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聲樂教學藝術與演唱實踐探索
作者:孫偉 辛兆義
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2月
定價:35.00元
音樂作為人類最為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組成人類精神的重要部分。與此同時,它還具有學科的相對特殊性,這種特殊性也決定了其特殊的教學形式和方法。與其他學科以知識傳授為主相比,聲樂教學必須特別注意技術性與藝術性。目前,雖然各大高校藝術教育蓬勃發展,招生規模逐漸擴大,但藝術教育中的聲樂教學領域仍處于初始階段,并在具體的聲樂教學中暴露了一些矛盾與問題,如師資力量較弱、理論與具體的實踐練習脫節、傳統教學形式無法滿足高校藝術教育的飛速發展等等。面對聲樂教學具體實施中的各類阻礙和特殊情況,為了培養專業而優秀的應用型音樂人才,推動音樂事業繁榮發展,我們必須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向,抓住聲樂教學的原理特征,研究高校藝術教育的本質與目標,改變教學觀念、拓寬教學思路,探索符合時代要求和社會需求的新型聲樂教學形式。目前,我國在聲樂教學形式與方法的研究領域成果還較為稀缺,或是理論性太強難以實際操作,或是實踐中缺少理論指導,導致教學出現偏差。聲樂教育者急需尋找行之有效的對策,以糾正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學形式與方法是聲樂教學必須探討的重要課題之一。由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孫偉和辛兆義編著的《聲樂教學藝術與演唱實踐探索》,就聲樂教學的形式與方法展開了細致的分析研究,為聲樂教學提供了前沿、實用而完善的指導參考。《聲樂教學藝術與演唱實踐探索》把聲樂教學與演唱實踐有機結合了起來,而有了這一正確的思想方法引導,掌握技能技巧就會簡單起來。學習聲樂演唱理論的本身,就是旨在加強對歌唱者思想的引導。這部著作具有指導性、操作性和學術性,是聲樂教學藝術理論與演唱實踐完美結合的優秀作品。該書的亮點在于,始終把對聲樂教學形式與方法的研究放置于實踐之中,增強教學方法的可行性。編者首先概述了研究聲樂教學形式與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聲樂教學形式和方法十分靈活多變又內容豐富,掌握其精髓是比較困難的,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而教學形式和方法的優劣程度又關系到整個音樂教育學科的建設、發展前景以及全民族音樂文化素質的提高。為了便于聲樂教學形式和方法的探索,十分有必要對聲樂教學的特點和現行規律進行總結并加以分析。聲樂教學是根據對象進行的技能訓練,對象不同導致思想、生理、心理和文化素質方面存在差異,這也決定了聲樂教學具有針對性等特殊的性質。聲樂還具有藝術性和高技巧性,需要不斷積累,調整鞏固。作為表演藝術的聲樂,實踐性相對高于理論性,而其實踐性又可從藝術實踐和技能訓練兩個方面分別理解。聲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的實踐課程,師生雙方均具有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聲樂教學藝術與演唱實踐探索》在聲樂教學形式的敘述中具體介紹了集體授課和小組授課的教學方式。傳統聲樂教學根據學生個性特點設計教學方案、制定教學計劃,采用一對一的個別課教學形式。針對學生具體情況,教師可以進行有計劃的針對性教學,這是傳統個別授課的教學優勢。但隨著高校藝術教育專業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數量與日俱增,但教師數量并未隨之提高。因此,若再保持傳統一對一的個別課教學形式,師資力量就會明顯處于弱勢。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多數院校開始采取集體授課和小組授課的教學形式。與個別課針對性強的特點不同,集體課的優勢在于能夠觀察他人學習上的問題,通過教師對他人問題的指正來注意避免自身問題的產生。集體課通常控制在15-20人之間,教師在授課時需對個別學生的情況進行抽查。聲樂集體課的教學形式要注意將重點突破和照顧全局結合起來,尤其在歌唱發聲技術的訓練上。在集體授課的基礎上還可以嘗試采用小組授課的方式。小組授課屬于提高教學,主要開設于以器樂為主的學生中,一般按照聲音特點、歌唱方法、性別、聲部、程度和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分組。在小組教學中,教師必須加入鑒賞分析聲樂作品的部分,使學生更多地了解聲樂知識。關于聲樂教學的其他方法,編者認為在不同的階段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也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教學方式,其最大的優勢在于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獨立思考,以自身的感受消化教師的教導,從而掌握訓練過程、明了某項技巧的奧秘。啟發式教學更適用于善于思考的學生,但如果面對個性實在、思維靈活性較弱的學生,這種方法的效果就不明顯。因此,在聲樂教學中要切實根據學生個性特征和主要問題所在來制定培養方案,結合具體授課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最佳的效果。