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倩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浙江 杭州 330100)
手部外傷、擠壓傷、骨折等是外科常見病,手部創傷治療不及時或處置方法不當,容易導致手功能障礙,將直接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和工作、學習能力,為此,如何通過護理干預減輕術后疼痛,如何促進患者術后手功能恢復,成為臨床護理研究的熱點,本文將優質護理干預應用于臨床中,通過觀察其對手外科患者術后疼痛及手功能的影響,探討優質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價值。
1.1 研究對象: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5月共收治72例手部行外科手術治療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齡在17-49歲之間,按照患者年齡、性別、受傷部位等基本資料將72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9例,男性22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為(37.3±2.2)歲,其中腕部受傷12例,掌部受傷17例,手指受傷10例,創傷類型中穿刺傷13例,切割傷9例,撕裂傷11例,擠壓傷6例,麻醉方式中局部麻醉25例,臂叢麻醉14例,對照組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34.6±2.5)歲,其中腕部受傷10例,掌部受傷14例,手指受傷9例,創傷類型中穿刺傷11例,切割傷7例,撕裂傷9例,擠壓傷6例,局部麻醉20例,臂叢麻醉13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手術治療期間及住院期間給予常規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包括:心理護理,術前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疼痛宣教,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有無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發現有不良情緒患者要及時介入必要的干預措施,告知患者心理狀態與免疫力之間的關系,良好的心理狀態對促進術后康復的重要性,確保患者術前后均以健康的心理面對治療,并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臨床護理工作;體位護理,根據患者不同手術部位和手術類型指導患者如何選擇正確體位,體位選擇應盡量讓更多關節保持自由活動,手術初期患者活動不便,護理人員應盡量協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動,亦可指導家屬如何幫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動;疼痛護理,術后麻醉藥物作用消失后,患者手術部位會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對于輕度疼痛患者,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戰勝疼痛,也可采取聽輕音樂、聊天等轉移注意力方式[1],減輕患者對疼痛的關注度,中、重度疼痛可給予少量止痛藥,也可采用冷敷法減輕炎性水腫或紅腫,采用冷敷法時以不影響血供為宜;術后手功能護理,術后3d即可指導患者進行手功能恢復性鍛煉,初期進行簡單的手指、肌靜力鍛煉,以一天三次,每次10-15下為宜,隨后逐步加大鍛煉強度和時間,術后3周左右可采用超短波、紅外線及蠟療等物理治療方法,以加強手指、掌及關節的主被動活動度和范圍,后期可要求患者進行握筆、寫字、端茶杯、扣衣扣等生活、學習動作,訓練過程中對于患者盡量采用鼓勵方式,尤其對于患者的進步要給予表揚,增強患者加強手功能恢復鍛煉的信心。
1.3 觀察指標:術后8周,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疼痛進行評價,VAS評分1-3分表示輕度疼痛,4-7分表示中度疼痛,8-10分表示重度疼痛[2];采用CARROLL手功能評估量表對患者手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價,該量表共計33小項,每項評分在0-3分之間,得分越高說明手功能各項指標恢復越好;采用國際手外科學會推薦的總主活動度(TAM)對手功能恢復優良率進行評價[3],優即指手指及各關節活動范圍正常,良即指手指、關節活動度及范圍恢復至術前的75%;差指手指、關節活動度及范圍恢復不足術前的50%。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醫學統計學軟件SPSS17.0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計數資料和劑量資料分別采用x2檢驗和t檢驗,統計值P<0.05可判斷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后疼痛情況比較:觀察組術后VAS評分為(1.76±0.37)分,對照組術后VAS評分為(2.95±0.43)分,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重度疼痛患者比例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疼痛情況比較(n,%)
2.2 兩組手功能恢復情況比較:觀察組術后CARROLL 量表評分及TAM 評級優良率均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手功能恢復情況比較(n,%)
隨著顯微手術技術及康復醫學的發展,完全能滿足手外傷患者的臨床治療需求,但術后手功能恢復及術后疼痛,不同患者有較大程度差異,為促進患者術后手功能恢復及降低術后疼痛,本文將優質護理干預應用于臨床中,實驗結果顯示,采用優質護理的觀察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明顯輕于對照組,而且手功能CARROLL 量表評分及TAM 優良率高于對照組,由此說明,優質護理干預能顯著降低術后疼痛,促進患者術后手功能恢復,在手部外科手術治療中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1] 劉寶紅.護理干預對減輕手外傷患者術后疼痛效果的觀察[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4):77-78
[2] 郝玉梅,劉新華.音樂療法配合物理療法治療疼痛的臨床觀察[J].醫藥與保健,2014,22(6):15
[3] 劉月花,曾莉.早期康復護理對屈指肌腱損傷患兒術后手功能恢復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