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魯迅小說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話語修辭*

2015-04-18 11:47:58許祖華
江漢論壇 2015年10期
關鍵詞:小說心理活動

許祖華

茅盾在談中國現代小說的時候曾經很肯定地說,中國現代小說與中國傳統小說一個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對人物心理描繪的 “精微”。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認為,分析魯迅小說描寫人物心理的話語修辭,就不僅具有修辭學與美學的意義,而且還具有透視魯迅小說 “現代性”特征的意義。這正是本文分析魯迅小說描寫人物心理的話語修辭的原因。

一、描寫人物心理的話語與人物形象的塑造

魯迅小說描寫人物心理活動十分重視人物的知識背景、性格特征及所處的具體環境,所使用的話語,具有凸顯人物的性格及精神特質的直接的功能,因此,這些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話語,雖然在本質上也是作者的 “獨白”,但卻成為了人物自身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作者從另一個角度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顯明的思想意義與審美價值。如 《一件小事》中對 “我”的心理活動的描寫: “我想,我眼見你慢慢倒地,怎么會摔壞呢,裝腔作勢罷了,這真可憎惡。車夫多事,也正是自討苦吃,現在你自己想法去。”這段關于 “我”的心理活動的描寫,是完全符合人物作為一個現代知識分子的身份與知識背景的,并突出了作為一個現代知識分子心理活動的基本理路,即 “我想”,并不是胡思亂想,而是基于理性的 “想”,基于在現場對剛剛發生的事情觀察的 “想”,加之, “我”對自己觀察的事實及所得出的結論又很確定和自信,因此,“我想”這段話語之間的邏輯關系很清晰,語句完整且語法規范,并使用了 “裝腔作勢”、 “憎惡”等書面詞語,符合一個知識分子的特征。同時,整段話語的語氣急促,透出不耐煩的味道,符合“我”急于要 “走”的心理特征和在特定環境下的思想與情感傾向:責備車夫多事, “憎惡”老婦人多怪。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有的例子不僅有效地凸顯了作為知識分子這一類人物的用語特點及話語構成的特點并與話語出現的環境相吻合,而且,從心理活動的層面揭示了作為啟蒙者的現代知識分子思考問題的思想特點及情感傾向。如 《故鄉》中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這段話語: “我想: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后輩還是一氣,宏兒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這是一段由一個轉折復句構成的話語。這段話語使用一個轉折復句,不僅體現了 “我”作為現代知識分子的身份,而且也體現了作為現代知識分子的 “我”思考問題時的特點及情感傾向。就 “我”思考問題的特點來看,這個特點就是, “我想”問題不是跟著感覺走,而是依據理性進行判斷,從各種現象來把握其本質, “我”之所以認為我與閏土是 “隔絕”的,是因為閏土叫我“老爺”的現象提供的依據, “我”也正是從這種現象中發現了一個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 “我”與閏土的 “隔絕”,并不僅僅是身份的隔絕,更是精神與價值觀的隔絕;同樣, “我”之所以認為“宏兒”想念 “水生”表明了他們并不 “隔絕”,也是從現象發現的本質。而我之所以能如此思考問題,是因為 “我”是一個現代知識分子,有著現代知識分子清醒的理性意識。從情感傾向上看,“我”對與閏土的 “隔絕”是悲哀的,也是絕望的,而對我們的后輩的并不 “隔絕”卻是十分欣慰的,也是十分樂觀的。不僅如此,使用這樣一個轉折復句描寫 “我”的心理活動,在話語構成方面也很有效地揭示了 “我”的思想與情感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從 “絕望” (即第一個句子所寄予的“我”對與閏土 “隔絕”的絕望)到 “希望” (即第二句所表達的 “我”對后輩的希望)。同時,這段由一個轉折復句構成的話語,還直接地揭示了作為現代知識分子的 “我”的 “反省”。

