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花 金成玉 劉昱彤
四肢長管狀骨因為其解剖位置和生理特點極其容易發生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折部位之一,且發病率也越來越高。骨折發生后很容易因為治療不及時或者護理不當而發生功能性障礙,出現很多并發癥,給患者的心理以及家庭造成負擔,使患者生活質量顯著降低,所以骨折的治療和護理不可輕視[1-2]。骨外固定支架法是治療骨折尤其是發生在四肢長管狀骨骨折的常用方法之一,雖然有著使傷口和周圍受損組織的處理更加簡便的優勢,可是也因為物理固定使得血流不暢,容易因血供不足而影響傷口愈合,同時因抵抗力減弱而導致感染的幾率增加。所以僅僅關注治療遠遠不夠,還應認識到護理措施對預后的重要作用[3-4]。本研究隨機選取160例四肢長管狀骨骨折并且使用骨外固定支架方法進行治療的患者進行試驗,對照組實行骨科常規護理方式,試驗組實行系統化護理模式,對兩種護理模式下患者的預后情況、并發癥情況以及患者自我護理意識評分情況進行比較,以便對兩組護理方式的臨床效果進行評價,現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160例四肢長管狀骨骨折并且使用骨外固定支架方法進行治療的患者進行研究,其中男106例,女54例,年齡15~75歲,平均(55.98±8.02)歲。骨折原因中,88例為交通事故導致,38例墜落傷,20例擠壓所致,14例為特殊原因所致。骨折類型中,44例為閉合性骨折,116例為開放性骨折。骨折部位中,82例為肱骨骨折,40例是因為股骨骨折,另38例為腓骨骨折。所有患者生命體征正常,能耐受手術。所有的患者都符合四肢長管狀骨骨折的診斷標準,已經確診為此種骨折,且都使用骨外固定支架的方式進行治療。用隨機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80例和試驗組80例,兩組年齡、性別比例、骨折原因、骨折類型、骨折部位和治療方式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行骨科常規護理方式,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行系統化護理模式。此模式具體操作如下:(1)術前給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其顧慮,增加患者的信心,積極引導患者,使其保持良好心態以便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2)術前做好充分準備工作,例如建立兩條靜脈通路等。(3)手術后應使患者仰臥位于床上,為了避免經過手術的部位發生腫脹,應使其抬高大約30 cm左右。(4)嚴密觀察患者術后的生命體征是否平穩以及尿量是否正常,尤其是術后第1天更加容易發生各種情況,必須高度重視。(5)術后難免會出現身體不適,對于疼痛的發生部位、頻率、時間、程度和性質都應做好詳細記錄,建議此類患者多進食高蛋白、高熱量以及高纖維的食物,以促進傷口愈合,難以忍受時可以給予適量鎮痛藥。(6)手術最后幾天注意制動,但是要在不影響康復的前提下盡早下床進行活動,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并發癥。建議患者進行輕度的關節功能的活動,術后早期主要是活動受傷部位周圍,以促進血液循環,一段時間之后可以開始受傷部位臨近關節的活動,最后開始進行整個患肢的活動和鍛煉。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鍛煉活動強度都應逐漸增強,活動時間都應逐漸延長,切不可心急,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7)對受壓部位每天進行規律的按摩。
1.3 評價標準 對納入本研究的160例試驗對象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評估兩種護理模式下患者的預后情況、并發癥情況以及患者自我護理意識評分情況。患者預后情況的評價標準為:(1)優:基本日常活動不受影響,沒有疼痛等不良情況的發生,患肢輕度縮短都在1 cm以下,但未出現術后關節畸形;(2)良:活動輕度受限,日常活動稍微減弱,仍可以正常生活,患肢出現頻率很小的疼痛,患肢縮短不超過2 cm,但未出現術后關節畸形;(3)可:日?;顒邮芟迖乐?,經常出現疼痛,患肢縮短超過2 cm未達3 cm,關節成角畸形不超過15°;(4)差:嚴重影響患者的活動,疼痛也嚴重到難以忍受[5]。同時規定只有優良兩個等級為有效?;颊咦晕易o理意識評分:有20項評分標準,每一項都分為4個等級,包含了心理狀態、行為限制以及自我規范意識等方面的內容,最后總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護理意識越強。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軟件對文中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預后情況和自我護理意識評分情況比較 經過兩種不同的護理方案以后,試驗組優32例,良42例,可6例,差0例,有效率為92.50%;對照組優18例,良30例,可32例,差0例,有效率為60.00%。試驗組的預后情況有效率和自我護理意識評分情況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提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預后情況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自我護理意識評分情況比較(x-±s)分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 經過兩種不同的護理方案以后,試驗組并發癥的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
