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杼陽 何 麗 陳牡花
吳杼陽:女,本科,主管護師
新生兒出生后發育支持對其生長發育、神經行為及心智水平的發展均具有重要的意義[1]。有研究指出[2],采用有效的護理手段可促進新生兒體格發育及神經行為發展。游泳及撫觸是近年新發展起來的保健方法,其能有效促進新生兒生理及心理發展,使得新生兒娩出后更好地適應宮外環境,提高新生兒身心適應性[3]。對新生兒應用撫觸護理聯合游泳,旨在更好地促進新生兒生長發育及神經功能發育。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 年1 ~6 月在我院行自然分娩的380 例足月正常新生兒為研究對象,男210 例,女170 例。胎齡38 ~42 周,平均胎齡(39.62±3.14)周。體重2875.9 ~3745.4 g,平均體重(3125.6±322.2)g。頭圍33.8 ~35.2 cm,平均頭圍(34.63±3.17)cm。體長為50 ~56 cm,平均體長(53.2±2.4)cm。阿氏評分8.3 ~9.7 分,平均阿氏評分(8.96±1.78)分。納入標準:(1)均為單胎妊娠、胎齡>37周、出生體重>2.5 kg。(2)出生后5 min 阿氏評分>7 分。(3)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排除出生24 h 內應用過鎮痛藥及鎮靜藥物、先天性畸形、應用過抗生素治療、先天性代謝異常及產傷的新生兒。隨機將新生兒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性別、胎齡、體重、頭圍、體長阿氏評分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給新生兒穿好衣服及進行包裹,隨后讓新生兒接受足部采血以篩查新生兒先天性疾病,同時給予新生兒視覺、觸覺、聽覺及前庭功能等刺激。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撫觸和游泳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游泳。新生兒在出生24 h 內喂奶后進行游泳。將水溫控制在36 ~38 ℃,室內溫度控制在28.9 ℃,水深為60 cm,采用防水臍貼保護新生兒臍部,游泳前確保游泳圈內空氣>90%。將游泳圈從前向后套入新生兒頸部,并由經統一培訓的專業人員一手托起新生兒頸部,一手托起新生兒雙腳,緩慢將其放入水中。在專業人員看護下由新生兒在水中自由運動10 min,游泳結束后將游泳圈取下,并采用浴巾擦新生兒全身,采用75%的酒精消毒臍部,并包扎好。游泳過程中可播放一些輕音樂,音量為40 ~45 dB。(2)撫觸。游泳結束后對新生兒進行撫觸。臍痂未脫落者輕柔腹部并按摩,確保新生兒撫觸時不宜過飽或饑餓。同時準備好干凈衣物、潤膚油、尿不濕等物品。撫觸前由撫觸者采用強生潤膚油滋潤雙手,室溫宜保持在30 ~34 ℃,濕度宜保持在55%~60%。撫觸者應接受過程系統的訓練及學習,同時擁有3 年以上的新生兒護理經驗。撫觸時同時播放輕音樂,音量為40 ~45 dB。撫觸過程中新生兒全身裸露,護士應充滿愛心及動作輕柔,并不斷與新生兒進行交流及溝通,同時按照頭、胸、腹、四肢、手掌、足底、背部等順序對新生兒進行撫觸。采用的手法包括橫推、豎推、搓揉,用力應適度,每個部位重復10 次,撫觸相關部分時應與新生兒進行溝通,同時應注意新生兒表情,對于哭鬧的新生兒應在其安靜后繼續。
1.3 觀察指標 兩組新生兒于出生時、分娩42 d 由經統一培訓護理人員對其進行評估。(1)神經行為。采用新生兒神經行為(NBNA)20 項評分標準對新生兒行為進行測評[4],新生兒行為包括被動肌張力、主動肌張力、原始反射、一般反應等5 部分。各項目評分等級為0,1,2,滿分為40 分,總評分<35 分為異常。(2)智能發育評估。采用中國科學心理研究所及兒童發展中心(CDCC)共同編制的CDCC 智能發育量表對新生兒智力發育指數(MDI)及心理運動發育指數(PDI)進行檢查[5]。(3)體格發育。所有新生兒均于出生后42 d 計算其身長、體質量及頭圍增長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2 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 檢驗或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新生兒42 d 后NBNA 評分比較(表1)
表1 兩組新生兒42 d 后NBNA 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新生兒42 d 后NBNA 評分比較(分
注:1)為t 值,2)為t'值
組別 例數 行為能力 被動肌張力 主動肌張力 原始反射 一般反應 總分觀察組 190 11.62±1.97 7.52±1.43 7.81±2.17 5.62±1.48 5.89±1.23 39.42±1.17對照組 190 10.47±2.12 6.38±1.27 6.57±1.86 4.72±1.37 4.92±1.49 37.81±2.28統計量 5.4771) 8.2161) 5.9802) 6.1511) 6.9202) 8.6602)P 值 <0.001 <0.001 <0.05 <0.001 <0.05 <0.05
2.2 兩組新生兒42 d 后MDI,PDI 評分比較(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42 d 后MDI,PDI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新生兒42 d 后MDI,PDI 評分比較(分