同樣寫現代知識分子,對于那些表面道貌岸然,卻滿腹男盜女娼的所謂現代知識分子,魯迅小說在描寫這些人的心理活動時雖然所采用的話語修辭是暗藏 “機鋒”,即諷刺性 “情態”的話語修辭,但其話語構成也同樣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與知識背景。如 《高老夫子》中描寫高老夫子的心理活動的這段話語: “他煩躁愁苦著,從繁亂的心緒中,又涌出許多片斷的思想來;上堂的姿勢應該威嚴,額角的疤痕總該遮住,教科書要讀得慢,看學生要大方。”這段話語不僅尖刻地諷刺了 “這個宵小無賴的虛偽性”①,也完全符合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與知識背景。正因為他 “虛偽”,他 “想”,而且是很想看女學生,但又要在表面上顯得 “威嚴”、正經,所以,整段話語的內容都直呈他的虛偽,但構成整段話語的語句,尤其是描寫 “這個宵小無賴”想要的、應該的三個句子,卻與 “這個宵小無賴”“想”要的 “表面”一樣規整、均勻、正經;正因為他也是一個現代知識分子但又是一個好 “國粹”的文人,所以,整段話語中所使用的詞語完全是書面語,盡管描寫的是他 “繁亂的心緒”,但語勢卻平緩、從容。這樣的話語修辭完全符合他的知識結構——懂一點外國文學 (不然他何以依據俄國大文豪高爾基的名字為自己改名為 “高爾礎”),又傾心“國粹”。

與之相比,在 《明天》這篇小說中對單四嫂子的心理刻畫,則使用的是另一類話語: “單四嫂子知道不妙,暗暗叫一聲 ‘阿呀!’心里計算:怎么好?只有去診何小仙這一條路了。”在這段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話語中,不僅語句短小,充滿了 “感覺”性,不帶任何理性色彩,而且還使用了口頭語,不僅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話語中使用了口頭語,如 “診何小仙” (相當于現在我們常說的 “看醫生”),而且作者的描寫性話語中也使用了口頭語,如 “心里計算”等,如此的話語修辭,也就直接切合了人物的身份,也與小說中反復交代的單四嫂子是一個 “粗笨女人”的敘述相吻合,同時,也與單四嫂子因兒子病狀越來越嚴重的現實狀況相吻合,或者說,正是因為兒子的病狀越來越嚴重,所以,作為一個 “粗笨女人”的單四嫂子她只能慌不擇詞地如此 “想”。

二、描寫人物 “意識流”話語的現代特征

如果說,在魯迅的小說中,描寫人物的外在特征的話語,往往較為充分地體現了魯迅小說民族化的風采的話②,那么,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話語,則往往較為集中地體現了魯迅小說現代化的特征,其中,最能體現魯迅小說描寫人物心理的現代特征的話語,是那些具有十分明顯的 “意識流”特點的話語。這類話語,不限于人物的身份,但也同樣切合人物的知識背景與心理活動的環境,并也從一個具體的層面彰顯了魯迅小說的現代特征,如下面兩段話語:

“女人,女人!……”他想。

“……和尚動得……女人,女人!……女人!”他又想。 (《阿Q正傳》)

雋了秀才,上省去鄉試,一徑聯捷上去,……紳士們既然千方百計的來攀親,人們又都像看見神明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輕薄,發昏,……趕走了租住在自己破宅門里的雜姓——那是不勞說趕,自己就搬的,——屋宇全新了,門口是旗桿和匾額,……要清高可以做京官,否則不如謀外放。 (《白光》)

這兩段話語,一段是描寫打工者阿Q這個人物心理活動的話語,一段是描寫舊式讀書人陳士成心理活動的話語。這兩段話語雖然與上面所分析過的魯迅小說中描寫人物心理的話語修辭在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精神狀態等功能方面有十分一致的地方,但也存在著明顯的不同,這種不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

由于這兩段話語所描寫的人物不同,心理活動的內容不同,話語修辭的方式也不同,因此,其意味也不相同。如描寫阿Q心理活動的話語,就與描寫同屬于下層人的單四嫂子心理活動的話語完全不同。同樣,描寫陳士成的心理活動的話語,也與描寫同屬于知識分子的 “我”的話語不同。另一個方面的不同則是,前面兩段描寫現代知識分子 “我”及下層勞動者單四嫂子心理活動的話語,具有傳統的西方現實主義小說的特點,而這兩段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話語,則具有明顯的現代西方 “意識流”的特征。

