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原

老人淡漠寡言,原是甲亢作怪
60歲的張姨開朗健談,但近日卻一反常態,變得沉默寡言,精神憔悴。家人以為張姨遇到煩心事于是耐心勸導,可張姨的情緒依然不見好轉。漸漸地,張姨除了情緒抑郁外,還伴有嘔吐、腹瀉等癥狀,家人情急之下帶張姨就診。經檢查,張姨被確診為甲亢。
老年甲亢患者的病情往往比較隱蔽,沒有甲狀腺腫大和突眼等典型表現,有時甚至和年輕甲亢患者的表現存在很大反差。如年輕患者多表現為怕熱、多汗、煩躁、食欲增加、易激動等亢進的一面,但老年患者或會表現為精神淡漠、郁郁寡歡、食欲減退的癥狀。
除了表現淡漠等抑郁情緒外,老年甲亢患者通常合并胃酸缺乏、多種維生素缺乏及萎縮性胃炎等,加上老年人本身的胃腸功能差,所以食欲減退是患上老年甲亢的苗頭之一。相當一部分老年甲亢患者會出現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往往會被誤診為消化系統疾病。若老年人出現腹瀉不止等癥狀,應首先做消化系統疾病的相關檢查,排除消化道方面的病變,進而考慮是不是其他全身性病變引起的。
老年甲亢易誘發心臟病
典型的甲亢很容易確診,然而,據統計,有大約10%的甲亢患者癥狀并不典型,容易造成誤診。老年甲亢除了上述的獨特表現外,還有的因甲狀腺素作用于心臟而伴發甲亢性心臟病。
有的老年人出現心血管的問題,如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衰等癥狀,會先到心血管科就診,但經過治療效果卻不明顯,才意識到主要病根在甲亢。這是因為老年甲亢很多都是非典型的表現,因此,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經患上了甲亢,而甲狀腺素分泌過多誘發心臟疾病卻是比較常見的。據了解,甲亢患者的心血管系統出現異常率可高達85%。而老年甲亢患者有的會表現為心律失常、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心絞痛或心肌梗塞、高血壓等,易被誤診為冠心病、肺心病。
甲亢是因為甲狀腺激素分泌紊亂,對全身所有的系統都會帶來影響。當老年人發生不明原因的心悸、食欲減退、腹瀉、消瘦等癥狀時,應盡快到醫院就診,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查。
積極治療遠離“甲亢危象”
甲亢是因甲狀腺素分泌過多所致,因此,對于甲亢的治療以抑制甲狀腺素分泌為主。目前有三種比較有效的治療手法,分別是服用抗甲狀腺藥物、放射性碘131治療和手術治療。
癥狀較輕的患者,可先考慮服用抗甲狀腺藥物進行治療,常用的藥物有他巴唑和丙硫氧嘧啶。若甲亢患者服用了抗甲狀腺藥物后產生毒副作用,或者用藥后療效欠佳,可進行放射性碘131的治療。這是一種同位素的治療,只需要喝一杯含有同位素放射性的藥物,藥物會集中在甲狀腺處,從而減少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對于老年人來說,除了甲亢外還有其他疾病,如心腦血管病等,手術治療的風險則會較年輕人高。
若甲亢沒有得到有效治療,會產生甲亢危象,嚴重的會有生命危險。因此,盡早發現甲亢是關鍵。建議有心律失常、甲亢家族史、長期食用含碘藥物的老年人每年應進行一次抽血驗甲狀腺功能指標的檢查。若發現促甲狀腺素T3、T4有異常,需要盡快就診,進行系統的治療。
老年甲亢病人的飲食
老年人得了甲亢后,除了積極治療還不可忽視飲食的重要性。甲亢屬于超高代謝綜合征,基礎代謝率增高,蛋白質分解增強,需要供給高蛋白、高熱量、高碳水化合物和高維生素飲食,以補充其消耗,改善其全身營養狀態。老年甲亢患者飲食可參照以下原則:
做到飲食有節。
忌食辛辣食物;忌食含碘多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海產品;少喝濃茶、咖啡,不喝酒、不抽煙。
增加礦物質及維生素攝入。
特別要注意鉀、鈣、鎂等礦物質的補充,多食谷類、肝、魚、蛋黃、黃豆、香蕉和橘子等食物。新鮮蔬菜不少于每日500克,多吃一些新鮮瓜果,如黃瓜、西紅柿、豆角、西瓜等。但含植物纖維過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等則要少吃一些。
合理補充蛋白質。
甲亢患者要注意增加蛋白質食物攝入,但增加部分應以豆類、牛奶和雞蛋為主,切忌大量食用肉類,特別是牛羊肉。因為肉類有刺激興奮作用,可加重潮熱、多汗等癥狀,故而每日食用肉類一般不要超過50克。
保證熱能供給。
甲亢患者與同齡人相比,其熱能的供給要稍高一些,較平時增加30%~60%。為了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可適當增加餐次,或在早餐和晚餐后的2小時左右吃一點水果和點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