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榮 盧國華 梁寶勇



摘要 應用《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中國成年人堅韌人格量表》對全國28個省市地區的6433名中國成年人進行了調查,對中國成年人堅韌人格的相關因素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1)堅韌人格總均分及各維度基本呈正態分布;(2)男性堅韌人格的總均分、堅持性、控制性及挑戰性顯著高于女性;(3)青年組堅韌人格的堅持性、控制性、擔當性顯著低于中年組和老年組,但其挑戰性顯著高于中年組和老年組;(4)城鎮人口堅韌人格的控制性顯著高于農村人口;(5)教育程度高者的堅韌人格控制性、擔當性及挑戰性顯著高于教育程度低者。
關鍵詞 心理健康素質,堅韌人格,中國成年人,全國采樣。
分類號 B846
1 問題提出
堅韌人格這個術語被引入到心理學領域,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歷史了。20世紀70年代,Kobasa(1979)在研究中發現,經歷過高水平應激后,有些人員會出現生理和心理疾病癥狀,而有些管理人員卻很少出現這些癥狀,后者具有不同于前者的一種人格特點——堅韌人格(hardiness)。Maddi(2002)等將堅韌人格定義為一組幫助人們管理應激的態度、信念、行為的特質,它包含三個子概念:投入(commitment)、控制(control)與挑戰(challenge)。
近年來,國內有很多研究者開始關注堅韌人格與心理健康之間關系的問題(李永鑫,佘凌,2004)。有研究者(王鋒,李永鑫,2004;黎少游,2006:鄒智敏,2007)分別發表了對國外堅韌人格研究現狀的綜述。應用研究方面,林初銳(2005)利用健康相關堅韌量表,對中小學教師健康堅韌性及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發現教師的健康堅韌性整體上較為理想,教齡、性別、婚姻狀況、學校層次和學歷水平是影響教師健康堅韌性的重要因素。盧國華、梁寶勇(2008)依據中國文化,提出了堅韌人格包含擔當性、控制性、挑戰性和堅持性四個維度,是集認知、行為、情感為一體的一種積極向上的人格特質。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制定了國民堅韌人格量表(盧國華,于麗榮,梁寶勇,2012)。沈德立、張大均等人提出了心理健康素質的理論,并將堅韌人格納入到該理論之中,認為堅韌人格是心理健康素質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沈德立。2004:張大均,2004;梁寶勇,2004)。
當前社會處在一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生活和工作體驗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個體面臨很大的應激與生存壓力,這給人們心身健康帶來威脅。堅韌人格可以幫助人們緩沖應激對心身健康的不良影響,使高應激情境下的個體保持心身健康(Beasley,Thompson,&Davidson,2003),因此,本研究將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中國成年人堅韌人格素質的調查,建立該量表的全國常模,揭示中國成年人堅韌人格素質的現狀及特征,更好的反映個體的心理健康素質水平,為我國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供借鑒的實證性資料,并進而豐富和發展心理健康素質理論。
2 研究方法
2.1調查對象
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在華東、華北、中南、西南、西北、東北等不同行政區域所屬的28個省市、自治區、特區,21個民族,選取中國公民為調查對象,獲得樣本6433例。其中男性占50.3%,女性占49.7%(缺失4人性別信息):城市人口3228(50.2%),農村人口3201(49.8%);平均年齡為43.74±14.32歲,年齡跨度64歲,最大者81歲,最小者17歲;按照行政區域劃分,華北地區11.7%,東北地區7.7%,華東地區30.6%。中南地區26.9%,西南地區16.4%,西北地區6.8%;教育程度為初中者占54.5%。高中24.1%,大專以上21.3%(7人信息缺失);職業為單位負責人者占2.1%,專業技術人員11.7%,辦事人員6.5%,商業服務人員15.6%,農林牧副漁水業人員38.2%,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14.3%,其他人員(學生、軍人等)9.4%(132人信息缺失)。
2.2調查工具
2.2.1中國成年人堅韌人格素質量表