就描寫阿Q心理活動的話語來看,阿Q雖然與單四嫂子一樣是一個目不識丁的打工者,完全沒有讀過書,但是描寫阿Q心理活動的話語卻與描寫單四嫂子的話語完全不同,描寫單四嫂子心理活動的話語雖然很短,但語句卻還完整,并一氣呵成,但描寫阿Q心理活動的話語不僅很短,甚至短到了不能再短,只有一個詞語,而且語句也不完整,并時斷時續。同樣,就描寫陳士成的心理活動的話語來看,陳士成雖然也是讀書人,但他畢竟不是現代知識分子,所以,描寫陳士成的話語較之前面描寫“我”的心理活動的話語,也完全不一樣。就句式來看,描寫現代知識分子 “我”的話語的句式完整且語法規范,單句與單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很清晰,采用的完全是現代漢語的句式構成,有的還使用了轉折復句,并充分地發揮了這種轉折復句的功能。如 《故鄉》中描寫 “我”的心理活動的話語,就使用了轉折復句,從句子轉折的功能來看,第二個句子的轉折不僅具有引導思想與情緒發展的功能,還有將 “我”留存于第一句中的絕望心緒,在第二句所寄予的 “希望”中進行一定程度化解的功能,有力地顯示了現代漢語這種轉折句式的藝術活力。而描寫陳士成這個舊式讀書人心理話語的句式,就不僅時斷時續,留存了好幾個省略號,而且還使用了“駢體文”常用的句式結構,如 “紳士們既然千方百計的來攀親,人們又都像看見神明似的敬畏”等。就詞語使用來看,描寫現代知識分子心理活動的話語,雖然也使用了如 “裝腔作勢”、 “憎惡”、“隔絕”等書面詞語,但這些書面語也是現代人常常使用的詞語,而描寫陳士成這個舊式讀書人的心理活動的話語,則不僅使用了很多舊式的 “專有詞語”和書面詞語,如 “雋”、 “鄉試”、 “京官”、“外放”等,而且還使用了一些文言詞語,如 “一徑聯捷”等。

當然,這里所引用的描寫阿Q及陳士成心理活動的話語與前面描寫單四嫂子及 “我”的心理活動的話語最具意味的不同,則是基于不同的創作原則所表現出來的不同。就描寫 “我”及單四嫂子的話語修辭的特點來看,這類話語修辭基本上是依據現實主義文學原則展開的修辭,完全符合現實主義文學 “真善美”統一的話語修辭原則;就描寫阿Q與陳士成心理活動的話語修辭來看,這類話語修辭則主要依據的是 “意識流”文學 (主要是小說)的特點展開的話語修辭。盡管兩種話語修辭,都具有從描寫人物心理的角度凸顯魯迅小說藝術方法的現代性特征的功能,但這種功能是不一樣的,這種不一樣主要表現在參照的尺度不同。就符合現實主義文學原則的話語修辭來看,它的現代性主要是在一維的比較中,即與中國傳統小說相比較中得到凸顯的, “這種凸顯”具有文學史的意義,是展示中國現代小說,包括魯迅小說如何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小說藝術傳統的一種重要方法;就符合意識流小說特點的話語修辭來看,它的現代性則是在兩維的比較中得到顯示的,這個兩維就是,一維是中國傳統小說,另一維則是外國小說,尤其是西方小說。 “這種顯示”,不僅具有文學史的意義,而且也具有比較文學的意義。由此也就可以說,后一個方面的話語修辭不僅包容度更大、涉及的問題更多,而且意義也更為深遠,所以當然也更值得分析。

從事實上看,如詹姆士·喬伊斯的小說 《尤利西斯》作為較為綜合地體現了西方意識流小說思想追求與藝術追求特征的小說,在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時候,出于意識流小說全新的藝術追求,在話語修辭方面,也采用了全新的話語修辭方式,這種全新的話語修辭就是使用不加任何標點符號的句子來構成話語,如小說的最后一章就以只分段落不加任何標點符號的話語構成方式描寫人物的內心獨白,即意識流,并且用了40余頁的篇幅,完全打破了有小說以來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話語修辭方式,以一種最新的方式,表現了最新的藝術追求 (這種最新追求的價值我們姑且懸置)。從藝術技巧與話語修辭的關系來看, “由于這種方法 (意識流的方式——引者注)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意識流’已成為了一種寫作技巧的名稱。”③既然意識流已經成為了一種寫作技巧的名稱,那么,充實這種寫作技巧名稱的內容,或者說,體現這種技巧的特殊性與創造性的方法不是別的,正是話語的修辭。

