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宇
(長春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長春 130032)
?
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現狀與分析
夏 宇
(長春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長春 130032)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專家訪談法和邏輯分析法,分析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培養過程的困難和瓶頸,研究現階段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目標、模式、管理等現實情況。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適應國家對體育特長發展要求和綜合素質教育的雙重需求,是推動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關鍵環節。
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現狀
我國高校試辦高水平運動隊經歷了20多年的實踐與探索,對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建設和發展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然而,我國競技體育在很多方面不成熟,需要不斷完善。
本文對天津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長春師范大學和太原師范學院4所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建設與現實情況進行分析、整理,以期完善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研究內容和方法體系。
1.1 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實際狀況
2013年,教育部公布具有高水平運動隊招生資格的大學共有272所,其中省屬師范院校30所。根據運動員生源情況和等級調查結果所示,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招生有 4 個渠道,一是專業隊退役運動員,占8.7%;二是省市業余體校的運動員,占38.0%;三是高中培養的體育人才,占16.7%;四是雙跨運動員,占32.6%。運動員的等級:國家二級運動員占63.0%,國家一級運動員占16.3%,國家健將占13.0%,國際健將占3.7%(冰雪運動雙跨)。我國省屬師范院校的高水平運動員整體上還處于較低水平,這與我國省屬師范院校的地域特點、在大學當中的排名和學校的政策有一定關系,加之一些綜合類高校提供的待遇優厚,學校的政策有利于高水平運動員的發展,致使高水平運動員流向重點大學和綜合類院校,造成剩下來的生源水平偏低。
天津師范大學在歷屆全國大運會中獲金牌31枚,在第22、23、24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中獲3枚田徑金牌,獲第三屆世界大學生橋牌錦標賽冠軍,田徑、橋牌、龍舟等運動項目的競技運動水平均已走在世界高校前列;遼寧師范大學田徑項目曾多次在全國和省內比賽中取得輝煌的成績;長春師范大學曾獲得中國大學生男子足球丙級聯賽亞軍、2011年大學生女子排球甲級聯賽冠軍和2012年大學生女子排球超級聯賽第七名;太原師范學院在游泳項目的成績斐然。這4所大學高水平運動隊取得的驕人成績,佐證了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4所大學高水平運動隊共有8個項目,都是這4所高校的傳統優勢項目。從項目布局上看,這4所學校的8個項目與奧運項目相去甚遠,基本不能完成接軌(表1)。

表1 我國4所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項目布局情況
1.2 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目標定位
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目標定位情況見表2。

表2 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目標定位情況統計表
表2顯示,選擇“為學校爭光”和“提高學校的知名度”的最高,占87.5%;“為國家培養體育人才”占到75%。一方面說明我國省屬師范院校對自身的利益考慮還是放在首位的,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了我國省屬師范院校為國家培養體育人才的目標定位。“為奧運爭光計劃服務”和“為發展各地地方體育事業服務”是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的初衷,但只占到第三位,一定程度體現出國家建設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總體目標與高校的目標有不對等性,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目標與國家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1.3 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辦隊模式與管理體制
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辦隊的具體模式有5種:一是自辦式。學校獨立根據學校的特點、辦學方向和傳統優勢進行高水平運動隊的建設;二是聯辦式。高校與省市體育專業隊共同辦高水平運動隊,前者負責運動員的學習任務,后者負責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三是合作式。即校企合作,高校管理運動員的學習和訓練成績,企業提供各種費用和物資保證;四是委托式。即省級主管部門將經費撥付給高校,委托高校招收運動員、提供場地器材、聘請教練員、組織訓練比賽和管理運動員文化學習等;五是補助式。省級主管部門為成績特別優異的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提供一定的獎勵資金,刺激高校的競技項目。
這4所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辦隊形式傳統且模式單一,高水平項目由這些學校自主開設,其高水平運動隊的管理、場地的使用、器材的利用、訓練和比賽等均由學校解決。僅有少數極具地域特色的項目如游泳、冰雪和足球等,可以充分依托當地資源和發揮傳統優勢,并得到其所在省市專業運動隊的支持,形成適宜的合辦模式。