骨折發生后采用內固定還是外固定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骨外固定支架法治療四肢長管狀骨骨折的優勢在于對受傷部位的損傷較小,操作簡單易行,同時可以進行患肢的功能性鍛煉,加快骨折的愈合以及防止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適合伴有嚴重的軟組織損傷的骨折患者[6-7]。此手術操作過程中有很多需要引起注意的問題:(1)嚴密觀察患者術肢的血液循環情況,看是不是出現血流不暢的并發癥,如果出現腫脹一定要提高警惕。(2)時刻注意外固定釘的情況,一旦發現松動立即給予矯正,否則骨折部位上下部分發生移位,嚴重影響預后[8-9];(3)手術部位一定要注意無菌原則,每兩天更換一次敷料,一旦出現炎癥立即消毒并給予抗生素抗感染,避免滲血和感染等影響傷口愈合的并發癥出現[10-12]。(4)雖然建議患者食用高纖維、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但是需注意盡量少進食高脂肪飲食,以免使血液黏稠度大大提高從而形成血栓[13]。
試驗組的患者預后情況和自我護理意識評分情況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提高,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降低,結果與以往類似研究一致,說明對使用骨外固定支架進行治療的四肢長管狀骨骨折患者而言,系統化護理有著顯著優勢,使患者的預后情況更理想,臨床效果顯著提高[14-15]。
本研究試驗對并發癥的研究尚不夠詳細,還可以出現墜積性肺炎、便秘、褥瘡等并發癥,完善這些項目后,更有利于研究系統化護理對外固定支架治療四肢長管狀骨骨折并發癥的影響。
[1]賈秀眉,葉秀芝,涂培蕾.彈性髓內釘治療兒童四肢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7):5245-5243.
[2]張鐘方.骨外固定支架固定脛腓骨骨折患者的護理[J].現代護理,2010,7(12):150-153.
[3]嚴索敏,韓月明,吳惠冰.骨外固定支架治療四肢長管骨折手術的護理[J].海南醫學,2010,21(3):147-148.
[4]農玉白,饒福娣,嚴雪婷,等.系統綜合護理對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12(31):2001-2002.
[5]黃燕.外固定支架治療四肢長骨干骨折病人的護理骨科學[J].全科護理,2011,9(3):1421-1422.
[6]殷亞娣,汪萍菲.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0):27-28.
[7]林文.骨外固定支架治療四肢長管骨折手術的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2, 10(17):336-337.
[8]陳燕.骨外固定支架治療四肢長管骨骨折手術的護理干預效果評價[J].甘肅醫藥,2014,33(2):11-13.
[9]柯海英,李小梅.骨外固定支架治療四肢長管骨折的臨床護理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7):2326-2327.
[10]劉寶華,鄧瑞文.骨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長管骨折治療中的護理對策及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0):114-115.
[11]周莉,孫志紅.骨外固定支架治療四肢長管骨骨折的護理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2):458-459.
[12]蔣玲.四肢長管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療的護理探討[J].中外醫療,2013,32(31):542-543.
[13]王靜.59例骨外固定支架治療四肢長管骨折的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3,23(6):2152-2153.
[14]喻小紅.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骨折外傷創面的護理體會[J].醫學臨床研究,2010,27(4):3263-3264.
[15] Kori K,Muratani T,Tatsumi S,et al.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plaster bandage fixation of fractures of extremities[J].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2011,27(9):7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