采用盧國華、梁寶勇編制的《國民心理素質一堅韌人格量表》,該量表包括4個維度,即擔當性、控制性、挑戰性和堅持性。量表采取Likert 4級計分,各條目均采用正向計分,其中“完全符合”為4分,“比較符合”為3分,“不太符合”為2分,“完全不符合”為1分。各維度所屬項目之和為維度分,各維度分之和的平均數即堅韌人格量表總均分。擔當性指個體投入或專注于其所參與的活動,敢于接受和承擔責任的人格特點。控制性指個體主動把控和影響所經歷事件的人格特點。挑戰性指個體慣于將變化看成是一種挑戰,并從中汲取成長力量的人格特點。堅持性指個體在追求目標時堅定執著,面對困難堅毅不拔的個性特點。在此次全國采樣(6433人)調查中,堅韌人格分量表的α系數均在0.77-0.86之間,而總量表則達到0.91,這說明堅韌人格量表具有高度的內部一致性。進行結構效度檢驗,堅韌人格量表具有較高結構效度,因此,可以被用來評估中國成年人的堅韌人格。
2.2.2自編人口學變量問卷
包括性別、年齡、民族、省份、戶籍、受教育程度、職業、年收入等人口學特征信息。
2.3數據整理與分析
數據的整理和分析使用SPSS22.0完成。主要采用描述統計、方差分析等統計方法。
3 結果與分析
3.1中國成年人堅韌人格素質水平的整體分析
圖1顯示了本研究中6433名調查對象在成年人堅韌人格量表總均分上得分的分布情況。其中偏度值為0.089,峰度值為0.741,數據分布基本符合正態分布。
表1進一步呈現了成年人堅韌人格總均分及維度均分的平均值、標準差、最高分、最低分以及平均值95%的置信區間。根據受調查群體堅韌人格總均分得分分布和數據變異情況,將堅韌人格水平按2個標準差的標準分為三個等級:堅韌人格總均分低于2.03分(M-2SD)的為低堅韌人格,總均分高于3.61分(M+2SD)的為高堅韌人格,總均分介于二者之間的為中等水平堅韌人格。在本次調查中,有149名(2.03%)受調查者堅韌人格屬于低堅韌人格,有220名(3.40%)受調查者堅韌人格屬于高堅韌人格,其余被試的堅韌人格得分均在2.03-3.61之間。屬于中等水平堅韌人格。
3.2成年人堅韌人格的性別差異
不同性別成年人堅韌人格量表的得分結果見表2。以性別為自變量,堅韌人格總均分以及各維度均分為因變量進行多元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堅韌人格的性別差異顯著,F(4.6376)=39.319,p=0.000。進一步的單變量分析顯示,堅韌人格總均分、堅持性、控制性和挑戰性維度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男性堅韌人格的總均分[F(1,6379)=36.076,p<0.05]、堅持性[F(1,6379)=4.777,p<0.05]、控制性[F(1,6379)=40.440,p<0.051及挑戰性[F(1,6379)=98.155,p<0.05]顯著高于女性;堅韌人格擔當性維度上性別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
3.3成年人堅韌人格的年齡段差異
參照大多數臨床研究對被試進行年齡組劃分的方法(尹義臣,張素平,陳卓銘,2009),將18~35歲被試劃為青年組,36~59歲劃為中年組,60歲及其以上劃為老年組。不同年齡段成年人堅韌人格量表的得分結果見表3。以不同年齡段為自變量,堅韌人格總均分以及各維度均分為因變量進行多元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堅韌人格的年齡段差異顯著,F(8,12756)=30.227,p=0.000。進一步的單變量分析顯示,堅韌人格堅持性[F(2,6381)=7.145,p<0.05]、控制性[F(2,6381)=13.401,p<0.051、擔當性[F(2,6381)=20.297,0<0.05]和挑戰性維度[F(2,6381)=35.940,p<0.05]上存在顯著的年齡段差異,但堅韌人格總均分年齡段差異不顯著。LSD分析顯示,青年組堅韌人格的堅持性、控制性、擔當性顯著低于中年組和老年組,但其挑戰性顯著高于中年組和老年組。中年組與老年組在擔當性上存在顯著差異,老年組高于中年組,而其在堅持性、控制性、挑戰性維度上差異不顯著。
3.4堅韌人格的城鄉差異
表4是不同戶籍成年人堅韌人格量表得分情況的描述統計。以城鎮/農村戶籍為自變量,堅韌人格總分以及各維度分為因變量進行多元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堅韌人格的城鄉差異顯著,F(4,6377)=5.263,p=0.000。進一步的單變量分析顯示,城鎮人口在控制性維度 [F(1,6380)=4.251,p=0.0391上顯著高于農村人口。堅韌人格總均分、堅持性、擔當性和挑戰性維度的城鄉之間無顯著差異。
3.5不同受教育程度群體堅韌人格的差異
