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儀 簡燕萍 鐘秀娟
陳淑儀:女,本科,主管護師,科護士長
牙周炎是牙科常見慢性疾病,研究表明,該疾病的發生多是因感染厭氧菌而導致,會傷及牙齒組織,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水平[1]。根管填充術治療可以較為迅速地解除病情,但許多患者由于對治療方法缺乏認識,導致配合程度降低,影響到治療效果。因此我們對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 年5 月~2014 年5 月在我科進行根管填充術治療的120 例牙周炎患者。入選標準:因牙周病引起逆行性牙髓炎或牙髓活力明顯異常,臨床診斷為牙周-牙髓聯合病變,需要進行根管治療術。將其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43 例,女17 例;平均年齡(42.9±8.6)歲;平均病程(13.7±2.5)個月;患牙83 顆。對照組男41 例,女19 例;平均年齡(42.7±8.3)歲;平均病程(13.5±2.4)個月;患牙81 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給予拔髓擴根后進行根管填充術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術前輔助檢查、術中護理配合、術后健康指導等。觀察組給予針對性護理,具體如下:(1)術前護理。術前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不僅主動向患者介紹診治醫師、護士,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病因、治療方法、步驟、預后、復診次數、治療費用等相關知識和內容,而且注意傾聽患者訴說、語調,觀察患者表情,悟出患者言外之意,對于患者存在的疑慮給予詳細準確地講解。告訴患者根管填充術是治療此類患牙有效的方法之一,安全性高,患者不必過于擔心和緊張,只要遵從醫護人員的指導即可。(2)術中護理。在不影響治療操作的前提下可允許患者采取相對舒適的體位。操作開始前告知患者術中注意事項,如頭不能擺動、手不能推抓醫師的手、不能突然坐起來、有不適和需要時可以舉左手示意等。術中播放輕柔的音樂,以幫助患者緩解情緒。注意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如臉色、眼神、肢體動作等,對于明顯緊張者給予適當的語言安慰,必要時可以握著患者的手或者撫摸患者額頭等。告知患者操作進度,還需多少步驟和約需多少時間以及可能會出現哪些不適情況,同時告訴患者我們會在治療全過程中始終陪在您身邊,詢問患者的主觀感受,并根據患者的反饋,和醫師共同調整治療的進程,使患者能夠更好地配合治療。(3)術后護理。①注意事項。治療完畢后告知患者當天可進食溫涼軟食或者流質飲食,不宜進食過熱、過硬的食物,術后不要反復吸吮或吐唾液,刮治后短期內會對冷熱酸有刺激性痛,進食時需注意。②口腔健康指導。詳細交待術后可能出現的不適和處理方法、注意事項。讓患者觀看正確刷牙方法、牙線和牙縫刷使用的視頻后,再在模型上給予具體的現場指導,講解各個口腔清潔用具的作用、每天使用次數和時間,強調正確使用的重要性,并告知視頻在網上如何下載、口腔清潔用具的售賣地點等。③做好延伸服務。術后1,3 d 和1,3,6 個月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的飲食、口腔衛生、牙具使用、患牙情況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個性化指導。對于需復診和定期復查患者,實行現場或電話、網上預約,并在就診前1 d 進行電話提醒服務。
1.3 觀察指標 (1)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的滿意度量表,總分10 分,0 分為完全不滿意,之后隨分數的增加滿意度逐漸增加,10 分為完全滿意,由患者根據自己的主觀感受進行打分。分數越高,滿意度越高。(2)治療期間的依從性。采用制的依從性量表,總分5 分,0 分為完全不依從,之后隨分數的增加依從性逐漸增加,5 分為完全依從。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2.0 軟件處理相關數據,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和治療依從性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和治療依從性比較(分
組別 例數 護理滿意度 治療依從性觀察組60 9.56±0.34 3.13±0.42對照組 60 9.12±0.67 2.09±0.28 t'值4.536 15.959 P 值 <0.05 <0.05
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炎癥,可造成牙周組織的破壞,最終導致牙齒喪失,這種破壞經過恰當的治療可以停止進展,但牙周組織難以完全恢復正常[2]。該病不僅給患者帶來很大程度的生理痛苦,而且會明顯影響到美觀和進食,從而影響口腔衛生和營養狀態,導致一些感染性胃腸道疾病或者發生營養不良。牙周炎的治療無法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患者定期隨診的依從性是治療牙周疾病的關鍵所在[3]。
本研究觀察組采用的針對性護理模式,其目的主要是提高患者的術中配合程度和術后保健、維護水平。從我們的觀察來看,患者的配合程度主要受兩方面影響,一是對治療的了解程度和情緒狀態,二是治療過程的依從性。因此我們在術前根據患者的需求,給予針對性的疾病知識和治療流程講解,使患者對治療的全過程盡可能更加詳細、全面地了解[4];在術中根據患者的臨床反應給予心理安慰,使患者能夠在相對穩定的情緒下接受醫師專業指導和治療,從而使配合程度提高[5];考慮到許多患者認為牙齒問題較其他全身疾病影響小,在復診和口腔清潔保健等方面不重視,依從性較差,或在術后的口腔保健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所以我們給予不定期隨訪,對提高患者自護行為能力、強化正確口腔清潔用具使用及按時復診有支持與監督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顯示了更好的護理效果。我們認為,對牙周炎根管填充術治療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能夠更好的照顧到不同患者以及同一患者在不同環節的護理需求差異,從而使患者享受到更為適合的護理服務,對于提高治療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1] 張化臣.甲硝唑緩釋藥膜治療牙周炎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10):64-65.
[2] 李永恒.牙周病54 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19):19-20.
[3] 周 微,許朝誼,陳 琪.綜合護理干預對牙周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4,39(2):281-282.
[4] 桂金東,王 萍,何 敏.在口腔門診中針對不同人群開展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1(5):153-155.
[5] 史艷萍,張 克.心理護理在口腔牙周病治療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0,16(7):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