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宛東
微信公眾平臺是騰訊公司在微信的基礎上新增的功能模塊,通過這一平臺,個人、企業和政府部門可以打造一個微信的公眾號,并實現和特定群體的信息溝通與互動。自2012年8月微信公眾平臺正式推出以來,政府機關、媒體、企業等眾多機構紛紛開設微信公眾號,以微信公眾平臺為渠道進行服務的宣傳、推廣。近幾年,一些檔案館在微信公眾平臺建設上作了積極的探索。據統計,截至2015年2月20日,全國有62個檔案館運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檔案信息服務,為利用者提供檔案信息資源,提升了檔案信息服務能力。
1 檔案館運用微信公眾平臺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對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用明顯滯后。據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于2014年7月13日發布的《中國政務微信發展年度分析報告》顯示,全國政務微信總量已近6000家,其中政務微信賬號數量位列前十的分別是:公安系統、共青團系統、政府辦系統、稅務系統、檢察系統、文物旅游系統、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系統、黨政新聞宣傳系統、司法行政系統、法院。與這些系統相比,檔案館系統對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用明顯滯后。
1.2 內容貧乏,更新緩慢。在已開通的檔案館微信公眾號中,多數檔案館推送的檔案信息內容為館藏老照片及館內工作動態兩大類型,內容單調貧乏。其次,在功能的設置上,僅有2個綜合性檔案館公眾號提供在線查檔功能,設置預約查檔的公眾號也僅有8個,有查檔指南功能的公眾號有14個。檔案館微信公眾號功能設置不全或維護存在缺失,都可能使用戶關注度和使用率大大降低。此外,檔案微信公眾號的信息推送頻率普遍都比較低。
1.3 用戶關注度低,受眾有限。由于檔案部門對微信平臺的宣傳較少,且微信公眾號功能設置不全或維護存在缺失,檔案微信往往在國際檔案日等特殊時期開通,當地媒體、檔案網站作為一般性的新聞報道了事,檔案部門并不怎么關心宣傳的效果以及受眾的多少。僅以浙江“長興檔案”這一比較好的檔案微信公眾號為例,從2014年5月開通到7月底,近3個月時間其微信平臺關注人數也僅有350多人,其他檔案微信平臺的關注人數可見一斑。
2 檔案館運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檔案信息服務對策
如何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開展檔案信息服務,推動溝通方式的變革?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2.1 提高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檔案信息服務的自信和自覺。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7.9%,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據最新數據顯示,微信用戶數量超過5億??梢哉f,微信已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微信在營銷領域的運用,到政務微信的悄然興起,再到圖書館微信平臺的搭建,微信正以獨特的優勢掀起了其公眾平臺在各個領域的應用熱潮。而檔案館作為公共服務的機構之一,也要緊隨時代步伐,自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堅定運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檔案信息服務的信心和決心。
2.2 多種途徑對檔案館微信公眾號進行宣傳。要充分運用廣播電視、檔案網站、檔案微博和檔案宣傳欄、海報等媒介傳播檔案館微信號的二維碼,亦可以將檔案館二維碼印在宣傳手冊或檔案文化產品上,用戶只需使用微信的“掃一掃”功能即可關注檔案館信息。
2.3 切實提高微信公眾平臺的服務質量。要成立專門的工作組,對推送內容精心策劃,實行在線服務的專人負責制,以確保推送檔案信息的高質量。比如,在回復用戶咨詢的時候,檔案工作人員應該有目的、有重點、有計劃地采集用戶需要的檔案資源,并將資源進行優化、組織、集成,使其系統化、規范化,方便用戶理解;在向用戶推送消息時工作人員嚴格把關,只推送對用戶有價值、用戶關心的信息,堅決不推送廣告或與用戶無關的信息。
2.4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操作規范。按照國家網絡信息傳播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檔案館微信公眾平臺建設的相關制度和操作規范。建議有關部門制發《檔案微信公眾平臺管理辦法》,明確檔案公眾號的定位、功能等。還可依據檔案館微信平臺所推送檔案信息內容的次數和頻率以及用戶對信息內容的瀏覽量、點贊數及轉發量建立起相應的激勵機制。
2.5 整合新媒體中多元傳播手段。微信可與多種網絡平臺進行綁定和共享,形成強大的網絡聯動機制。微信可與QQ、QQ郵箱和騰訊微博進行綁定,與QQ互補促進線上線下消息的暢通,獲得QQ郵箱的提醒服務,利用微博進行共享。微信與其他網絡平臺的聯動有利于以微信為主干道聯結其他信息傳播渠道,以微信為主平臺輻射其他信息宣傳平臺,從而拓寬檔案信息傳播渠道,開闊檔案信息宣傳平臺,實現檔案信息的廣泛傳播和深度滲透。
(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理學院,來稿日期:201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