益: 《列朝詩集小傳》,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53頁。

? 楊文儷: 《夏旱》,見 《孫夫人集》,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嘉惠堂丁氏刊本,4—a頁。

? 史搢臣: 《愿體集》,陳宏謀: 《教女遺規》卷下,轉引自吳琦主編: 《明清地方力量與地方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321頁。

? 蟲天子: 《香艷叢書》,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頁。

? 謝雍君: 《“閨閣中多有解人”——牡丹亭與明清女讀者》, 《溫州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 談遷: 《國榷》卷97,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 高彥頤: 《閨塾師》,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国产美女91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 精品欧美视频| 精品国产女同疯狂摩擦2|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色网在线视频| 亚洲无码A视频在线|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日韩| 丰满的熟女一区二区三区l|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午夜| 中文字幕 91|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成人在线欧美|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中文字幕av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欧美人人干|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大香伊人久久|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91欧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 欧美精品v| 女人18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黄色福利在线| 91精品国产91欠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区| 欧美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视|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在线| 欧美激情福利|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在线免费观看AV| 任我操在线视频|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 992Tv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夜色91| h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动态图| 啪啪永久免费av| 思思99热精品在线|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久久精品丝袜|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99在线国产| 97se亚洲| 成人欧美日韩| 青青网在线国产|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精品91在线| 欧美中文一区|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农村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日韩av手机在线|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