注:1)為t'值,2)為t 值
組別 例數MDI PDI觀察組190 108.21±12.56 99.52±5.42對照組 190 92.85±10.25 90.32±5.63統計量 13.061) 16.2272)P 值 <0.05 <0.001
2.3 兩組新生兒體格發育情況比較(表3)
表3 兩組新生兒體格發育情況比較

表3 兩組新生兒體格發育情況比較
組別 例數 頭圍增長(cm)體重增長(kg)身長增長(cm)觀察組190 4.85±1.09 2.39±0.42 6.98±2.02對照組 190 3.25±1.62 1.24±0.27 5.63±1.27 t'值11.295 31.748 7.799 P 值 <0.05 <0.05 <0.05
新生兒生長發育除了與先天遺傳有關外,還與后天的干預有密切關系。良好的刺激可促進新生兒體格及智力發展。撫觸與游泳是近年新發展的育兒支持保健方法,是一種適應新生兒生物-心理-社會醫學轉變的護理模式,是促進新生兒人性化護理的有效措施[6]。有研究表明[7],撫觸與游泳可促進新生兒肌肉、骨骼、消化系統及神經系統發育,對新生兒情商、智商及身心超前發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后42 d 時MDI,PDI,NBNA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 <0.05),結果與江秀敏等[8]報道一致,從而提示撫觸聯合游泳能有效提高新生兒神經行為能力,促使新生兒心智發展。這可能由于撫觸可有效刺激新生兒運動神經元及中樞神經系統,并能對神經興奮性進行調節,以促進大腦皮層發育及神經功能結構適應性[9]。觀察組新生兒頭圍增長、體重增長及身長增長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從而提示撫觸聯合游泳可促進新生兒體格生長發育。分析其可能原因如下:(1)撫觸可促進中樞神經釋放β-內啡肽,從而促進迷走神經張力,促進新生兒胃腸道蠕動,進而促進食物吸收[10]。(2)撫觸可增加迷走神經興奮性,提高胰島素及胃泌素分泌水平,增強新生兒淋巴系統功能,減弱應激反應,提高新生兒免疫功能[11]。(3)游泳過程中新生兒皮膚與水接觸時可獲得良好的刺激,水壓、水的流動性可給予新生兒皮膚良好的推拿按摩作用,同時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產生良好的生理效應,增加神經興奮性,促使新生兒胃腸道蠕動,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促使胎便排出。(4)游泳可通過觸覺、平衡覺、聽覺、嗅覺等綜合系統的傳遞,從而刺激新生兒肌肉組織,提高新生兒肌肉張力,增強其肺活量,促使新生兒循環系統及呼吸系統發育,加速血液中營養及氧氣輸送至肌肉及骨骼組織,促使骨骼生長。王香蘭等[12]研究也指出,游泳可促使新生兒體重增加及骨骼生長,本研究觀點與之一致。
綜上所述,撫觸護理聯合游泳能有效促進新生兒生長發育及神經發育,有利于新生兒心智發展。
[1] 曹 平.游泳撫觸護理對新生兒的影響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4):112-113.
[2] 胡 冰,李 娜,陸 明.撫觸護理聯合游泳對新生兒體格和神經發育的促進效果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6):1459-1461.
[3] 靳 楠,楊艷華.新生兒游泳結合改良撫觸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8):26-27.
[4] 蔡小梅,陳 環,趙 桂,等.游泳與撫觸對剖宮產新生兒黃疸及體重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4,13(5):36-38.
[5] 李志云,黃麗玲,林文璇,等.游泳和撫觸對新生兒神經行為及體格發育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15):2854-2855.
[6] 何池英,樊桂英.游泳和撫觸對新生兒黃疸以及生長發育的影響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12,19(3):415-416.
[7] 郭慧芳.游泳加撫觸對新生兒生長發育影響的效果分析[J].河北醫藥,2012,34(12):1903-1904.
[8] 江秀敏,黃欣欣,陳巧云,等.游泳和撫觸對新生兒生理性體重下降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22(3):89-92.
[9] 王轉琴.新生兒游泳和撫觸對促進新生兒生長發育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1,17(28):60-61.
[10]黃素均.撫觸聯合游泳對新生兒智能和體格發育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9):16-17.
[11]黎琳歡.新生兒游泳與撫觸在產科臨床應用的探討[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4):145-146.
[12]王香蘭.撫觸與游泳對新生兒保健作用的臨床觀察[J].全科護理,2014,12(21):1968-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