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迪,董 千
(西安翻譯學院 人文藝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5)
現代藝術設計工作室建設與教學質量分析
吳迪,董千
(西安翻譯學院 人文藝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5)
藝術設計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必修的重要課程之一,也是體現其設計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的成才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教學質量、策略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具有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對藝術設計工作室建設的特點和現狀的分析,結合現代設計的理念,尋找于當前形式下,藝術設計專業最適合的教學模式之一,提高教學質量,以便能夠更好地實現現實社會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
工作室;實踐;教學質量
近年來,隨著市場就業競爭地越發激烈,藝術設計專業就業前景呈現較好的發展狀態,為此,許多高校的專業的開辦也逐年傾向于此。然而,該專業辦學時間較短,有些缺乏設計經驗和實戰理念,導致學生在某種程度上難以適應社會需求。面對目前這一現狀,無疑如何建立現代藝術設計工作室,如何讓讓教師參與具體設計任務,如何提高當前的教學質量從而讓學生更加適應社會需求,是當前在這領域,我們要面對的首要問題;也是彌補當前藝術設計教師實踐能力偏低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本文將對現代藝術設計工作室建設以及在教學質量的運用上略作分析。
(一)現代藝術工作室的建設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工作室制教學,而此類教學是藝術設計類專業開展專業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設計實踐能力比較理想的教學模式
藝術設計工作室教學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早年在國外藝術家的教學中就有此類方法,如今在設想建立工作室,來實現把這種個人的教學行為變成有組織的集體教學。即在學校開展這種工作室教學。這將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設計實踐能力以及未來的崗位適應能力。
在具體實踐中,工作室的建設即將從封閉式的班級管理轉換為開放式的以老師教授為中心的教學管理。學生在工作室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參加各種實踐項目參與到存在一定的難度設計課題的方式,完成相應專業設計知識的學習。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工作室具有設計公司的一些基本特點,可以給學生開放式的實踐能力綜合訓練。
(二)設計工作室的建設對于提高教學質量的意義
1.運用工作室教學模式,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
藝術工作室的建立,一方面為這種教學模式的開展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工作室的建立給學生才能的發揮以及在教授上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學生在課余能夠將理論更好地付諸實踐。這樣的空間也將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借助工作室教學還可以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在授與練的過程中,寓教于圖、寓教于樂,極大地調動了同學們學習藝術的積極性。
2.工作室教學有利于實現雙贏
如今隨著中國商品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建筑裝、服裝設計、數字多媒體藝術等設計行業迅猛發展,社會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而在教學上,學校在藝術上的教學不能完全符合社會要求,而這份培養任務,轉交到了企業。另一方面,一部分學生受到市場短期利益誘惑,心態隨之浮躁,于是投身于培訓機構的培訓上。然而往往因自身的審美能力、理論素養等綜合能力不強,不僅影響了學業,還對自身的長遠發展產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再者,工作室教學采取雙向選擇模式。師生可根據專業方向、藝術風格、等因素確定師生關系,完成工作室的選擇工作。通過這類雙向選擇的方式,提高競爭性,保證教學質量。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到,推行工作室教學,建設現代藝術工作室是培養開放型設計人才,實現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贏的教學模式。
3.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們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一方面,完善的工作室建設將給學生提供一個較好的實踐環境,在那里學生可以天馬行空地發揮,而后將這種靈感注入到真正的實踐項目中。這不僅是一種開放的教學,也將發揮每個學生創造力,從而能夠立瞻遠矚,投身于藝術行列。另一方面,現代藝術工作室主張在工作室中邊教、邊學、邊做,將理論教學、技術服務與實踐融為一體。營造在教學過程中體驗真實的工作氣氛,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一)招生的規模過大。這個問題在藝術設計類專業較為突出。由于經濟利益的驅動,藝術類專業的學費通常要高于其他專業。同時,許多綜合性大學有了參差不齊的專業設置。再者,一些學校薄弱的師資,不完善的教學設備也讓人擔憂,也讓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建立迫在眉睫。
(二)在某種程度上,與市場需求脫節。從很多學校的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的藝術設計教育是從美術教育中分離出來的,是將美術教學作為設計基礎,忽視了技術、市場、社會的聯系。在發展過程中,更多的只是更新了教學手段,在很大層面上并沒有實現設計教育的現代化。
(三)缺乏實踐教學。在如今的教學中仍保留大量美術的傳統。課程循規蹈矩,從而使設計脫離市場,沒有實現藝術本身的創造性。同時,一些課程所必備教學條件并不完善,不能提供相應的硬件設施與相對接的實踐基地,這在現代藝術工作室的建設上也將滿足不了人才的培
養。
(一)務實培養人才,適應社會需要。面對當前激烈的就業市場競爭,這種教學模式模擬企業的工作方式,是為了讓學生盡快適應外面公司的運作節奏,了解到具體的工作情況。
(二)注重實踐,提升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提供了較為完善的硬件設施,在模型設計時,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學生通過制作,加深對工藝地進一步了解。
(三)在人才培養的目標上。藝術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注重人才綜合能力的培養,其中包含技術材料、構思能力等等。同時,教育必須聯系到社會經濟、貿易,培養出來的人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促使藝術設計教育良性循環。
(四)教學模式的更新。教學質量的高低決定著教學模式的存在意義。目前,許多高校的工作室教學模式正在完善深入。通過高校與企業的合作,學生可根據自身的專業與企業所給出的項目來學習。在這種有著多種交叉學科的工作室里,學生不僅能學習人文知識、設計構思,也能根據自身的興趣,選修相應的課程,即工作室教學課程,其內容和方法在教學模式中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五)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合理的師資配備對工作室的運行起到關鍵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地區優勢、文化優勢等,吸收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專職教師。這不僅是文化的碰撞,也是一次創作靈感的激發。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師能夠帶來不同的設計風格。在教授方式、項目構思上將能夠帶來很大突破。
現代藝術工作室的建設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它要求學生手腦并用。在此平臺之上,將教室、課程、實踐融為一體,構建一個較為完善的教學模式。總而言之,現代藝術工作室的建設將是藝術專業乃至人才培養的一個全新的開始。在現代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其巨大作用。同時,作為一種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將在學生的接受、運用知識上帶來巨大的影響。學校要引進科學的教學模式,并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同時,在這種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構建中,應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則,不可盲目跟從,從而,培養出適合市場需要的復合型設計人才。
[1]王子琳.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探析[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2(06).
[2]張力克.關于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1(14).
[3]朱媛,董尚勝,馬青,蘇珊珊.從教室到工作室——縱向工作室下育人模式教育實踐與思考[J].青春歲月,2011(02).
吳 迪,西安翻譯學院人文藝術學院,講師;
董 千,男,西安翻譯學院人文藝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居住建筑室內空間。
G612
A
1007-0125(2015)03-02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