那么意識流小說的話語修辭的特點是什么呢?如果要概括可以如是說,那就是講究 “詞語聯想”及擯棄任何直接或間接、隱蔽或顯然的評議性詞語。而魯迅小說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話語修辭正具有這樣的特點。

魯迅的 《阿Q正傳》和 《白光》在基本屬性上當然不是意識流小說,但說其中有符合意識流小說藝術追求的內容卻是完全經受得起檢驗的,特別是在描寫人物心理活動方面,其意識流的特點更為明顯。就我上面所引用的描寫阿Q與陳士成的心理活動的兩段話語的特點來看,就是如此。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首先,從 “詞語聯想”的層面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兩段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詞語無論是從人物本身還是從閱讀的審美效果上講,都具有 “聯想”性,與 “意識流的手法中特別強調聯想”④的詞語使用特點十分吻合。從人物本身來講,所使用的詞語雖然都是較為平常的詞語,但這些詞語不僅是人物心理活動的直接呈現,而且還具有顯然的 “聯想”性,如描寫阿Q心理活動詞語“女人”,這個詞語作為一個名詞,它主要是指稱一個對象,但是在阿Q心里,這個名詞就不僅是指對象,也不僅是指具體的對象——吳媽這個女人,而且是指要與這個對象 “做什么”,用阿Q的話來說就是 “困覺”。所以,這樣一個詞語也就通過這種具有 “聯想”性的作用,很生動地揭示了阿Q的意識活動,而且是深藏于阿Q意識中的性意識的流動,所以,從其效果來看,這個詞語的使用,不僅在話語修辭的層面具有了意識流小說話語修辭的特點,而且在描寫內容方面也具有了與意識流小說一樣的內容。描寫陳士成心理活動的詞語 “一徑聯捷”雖然不具有描寫人物的潛意識,特別是性意識的作用和功能,但其 “詞語聯想”的功能仍然十分明顯。這個詞語是人物從 “雋了秀才,上省去鄉試”聯想而來的,所謂 “一徑聯捷”是陳士成聯想到 “鄉試”的結果,聯想到 “中舉人”甚至 “中進士”的詞語,很恰當地揭示了人物幻想的內容,而描寫人物的幻想,正是意識流小說著力追求的內容之一。從審美效果上講,這兩個詞語的后面雖然都使用了省略號,但是,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根據上下文,還是能讀出這兩個詞語后面指的是什么,而絕對不會將描寫阿Q心理活動的 “女人”一詞僅僅只作字面意義的理解,也不會將陳士成的 “一徑聯捷”解讀為 “旅途順利”。其次,從詞語的客觀性層面來看,這些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詞語,都不帶任何作者的情感或思想傾向,完全是根據人物自身意識流動的規律、特點采用的,魯迅不僅在這些詞語中完全隱蔽了自己的思想與情感傾向,如魯迅對人物諷刺與批判的思想傾向以及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情感傾向,而且也隱蔽了自己的語言風格特點,如魯迅一貫而突出的 “峭拔、幽默”的語言風格,在這兩段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話語中沒有絲毫的顯露,真正做到了意識流小說家喬伊斯所說的: “藝術家就像創造萬物的上帝一樣留在他的作品之中、之后、之前、之上,他是無形的,仿佛并不存在于作品之中,而是滿不在乎地在一旁修指甲。”⑤將自己對人物褒貶的傾向通過中性的詞語所構成的話語隱藏于 “無形”。

