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平
2014年6月23日,全國職教工作會議召開,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我省也在2014年9月26日召開了全省職教工作會議,出臺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意見》,并就重點任務在省、市、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和行業之間進行分工,規定時間和進度,這對我省職業教育的發展起到了引領和推進作用。我省職業教育從2008年實施職教攻堅計劃以來,已經初步走出了一條符合河南實際的職業教育發展路子,也積累了一些有益的經驗。但是,我省職業教育的發展和經濟社會的需求還有很大差距,辦學機制和體制滯后,嚴重制約著我省職業教育的發展。加快發展我省現代職業教育,筆者認為需要破解五個方面問題。
一、職業院校應盡快提高引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省經濟得到了高速增長。但是,和沿海發達地區相比,河南產業結構不夠合理,工業化程度較低;企業規模偏小,市場競爭力不足;創新能力較差,技術和產品開發能力弱;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粗放式經營亟待改善。我省迫切需要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轉型升級的關鍵在于需要職業教育培養出更多技術技能型人才。但是,我省職業院校目前存在著產業升級信息滯后、教師能力滯后、實訓設備滯后等方面的問題,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有限。因此,職業院校必須及時跟進我省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方向,提前預測我省經濟發展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數量和種類,實時調整專業結構,及時更新實訓設備,提前做好專業教師的培養,提高專業教師的轉崗能力,這樣才能擔當歷史的重任,為中原經濟區建設培養更多、更適合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二、政府應加大職教布局調整力度,整合資源辦出特色
目前,我省職業院校數量過大,尤其是中職學校和技校數量過大。大部分中職學校和技校規模不大,辦學條件簡陋,經費緊張,專業雷同,缺乏辦學特色,招生無序、競爭加劇,辦學效益差。在管理體制上,有教育部門管理的學校,有行業部門管理的學校,還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管理的學校,不利于職教資源的統籌發展。以職業教育發達的新加坡為例,500萬人口,中職學校只有3所(公辦)。如按人口比例來算,我省最多需要100所中職學校。因此,政府應該明確職業院校的管理部門,建議由教育部門統管,統籌我省職教資源,加大布局調整力度,建立區域職教中心。
三、盡快完善現代職業學校制度,擴大職業院校辦學自主權
目前,管理體制和辦學機制嚴重制約職業院校的發展,特別是在人事管理、職稱評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管得過死,導致急需的教師進不來,不想要的人員趕不走;貢獻大的不能多得,混日子的也不少得。因此,應借鑒新加坡對公辦職業院校的管理體制,盡快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校長負責制”,建立政府相關部門、院校、行業、企業代表等共同參與的學校理事會或董事會。制訂校長任職資格標準,推進校長聘任制改革和公開選拔試點。將專業設置、人事管理、教師聘任、收入分配、辦學自主權交給學校,徹底解決職業院校目前管理體制和辦學機制的制約因素。
1.學校可以在全球視野下選聘專業教師。學校需要什么樣的教師,學校自行聘任,或進行教師轉崗能力培訓。
2.學校收入分配按能力、崗位制訂年薪標準,將業績作為工資晉級和分配獎金的依據,真正調動教職工積極性。
3.董事會對學校發展方向、重大辦學事項做出決策。
4.建立第三方質量評價制度,實行管、辦、評分離。對學校辦學質量、年度目標、經費使用進行評估、監督。
四、盡快完善職教立交橋,提高職業教育吸引力
長期以來,在職業教育的學歷設置上,高職、專科就到頭了,這嚴重影響了社會公眾對職業教育的認可與熱情,限制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我省應加快應用技術大學和本科職業教育發展,一要縱向貫通,二要橫向融通,三要外部聯通,實現優秀人才在職業領域與教育領域的順暢轉換,徹底解決職業教育斷頭路的問題,全面提升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五、盡快完善校企合作制度設計,引領校企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對職業院校來說,可以解決專業師資、經費和實訓設備不足的問題;對企業來說,可以解決員工不足和員工技術升級培訓問題,院校也可以對企業進行技術支持;對學生來說,可以有效提高技術能力并解決就業難題。應該讓行業和企業在職教中重新歸位,探索適應市場需求的多種校企合作模式。目前需要在三個方面完善校企合作體制與機制問題:一是完善校企合作制度設計,積極引導企業參與辦學;二是校企合作需要外部社會環境的支持;三是需要激發企業的內在動力。
破解了上述五個問題,我省職業院校布局將更加合理,引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將會全面提升,現代職業學校制度真正能夠建立,職教立交橋全面通車,行業企業在職業教育中重新歸位,我省現代職業教育必將得到更快發展。
(作者系河南省職教專家、河南省商務中等職業學校校長)(責編 ?張紅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