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在外部管理上主要由國家教育部、國家體衛藝司體育處、省教育廳體衛藝處、高校體育部等分級管理,可參加各類單項協會組織的大學生體育賽事。
現階段教育部對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沒有制定切實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十分有限,管理實施過程中面臨很多問題,具體過程由高校按實際情況調節。在校主管領導的管理下,多個部門共同實施對運動員的教育和培養。而實際情況是運動員在進入大學后分散到不同的學院,在學生管理上和其他學生一樣,項目的訓練和比賽管理主要由教練員負責。缺乏訓練和比賽方面的學分制度化管理體系,缺乏與之適應的考核制度,缺乏訓練和比賽中意外傷害方面的解決方案。
科學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比賽成績的提高要有訓練時間作為基礎。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運動隊多數是全年的訓練與比賽周期,個別項目比賽也采取集中訓練的方式進行。訓練的時間會因運動的項目和運動的周期而不同,項目賽事較多、比賽任務較重要的一般采取每天定時的方式進行,其余的時間要保證正常的上課。調查結果顯示,普遍存在的情況是訓練時間不能夠確保,只是每周 3 次的常規訓練。與運動員之前的訓練時間少了很多,造成升學后運動成績下降。
1.4 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資金投入與場館設施情況
高水平運動隊的常態化運轉是十分復雜的整體工程。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經費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人均水平。造成這種窘境的原因是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經費來源過于單一。絕大多數師范院校靠學校專項撥款,而學校的專項經費又十分有限。經費問題是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表3 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場地器材情況統計表
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體育場地、設備、器材和設施是保證高水平運動隊訓練和比賽的物質基礎。表 3數據體現出我國省屬師范院校場館設施還處于一般的程度,基本可以滿足訓練的需求。天津師范大學的場地在這4所省屬師范類院校處于較高的水平,但個別項目還是難以滿足需要。
2.1 項目布局不夠合理
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項目數量較少且項目單一,集中在排球、田徑、足球這樣的傳統項目,還有冰雪運動和龍舟運動這樣受地域限制的項目。與國家的奧運戰略不匹配,也沒有按照“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項目進行有效的規劃, 而且與4個省市的優勢項目沒有承接關系。
2.2 優秀生源缺乏均衡分配
省屬師范院校招收運動員的水平是建設運動隊的基礎。這類師范院校在優秀生源的招生過程中不積極爭取就很難得到需要的運動員,而生源的優劣直接決定運動隊的成績,也關乎到運動隊的建設。
2.3 文化知識的學習與運動訓練之間的矛盾是現實問題
運動員在升入大學后面對文化學習是很困難的,而運動項目的訓練又要兼顧,在困惑中形成了學習與訓練的矛盾,二者兼顧的少之又少。畢業時候還擔心擇業問題,是學訓矛盾的新形式。運動員和其他學生有同等的權利和義務,因此合理處理學訓的關系,使運動員明確他們雙重任務是關鍵問題。
2.4 教練員的專項業務能力不足
省屬師范院校的教練員絕大多數是從事教學的教師,基本上沒有專職的高水平教練員,所以教練員的水平很有限。平時又沒有形成有效的、定期的培訓制度,教練員參加業務進修機會很少。教練員執教水平需要與時俱進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2.5 競賽體系缺乏規律性
我國的高校競賽體系還有很多問題, 常規比賽的次數少、安排不科學、競賽水平不高等都是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競賽中存在的問題,制約了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辦隊質量,影響了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可持續發展。
2.6 自身的造血功能不強
充足的經費投入是建設高水平運動隊的物質基礎。目前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經費來源是學校的行政撥款,經費來源過于單一也會造成經費的不及時和不足量。
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發展是適應國家對體育項目發展戰略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客觀需求而產生的,它發展的成功與否也成為推動地區體育事業和我國體育發展的關鍵。隨著社會的進步,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的發展將成為更重要的角色。但是,當前我國省屬師范院校高水平運動隊存在的諸多問題是不能回避的。我們要正確地面對問題,積極地改善、合理地調整和科學地發展我國省屬院校高水平運動隊,使之為中國的體育事業多做貢獻。
[1]張萬祥,屠鑫.高等體育職業院校運動員文化教育有效途徑的探析[J].運動,2012(24):15-16.
[2]楊浩鵬,袁焰.加強運動員文化素質教育的幾點思考[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27(6):145-146.
[3]黃文新.加強運動員文化素質教育的戰略意義和途徑[J].中國科技信息,2009(9):226-227.
[4]張向.吉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2015-06-19
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228號)。
夏 宇(1978- ),男,吉林省吉林市人,長春師范大學體育學院講師,碩士,從事田徑、網球教學與訓練研究。
G80-05
A
2095-7602(2015)10-00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