魯迅小說體現的這種意識流話語修辭的特點,不僅與中國傳統小說相異,而且也與西方小說不同。中國傳統小說最擅長的是人物行為與言語的描寫,即使要揭示人物的心理及其心理活動,也是通過人物的行為與言語來 “反映”,絕對不采用大段話語作靜態的描寫;即使在最可以、也最應該對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詳細描寫的情景之下,也往往放棄這樣的描寫仍一如既往地采用中國小說最經典的方式。如中國傳統小說最高成就的代表 《紅樓夢》對林黛玉臨終前的描寫就是如此。按說,這個時候的林黛玉得知了賈寶玉成親的消息,心里一定是五味雜陳,翻江倒海的,從藝術表現的角度說,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也是最適宜對林黛玉的心理活動展開洋洋灑灑描寫的機遇,但是,小說卻只寫了林黛玉的一個動作: “黛玉直聲叫道”;一句話: “寶玉,寶玉,你好……”西方小說雖然有描寫人物心理及其活動的傳統,這種傳統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積淀,到了19世紀更是發展到了一個十分完備的程度,特別是在批判現實主義小說與浪漫主義小說中,杰出地描寫人物心理及其活動的話語,更是俯拾即是, “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文學中的心理描寫”⑥。但這些話語在構成的過程中,所遵循的是理性原則,人物心理的活動無論多么豐富、奇特,變化、發展無論多么跌宕起伏,都有相應的邏輯線索可循,同時,也都十分注重作者的介入與評說等等。但是,意識流小說卻完全顛覆了這種理性原則,而主要遵循非理性的原則,同時,力圖避免作者在小說中直接出面對人物的精神活動品頭論足或說教,放手讓人物的意識自動地、真實地展現。如此的原則及其做法,當然也存在偏頗,但也為現代小說的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這種貢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這類小說強調描寫人物的下意識或潛意識,拓展了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廣度與深度,也拓展了西方傳統小說描寫人物心理的藝術技巧與手法。如被西方公認為是意識流小說大師的英國作家詹姆士·喬伊斯的著名小說 《尤利西斯》就是此類小說的代表;另一個方面是,這類小說注重或以時間為依憑,截取一個橫切面描寫不同人物在同一時間內的思想與心理活動,或以人物為中心,截取縱切面描寫一個人物在不同時間里的思想意識的流動,如英國女作家吉尼亞·沃爾夫的著名小說 《達羅衛太太》;或者采用時序顛來倒去的方法描寫人物的意識流,如美國著名小說家威廉·福克納的著名小說 《喧嘩與騷動》。如此的藝術追求,不僅拓展了小說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包容度,而且也創造了一種新的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藝術范式——打破現實的時空限制,過去與現在同存、東西南北一體的藝術范式。這也正是意識流小說對西方小說的發展所作出的重要貢獻,也是意識流小說在20世紀作為一股現代小說思潮的現代特征之所在。