表5是不同受教育程度群體堅韌人格量表得分情況。以受教育程度為自變量,堅韌人格總分以及各維度分為因變量進行多元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堅韌人格受教育程度差異顯著,F(832744):9.812,p<0.001。進一步的單變量分析顯示,堅韌人格總均分[F(2,6375)=11.242,p<0.05]、控制性[F(2,6375)=3.665,p<0.05]、擔當性[F(2,6375)=5.079,p<0.051和挑戰性維度[F(2,6375)=32.499,p<0.051上存在顯著的受教育程度差異;堅韌人格堅持性維度上受教育程度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LSD分析顯示,初中學歷者在堅韌人格控制性維度上顯著低于大專及以上學歷者,但高中學歷者與初中學歷、大專及以上學歷者無顯著差異:在堅韌人格總均分、擔當性、挑戰性維度上。初中學歷者得分最低,在挑戰性維度上,大專及以上學歷者得分最高,而在堅韌人格總均分、擔當性維度上,高中與大專及以上者的得分無顯著差異。
4 討論
4.1堅韌人格的一般特點
在對6433名調查對象的分析中發現,數據分布基本符合正態分布,堅韌人格總均分的得分在0.78-4.00之間。得分在兩個標準差之外的僅占5.7%,有6060名調查對象得分在2.03~3.61之間,屬于中等水平堅韌人格,占調查總人數的93.60%。
4.2國民堅韌人格人口統計學變量的差異分析
4.2.1性別
本研究發現,不同性別的調查對象的堅韌人格存在差異。堅韌人格總均分、堅持性、控制性、挑戰性維度中男性得分顯著高于女性。而擔當性維度中男性與女性得分間無顯著性差異。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傳統的中國文化對男性和女性的要求不同,男性的社會角色更多的是責任、成功,女性更多的是依賴、順從,這種社會角色的影響表現在堅持性、控制性、挑戰性維度上,使得男性較女性得分更高。這與Wiebe(1991)在一項對大學生進行的研究結果一致。Wiebe在研究中發現堅韌人格在女性中的體現較男性弱。林初銳和胡瑜(2005)也發現:性別是影響教師健康堅韌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另一方面。傳統中國女性具有吃苦耐勞、堅忍的優良品質,因此,體現在擔當性維度的得分與男性無顯著差異。
4.2.2年齡
本研究發現,不同年齡段調查對象的堅韌人格有顯著差異。堅韌人格各維度存在顯著的年齡段差異,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倡“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老年人豐富的生活閱歷,多方面的社會支持,使得他們看待事物的態度更豁達,處理事情更有策略,而中年人也因工作、生活閱歷較青年人豐富,解決問題和承擔責任的能力也相應增強,因此,老年組與中年組被試在堅韌人格堅持性、控制性、擔當性維度上得分顯著高于青年人。這與盧國華(2008)的研究結果一致:堅韌人格與問題應對策略、社會支持呈顯著正相關。同時,由于青年人心理比較積極,憧憬未來,追求夢想。不受傳統觀念的束縛,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因此,青年組被試在挑戰性維度上顯著高于老年組與中年組。
4.2.3城鄉
本研究發現,城鎮人口的控制性維度得分顯著高于農村人口。控制性是指個體主動把控和影響所經歷事件的特點。包含善于預見和把控事物,有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對待困難態度樂觀積極(盧國華,梁寶勇,2008)。城鎮人口擁有的社會資源多。經濟收入也較農村人口高,因此,體現在堅韌人格控制性維度得分高。而隨著城市的擴展。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來到城市,同時由于中國城鎮化的發展,城鄉間的差別日漸縮小,導致城鄉間堅韌人格總均分及堅持性、擔當性和挑戰性維度得分上無顯著差異。
4.2.4教育程度
本研究發現。不同教育程度的調查對象的堅韌人格水平存在差異。堅韌人格總均分、控制性、擔當性及挑戰性維度中。初中學歷者得分顯著低于高中、大專及以上學歷者。這與李利娜(2008)的研究結果一致:護士的受教育程度在堅韌性人格上有顯著差異。林初銳和胡瑜(2005)也發現學歷水平是影響教師健康堅韌性的重要因素。而在堅持性維度中,初中、高中、大專及以上者得分無顯著性差異,考慮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倡導堅韌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因此,不同教育程度的調查者的堅持性維度得分未表現出顯著差異。
5 結論
根據對本調查數據資料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1)堅韌人格總均分及各維度基本呈正態分布;(2)男性堅韌人格的總均分、堅持性、控制性及挑戰性顯著高于女性;(3)青年組堅韌人格的堅持性、控制性、擔當性顯著低于中年組和老年組,但其挑戰性顯著高于中年組和老年組;(4)城鎮人口堅韌人格的控制性顯著高于農村人口:(5)教育程度高者的堅韌人格控制性、擔當性及挑戰性顯著高于教育程度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