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元進
(貴州省玉屏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貴州 玉屏 554000)
呼吸道傳染病指的是病原體從人體的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傳染性的疾病,傳染性非常強且傳播的速度很快,一般很難控制。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結核、風疹等。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經過飛沫傳播,也可通過直接密切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主要致病菌有流感病毒、結核桿菌等。冬春季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發病高峰期,氣候的變化常導致流行性感冒的爆發。
近年來新發的重大呼吸道傳染病有非典型肺炎、人感染性高致病禽流感、甲型流感H1N1,因病毒變異大、類型復雜、流行速度快、傳染性強且難以控制等特點,成為我國傳染病防治工作關注的重大難題。
1.1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SARS的傳染源主要是SARS患者,傳染性極強,主要通過近距離空氣飛沫傳播,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病毒的濃度非常高。SARS的潛伏期一般約為2-12天,通常在3-5天。急性起病者以發熱為首發癥狀,體溫常大于38℃,呈持續性的高熱,常伴有畏寒、頭痛、乏力、肌肉關節酸痛及咽痛、干咳、胸悶氣促等呼吸系統的表現,部分患者會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系統癥狀,冬春季流行。醫護人員尤其容易感染,因此醫務人員必須加強手衛生和防止院內感染的認識。
1.2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傳染源主要為攜帶禽流感病毒的雞、鴨、鵝等家禽,是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密切接觸感染病毒的禽類感染。目前沒有人與人之間相互傳播的證據。人群普遍缺少禽流感病毒的特異性抗體,兒童發病率比較高,且病情較重。根據對H5N1亞型感染病例的調查結果顯示,其潛伏期通常處于1-7d之間,并且大多數在暴露之后的2-4d發病,根據最近報道顯示存在相似間隔期,但是范圍擴大至8d。亞型禽流感病毒的不同,會導致其引起的臨床癥狀存在很大差異,例如:感染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的患者僅出現輕微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部分患者無任何癥狀出現;感染H7N7型禽流感病毒的患者,臨床表現大部分為結膜炎,僅有少部分出現似感冒輕微癥狀;感染H5N1亞型病毒的患者,臨床表現癥狀重、起病急,幾乎所有的患者最初癥狀均為高熱(高于39℃),大部分存在咳嗽、頭痛、氣急、肌肉酸痛以及全身不適,同時伴有流涕、咽痛及鼻塞等上呼吸道癥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癥狀。
1.3 甲型流感:甲型流感是由變異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人類缺乏特異性的抗體。甲型流感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均十分廣泛,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其大流行預警級別提升到6級。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是主要的傳染源,即使是無癥狀者也存在傳染性。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過飛沫或氣溶膠傳播,也可經鼻腔、口腔黏膜直接、間接接觸感染,至今沒有明確的動物傳染人類的證據。甲型H1N1潛伏期通常為1-7d,多為1-3d,其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咽痛、鼻塞等流感樣癥狀,少數病例出現輕微上呼吸道癥狀,無發熱,體征主要表現為咽部充血以及扁桃體腫大。
目前常見的兒童呼吸道傳染病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水痘、猩紅熱、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感等。計劃免疫是針對各種流行性傳染病進行有計劃的疫苗接種,在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前1-2月開展預防接種,對提高兒童抵抗傳染病的能力,預防和控制兒童感染呼吸道傳染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縣疾控中心在居民社區內加強對兒童計劃免疫的宣傳教育和預防接種工作,普及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使兒童及其家長重視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衛生環境,有效降低傳染病的發病率。
人體的呼吸道和外界環境是相通的,使得各種病原體侵襲人體的幾率大增。冬春季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冬季時,寒冷的空氣會導致鼻黏膜的血管收縮,降低呼吸道抵抗病原體的能力。而且冬春季由于氣候干燥,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太多,鼻腔黏膜非常容易受到損傷,因此需要多喝水,充分保持鼻腔黏膜的濕潤,提高鼻腔黏膜自身抵抗病毒的能力。
預防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首先要做好消毒隔離措施,每天開窗通風30分鐘以上,增強空氣流通,減少空氣中病原體、細菌的滋生,可大大降低室內空氣中的病原體濃度,定期進行紫外線空氣消毒或用過氧乙酸進行空氣熏蒸消毒。為通風條件差的科室及時安裝換氣扇,重癥監護室設置在層流潔凈病房。對病室內的物體表面和地面應及時、定期地進行清潔和消毒,隔離病區內的所有物體表面與地面均需消毒,用1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或浸泡。嚴格的劃分隔離區域,明顯標志區分清潔區、污染區和半污染區,嚴格執行隔離制度,進出隔離區域須穿隔離衣、工作鞋,帶好帽子、口罩等。完成醫療操作后必須做好終末的消毒措施,一次性使用物品,醫療廢物垃圾分類放置,專人及時處理,重復使用的物品送隔離室嚴格消毒,無菌物品一到發現污染或有污染的可能,嚴禁使用。病室內體溫計做到專人專用,血壓計和聽診器等精密儀器每次使用前后必須用75%的乙醇進行擦拭消毒。
近些年新發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突發性、不確定性,至今臨床上對新發傳染病的認識仍然不足。15歲以下的兒童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群體,由于兒童的身體還處于成長時期,各器官組織發育還不夠成熟,免疫屏障未完全形成。另外兒童普遍缺乏對傳染病的認識和重視,不注意衛生,很容易導致細菌或病毒侵入體內導致呼吸道的感染,因此很容易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尤其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因此,加強兒童計劃免疫工作就顯得至關重要。
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染,醫護人員在工作中經常會無意識用手摸自己的鼻子眼睛或嘴巴,在用手觸摸過被污染的物品后會帶上病毒,就很容易被感染,所以,醫務人員勤洗手,加強手衛生就顯得非常重要。戴口罩、勤洗手,看似簡單的習慣卻是防范呼吸道傳染病的最有效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尤為重要,勿隨地吐痰,在咳嗽、打噴嚏時要用紙巾遮蓋口鼻,切斷傳染途徑。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能夠增強心肺功能。勞逸結合,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健康均衡的的飲食,防止病從口入。
防止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關鍵在于針對三個環節:早期發現及隔離傳染源、保護易感人群及切斷傳播途徑、注意個人衛生及時消毒。所以,接診呼吸道傳染病的普通門診、發熱門診和住院部的醫務人員都應當嚴格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和要求,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實施科學合理的防治措施。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自我防護意識,有效的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
[1] 田秀梅,安保軍,玄武區傳染病防控工作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0(34)
[2] 金偉斌,盧建華,吳建國,基于健康管理的新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社區防控策略[J].醫學與社會.2011(02)
[3] 張素,趙燕,高占成,隔離在呼吸道傳染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國護理管理.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