魯迅小說對人物心理的描寫也正具有如此的現代意義。其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話語無論多或少(少的如描寫阿Q心理活動的話語只有一個詞,多的如描寫陳士成的心理活動的話語),都在客觀上不僅拓展了描寫這兩個人物心理的深度與廣度,直觀地展示了被兩個人物隱蔽在心理深處的欲望,而且也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讓兩個人物超越了自己所處的時間與空間,在自己心以為然的幻想中盡情地披露了自己心中最向往和最希望得到的東西,從而完成了對人物形象的 “立體”塑造,顯示了意識流小說特有的藝術優勢及描寫人物心理活動 “不著一字”而作者情態畢現的特點。阿Q心理深處的欲望就是與女人 “困覺”,而這種欲望在平時都被阿Q保有且根深蒂固的意識——男女之大防深深地壓抑在了他的心理深處,不僅被他自己的意識壓抑在了自己心靈的深處,而且,他的 “意識”還扭曲了這種欲望的合理性,使阿Q不僅在行動上很排斥如小尼姑一類的女人,而且還形成了阿Q似的關于男女關系的 “學說”, “他的學說是:凡尼姑,一定與和尚私通;一個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誘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講話,一定要有勾當了。”可是,就是保有這樣 “學說”的阿Q,在心理深處也仍然無法消除自己要與女人 “困覺”的欲望,這一方面當然說明了這種欲望的合理性 (不然對男女之大防 “歷來非常嚴”的阿Q怎會萌生這種欲望?)另一方面也諷刺了中國傳統的 “男女之大防”觀念的虛偽性以及阿Q“學說”的可笑性。所以,魯迅描寫阿Q潛意識活動的話語雖然很少,少到了不能再少的程度,但在藝術效果和表情達意上卻不僅使阿Q被自己的意識所壓抑在心理深處的欲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且也使伴隨著這種欲望的阿Q的思想及情感傾向得到了更為生動的顯示,從而立體地完成了對阿Q這個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露痕跡地表露了魯迅對中國傳統文化觀念的批判的情態。陳士成心理深處的欲望就是金榜題名。這種欲望雖然一直存在于他的意識之中,但是卻由于說不清也道不明的原因始終未能實現,因此,小說的開頭就描寫了陳士成看榜后的失魂落魄的狀況,接著就描寫了陳士成在心中對 “中第”后的幻想,而這種心理活動的描寫,在藝術上不僅完全符合人物的現實處境,而且也生動地揭示了人物靈魂深處的精神狀況。作為一個舊式讀書人,陳士成皓首窮經力圖中第,可是,經歷了十六次科舉考試卻都名落孫山沒能如愿,如此的結局,使他不僅在社會上沒有任何地位,而且其生存都成了問題,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太想成功了,太希望如愿以償了,正是如饑的渴望與這種渴望在現實中沒能實現的遭遇,才促使他展開了這些雖不著邊際,卻能安慰他郁郁寡歡心境的幻想。而魯迅如此描寫人物的心理,讓陳士成幻想他 “中第”的 “得意”,其話語不僅因為與人物的處境相吻合而從心理的層面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也活畫出了一個讀書人,尤其是舊式讀書人的人生軌跡與精神特質,既有效地完成了對人物形象的立體塑造,也以這種 “立體塑造”的成果,顯示了借鑒意識流小說描寫人物心理的話語的優勢,即描寫人物心理的話語往往能直接呈現人物靈魂深處核心的價值意識,也就是話語本身就是“思想意識本身”,而且是思想意識本身的 “流動狀態”,不是 “靜止的狀態”。同時,這段話語由于呈現的不是真的存在的事情,而是人物的幻想,對幻想描寫的話語,在修辭學上 “是把想象的事情說得真在眼前一般,同時間的過去未來全然沒有關系”⑦,因此,這段抹平了時間的區別與突破了空間束縛的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話語,也體現了意識流小說打破時空束縛的話語修辭的特點,這種特點,也正是現代意識流小說描寫人物心理活動話語修辭與傳統西方小說描寫人物心理活動話語修辭的一個最顯然的區別,也是其現代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三、描寫人物 “意識流”話語的個性特征

當然,魯迅小說的這種符合意識流小說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特點的話語修辭,也有自己的個性特征,這種個性特征就是擯棄了意識流小說 “非理性”的話語構造原則,也擯棄了意識流小說反現實主義的話語構造原則,話語所凸顯的不僅僅是意識流小說所青睞的 “思想意識本身”,而且有力地揭示了促使人物如此 “想”、如此 “做”的精神來源,這正是魯迅小說話語修辭的現代性的一個重要特點。

我們知道,西方的意識流小說的藝術原則是直接針對現實主義小說的藝術范式而提出的, “意識流小說家認為現實主義小說只注重對外界環境、人物行為的描寫和故事情節的安排,而忽略對人物的感性和內心生活的描繪;在手法上,現實主義小說往往采取由作者 (或敘述者)出面介紹、評論和說教的方法”⑧。由此形成了這個小說流派力圖避免作者在小說中直接出面對人物的精神活動品頭論足或說教,放手讓人物的意識自動地、真實地展現的“非理性”的藝術原則和反理性的藝術原則,這種原則及其范式雖然也很有價值,但也留存了一個致命的弱點: “現代派 (包括意識流小說——引者注)創作的一個主要特征,它在表現方法上的總原則,就是主觀隨意性,藐視藝術形象自身的內在邏輯。因此,在他們的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行動往往為突發的、盲目沖動所左右和推動。”⑨在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時候,其話語構成基本不顧及人物形象質的規定性和知識背景。通俗地講,就是描寫讀書人心理活動的話語與描寫目不識丁的人心理活動的話語基本一樣,從而使得這些話語基本喪失了從心理層面凸顯人物性格及其身份等的作用。而魯迅小說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話語則恰恰與西方意識流小說在這方面不同,這種不同的基本特點就是魯迅是在現實主義原則基礎上借鑒的意識流小說描寫人物心理的方法的,所以,魯迅小說描寫阿Q與陳士成這兩個人物心理的兩段話語雖然具有意識流小說的特點,但卻由于人物的身份與知識背景不同,因此,話語修辭也涇渭分明,充分體現了人物心理是人物思想、性格、身份乃至知識背景的直接反映的現實主義美學原則。

阿Q作為一位目不識丁的打工者,由于完全沒有讀過書,所以,描寫阿Q心理活動的話語不僅很短,甚至短到了不能再短,只有一個詞語,而且語句也不完整,時斷時續,但話題集中,那就是阿Q想 “女人”。這樣的話語構成就很符合阿Q“目不識丁”的知識背景和 “打工者”的身份,而話題集中,則更進一步地顯示了阿Q作為一個目不識丁的打工者的身份及阿Q“心想”的特點。從小說的描寫來看,阿Q不僅是一個沒有受過任何學堂教育的下層勞動者,而且還是一個沒有情趣的人,正因為他目不識丁且沒有情趣,所以,當他自己 “想”“女人”的時候,也就不可能像那些知識分子一樣條分縷析、情意綿綿,使用完整的、邏輯順暢的,甚至飽含情意的話語來 “想”自己的 “心事”,也不可能像那些知識分子一樣展開豐富的聯想:從女人想到愛情,從愛情想到家庭,從家庭再想到未來的幸福、快樂等等,只能是用不完整且時斷時續的話語 “想”自己的 “心事”,只能是局限于要一個女人與他 “困覺”的 “想”,只能是直奔主題的“想”。魯迅描寫阿Q心理活動的時候,只用一個詞“女人”來描寫他的 “想”,則正是扣住了阿Q“心想”的命脈,也同時扣住了阿Q在這個時候將整個心思都放在女人身上 “想”的支配性意識——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這一點與意識流小說描寫人物心理活動基于非理性的意識剛好相反)。阿Q本來是對女人有很深的偏見的,但是,由于受了小尼姑的“影響”,特別是他無師自通地得來的中國傳統的“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觀念的作用,他感到了女人的重要,也因此,才在這個時候一門心思地 “想”女人,讓潛意識中的性意識在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意識的作用下浮出了 “男女之大防”意識的外表,也徹底地突破了 “男女之大防”意識的束縛。所以,魯迅雖然只用了一個詞語來描寫阿Q的心理活動,但就是這一個詞語,而且是一個普通的名詞詞語,卻不僅匠心別具地構成了一段話語,而且,還有效地從一個特殊的層面——性意識的層面,進一步地強化了關于人物性格及精神特質的描寫,在一定意義上豐富了現實主義小說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充分顯示了魯迅在話語修辭方面爐火純青的修養與杰出的藝術智慧。

與之相比,描寫陳士成的心理活動的話語較長,有的語句也不完整且時斷時續,但卻全是 “聯想”,或者更確切地說全是 “幻想”。而這些話語及其構成也同樣符合人物的身份并同時合乎邏輯地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狀態。從人物的身份來看,陳士成雖然落拓潦倒,但他畢竟還是一個教書人,又加上他有著強烈的功名心,所以,他的心理活動自然就不會像阿Q那樣單純,只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局限于一個對象、一個固定而現實的層面,而是想到了很多人 (對象),如紳士們,如房東等等,并超越了自己殘酷的現實遭遇——科舉不第、窮困潦倒,對自己科舉中第后的 “得意”展開了豐富而具體的聯想,不僅想到了自己如何一路順暢地科舉中第,而且也想到了自己中第后各類人等對自己的“攀親”、 “敬畏”等。陳士成之所以有如此的心理活動,皆因為其身份使然。就身份來說,他是一個讀書人,而且是地地道道的舊式讀書人,而對舊式文人來說,科舉中第是讀書的唯一目的,陳士成如此幻想自己科舉中第的 “盛況”,完全符合人物的身份及與這種身份密切相關的價值觀,魯迅在小說中運用如此的話語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充分顯示了遵循現實主義原則描寫人物心理的話語的優勢,這些話語在揭示人物行為的精神依據的同時,也直接彰顯了人物的性格、身份與知識背景,符合 “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現實主義原則。

其實,魯迅小說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話語,即使遵循了經典現實主義的原則,也仍然表現了自己的現代性的特征。這種現代性的最直觀的特征就是在構成話語的句式上與中國傳統小說不同。中國傳統小說描寫人物最常用的句式是單句,而魯迅小說描寫人物,無論是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還是描寫人物的形象特征,都大量地使用了復句的形式,如上面所列舉的魯迅小說描寫陳士成心理活動的話語就是如此。整段話語,由十一個句子構成,這些句子按意義劃分則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在這四個層次中,既有由幾個并列的單句構成的復句,也有使用“既然”、 “又”這樣的連詞構成的復句,而且,還在復句中又套單句 (如破折號后面的句子都是單句,這些單句是用來解釋前面句子所涉及的內容的)。如此復雜而又 “一波三折”的句式,不僅充分地滿足了按意識流的自然狀態刻畫人物心理活動的需求,而且,也為中國小說描寫人物心理活動提供了新的話語構成方式,這正如一位研究魯迅 《阿Q正傳》的句子結構的學者所指出的: “一段話語中,層次如此復雜,但表意卻又如此明晰與深刻,是漢語文學語言傳統中絕對見不到的。”⑩魯迅小說中描寫人物心理活動 (實際上還應該包括描寫人物形象、敘述人物的行狀)所采用的這樣復雜的句式之所以在 “傳統中絕對見不到”,是因為,魯迅小說描寫人物,包括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句式,是具有現代性的句式,這種現代性的句式不僅在性質上與中國傳統文學慣常使用的句式區別開來,而且,即使在時間上也與中國傳統文學拉開了距離而凸顯了自己的 “現在”時。正是因為魯迅小說在描寫人物心理活動方面所采用的句式具有如此顯然的現代性,所以,即使是魯迅的宿敵也不能不承認: “這種心理描寫,便不是舊小說筆法所能勝任的了。”?

注釋:

① 許懷中: 《魯迅與中國古典小說》,陜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04頁。

② 許祖華: 《魯迅小說描寫人物外在特征的傳統性與創造性》,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

③ 袁可嘉: 《現代派文學的思想特征和藝術特征》,《西方現代派文學問題論爭集》上冊,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7頁。

④ 王蒙: 《關于 “意識流”的通信》, 《鴨綠江》1980年第2期。

⑤ 轉引自樵杉: 《喬伊斯與 〈尤利西斯〉》, 《外國文學》1982年第8期。

⑥ 鄭伯農: 《心理描寫和意識流的引進》, 《文學評論》1981年第3期。

⑦ 陳望道: 《修辭學發凡》,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年版,第119頁。

⑧ 袁可嘉: 《象征派詩歌·意識流小說·荒誕派戲劇》, 《文藝研究》1979年第1期。

⑨ 嵇山: 《關于現代派和現實主義》,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6期。

⑩ 魏志成: 《翻譯語言與民族語言——論漢語文學語言中的翻譯語言成分》, 《鷺江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

? 蘇雪林: 《〈阿Q正傳〉及魯迅創作的藝術》,《六十年來魯迅研究論文集》上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142頁。

猜你喜歡
小說心理活動
看見具體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六小”活動
少先隊活動(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動隨手拍”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心理感受
娃娃畫報(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日本成人一区| 亚洲一区色| 亚洲区欧美区|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久久综合成人|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97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软件|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99精品久久|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国产99精品久久|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先锋资源久久|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先锋资源久久|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在线看|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91视频国产高清|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日韩高清成人| 91系列在线观看|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色综合五月|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成人日韩欧美| 亚洲天堂网在线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婷婷六月综合网| 婷婷色婷婷|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国产黄网永久免费|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 a天堂视频|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亚洲高清日韩heyzo|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a级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色综合五月婷婷|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不卡色老大久久综合网|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久久毛片网| 91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男女天堂| 999精品在线视频|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